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评述

2020-02-25 21:35伊纪民
江科学术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经济区区域经济

伊纪民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湖南 湘潭 411105)

陈桦教授主要著作有《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1750-1911)》、《清代人丁编审制度初探》、《清代户口统计制度的演变》、《清代财政与社会经济发展》等。论文方面:《客观估价18 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成就》、《清代滇黔地区社会经济及特点》、《再论穿鼻草约》。从上可知,陈桦教授在清代经济史研究方面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作为其研究成果的重要代表,确系多年心血之总结。

20世纪90年代,叶显恩主编的《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全二册)实为清代区域经济研究的扛鼎之作。该书系论文集,除卷首代序和卷末述评外,编者从不同角度收录了论文90 余篇,90 余万字。全书集中地反映了建国以来中外学者在清代区域社会经济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是,在论文集具备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的零散性、研究主题不统一的特点,使之终究不是系统阐述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的完整性论著。就阅读的广泛性而言,对于广大研究人员尤其是研究生群体而言,因学术水平的限制,尚不能做到有效吸收与掌握。因为只有先从宏观角度对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状况有了总体的了解,才能由浅入深,在某一领域取得有价值并且对当今社会具有借鉴意义的学术成果。诚如关汉华所言:“如果对于各个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的历史根源与历史特点,不作出具体的考察与符合实际的理论分析,也就不可能真正深地认识这种不平衡给我们现实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更不可能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作出正确的战略部署”[1]。直到20世纪末,这个任务才被后人承担了下来,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的学术价值就在于弥补了上述之不足。它不仅是清代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详细叙述,更是一种逻辑与历史思考的整体阐述,在学术界内引起广泛热议。在此之后的如姜新《区域社会经济》(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马俊亚《区域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态》(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等著作均是在参考陈著总体研究的基础上所作的区域研究,与陈著之联系不可谓不紧密。

陈桦的《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系戴逸先生主编的《清史研究丛书》(全22册)之一。全书共10章,凡28 万多字,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就丛书的编著动机,戴逸在序言中写有:“清史领域十分宽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思想文化等许多方面。为掌握中国的国情,全面、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我们必须在漫长广阔的历史领域中艰苦探索,观其大局,提其纲领,揭其规律;又要在具体的问题上踏实钻研,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索引探微,释疑抉奥,做认真细致的整理和剖析工作,即把综合和分析结合起来,把宏观的研究和微观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再现清代三百历史的真实面貌”[2]。诚然,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上承两千余年封建、传统社会之绪余,下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近代社会之开端,实处在新旧交替的界点。无论是从传统社会的角度审视清朝时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水平,还是站在近代社会的视角窥探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即资本主义过渡与演进的必然因素,都亟待有一部论著能够做出清晰的阐述。陈著作为将清代区域社会经济从总体上加以系统研究的论著,正是本着戴逸所言的“观其大局,提其纲领,揭其规律”的宗旨梳理了清代区域经济发展概况,使人一目了然。不仅从宏观层面指明了我国民生国情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流和趋向,而且对深入剖析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交替与衔接也有重要意义。同时这部著作又绝不是宏观上的泛泛而谈,就某些重点问题,作者通过援引详实的史料,点面结合,作出了多角度的考察与分析,力求以小见大。总之,为开展清代经济史研究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本书的主要内容,现阐述如下:

第一章,不平衡发展的社会经济。此章相当于全书的引论。第一、二节主要叙述了清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概况及发展不平衡的一些特点。在第三节中,作者将“综合经济区”作为划分经济区的方法,将清朝疆域划分为8个自然经济区。经济区的划分,是研究区域社会经济问题的基础。对此,学界多有论及。叶显恩认为:“社会经济史区域研究中‘区域’的划分,既可以行政区域为界,也可打破行政区域的划分,按山脉走向、江河流域、市场网络和人文风俗不同的标准来确定”[2]。杨国祯认为:“为了开展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的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有必要找出制约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分布,具有统率、协调各种环境条件和价值体系的主要环境条件,以此作为区域划分的基础”[3](P36-37)。基于“综合经济区”法的选用,陈桦指出:“综合经济区的划分,并不是简单地依照某一项或几项经济指标,或者某个生产部门、某些地区的发展状况及特点来完成,它是一种综合的考察。……强调全区经济功能的整体性,以及经济区各地、各生产部门之间联系的密切性”。[4](P33-34)

