马昕: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2020-02-26 07:25杨晓慧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22期
关键词:华山医院院区光谷

文/本刊记者 杨晓慧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马昕和5000 名华山人,在传承中不懈奋进,用行动谱写了一曲“院国”情怀。

院长语录

管理,是要让医院形成很好的环境、平台,让每位医生迸发出能量,让他们就像“火种”那样,带出我们的文化和实力,让“我为病人服务”的这个能力呈现指数级数的增长。

创建于1907年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上海市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医院。从医院诞生的那刻起,“华山人”的命运就和中国的命运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作为最初的“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照亮了华山人的胸襟与担当;早在1945年成立的工人地下党支部,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的先锋旗帜渲染出了华山人的气魄与格局。

百十年来,华山精神代代相传,红色基因生生不息,如今的华山医院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闪亮名片,享誉国际。

在华山医院工作三十多年,副院长马昕用行动践行着华山人的责任与使命。探索医工结合,开拓医学事业新领域;组织全国首个大型公立医院国际化医疗质量评审JCI,推动医院整体国际化水平;带队273精锐驰援武汉,完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救援任务……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他和5000多名华山人,在传承中不懈奋进,用行动谱写了一曲“院国”情怀。

“模子”的腔调

上海话形容一个人有血性、有气魄,讲义气、够激情时,通常赞其为“模子”(mu zi)。华山人就有着这样的气质: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勇于担当,敢为人先。

作为一分子,马昕也已成为华山精神的一份注解。自幼爱动物、好运动的他最终把兴趣与事业融合,投身医学,并将骨科生物力学与解剖确定为研究方向。怀着热忱与感恩,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在专业领域,他发明和改良了多项足踝部疾病的手术术式;创新“医工结合”,他将华山医院、复旦工研院、苏州医工所资源整合,实现着科研创新转化,如今成果凸显;同时,他还推动了医院骨科成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医师培训中心,并通过应用解剖研究与培训中心(PARTI中心)连续为同行提供足踝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技术培训近15年。作为骨科副主任,他和团队一起为科室建设贡献智慧,“华山医院的足踝外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不仅仅是马昕与骨科团队,锐意改革、敢为人先是每个华山人骨子里的一种特质。在面对新事物时,他们以开放拥抱的姿态,敢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先试先行。这种品质也让医院迅速发展,成为行业的一面旗帜。

在国内医院管理抓手匮乏、管理提升工具相对欠缺的年代,医院率先于2007年启动并通过了国际标准JCI认证,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成为“管理出效益”的典范。

紧跟时代步伐,医院积极探索互联网应用,201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上海华山医院并考察了远程会诊中心的运行。一年后,上海首家5G智慧医疗应用示范基地落地华山医院,开启了5G环境下医疗服务新模式的率先探索。

面对一项项创新,一件件“敢为人先”,马昕道出了华山人的做事风格:“做人要低调,也要老老实实地做事,但一定要做出点腔调来。”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作为国家医疗队,华山医院先后四支医疗队共273名医护骨干支援武汉。这是此次疫情中,也是中国历史上,派出人数最多的医疗机构。

援鄂273 勇士

“这支队伍展现了华山医院的传承与风采,展现了院国情怀,这支队伍应该是大型公立医院的担当。当然,他们还有技术、有能力。”再次回忆,作为华山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总指挥的马昕依然有些动容。

“治疗我并不担心,专业的事情交给专家来做,他们都非常出色。对于我来讲,最担心的是队员们的健康,不能身体出问题。”马昕说道。据悉,华山医院援鄂医疗队273人中,最小的是1998年生人,99名“90后”,占到成员的将近1/3,队伍年轻化,马昕需要思考的更多。

人员年轻,会不会太娇气;初期对疾病不了解,队员们会不会被感染;工作繁重,大家身体是否吃得消,精神能不能扛得住……马昕把所有细节都考虑了进去,“作为领队,任何事情都要参与,前面细节考虑周到,后面才不会出问题。”对此,马昕带领团队从人员搭配、层层培训、加强动员、做强保障等方面作了一系列安排。他们也将细节考虑在内:新人入仓需要由院感护士和医生带领,确认动作没问题后,可以单独操作;不允许一人单独行动,一旦出现问题,确保身边有“战友”可以依靠……

“要平平安安地把大家带回去”始终是马昕紧绷的一根弦。确保团队任何人在任何一个地方的安全,马昕需要往返于“华山医疗队员”所在的地方。光谷院区与武昌方舱相距近20公里,车程半小时,太辛苦的马昕往往会用路上这半个小时打个盹。要持久保证团队战斗力,心理健康不能忽视,团队定期召开座谈会,马昕会陪在旁边,让大家心里有种安定感……

