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质量问题研究综述
——基于公允价值计量视角

2020-02-25 19:53:19郭晓红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评估师公允计量

郭晓红,陈 育

(1.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在现代新经济时代下,资产评估行业规模日渐扩大,在经济社会中占领着重要的一角。

在市场中,并购热潮愈演愈烈,资源配置与产权交易与日俱增,由于资产评估对财政管理具有鉴证与咨询的专业服务作用,其发展空间无限广阔。如何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提高资产评估质量具有很大价值。企业管理者可以从高质量的资产评估中得到更精确的信息,从而在企业并购与重组等重大决策中做出正确决定,提高企业业绩。政府也能从高质量的资产评估中获益,更有效的保护国有资产,监管企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在2014年发布,在颁布的41条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应用达到了27条之多。我国会计与资产评估领域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公允价值则在其中扮演着方向盘的作用,指领着方向,而资产评估质量就是这辆高速行驶汽车的车轮,只有保障车轮的质量与稳定,才能一直前行,评估才能更好的为会计服务。为了依法规范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2017年7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17年4月财政部发布 《资产评估行业财政监督管理办法》、2017年8月财政部发布《资产评估基本准则》、2017年9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25项资产评估执业准则后,又陆续发布5项资产评估执业准则。至此,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执业法规体系搭建完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的交互融合,会计与评估两个行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也日益增多,资产评估行业致力于二者的对接与融合。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回顾与总结,以公允价值计量视角下的资产评估质量为研究对象,为我国评估管理部门和行业评估机构加强资产评估质量管理、控制风险,开拓进取,提供建议。

1 公允价值模式概述

1.1 公允价值的涵义

美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对公允价值相关研究较早,影响较为广泛。19世纪40年代,英国就在法律中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状况表时,做到“Full and Fair”。 100 年后,英国又将 Full更改为True,这一改动得到了会计界的支持。这里的Fair我们理解成公允,包含着公平、公正、公认的意思。而公允价值最早出现于Paton and Littleton(1940)[1], 这是首次作为会计学名词出现;Arnett(1967)[2]认为,公 允价值是财务会计 的基础;Scott(2006)虽然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不会取代历史成本,但重要性日益剧增[3]。2006年F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有序交易中从资产销售中收到或因负债转让而支付的价格[4]。

而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较晚,相关研究始于1995年,且历程坎坷一波三折,在引入与废止中反反复复。在1997年,黄世忠先生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时代中的地位毋庸置疑[5]。然而层出不穷的公允价值的滥用特别是人为操控利润的行为,使国内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一直存在分歧与争论,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也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直到2006年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这一年发布,其中公允价值成为其中最大的亮点引人注目(谢诗芬 2008)[6]。葛家澍(2006)强调,公允价值计量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法相比更具有逻辑性,因为前者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而后者以成本为基础,会计信息也更具有有用性[7]。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关公允价值的运用又变得慎重,我国直到2014年才开始广泛推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明确指出:“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8]。 ”

1.2 公允价值和其他计量属性的辨析

准则中规定的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基于市场角度进行计量分析 (支晓强、童盼,2010)[9],而其他四种计量属性则站在企业主体角度,由企业选择某种方法或者技术进行计量。因此,公允价值强调的是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公允(葛家澍,2009)[10]。 也有学者认为公允价值含有多种计量属性,包括但不限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短期可变现净值等(谢诗芬,2004)[11]。 龚光明(2010)对这观点表示赞同,认为市场环境、计量客体性质、评估方法等会影响公允价值的属性选择[12]。

2 资产评估质量

2.1 资产评估涵义

从评估发展到现在,我国对资产评估的定义,主要的观点认为资产评估是一种专业服务行为。我国资产评估法、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教材《资产评估基础》(2018年)对此定义一致,即:“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根据委托对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资产损失或者其他经济权益进行评定、估算,并出具评估报告的专业服务行为”[13]。资产评估在经济发展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在当代企业愈演愈烈的并购热潮中,在企业资产的交易过程中,资产评估起着风险防范的作用。

