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名词“刚才”的形成与发展

2020-02-26 05:47周洪艳
关键词:双音现代汉语副词

周洪艳

(第二军医大学 国际军事医学交流中心,上海 200433)

时间名词“刚才”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常见的双音词,也是HSK4级词汇。关于“刚(刚)”与“刚才”的辨析研究得较多,也明确了“刚才”作为时间名词,是一个时间点,[1]但在此基础上给留学生讲解后,留学生仍会写出“我刚才起床”这样的病句。本文着重从成词过程及历史发展情况来对“刚才”进行分析,希望能从语义的深层次来明确“刚才”的用法和使用条件。本文主要考察了BCC古代汉语语料库,筛选整理出含有“刚才”的例句3452条,含有“才刚”的例句289条。

一、“刚”与“才”的连用

(一)“刚”与“才”

“刚”最早是形容词,随着语言使用发展,隋唐时期用作情态副词,表“强、勉强、偏偏”的意思,又由此而成为“只、仅”等表示强调指定范围的意思。到宋元时期又获得时间副词的意义,表示“两件事距离时间短”。在明代还出现了相当于现代时间名词“刚才”的用法。[2][3]

“才”由名词演变而来。“才”的副词用法最初见于汉代,表示“仅仅、只有”的限制范围的意义,六朝由此产生了表示“在不久前发生”或“两个动作距离时间短”的时间副词的意义。到唐代“才”出现了承接副词的用法,表示“事件发生或结束得晚”;宋代“才”又出现了表示逻辑关系的意义,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然后怎么样;到明代“才”还出现了相当于现代时间名词“刚才”的用法。[4-5]

(二)“刚”与 “才”连用的条件

双音节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随着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展,旧有的词往往会与其他单音词构成双音组合,而同义/近义连用又是构成双音组合的主要手段。[6]

通过语料分析,“刚”“才”连用最早产生于宋代,在这一时期,“才”主要作时间副词,“刚”产生了时间副词的意义。时间副词“刚”的产生为其与时间副词“才”在线性序列上连用创造了可能性。而这之前“刚”“才”都没有出现单独作时间名词的用法,因此“刚”“才”明显是并列构词法作用的结果,两者同义连用为双音副词。[7]

另外,双音节音步是汉语最小、最基本的“标准音步”,从“才”到“刚才/才刚”也满足了“标准音步”要求,能使其成为一个韵律词。

(三)时间副词“刚”与“才”的连用形式及使用频率

“刚”与“才”产生了“刚+才”和“才+刚”两种连用形式。在我们所搜集的古代汉语语料中,“刚+才”最早产生于宋代,“才+刚”最早出现在明代,如:

(1)五月憩孤村,幽情夐不群。鹭飞天上雪,鸥渡渚中云。翠麦刚才刈,青苗又复芸。浮生行乐耳,世事不须论。(《仲夏即景》,宋·赵友直)

(2)五郎曰:“师父曾说番邦萧天佑,铜身铁骨,刀斧不能入,留下降龙咒一篇,嘱付交锋则诵之。待我念动此咒,看是如何?”五郎才刚诵之,忽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半空中降下金甲神人,手执降魔杵大叫:“逆妖好好回去,饶汝万刀之诛。”萧天佑滚落下马。(《杨家将传》集藏话本)

但在宋元时期,连用形式“刚才”和“才刚”的使用频率都不高。从明朝开始“刚才”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加,清朝则经历了一个高频率使用阶段;而“才刚”到清朝用量才逐渐增多,但总量也远低于“刚才”,到民国消失。同时期比较,“刚才”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才刚”。两者在各时期的使用数量见表1,明清期间的抽样统计见表2:

表1 “刚才”“才刚”宋元到民国时期的使用数量

表2 “刚才”“才刚”明清时期使用数量的抽样统计

可见“刚才”使用范围更广,在同一文献中,“刚才”的使用频率也要高于“才刚”。而且“才刚”使用的时间比较有限,主要在清朝使用,民国期间未见用例,或直接转换成了“才+刚刚”,“才刚”形式在清代以后消失。选择语素序“刚才”还有语音上的原因,因为其符合平上去入的调序,调序在前的成分就倾向于出现在前面。

