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开业
(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广东·佛山 528225)
2020 年初,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 据百度新冠肺炎疫情大数据报告显示, 截至2020 年7 月22 日, 全球累计确诊病例1503.88 万例,死亡61.57 万人[1]。在我国,从湖北省武汉市报告新冠肺炎疫情以来, 特别是自2020 年1 月中下旬起,疫情曾一度快速蔓延,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战时状态)。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党中央高度重视,作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1 月25 日大年初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门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 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2]。
高校是人员密集区域,也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点区域和前线。 高校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做到护校有责、守校担责、兴校尽责, 保障校园内不出现重大的疫情蔓延情况,维护好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学校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面对重大疫情,高校党委要切实发挥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主要负责人要深入学校疫情防控第一线,并通过公开信、校园媒体等途径及时与师生交流,积极引导全体师生员工。 高校党委在应对重大疫情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关键是要引导师生坚定战胜重大疫情的必胜信念,统一思想、众志成城,共担“护校”之责。 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引导,让必胜信念在师生中入脑入心、见言见行,共同筑牢抗疫防线。
在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高校党委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引领作用,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快速反应,多措并举,从政治组织上把师生员工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整体战,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我们国家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我们党和政府完全有经验、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在这次疫情期间,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快速宏观决策响应,还是从病例排查、集中收治到防控工作人财物的高效调配,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在战“疫”过程中,中国速度和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 1 月21 日国家宣布成立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仅用了3 天时间便成功分离出我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为快速检测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武汉火神山医院从1 月24 日进场施工到2 月2 日完工交付使用,仅用10 天时间便完成了建设工作,这为打赢疫情防控战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截至目前,疫情在国外仍在呈蔓延趋势,但“我国疫情已经得到控制”,这就是我国制度优势的突出表现。
高校党委要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迅速传达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建立多级联动信息传播机制,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加强舆论正面引导,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强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组织领导,有效抢占信息传播第一制高点,强化新闻舆论引导力,切实把宣传思想工作做成防控疫情的坚强一环,激励师生员工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信心和力量。
在历史上,被世所公认的“全球大流行病”至少有3 次,包括14 世纪暴发的黑死病、19 世纪末暴发的天花病以及1918 年暴发的西班牙流感等。 这些“夺命无数”、让时人“闻病色变”的重大流行性疾病最终被人类战胜。 当前,虽然重大疫情给全球和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冲击,甚至会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战“疫”决胜的信心。 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广大医护人员特别是国家科研攻关专家工作的不断深入,新型冠状病毒的内在机理必将会被人们所认识,由其引起的新冠肺炎也必将会被攻克。 我们坚信,在各级党组织坚强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参战下,守护家园、守护校园的战“疫”必将取得胜利,包括大学校园在内的整个社会必将会恢复常态。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引导师生员工坚定必胜信心是首要的,是有效应对的前提和基础。 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既要在战略上藐视疫情,又要在战术上重视疫情。 因此,高校要以战时状态启动应急工作机制,落实落细各项应急管理任务,发动校内各级部门和群众,群策群力、联防联动,凝聚全校师生之力,以务实的行动“力保校园平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4]。 面对重大疫情,高校要迅速建立“自上而下”的应急沟通协调工作机制。 学校层面成立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全校的防控工作,学校党政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至少应包括党办校办、学生工作、安防保卫、后勤保障、教学管理和宣传等内设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系)及相关职能部门成立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职责和职能范围内的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设联系人,建立畅通上下、联通内外的“点对点、点对面以及面对面”的沟通渠道。 学校领导小组层面,纵向要做好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汇报和相关精神的上传下达,横向要做好与属地公共卫生和社区管理机构的联系沟通;内设部门工作小组层面, 要注重把上级的有关精神、疫情防控的相关动态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师生员工,要及时把师生员工中出现的具体情况汇总上报至学校领导小组。 在沟通协调手段方面,要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 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QQ 工作群等提高沟通效率。 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防控工作,对于涉密内容、 涉及稳定事项或涉及师生员工个人隐私的情形,要严格信息发布程序和信息传递途径,防止因涉密或师生隐私信息泄露引起负面效应。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千头万绪,防控成效主要靠抓实抓细。 为此,在特殊时期高校可实施“条块式、网格化”的校园防控管理。 全校参与防控工作的管理队伍按职责范围分为若干战线(如安防保卫、饮食服务、学生管理、卫生保障和宣传教育等),校内区域按场地、使用单位划分为若干板块(如一片区域、一个学院或一栋楼宇等)。 全校防控工作形成一盘棋、一张网格局,实行网格化管理,不留盲点、不余死角。 每条战线和每个网格板块由指定党支部(或组建临时党支部)牵头负责,在防疫战中构筑起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党支部要把党员组织起来, 党员要战斗在防疫工作第一线,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把群众号召起来,牢牢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智慧,共同参与防疫工作。