2.2 资产评估质量概述

评估质量是资产评估赖以生存的土壤,它是有效市场交易的命脉(宋夏云,叶定飞等,2019)[14]。构建资产评估质量理论基础对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王祺扬(1995)认为评估质量是指评估管理、操作层面达到合理真实的程度[15]。刘桂良(1997)认为质量可分为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16]。我国目前的评估理论与研究较多涉及到资产评估质量,但对于资产评估质量的内涵与判断标准还是存在不同理解。一些学者们认为资产评估质量是指资产评估过程的质量,他们认为资产评估过程质量分为广义与狭义,其中广义指评估过程的控制,而狭义是指评估活动中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的控制[17]。还有的学者提出以结果是否合理来衡量。尉京红(2007)以评估结果、过程和环境为核心,搭造三要素质量标准框架[18]。林琳等(2009)就资产评估质量与准确性做出区分,认为准确性是估值与实际成交价格的契合度,是衡量评估质量的重心[19]。 陈明高 (2003)[20]和高岩(2003)[21]认为资产评估价值与交易价格之间若存在的差异在合理范围内,那么评估成果是可接受的。 同时,许小平(2000)[22]和秦璟(2012)[23]等学者都认同评估过程的好坏会影响评估质量。毛圆圆(2008)[24]、叶将锋(2018)[25]、王世娇(2018)[26]等人补充论证评估机构声誉、规模、收费水平等对资产评估质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国外,学者们侧重于对资产评估质量衡量标准与可接受程度的研究。Waldy(1997)[27]将资产评估质量定义为评估值与市场价值的契合程度,契合度越高,评估质量也越高。而David RR Parker(1998)[28]和 Hutchison(1996)[29]认 为资产 评估的质量差异是指不同评估师对同一资产出具的评估值差异。 Matysiak,Wang(1995)[30]二人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也认同资产评估质量衡量标准是市场交易价格与资产评估值的差异程度,但是Brown(2000)[31]却有不同观点,他认为 Matysiak 与Wang研究中选取的样本数量与类型存在各种差异无法进行较为准确的比较,他提出了另一种资产评估质量的衡量标准,即多个评估师评估的差异可接受范围。 而 Nick French(2001)[32]提出,资产评估值并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一个估值,因此评估师难以校验评估值是否准确。Neil Crosby(2003)[33]和 Nick French(2013)[34]都认为评估前提假设条件中存在现实中可能不存在的理想环境,例如公开市场假设,因此评估值是评估师模拟市场环境做出价值估计,无法进行测量。

2.3 资产评估质量的影响因素

我国近年来研究资产评估质量影响因素问题较多。李保婵(2013)列举了行业体制、评估事务所管理以及评估师能力等影响因素[35]。王楠(2017)补充,并将其分为内部与外部因素[36]。将这些影响因素归类,可以主要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资产评估师特征因素,资产评估机构特征因素,被评估企业特征因素与外部环境特征因素。

2.3.1 资产评估师特征因素

Tim Harvard(1999)[37]认为如果评估师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牢靠,缺乏老道的经验,可能会使他们错误的理解评估信息,不能有效辨认选择评估方法。丰富的经验与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可以有效降低不确定性的风险,有助于资产评估质量的提高。张志红(2015)[38]通过数据验证,发现评估师执业经验与评估质量成正比,对Tim的结论增加了说服力。此外,资产评估师的业务能力和被评估企业保持独立,也将影响评估质量。

2.3.2 资产评估机构特征因素

资产评估机构的规模、声誉、理念、公司目标战略等因素可能会对旗下的评估师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若评估机构环境不好,评估师会难以坚持职业操守,评估质量自然也难以保障。王世娇等人(2018)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数据,得出评估事务所规模与评估质量成正相关关系[39]。而资产评估机构若内部管理规范,监督制度完善有效,企业文化好,也有利于提高资产评估质量,促成良性循环。反之,若评估机构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机制,为了争取客户而不顾法律准则和职业道德,将导致评估质量低下。

2.3.3 被评估企业特征因素

被评估企业的影响程度较多体现在财务信息质量上,例如ROE、ROA、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占比,无形资产占比、固定资产增值率等等,都会对资产评估结果造成影响。满莉(2014)等人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进一步研究,补充影响因素还囊括被评估企业管理者的评估意识,以及评估过程中的调查难度和资料的完整性[40]。李菁菁(2017)认为,委托人和利益相关方对评估过程的干预程度会对资产评估质量产生影响[41]。有的被评估单位甚至会利用会计手法遮掩不良的报表信息、更严重的还会贿赂、威胁评估事务所,干扰评估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因此被评估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包括财务信息质量和信息化程度,董事会结构等都会影响评估质量。