(四)“刚”与“才”连用形式的意义

1.“刚才”的意义

通过分析搜集到的古代汉语语料库,发现时间副词“刚”与“才”连用后的意义主要如下:

宋元时期,“刚才”都表示“刚”/“才”,为两个时间副词并列,主要充当状语,表前后两个动作距离时间短,都有后续句与之相配。但明清至民国“刚才”表这一语义的比例越来越少,如:

(3)不免暂时告别回家,小娘子休得见怪。(二旦做打悲科,云)我二人自谓终身已得所托,刚才一载,乃遂别乎?常言道:心去意难留。(《全元曲》诗藏剧曲)

(4)(唱)【喜秋风】我与你便吖吖叫,我与你便磨磨擦。我为甚将这脚尖儿细细踏?我怕只怕这路儿有些步步滑。(带云)似我这模样,像个甚的?(唱)将那前街后巷我便如盘卦,刚才个渐渐里呵的我这手温和,可又早切切里冻的我这脚麻辣。(《全元曲杂剧》诗藏剧曲)

(5)贾政刚才上朝谒祖回来,便带了人参养荣丸及参膏燕窝片到潇湘馆,一直走到床前来看黛玉。(《后红楼梦》集藏小说)

明代开始,“刚才”主要表示“(说话)前不久的时间”,已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时间名词,如:

(6)张歪头悄悄他说道:“哥,你不晓得神仙变化之术,神仙看得我们有些仙风道骨,故此变化来试我和你的心,你刚才不该骂这老儿。”(《韩湘子全传》集藏小说)

(7)金莲问道:“有了银子不曾?”大姐道:“刚才丫头扫地,拾起来,我拿着哩。”(《金瓶梅》集藏小说)

明清到民国期间,“刚才”还出现了少量其他意义。这主要是由于“才”在古代汉语中意义很多,除了时间副词义,还能表示 “仅仅、只有”的限制范围义和表示事件发生得晚,或作为表示逻辑关系的承接副词。[4]因此时间副词“刚”“才”连用过程中,受到“才”这些语义的影响,也使“刚才”出现了上述的意义。如:

(8)罗端欺死霸占建安县吉阳街汤墩汤聘尹,屡世殷富。因为无子,娶妾何氏,止生一子,名唤汤隆。刚才三岁,汤聘尹一旦死去,寿止三十六岁。(《新民公案》集藏话本)

(9)朱恩问道:“大哥有几位令郎?”施复答道:“只有一个,刚才二岁,不知贤弟有几个?”(《醒世恒言》集藏话本)

(10)帝尧道:“汝夫几时去世的?”扶始道:“三月前去世,昨日刚才安葬。”(《上古秘史》集藏演义)

(11)背后刘唐、白胜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村口林冲等引军接应,刚才敌得住。两军混战,直杀到天明,各自归寨。(《水浒传》集藏小说)

例(8)、(9)中, “才”都表示“仅仅、只有”,为限制时间数量或事物变化过程的限制范围义。这一语义用例较少,共8例。例(10)、(11)中,“才”都为承接副词,例(10)中“才”表示事件发生得晚,例(11)中 “才”表示由于某种原因然后怎么样。这样的用例也极少,仅6例。而且这一语义的格式在清朝逐渐变为“刚刚才”,如:

(12)周老爷开销过来人,收拾好行李,一直挑到候潮门外江头下船。那黄、文二位亦刚刚才到。又等了一会子,方见胡统领打着灯笼火把,一路蜂涌而来,到了船上,一同会着。(《官场现行记》集藏小说)

(13)这位孔秀才,因为吸得几口鸦片烟,不及黄秀才起得早,此时刚刚才醒,尚未穿得衣服,这些人已进来了。(《文明小史》集藏演义)

