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彬
(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福建 惠安 362100)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深度学习是学生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全面参与、全身心投入的活动。[1]深度学习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探究实践、体验成功、获得道德认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特点,运用深度学习的策略,组织开展体验性活动,设计问题引发思考,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脑动、心动、情动、意动、行动。
学生学习往往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有了问题,师生的教与学就有了抓手,就能自然而然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对话等学习活动。[2]教师要利用生活事件或生活问题,设计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度思考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一课时,可适时再现候车室场景。教师播放候车室喧闹的视频:广播在播放班车次时,几个孩子在追逐打闹。教师提问:“刚才播放的乘坐班车次,你们听清楚了吗?请说明理由。”学生积极寻找原因,提出对策,在参与活动中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现在就是候车的乘客,因为环境太吵,你错过了班车次,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么做?”学生畅所欲言,思想交流碰撞,内心有所触动,自发提出要做个小小调音师,并针对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情况提出改进策略。这样从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以问题引入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辨析,认识逐步得到发展,明白公共场所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自然而然地将日常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非“动心”无以成学,学生一旦有“怦然心动”的体验,就会付诸行动。道德与法治课堂要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直接体验,拨动学生心弦,激发道德情感,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生命最宝贵》一课时,教师可播放《感受生命的起源》动画作为导入环节,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后,交流生命是如何孕育的,初步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接着,创设情境“体验五分钟妈妈”,让学生把书包挂在胸前,模拟怀孕时的妈妈,并完成一些动作;再分享自己妈妈怀孕的照片,体验并想象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之后开展7 天“护蛋活动”,让学生体验在养护过程中,自己和家人付出的关爱和经历的困难,再分小组交流家人对自己的付出和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至此,引导学生配乐朗读《吾儿臭臭》,使其深切地感受到父母之痛,懂得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要珍爱生命。心中悟出始知深,教师充分挖掘教材,让其中的情感因素真正延伸到学生的生命里,这样的课堂才能听到来自学生内心的感悟。在相互讨论、述说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学时,应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引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以情引趣,在趣中探究、思考,获得积极的内心体验,强化对良好品德行为的认知。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走近我们的老师》一课时,课堂伊始,师生同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这首歌。接着,教师抛出问题:“你和老师之间发生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学生的情感受到激发,纷纷畅谈自己的心灵感言:“记得有一次午休时,我突然发烧,老师连忙送我去医院。”“我们的班主任林老师,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我想对她说,您辛苦了。”“我学习成绩不好,老师放弃无数个中午休息的时间,对我耐心辅导。”“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师工作兢兢业业。”借助话题,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回忆教师平日里所给予的点点滴滴关爱。教材只是提供一个话题,学习活动若就此结束,教学只能停留在浅层。教师还应适时追问:“有时,老师也有疏忽大意或者误解你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生在调查、采访和讨论中,很快明白提建议时也要尊重教师等,这是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交互性指导。通过延伸学习,学生自身的经验得到利用、加工、丰富和提升,从而引向深度的学习探究。[3]
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已有的资源。”因此,教师要将适宜学生认知、实践和贴近生活的材料融入教学,对比筛选、有效整合教材,重构知识内在联系,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二课时,课前组织学生多渠道搜集资料,了解惠安女服饰,实地走访惠安景点,调查惠安特产和习俗,走进社区了解身边的惠安人,走进惠安好人馆等,开展探秘实践活动。课始,通过播放惠安城市品牌宣传片,初步激发学生爱乡之情,在闽南语的师生问候中,开始“惠安特产知多少”的前测。课中,设计“寻找身边家乡人、寻访家乡名人、拓展新家乡人、家乡人的特点”四个板块,创设“好人馆、探秘所、大舞台”等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家乡人的精彩,领会惠安人爱拼敢赢、勤劳致富、手艺精湛、助人为乐等精神。学生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悄然生长。课末,学生共同朗诵以惠安文化元素创编的儿歌《惠安颂》,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以教材为载体,根据地域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教学空间。学生多维度参与,教材知识与学生探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既活化了教材,深化了情感,也让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努力程度和创意表现,都是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关注点,它注重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性。真正的对话是心灵的感应,是生命的运动。学生在对话中,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认知的冲突,发展思维能力,完善自己的观点,最终实现师生的谐同共振、共享、共识、共进。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大家的“朋友”》第三板块“我为朋友做点啥”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可以设置警示牌提醒大家,有的说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建议等。一个学生说:“我认为可以印制一些广告单来张贴。”其他学生并不同意这一观点。教师适时引导:“广告单该不该贴?”一次激烈的思辨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向纵深处发展。学生在深度对话中达成共识:广告单可以贴,但要贴在宣传栏上。这样既呵护了大家的“朋友”,又达到宣传的目的。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提问、质疑、补充、评价,这种深度对话产生的张力,促使学生在对话中倾听,在倾听中碰撞,在碰撞中领悟,在领悟中内化为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还原生活情境,让学生把认知、思维、情感、行动、生活等都“卷入到学习中”。教师要以独到的视角,对教材进行审视、整合,选择行之有效的引“动”策略,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