这次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 其危害之处在于“存在人传人的现象”。 高校要守住校园这方净土,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防止疫情“人传人”在校园内发生和蔓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守住校门口,管好校里头”。 “守住校门口”就是要防止疾病感染者或潜在的病毒携带者进入校园,从源头上进行疫情的隔断。 “守住校门口”主要依靠对校园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固化校园人员构成,为后续进行精准排查、精准施策提供保证。 若疫情发生在学期中,原则上禁止校内师生及校外无关人员进出校园;若疫情发生在假期,禁止当前在校的人员进出,同时禁止未留校的师生提前返回学校。 “守住校门口”由安防保卫部门牵头负责,其他各部门积极配合。 “管好校里头”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全面排查校内人员的基本情况,筛查潜在的病毒携带者并做好精准管控。 排查工作需要各条战线、各个网格板块的负责单位、部门密切配合。 要全面摸清管辖范围内的师生员工是否有疫区旅行史,是否有与疫区旅行史的人员密切接触情况(旅行史和接触情况均统计在医学观察期限范围内时段发生的情况,如本次新冠肺炎潜伏期为14 天)。 排查工作要落实到人(可交由党支部、党员负责),确保全覆盖,并且每天向学校领导小组汇报排查情况, 坚决做到不缓报、不漏报、不错报、不瞒报。 筛查过程中若发现潜在的病毒携带者,要立即采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采取居家(宿舍)隔离或集中隔离方式进行医学观察;筛查若发现疑似感染者,必须立即上报学校领导小组, 由学校领导小组联系定点医院接诊、收治。 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校内公共卫生管理,定期组织对食堂、学生宿舍、会议室、办公室、教室、实验室、 公厕和场馆设施等公共区域搞好清洁卫生、病毒消杀工作,防止病毒传播。
学校是教书育人之所。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要坚守为党、为国育人的初心,在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手段,保障学校正常运转,抓好育人工作。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何时能结束,无人知晓。 因此,高校既要坚定信心、持乐观态度,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育人工作。 高校要有在疫情期间继续办学兴校的具体举措,不能有“等疫情过去再说”的消极态度。 面对当前严重的疫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到 “(教师) 停课不停教、(学生) 停课不停学”。 在新时代,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移动终端的应用也全面普及。 高校要根据时代的特点,以应对疫情为出发点,“化危为机、迎难而上”,进行一次教育管理的自我革新,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利用网上办公系统进行日常管理,恢复学校的办学秩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 在面临重大疫情的特殊时期,高校的育人工作除了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之外,更应该立足当下, 深挖疫情期间出现的正反两方面案例,整合新的教育资源,发挥专任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两支队伍的作用, 对大学生实行全方位育人,培育好时代新人。
“灾难无情人有情”。 无论是17 年前的非典型肺炎(SARS),还是12 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每当中国人民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社会各条战线都会涌现出许多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先进典型。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样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 他们包括亲赴现场研判疫情并进行科研攻关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84 岁高龄)和李兰娟(73 岁高龄)教授,包括写下《请战书》、按下手印主动请缨赴武汉战“疫”的南方医院医疗队24 位队员,包括除夕夜赶赴武汉的450 名解放军三支医疗队队员, 还包括在疫区一线的媒体记者、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清洁工以及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国难当前, 从中央到地方,从医护人员、专家团队再到每一位普通人,或“自动请缨”或“闻令而动”都积极投入到了疫情防控的主战场。 他们放弃春节合家团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生动阐释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 高校要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教育当代大学生,将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自武汉市报告新冠肺炎疫情以后,疫情曾一度在湖北省各地蔓延,导致整个湖北成为全国重点疫区。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国家卫健委宣布全国16 个省与湖北各地市(除武汉以外)建立一一对口支援关系,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对患者的救治工作。 全国各地均提升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力争在全面战“疫”中取得全面胜利。 高校要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堂、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等渠道引导大学生,增强大局意识和树立全局观念,正确看待全国疫情和重点疫区,善待重点疫区的群众;准确把握封城、封校的非常防控举措与地方保护主义的本质区别。
每当遇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上造谣信谣传谣者有之, 以自我为中心不服从管理者有之,利用灾情违法违纪发国难财者有之。 大学生群体接受信息、传播信息的速度快,但社会阅历少,对事物的鉴别研判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高校必须对大学生加强纪律和法治教育。 在重大疫情面前,要始终做到与党中央时刻保持一致,要关心事态的发展变化;对非官方的信息不要轻信,不要盲目跟风,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要自觉接受特殊时期的防控管理,共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接受网格化统一登记管理、 如实报告个人有关情况、配合校园封闭进出管理以及其他公共卫生安全管理等。 对学生中出现违规违纪的行为,要根据其性质和程度,及时开展批评教育、纠正处理。
当前,疫情虽然依然严峻,但疫情终将会过去。但凡经历过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要学会从中吸取教训,成就未来。此次新冠肺炎,专家研判病毒源头很可能来自野生动物并已经确认至少有三条病毒传播的途径,即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经历这次疫情,要让青年大学生在共同战“疫”的实践中铭记沉重的教训,在苦难中获得终身受益的知识。一要教诲大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和法治意识,坚决抵制捕猎和食用野生动物。 二要告诫全体大学生加强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加强居室卫生,如“常打扫卫生、常开门窗透气”,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要引导大学生倡导新风尚,推动社会移风易俗,如在集体聚餐过程中提倡使用公筷,参加集体活动或乘坐公共交通佩戴口罩等。
总之,高校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要自觉担起应有的责任,恪尽职守,守护好一方净土,为全省和全国全面打赢“攻坚战”贡献力量,也为高校自身办学兴校、继往开来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