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羽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对于新闻来说,“脸”是什么?它是精心谋划过的标题、结构、段落布局、排版制作。它应该有层层堆叠到高潮的情绪让读者感同身受,也应该有严密清晰的逻辑让读者足以自行推演出结论。总之,它应该是符合美学原则的。
然而长期以来,传统媒体的“脸”千篇一律,消息、通讯、特写……新闻教材把每个字句怎么写、该写什么内容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以至于读者看了开头就猜到了结尾。缺乏设计感,同质化的新闻很容易让人失去阅读的欲望。
在笔者看来,一篇新闻报道与读者见面,好比姑娘和小伙的第一次相亲见面,没啥感情基础的情况下,先看的就是脸,底线是顺眼,如果漂亮点就更好了。
为什么现在新媒体特别火爆?除了阅读方便之外,图、文、视频并茂,结构层次清晰,形式上的丰富多彩给阅读带去更好的体验感和互动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传统深度报道学习的。
报社这次举办大比武首先强调了“转文风”,文风就是新闻之“脸”。因为是同题报道,选题上创新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首先思考的是如何进行个性化表达,能不能在结构上先夺人眼球?这是吸引流量的不二法则。
笔者选择《浮生六记》作为这篇报道的底色,将标题定为《检察变革六记》。表面原因有三:一是沈复的《浮生六记》名列文艺青年的必读书单,影响力足够;二是《浮生六记》的内容偏生活化,可以化解检察工作在外人眼中比较严肃的刻板印象,拉近与读者距离;三是比武限定8000 字,六个篇章分下来,每部分千字左右,比较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在确定另外六个篇章之后,笔者绘制了这篇文章的思维导图。这是笔者第一次尝试借助思维导图来完成深度报道写作,个人认为是比较满意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一是构建文章的内在逻辑,尤其是3000 字以上的长文,你的结构是并列、递进还是因果关系?作者要先做到胸有成竹。二是避免遗漏内容,尤其是对于宏大主题,可写的内容非常多,把重要内容按照逻辑分类,驾驭材料就会更得心应手。三是方便修改和复盘,把成文对比思维导图想一想为什么有些地方调整了,哪些东西需要补充执行。
做好了思维导图也就有了文章框架,等于姑娘化了一个美美的妆,“好看的皮囊”已经有了。下一步就是约会内容要怎么谈?如果上来就问房子、车子、收入,难免让人误会为拜金,所以关键还要展现自己“有趣的灵魂”。
这次大比武的主题是“检察理念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笔者回想了这两年在检察新闻工作中,印象深刻的地方——包括激活正当防卫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公益诉讼等。这些内容都彰显了对“人性”的高度关注,回应了世间百态的法律需求。这种“人间烟火味”弥补了传统检察工作的薄弱环节,是最认同的检察新理念之一。所以,整篇稿件都是围绕这个“主色调”。
为什么要强调作为记者的价值观与认同感?因为这也是一个需要灵魂的时代。
新闻界有一种争论,是记者要不要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观点?笔者认同记者不能自说自话写成评论,但也始终认为新闻是需要观点和立场的,特别是深度报道。在你向读者传递信息、传递5 个W 的时候,你输出的还有价值观。这种看起来有点“虚”的东西,隐匿在字里行间,是文章的精气神,是文字的灵魂所在。
笔者的一位朋友是自媒体人,我们讨论过一个观点就是新媒体文章“知识比不上观点,观点比不上情绪”。这话有一定偏颇性,官方媒体也不能无底线挑动公众情绪,但它确实是个传播学现象,值得我们研究。信息大爆炸时代,读者得到知识和信息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因而对媒体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读者需要媒体有观点、有情绪,而不仅仅是千篇一律的“客观”;媒体特别是官方媒体这时候也需要用观点、用情绪去引领读者进入我们的话语体系,以实现宣传报道的目的。
更何况,你自己相信的,才能让别人也相信。如果你说的是假话、没有真情实感,读者是能感受出来的。
其实,笔者这篇作品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因为时间紧迫的原因,一线采访的内容是比较少的,细节打磨和采访现场感都不太够。本意是想每个主题的开篇都用一名办案检察官的场景进行还原,但并没有通过采访执行到底。鲜活的检察新闻究其根本还是要扎根于现实的检察工作之中。
张军检察长在很多场合提到过要培养“大记者”。在笔者看来,“大记者”要通过素材的累积、深入的调查、专业的观点分析,最终形成立场与价值观,再透过精雕细琢的写作与排版传递给读者。把新鲜的东西告诉读者,只能是信息;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读者,才是宣传报道的终极目的。
正所谓始于颜值,陷于才华。“脸”只是相亲成功的前提,来自灵魂深处的价值观的契合才决定了两个人能否结婚并且陪伴终身。希望每一个看到《检察变革六记》的读者,都能欣然打开,然后阅读到结尾,最后掩卷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