2.连用形式“才刚”的句法功能和语义

明朝“才刚”仍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表示前后两个动作距离时间短,如例(14);到清朝产生了现代时间名词“刚才”的意义和用法,可用于主语前或后,如(15)、(16):

(14)原来这斜对门住的这人,姓管行四,在大街上开个杂货铺儿,才刚从铺子里回到家中,听见对门丫头来请,只得过来。(《补红楼梦》集藏小说)

(15)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笑儿。”(《红楼梦》集藏小说)

(16)这里宝玉送了众人去后,向黛玉笑道:“妹妹,你昨日从太虚幻境带来的小匣儿呢?才刚儿我告诉了老爷,说恐怕姑老爷晚上来拜,早些儿拿出灵符来分给家下的众人佩戴上,免得临时周章。”(《续红楼梦》集藏小说)

但“才刚”在民国的语料中已经消失。因此可见,“才+刚”并没有凝固成词,现代汉语中仍是作为两个单独的词连用。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收入了“才刚”这个词,释义为“〈方〉名:刚才”,主要是在晋语等方言里使用,但“才刚”发生了音变,读作“cái jiāng”。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并列短语在定形为双音词时,不同的方言选择了不同的形式。[6]

二、时间名词“刚才”的形成和发展

“刚+才”连用最早产生于宋代,主要放在谓语前作状语,表示“前后两个动作距离时间短”;从明代开始用于主语之前,表示 “(说话)前不久的时间”如例(7),这证明“刚才”已经变为了时间名词。“刚才”之所以由双音副词转变为时间名词,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意义上,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比较接近,都有不久前(做什么)的意思;二是语法位置也接近,都可位于谓语之前;三是两个单音节双音化后词性可能变化,比如两个同义动词双音化为一个词后可能变为名词,如“记忆”“思想”等。“刚才”同样是单音副词双音化后获得了指称功能。

(一)时间名词“刚才”的句法功能

明朝,“刚才”已逐渐具备时间名词的基本功能,既可位于主语之后也可位于主语之前,如:

(17)王婆子开言便道:"你快收拾了。刚才大娘说,教我今日领你出去哩。"(《金瓶梅》集藏小说)

(18)唐帝道:“你刚才说窦建德止生得你,那一个又是你何人?”线娘未及回答,木兰便道:“臣妾姓花,名木兰,系河北花弧之女。”(《隋唐演义》集藏演义)

能出现在介词“像、比、跟”等后,或者单独使用,如:

(19)行者催逼道:“兄弟不必多疑,还象刚才引出来,等我打他。”(《西游记》集藏小说)

(20)西门庆道:“我早晨对众人,不好邀你每的。已托应二哥到你家请你去,说你不在家。刚才,祝麻子没看见么?”(《金瓶梅》集藏小说)

到清代句法功能更加丰富,还能直接做定语,或加上后缀“之/的”后作定语,如:

(21)冯富只管大饮大嚼,随他夫妻们说笑言语,全然不知,柳绪已止痛,三人畅饮,比刚才大不相同,彼此毫无拘忌。(《红楼复梦》集藏小说)

(22)舜听了,禁不住流下泪来,便将刚才情形一一说了。(《上古秘史》集藏演义)

(23)那老者接在手中,再三称谢,忙吞入腹去,笑道:“知郎君有此大难,特来等候。除此大害,指日可以讨其巢穴,成其大功矣。刚才之物,即狗宝所得日月之精华,仙人所谓内丹是也。……” (《红楼复梦》集藏小说)

(24)登时狄公将陶干喊进,又将刚才的话,诉说了一番,命他立刻出城,如此如此。(《狄公案》集藏话本)

到清代,“刚才”的句法功能基本同现代了。

(二)时间名词“刚才”语义的形成和发展

时间副词“才”“刚”主要表示“两个动作距离时间短”或“动作在不久前发生”,“刚+才”连用形式也先后出现与之对应的语义,宋代时出现表示“前后两个动作距离时间短”的语义,从明代开始出现表示 “(说话)前不久(做什么)”的语义,如:

