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艳
此次同题大赛报道的主题是:“新时代依法治国背景下,检察理念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很显然,这是一个较为宏观的“大题目”。
在新闻宣传报道中,大题目是很难写好的。因为新闻宣传报道不同于论文、公文,虽然也强调深挖根本、抵达思想深处,但在写作和叙述上却不可以大而化之,那样很容易陷入“假大空”的境地,无人愿读。因而,越是大题目,越需要从细处落笔,如此,才能抓住读者的心,获得共鸣。当然,大题目需要一些“大词”,在合适的地方适当用一些大词可以起到画龙点睛、醒目提神的作用,但若一味地用大词,则只能让人觉得面目可憎,不忍卒读。
那么,大题究竟如何“小”写,才能直抵人心?这里以笔者的参赛文章《新时代,中国检察向何处去?——“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崛起背后的检察新理念》(以下简称《中国检察向何处去》)为例,作一简要交流探讨。
没有一个好的开头,就意味着你已经放弃了读者,也意味着你的文章已被读者抛弃。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如此。如何以一种崭新的方式作为开头,让读者欲罢不能地读下去?笔者参赛文章开头从小处写起,设置悬念,增强故事性、可读性和叙述张力:
多年以后,在垂垂老矣的董民刚(化名)的记忆里,许多人和事都已随风而去,但那一个夜晚的生死搏杀和后来那至关重要的四个字始终铭刻在他的内心深处,虽很少对人提及,却始终难以忘记。
《中国检察向何处去》借用了文学的笔法,以一个具象化、个体化的人物遭遇作为开头,略有小说的悬念感和艺术张力。当然,这样具象化人物故事的选择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跟文章的主题密切相关,读到后面,读者自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知道你所举事例人物背后的理念。
一味直白地告诉读者答案,就等于侮辱读者的智商。最好的方法是,你负责叙述,读者负责寻找答案,惟其如此,才能让读者有阅读的成就感。《中国检察向何处去》一文没有简单地自说自话检察理念更新如何及时、如何好,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叙述让读者自己得出判断:因应新时代新形势,检察理念落后了、必须改了,而检察机关意识到了这一点,紧跟时势,及时更新了理念,推动了工作。
可以开门见山,但不要一马平川,一个腔调写到底。写主旋律稿,最容易走入的误区就是一个好字夸到底,没有任何起伏波澜,读者无从找到阅读的快感。《中国检察向何处去》一文多处用细节描写了新时代检察机关转型发展时遭遇到的困境、检察理念更新过程的艰难,这让文章读之更有起伏转折、扣人心弦,也更具说服力。比如,文章对一些检察人员在检察机关转型初期信心不足给以真实描绘:
最高检领导在调研时注意到,常常有检察人员于不经意间流露出“敢问路在何方”的担忧和“存在感不足”的情绪。
这样的细节,增强了感染力和说服力。
字少事大,短句力量大,后劲儿足。从阅读体验讲,短句更有语言张力,好的短句令人回味无穷。《中国检察向何处去》一文多处用短句,比如,“江水奔流,前后相继。”“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一项事业最好的时代,就是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时刻。”“九九归一。这些检察新理念,既起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最终又落脚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
讲故事重细节,但细节不是越细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不能枝蔓,要干脆利落,适当留白,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新闻报道要讲好故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故事并非讲得越细越好,而要紧扣主题,恰到好处。《中国检察向何处去》一文讲了多个故事,每个故事长短不一,主要发挥穿针引线、启发思考的作用。对于体现宏大主题的文章,故事要讲,但不能枝蔓,有些细节虽好,但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就点到为止,不必展开。
用好时尚元素,拉近与读者的最后一公尺。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一定要关注时势,贴近最新的时尚流行元素。在这方面,《中国检察向何处去》一文作了些努力。比如,写作此文时,恰逢B站短片《后浪》刷屏。文章的结尾就借助《后浪》的台词大做文章,引入“后浪”元素,使得文章整体上更贴近当下,贴近读者。文章用这样的比喻:
如果把检察事业看作一个人,那么,在新时代检察新理念指引下,经历了系统性、整体性、重塑性变革的检察事业无疑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灵魂。
文章最后以《后浪》作为结束:“在新时代检察新理念的指引下——奔涌吧,检察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