第二章至第九章则以清代各个自然经济区作为个案研究,作出了详细的论述.观其建构,条清缕析,各个区域的经济特色极为明显,这需要极强的归结能力。

第十章总结了清代自然经济区的基本特征。首先从宏观视角探讨了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的诸要素,社会政治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秩序、政府政策、吏治状况等因素;自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自然地理位置等因素;其它如人口迁徙、城市、交通等因素也一应囊括在内。其次,作者通过对各区域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耕地数量、农业亩产量、城市密度、民族分布等要素的量化分析,指出:清代经济格局呈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人口密度之东部地区普遍高于西部地区,南部地区普遍高于北部地区,大河流域区普遍高于其它地区的由高向低梯次递降之局面”。[4](P401)因而此章具有归结性质。

总览全书,除框架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值得称道外,就文章的内容而言,有以下几个特色。

首先,不同角度的比较与分析增强了内容的逻辑性与思辨性。作者既注重从宏观角度对八大经济区之间的特征作出比较,对每一大区域所辖的小区域的特征也展开了横向比较。陈桦指出:“清代的社会生产,在不同的地区,具有鲜明的特征”[4](P22-23)。如蒙古地区属于“游牧业的经济模式”。而在藏族区域是“以高寒牧业为主,辅之以农业种植的混合型经济”,等等。以此为基点,陈著又比较了各大经济区在粮食亩产、耕作制及耕种技术、人口数量、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异同。对于后者,陈著在论述两湖地区的粮食产量时指出:湖广地区虽享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如果仔细分析起来,湖南与湖北两地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湖南的粮食产量远胜湖北。原因如下,一是湖北地区自古就是中原腹地,开发历史较早,且紧靠长江,交通便利,因而人口较为稠密,粮食需求也相应增加。二是灾害频繁,这给粮食生产造成极大威胁。反观湖南,毗邻西南,发展迟缓,人口较少,交通又不够便捷,故当地粮食需求较小,多有余粮。加之自然灾害相对较少,农业生产比之于湖北,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湖南是清代真正的粮仓”[4](P30)。又同一经济区内,因自然条件如地形、气候、水文诸因素不同,也会导致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北经济区之辽沈、吉黑、西部地区,西南经济区之川东与川西就是例证。作者通过不同角度的比较研究,证明“不平衡的特点是普遍的,存在于每一个生产部门,甚至每一个地区”[4](P31)。这种具有很强思辨性、系统性、逻辑性的总结,打破了人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常规性认识,对于拓展学界的研究视野、提升学界对社会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认识水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其次,在着重叙述清代各个经济区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对清之前经济区的发展演变及形成作出了相应的陈述。以清代东北经济区为例,陈桦指出:“一个经济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经济整体,这与当地历史沿革和民族发展是密切相关的”[4](P39)。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北即有‘肃慎’人居住,在汉代他们还直接臣属于中央王朝。……东北民族的流动和变化很大,但是‘肃慎’人的后代却始终在那里定居繁衍。”[4](P39)上溯论述绝不是赘笔,不仅使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了每一经济区演变发展的规律,也为深入理解文章的主体内容打下了基础。同时对正确理解当代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经济模式,诸如“珠江三角洲模式”、“温州模式”等等也大有裨益。

最后,提出两点建议,如作者能在每一章的文末作一小节,可以起到总结、升华本章内容的作用;同时将清代各个经济区及各个经济区所辖范围、重要城镇列成一个表格附在书后。如有必要,还可以增添与之相适应的诸如经济区划分、地形、水文、气候等地图,对于读者更好地体悟文章核心内容也有更多的帮助。

注释:

①此书出版不久,学界相关学者就著有书评。如陈锋:《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的新开拓——简评<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清史研究》1998年第1 期。笔者拟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本书再作探析。以上所举系不完全统计。

猜你喜欢
经济区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区域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