(25)祝实念插口道:“你老人家会猜算,俺大官人近日相了个绝色的表子,每日只在那里走,不想你家桂姐儿。刚才不是俺二人在灯市里撞见,拉他来,他还不来哩!妈不信,问孙伯修就是了。” (《金瓶梅》集藏小说)

(26)八戒道:“哥,你往那里去来?刚才一个打令字旗的妖精,被我赶了去也。”(《西游记》集藏小说)

例(25)中,可以分析为“俺二人在灯市里撞见”这一事件距离与说话人说话这一动作时间短,也就是说在说话人说话之前不久,发生了“在灯市里撞见”;例(26)也同理。

时间副词“刚”/“才”表“动作在不久前发生”时,主观性很强,以“说话时”为参照点,表达的是一种相对的时间关系。而在明朝,“刚才”大量使用于对话语句中,表示“不久前的时间”,都以“说话”这一动作为固定参照点,但语义范围缩小,时间范围限制为一天内。在我们搜集到的明代语料中,为对话语句的共247例(占80.7%),其中的“刚才”基本都指“说话前不久的时间”,只有3例例外,见下:

(27)蕙姿一把扯住道:“妹子,只亏我和你打伙这十六七年,如今刚才来得半日,就要思量回去,难道再在这里住不得几个日子么?”这蕙姿那里肯放。(《鼓掌绝尘》集藏小说)

(28)既而问其子:“汝何能返魂归来?”其子道:“吾刚才去至冥司,忽有两使者追赶,说道:‘快回去,快回去。’既而觉得两腋风生,遂从使者飞身转来。”(《萨真人得道咒枣记》集藏小说)

(29)朱恩问道:“大哥有几位令郎?”施复答道:“只有一个,刚才二岁,不知贤弟有几个?”(《醒世恒言》集藏话本)

前两例中有后续句提示后一动作,“刚才”仍表示前后两个动作距离时间短;(29)中其后为数量词,“才”为限制范围义,觉得数量少。

从明代起,“刚才”意义上的使用范围逐渐变得狭窄,由泛指“前后两个动作距离时间短”转向主要专指“说话之前较短的时间”。到清代,“刚才”甚至不再局限于对话语句,变成了一个绝对的时间概念,如:

(30)“……仙姑既正言规劝,所有前事,自当谨领尊命,一概尽释,决不挂怀。倘有后言,皇天可证,永堕尘凡!”说著,同了青衣女子出了凝翠馆,飘然而去。那个执笔女子,仍化一道红光,不知去向。道姑正要告别。众人听他刚才那一片话,知他道行非常,必是一位仙姑,再三挽留,另设素席坐了。(《镜花缘》集藏小说)

(31)薛蝌一则秉性忠厚,二则到底年轻,只是向来不见金桂和宝蟾如此相待,心中想到刚才宝蟾说为薛蟠之事也是情理,因说道:“果子留下罢,这个酒儿,姐姐只管拿回去。……”(《红楼梦》集藏小说)

(32)沉二宝定了一定,方才含着眼泪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了金姐一遍,只把小飞珠是个戏子的话儿瞒了起来,只说是一个姓马的客人。(《九尾龟》集藏小说)

这几句中,“刚才”都没有说话时间做参照点,但往往有前后文,通过前后文可知“刚才”发生的事情就是前文不久前发生的事,并一定是在一天内发生的。因此“刚才”表示刚过去不久的某一时间点,但此用法比重较少,以民国小说《人海潮》为例,其中用于对话语句中的有74句(占80.4%),非对话语句的为17句(占18.5%)。

总体来看,“刚才”的词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在使用数量和比例上也有体现,见表3:

表3 “刚才”为时间副词并列式和时间名词的使用

此外,在语料分析中,还发现了这样的例句:

(33)话言未了,只见韦丽贞、韦宝英、坤蕙芳、花如玉、梅凤英都走马前来,丽贞、宝英连忙滚鞍下马,上前拜见道:“颜姊姊几时来的?”紫绡即忙答拜道:“刚才到得。二位贤妹为何也在这里?”(《续镜花缘》集藏小说)

