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洪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书法教育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全国范围内,中小学书法教育得到继承与发展,书法教育已成为当代文化与教育时尚。书法教学研究应该结合当前实际,围绕书法教育学科建设展开,重点研究书法教育、教学管理、书法教材、教师学生、书法课堂、教学方法、书法活动、书法教学评价等。
一、研究形式
研究形式指的是研究者进行教学研究的组织或合作方式。书法教育教学研究形式,主要包括教师个人研究、校本教研、区域联动三种形式。
1. 教师个人研究
教师个人研究可借助课题研究来开展。有些课题可由个人长期进行研究,有些课题研究可由学校来承担,还有些课题则可按地域分片来合作研究,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研究的效率。为了引导、鼓励教师个体深入研究,教研部门应该制定激励机制,如书法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或举荐制度,帮助教师创办书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室,并让其承担一些重要的书法教学研究项目;还可通过组织书法教学论文评选,举办书法教学研讨、书法教育论坛等活动,加强书法教学理论建设、提高本地区的理论研究水平。
2.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学校研究方式的重要载体,学科建设是开展书法教学的重要举措。其中,教师是开展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研究的关键。教师个体、学校、地区的书法师资水平与教学能力,基本能够代表其书法教育的水平。具体地说,书法教师的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实践水平和重视程度等,都会影响教学水平。近年来,许多学校逐渐将书法(写字)教育作为加强校本教研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形成了不少的“书法(写字)特色学校”。书法特色学校、书法实验学校是书法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力量,其校本研究则是书法教育教学研究重要的组织形式。
3. 区域联动
区域联动教研开启了区域间的合作交流与学习。为了提高研究效益,区域教研有必要划分片区,按片区组织书法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把研究的主动权下放到片区。这有利于调动各片区书法教师间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际交流,有效整合诸多书法教育教学资源。在宏观层面,地区应更加关注教师个体的研究情况、研究进度、研究困难等,进一步鼓励以学校为单位,定向发掘与承担研究课题,科学策划区域书法教育教学合作研究,促进书法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二、研究内容
书法教育教学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凡是与书法课堂教学有关的,都可作为书法课堂教学的研究内容,如书法学习、书法文化、书法课程标准(大纲)、书法教材、教学环境、书法教师专业成长、书法教学中的儿童心理、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法、校(课)内外教学组织等。中小学实施书法课程初始,研究者比较关注书法教材及书法教育教学课内外活动。然而,真正的教育是心理与逻辑、方法与教材、教学与课程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现代教育理论亦提倡课程与教学统一。这种统一包含了两方面:其一是教材与目标的内在连续性,其二是方法与手段的内在生成性。
不同的研究者或地区,会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研究;同一个研究者或同一个地域在不同的阶段也会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研究。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侧重于“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教材、教學内容、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甚至研究板书、研究案例等,而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落实书法教学大纲,优化书法教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书法教学评价体系,丰富青少年课外书法活动的内涵等。
在书法教与学内容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笔画”与“结构”,在此暂以其为例论述书法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内容。
1. 汉字笔画教学研究
汉字笔画是书法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唐代及其以前,关于笔画(或笔法)的文论比较丰富。而在书法教学方面,唐代人对此也作了科学、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基本的用笔技巧与汉字的基本笔画结合,既归纳了基本的用笔与笔画,又形成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系统,于初学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古人所创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建立在一对一师徒相授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古人没有论及“班级授课”(也即现代的课堂教学)这样一个问题。而当今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寻找适用于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汉字笔画的课堂教学研究,是一个核心课题。有书法实践与教学经验的教师比较重视汉字基本笔画的教学,并容易形成各自的特色。在此举一汉字笔画教学过程作为例子:①勾摹笔画、填墨,这便于学生识记笔画形态;②把一个笔画的笔势和用笔法编成有趣的儿歌或口诀,便于学生识记、理解用笔动作,为运笔书写做好认识上的准备;③使学生看着笔画,一边念儿歌口诀一边徒手书空,强化记忆与认识,在心理上初步体验书写;④执笔不蘸墨在纸面书空,在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培养协调感与协调能力,注意体验笔势的生成;⑤执笔蘸墨在纸上书写,不太在意笔画形态,而专注于协调感与协调能力的发展;⑥执笔蘸墨在纸上书写,关注笔画的形状与态势;⑦范字临习。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这样的笔画课堂教学即继承了古代优秀的书法教学方法,又有所创新,适用于课堂教学。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应抓住书法的核心内容,研究如何用最科学的方法教好它。纵观书法史,审视当下书法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可以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汉字笔画教学的质量或效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2. 汉字结构教学研究
古人很重视去研究汉字结构教学方法,如宋人王羲之的“三十法”,元代陈绎曾发明的九宫格,清代蒋骥的“新九宫格”,清末黄自元的“九十二法”,其他还有回宫格、米字格等。这些宫格教学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故此,这些宫格仍被沿用于现在基础书法教学的结构训练,也有教师对此进行优化创造,进一步提高写字教学质量。
而今,书法已被定义为一门艺术课程,传统的结构教学方法显然需加以扬弃或改进创新。有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长期依赖这些宫格进行训练,会阻碍中小学生本有的空间意识、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协调能力的发展,而作为艺术的书法,又特别强调这方面的能力。在结构教学方面,既要学生把汉字写“正”(把字写得接近原贴,把字写端正),又要不约束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这一矛盾的解决之法,很值得研究。
有一位书法教师设计了“去米格临习”训练方法,以此进行结构教学:先用米格临习范字,当其结构达到比较接近原帖时,再用没有格的纸临习,让学生在“格”与“非格”之间做出类似于本能的调适。这样做确实既有利于学生把字写“正”,也利于学生空间能力的发展。
汉字结构,在书法艺术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发展对结构的理解,创新结构课堂教学法,毫无疑问,它是当前书法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善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才能真正提高书法教研实效。
三、研究成果的评价与传播
目前,书法教育教学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位书法教师、某一堂书法课,都因评价标准比较模糊而让评价难以开展、不得要领,因此,要评价书法教学研究成果就更为困难了。在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正确地评价中小学书法教学研究成果,这本身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对书法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有一点可以明确,即其研究必须建立在书法史的基础上,借鉴现代教育学理论,遵循课堂教学规律。
传播的方式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观摩教学、校际或地区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书法教育报刊、书法教育网络等。通过传播,让书法教学研究成果在交流中再讨论、再研究,得到深化与发展。
如前所述,关于笔画、结构的课堂教学研究,书法教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等,是当前亟待研究与突破的课题。对于书法教学研究,核心内容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索,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展开研究。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