最终,273名队员在确保个人安全的同时,也体现了华山医院的素养与铁军风范。尤其是对于第一次上“战场”——并且也是百年一遇的一场战“疫”——的年轻人,马昕尤为感慨:“在武汉,一个萝卜一个坑,那时候你会看到他们身上的潜力。他们就是一排巨浪,是祖国的未来。”

与此同时,救援团队更是让人们看到了医院的整体救治水平。“我们在武汉的愿景就是,我们要救治更多人,我们也完成了这个使命。”

马昕教授在华山医院骨科举办的学习班上做手术演示。

马昕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华山医院派出的医疗队主要在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昌方舱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开展工作。其中,第四批219人整建制接管光谷院区重症监护室,共计30张床位。为确保每位患者都有一位医生重点负责,支援团队30名医生被分成3组,每10名医生负责10张床位,责任到人。历经近两个月的奋战,支援团队探索出了危重症患者救治的“三大法宝”:关口前移、多学科协作和精细化管理,并且创造了一系列生命奇迹:4例ECMO患者脱机,16例呼吸机插管患者拔管脱机,29位患者顺利转出ICU。其中,一位合并糖尿病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拔管之后,因坏疽需要紧急手术。面对光谷院区没有手术条件的困局,救援专家全程护送其至新城院区。马昕作为骨科专家,参与了该项外科手术,病人转危为安。

光谷院区等地的救治工作体现了华山医院的技术水平与救治水准,武昌方舱的救援工作则体现了华山医院国家救援队的担当与魄力。

召必战者国家队

马昕是华山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总指挥,同时亦是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总指挥、华山医院支援武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领队。

据悉,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组建于2011年,每年开展2次以上各种医疗救援演练。救援队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曾多次承担国内外应急救援任务。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华山医院支援武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一夜成军,46名队员和6辆大型移动救援车于2月4日即刻开拔武汉,并作为第一批成员进驻武昌方舱医院,参与了医院的建设与运营。

武昌方舱医院是武汉方舱医院中第一个开舱的医院,没有任何过往经验可以参考。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科学摸索,谨慎求证,大胆实践。最早成立临时党委,最早成立病员党支部开展患者自主管理,最早开展患者心理疏导;唯一一个开展雾化吸入治疗……一系列努力也使医院最早有患者出院。

马昕直言,方舱建设是一个壮举,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居功至伟。29小时创造出来的武昌方舱和其他15个方舱与相应周边22个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的移动车辆联合形成了移动医院群,提供一万多张床位收治患者。“在我们国家,应收尽收,不放弃任何一个病人。”马昕表示,方舱的建立实现了应收尽收,不放弃任何人,对传染病的救治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床位能够迅速把所有感染源隔离和收治。所以,你会看到,当出现床等人的时候,疫情的拐点就到了”。

3月10日15:30,最后49名患者从洪山体育馆走出,武昌方舱医院在运行35天后正式休舱。至此,16个方舱全部进入休舱状态。在武昌方舱的华山团队随即转战光谷院区。3月31日下午,最后一批华山队员离开武汉,援鄂英雄平安返沪。

他们也因突出表现而受到了嘉奖。武昌方舱医院与同济光谷院区重症ICU均获“全国疫情防控先进集体”称号。第三批医疗队队长、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教授,第四批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总支书记、呼吸科主任李圣青教授,第四批医疗队护理领队、科护士长张静副主任护师分别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在这场与新冠肺炎疫情的较量中,人们记住了华山人的身影。

2020年4月17日,华山医院抗疫英雄表彰大会在特殊的地点——华山红十字会老楼前召开了。273名援鄂医疗队员和17名支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医务人员迎来了属于他们的鲜花与掌声。当天,援鄂队员们在一件防护服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珍贵的“战袍”作为重要抗疫实物档案,由复旦大学档案馆永久珍藏。

华山精神不会磨灭,红色基因流淌不息。“我们华山人很以我们的红色基因而自豪,这是我们的红色文化。”马昕告诉《中国医院院长》,每年,在新员工入职时,医院都会讲述华山的红色历史,也会告诉每位员工,华山人时刻准备着,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加入救援队伍,两个小之内,他们就会从华山医院总院出发。

“老人以身作则;你也会看到这些小的,有样学样,很是认真——这就是传承。”

猜你喜欢
华山医院院区光谷
公立医院“一院多区”运营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赵括很忙
多院区麻醉科室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新靶点
自我肯定理论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造口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黄志力、华山医院王坚团队成功构建帕金森病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动物模型
“一鸽胜九鸡” 鸽子怎样吃最补虚
院区再造
健康快讯
Nothingness: the Destination of Harry’s Self—actualized Pilgr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