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实、新”文风讲好检察故事

2020-02-25 15:07覃匡龙
法治新闻传播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风检察法治

■覃匡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要求改进文风,倡导改文风从“短、实、新”入手。检察新闻宣传工作同样需要转文风,需要“短、实、新”。

倡导“短、实、新”文风是时代呼唤

“短、实、新”不仅是新闻的要义,也是时代对新闻人的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对当时的不良文风进行了尖锐批评,指出那些空洞无物、如“懒婆娘的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的“党八股”,“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命”,甚至“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对改进文风高度重视。他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身体力行写短文,在《浙江日报》上撰写系列专栏文章“之江新语”,每篇针对一个问题,不过四五百字。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改进文风,从“短、实、新”三个层面下功夫,坚决摒弃“长、空、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改文风列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八项规定,改进文风就是其中一项。新闻舆论工作者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努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改进文风有了看得见的成效。

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传播平台异军突起,信息传播步入快车道。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短文更符合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一条微博只有140字,速读成为常态。新媒体时代也是注意力时代,能不能在短时间抓住读者,决定了信息传播的效果,只有更迅捷、更可靠、更鲜活的新闻才能留住读者,才能有效地起到传递正能量作用。

新型媒体工具的出现,倒逼传统媒体对新闻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传统媒体加快了媒体融合步伐,求新求变求实成为媒体共识,“短、实、新”文风正在成为媒体人的共同追求。

检察法治新闻的“短、实、新”要求

做好检察法治新闻,要坚决落实“短、实、新”要求。

“短”就是要文字凝练,字字珠玑。要提倡写“短”文,强调新闻报道选准主题,突出重点,准确传达上级最主要的精神,说出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力求要言不烦、言尽意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提倡写“短”文不是简单省略,要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当短则短,当长则长。正如“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一味求短,某种程度上也是新的“八股”。

“实”就是事实真实,内容充实。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求,新闻媒体不能给读者提供假新闻。内容充实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

“新”就是内容要新,表达要新。内容“新”是好新闻的硬指标,是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重要体现,包括新闻时效、新闻价值等,通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表达新思想、新举措、新成果。众所周知的旧闻难以引起读者兴趣。表达新是指新闻的载体、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要创新,要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下功夫,以更优更新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段吸引读者。

当前检察法治新闻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当前检察法治新闻还有不少没有做到“短、实、新”,或多或少存在“长、空、假”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以长为美。有的记者遇到重要报道时不敢也不善于写短文,片面认为重要文章就需要长篇大论,动辄五六千字,有的甚至洋洋万言,以文章篇幅等同新闻分量,以文章字数衡量稿件质量。殊不知过于追求长篇大论,反而可能会让读者不胜其烦,果断“取消关注”。没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魄力,也就难有“领异标新二月花”的魅力。

二是内容空洞。有的文章脱离具体工作和生活,不触及思想灵魂,言之无物,天马行空,空谈谋划方略,空喊虚浮口号,通篇“正确的废话”,让读者难以卒读。有的记者不深入实际,满足于从材料中找数据,从报告中找典型,闭门造车,写出的文章没有故事,缺乏细节,只有干巴巴的公文语言,或冷冰冰的数字,就如《反对党八股》中淋漓尽致批评的“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空洞无物、官话连篇的文风,读者不爱看,只能起到让人打瞌睡的“催眠作用”。

三是手法陈旧。有的文章写法几十年如一日,行文如有模板,内容千篇一律。有的文章看似洋洋洒洒,实则华丽词藻堆砌,缺乏真情实感,难以打动人心。有的记者“本领恐慌”,思想僵化,对新生事物本能拒绝,不愿走出“舒适区”,不愿学习新知识,特别是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传播手段相当陌生,难以为读者提供想看爱看的作品,宣传效果不理想。

落实“短、实、新”文风,讲好检察故事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形势需要新文风。做好检察法治新闻宣传,首先要从转变文风开始,要坚决落实“短、实、新”文风,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守正创新,讲好检察故事,传播法治正能量。

一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两个维护”,用好“四个智慧”,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工作方针,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检察媒体人的职责使命,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鼓与呼。

二要深挖检察法治新闻“富矿”。检察法治是新闻“富矿”,法律政策不仅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案件办理情况也是公众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深入挖掘各类检察法治信息是检察媒体人的使命担当,要聚焦主责主业,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宣传最新法律政策,宣传全面依法治国辉煌成就,宣传检察改革各项举措,宣传基层先进典型,及时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真正解决公众对检察法治新闻“有没有”的痛点,充分发挥检察媒体的引领作用。

三要转作风改文风。新闻人只有“一头汗两脚泥”,新闻报道才能接地气、更鲜活,新闻作品才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沉下身子,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读懂民心,更多地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笔头对准百姓,把版面留给一线,积极反映群众诉求,努力解决难题。要倡导“短、实、新”,力戒“长、空、假”,拒绝官样文章,坚决压缩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空洞。鼓励探索创新,以创新的新闻策划,创新的新闻写法,创新的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破旧立新,回应公众对检察法治新闻“好不好”的呼声,增强检察媒体的传播效果。

四要加强队伍素能建设。宣传工作好不好,关键在人。腹中无物则手上无法,手上无法则文章乏味。改进文风必须强学识、增底蕴,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学识素养。新媒体时代,大量新兴传播手段涌现,对检察媒体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检察媒体人要更新理念,摒弃固化老套的思维模式,主动适应媒体融合需要,主动学习充电,熟练掌握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传播技巧,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赢得读者,赢得关注。要完善考评机制,以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考核新闻宣传工作,用好考评指挥棒,让“短、实、新”蔚然成风,让“长、空、假”无生存空间,凝聚推动新时代发展的磅礴力量,切实提升检察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猜你喜欢
文风检察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媒体改进文风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