(34)宝玉别了凤姐,自往贾母处。迎春正在那里,见了宝玉道:“我刚才到你们里头,林妹妹说你一早就出去了,什么事这么要紧哟?”(《红楼春梦》集藏小说)

这两句中“刚才”都是指说话之前较短的时间,但在现代汉语中,例(34)是成立的而例(33)明显是不说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33)中说话人仍在到的地方,而(34)中说话人说话时不在“你们里头”,已经从宝玉那里到了贾母处。因此现代汉语中“刚才”的语义又有了进一步变化,偏重于在刚过去的某个时间做了某事,而且这个动作或动作后的状态不持续到现在,又如:

(35)文命诧异,就过去问道:“这人是死了吗?”那些人应道:“是刚才死去了。”(《上古秘史》集藏演义)

例(35)中,这人死去的时间是刚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或者说话前不久的一个时间点,但是现代汉语中,这样的句子也是不说的,因为人死了的状态会一直持续。如果我们说“刚才是死的”言下之意就是“现在是活的”。有些例句中则明确说明了“刚才”与现在的变化或不同,如:

(36)众蟾道:“刚才他身上是红的,所以说是譟砂鼎;此刻身上涂黑了,因而说是铁香炉,难道把你身上涂绿了,就算“绿毛龟”么?究竟不象,还要打!”(《镜花缘》集藏小说)

这一句中指出了“刚才”与“此刻”的情况是不同的。当然如果在例(25)、(27)这些现在看来不合法的句子中加上“的时候”,也能使其变得合法,如:

(37)庄大笑道:“使得。”于是,走到一间小破屋子门口,叫道:“三姑娘在家吗?”里面一个堂客道:“刚才回来。”(《红楼复梦》集藏小说)

(38)李纨道:“难则难,刚才回来的时候,你我通回明白,去去就过来,太太还我一句‘你们还不厌弃我,而今也是这个时候了’。到底怎么样回复去?”(《后红楼梦》集藏小说)

例(37)现代一般会说“他刚回来”,但例(38)在“刚才回来”后加上“的时候”后,这整个小句表示一个时间点,而不是来说明“刚才”这个时间点,这个句子在现代汉语中就是合法的了。可见在使用过程中,“刚才”表“说话之前较短的时间”或“之前较短的时间”时,逐渐暗含了“之前的动作或状态与现在不同”这一语义特征。

三、结 语

本文主要从历时角度考察了时间名词“刚才”的形成和历史发展演变情况。“刚才”最初由于双音化的作用而同义连用为双音副词,然后再由双音时间副词词汇化为时间名词:在句法上表现为可以出现在主语或者话题位置,可作定语或介词宾语;从意义上看,由表示“前后两个动作时间距离短”逐渐变为主要表示“不久前的时间”,具有了指称作用,能代表一个模糊的时间单位。由于大量用于对话语句中,“刚才”的语义逐渐专指“说话之前不久的时间”,表示绝对的时间概念。到清代,“刚才”不再局限于对话语句,进而可表示“刚过去不久的时间”,同时逐渐含有“之前的动作或状态与现在不同”这一语义特征。到近代,“刚才”基本凝固为一个双音词,而换序形式“才刚”的消失也证明了“刚才”的词汇化。

“刚才”的这两个义项“说话之前不久的时间”和“刚过去不久的时间”也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同时两个义项都暗含“之前的动作或状态与现在不同”这一语义特征。“刚才”的这一附加语义特征也解释了留学生的错句“我刚才起床”为何不能使用,而须改为“我刚起床”或者“我刚才起床的时候,……”。

(本文得到李宗江教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谨致谢忱。)

猜你喜欢
双音现代汉语副词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郑樵“双音并义不为假借”平议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苗岭笙舞》的音乐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短句—副词+谓语
浅析小提琴双音技巧训练方法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