2.3.4 外部环境特征因素

外部环境特征因素主要体现在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例如外部监管机制的监督和法律法规政策的建立,资产评估理论发展水平等。尉京红(2007)[42]和李占彪(2013)[43]认为,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我国评估行业的执业环境与发展状况。我国资产评估出现较晚,在快速发展的路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资产评估行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部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均对资产评估行业实施管理,导致多个行政主体出台多项不同管理制度。

虽然我国资产评估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例如:对资产评估质量的定义众口难调,无法以数据的形式定量对评估质量的优劣打分;影响资产评估质量因素范围太广,且大都为理论研究,缺少数据验证,难以度量;影响因素中对资产评估机构规模、声誉等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其他方面研究较少。除了四个主要特征因素外,其他影响因素不胜枚举,例如资产评估的目的是什么,是一般目的还是以资产转让、企业兼并、企业出售等;采用哪一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又或者多种方法同时进行;并购的目的是什么,交易类型是什么等诸如此类,都会影响评估人员的主观判断,从不同要素角度分析,也都有可能潜移默化的对评估质量造成影响。目前此类研究还需要学者们的深入探索。

2.4 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资产评估的关系

2.4.1 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的关系

21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商业模式与业务都不断创新。传统的历史成本由于无法满足新经济时代下,新业务的需求,而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确认与计量的领域不断拓宽。一方面,公允价值的计量使得许多新经济业务,诸如衍生金融工具等业务能够进行估值和会计记录。另一方面在财务会计和资产评估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可以为会计信息相关使用者提供更多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如果说财务报告披露是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徐寿福、徐龙炳,2015)[44],那么资产评估报告对资产的评价以及额外披露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更多隐藏在数据下的信息。

资产评估是一项专业的咨询与鉴证活动,评估人员依据评估流程,收集市场、企业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最后出具评估报告,具有客观公正性。因此财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会咨询评估师的专业意见。资产评估师在评估过程中,会计人员编制的财务数据、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也会成为评估依据,二者相互影响。但公允价值会计给企业财务处理较大的自由度。例如企业管理层更加凭自己的主观意向判断决策,在假设与估计也有很大的自主空间,不断创造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机会,因此损坏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Benston,2008;Paananen,2008;王建新等,2007;黄霖华等,2017)[45-48]。企业能够通过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金融资产分类、企业并购等时机、手段进行操控,达成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4.2 公允价值与资产评估的关系

2014年财政部颁布 《第39号准则——公允价值准则》,将公允价值输入值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活跃市场上的同类资产或负债市场价值,第二层次为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当无可比类似资产或负债时,则第三层次公允价值为估值模型输入。除了第一层次之外,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都需要运用大量的资产评估方法,这一方面,为资产评估业务发展提供了大量空间;另一方面,当不存在活跃市场时,信息不对称会影响资产评估质量,引起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下降。当没有活跃市场时,无类似资产或负债报价时,公允价值输入值就为不可观察输入值,例如,经常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法来预估。而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变幻莫测,难以准确预估未来现金流的金额时点,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 (盛明泉,2011)[49],使得公允价值计量难度大大提升。田原(2019)也提出主观判断和推测相关参数带来的虚拟性特征导致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结果难以验证,因而价值评估质量存疑,进而影响公允价值信息的决策有用性[50]。

3 未来研究展望

文章从公允价值的角度阐述了对资产评估质量问题的相关研究,资产评估师能力,评估机构自律、行业监管是资产评估质量保障基础,同时把握这三要素可以有效提高资产评估质量。对评估师而言,应具有专业核心能力,以独特优势和品质,未来继续推动行业的发展。对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与监管部门而言,建立健全资产评估理论体系,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对质量问题的把控与监督;对资产评估机构而言,资产评估报告的质量就是机构的声誉与未来发展前景,不断培训评估人员的能力与道德素养,是提升评估质量的基础。三管齐下,才能为我国的资产评估市场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国学者可以立足于宏观,微观层面,从资产评估师、被评估企业与监管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分析三方如何影响资产评估质量;依托大数据技术,检验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评估信息质量的影响;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数据对比法等,更加客观的研究资产评估质量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评估师公允计量
我国设立矿业权评估师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制度
资源导刊(2022年7期)2022-11-10 20:07:54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计测技术(2020年6期)2020-06-09 03:27:32
新时代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经济学思考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3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2
第五期中国报废汽车高级鉴定评估师培训结束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山西农经(2015年7期)2015-07-10 15:00:57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