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俗的历史检视与当代价值

2020-02-25 10:37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茱萸重阳节重阳

任 正

(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重阳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又有重九节、老人节、菊花节、登高节、茱萸节、九月九等诸多别称。学界关于重阳节的研究成果颇多,多从历史学、民俗学、文学等诸多角度出发,探讨重阳节的起源与发展、民俗特征、重阳诗歌的文化意蕴等内容,既有宏观的考查,也有个案的透析,但对重阳节当代价值的讨论尚少。本文从古今对照的角度出发,爬梳史料典籍,分析得出重阳节经历着从信仰到娱乐的转变,重阳节俗也由最初的单一型民俗向复合型民俗转变,其内涵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重阳节俗在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助推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改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治理、推动祖国统一与提供中国方案等方面的当代价值值得关注,这对实现重阳节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有裨益,更为我国其他传统节日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重阳节源流

重阳节滥觞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鼎盛于唐宋,绵延至今。“岁时节日的形成,有两项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是有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节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动。这种民俗活动年年重复、代代相传。”[1]重阳节,顾名思义,可以确定其节期是二九相重,即农历九月初九日。其发端与东汉时期出现的四大重数节日联系紧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到唐宋时期已基本定型,一直传承至今。

(一)重阳节的起源

关于重阳节俗的起源,就其产生年代而言有“战国说”“西汉说”“东汉说”等观点(1)持“战国说”的学者颇多,罗启荣、阳仁编《中国传统节日》,范玉梅著《中国的民间节日》,叶大兵、乌丙安主编《中国风俗辞典》等书中均持此观点,但并未找到可靠的依据。“西汉说”则依据的是《西京杂记》中关于刘邦宠妃戚夫人的记载,但可信度有待商榷。“东汉说”最能令人信服,崔寔的《四民月令》是东汉时的作品,里面有明确的记载,再结合曹丕的《与钟繇书》与周处的《风土记》等记载,“东汉说”是比较可靠的。杨琳著《节日中国:重阳》、萧放著《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等书中,陈艳的《重阳节的起源与风俗文化》等论文中也均持此观点。;就其缘起而言流传最广的有“辟邪消灾说”和“养老祈寿说”两种观点(2)郭佳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探源》一文中认为重阳节的起源与东汉四大重数节日的出现密切相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辟邪消灾说”为大众所接受。但“养老祈寿”的观念则源头更早,应与先秦时期的养老节和秋尝之祭有很大关联。。“辟邪消灾说”多以费长房故事作为重阳节的起源。据《荆楚岁时记》引《续齐谐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2]65该观点认为重阳节源自桓景躲避灾祸,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思潮密切相关。

“养老祈寿说”认为“辟邪消灾”是重阳节到了魏晋时期内涵扩展的表现,其最早的内涵是养老祈寿,这种古老的文化因子滥觞于先秦时期盛行的养老节和秋尝之祭[3]。南朝萧梁的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宴饮。”[2]66对此,隋杜公瞻在其注中言及:“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设宴于台榭。”[2]66说明魏晋时期祈求长寿已是重阳节的重要内涵。

此外,关于重阳节的起源还有“大火星祭祀说”(3)萧放在《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认为:“九月节俗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庆祝丰收说”(4)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范玉梅编《中国的民间节日》持此观点。、“尝新说”(5)《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七十六引《玉烛宝典》载:“九日食蓬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因以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综合说等诸多说法。其中综合说的观点颇具说服力。综合说认为:“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二九相逢,二阳相重,是光明、幸福、吉祥的象征;加之‘九九’与‘久久’谐音,是长久、长寿的象征。两个意义相加,更增加了在秋季丰收季节加以庆祝的喜庆意义,因此也就更加受到古人的重视。”[4]

(二)重阳节的发展

重阳节的文化基因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肌体之中,绵延不绝,关于重阳节的记载散布在经史子集四大类古籍里。先秦时期屈原的《楚辞·远游》中便有重阳的踪迹。到汉代关于重阳节的记述逐渐增多,汉代以后的历代史书、历书、古诗文集、地理类古籍中都有着十分丰富的重阳节俗记载。

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九月),九日可采菊华,收枳实。”[5]晋代周处所撰《风土记》载:“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月,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6]81《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按杜公瞻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宴设于台榭。”[2]65而“重阳节”三字作为节日名称出现则目前最早见于南朝梁人庾肩吾的《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诗中写道:“秋晖逐行漏,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7]198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重阳节俗固定、丰富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除登高宴饮、赏菊、插茱萸、食重阳糕、祭祖拜神等核心重阳节俗外,还有骑射这一重阳节俗,但其更多地流行于上层社会。《晋书·礼下》载:“九月九日马射,或说云,秋金之节,讲武习射,象立秋之礼也。”[8]说明晋代的重阳弓射与立秋之礼关系紧密。《南齐书·礼志上》载:“九月九日马射……史臣曰:‘案晋中朝元会,设卧骑、倒骑、颠骑,自东华门驰往神虎门,此亦角抵杂戏之流也。宋武为宋公,在彭城,九日出项羽戏马台,至今相承,以为旧准。”[9]可见,南朝重阳骑射习俗与宋武帝刘裕九日骑射息息相关。北朝亦有关于重阳骑射的习俗。北齐魏收撰《魏书·裴粲传》载:“因九日马射,敕畿内太守皆赴京师。”[10]

唐宋时期是重阳节俗活动最热闹、最辉煌的时期,重阳节俗也由宗教信仰向世俗娱乐转变,丰富的重阳节俗活动在诸多唐诗、宋词中都有所体现。唐代,尤其是唐前期疆域辽阔,四海一统,国力强盛,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王朝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重阳节俗并发扬光大,重阳节位列唐代四大节之一(元日、寒食、上巳、重阳)。“唐代在中国节日风俗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自唐代始,民间节日渐渐从原来的禁忌迷信、祓禳修禊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而向娱乐型、礼仪型转变,庄严神秘的气氛被消解,节日变得欢乐愉快。”[11]3重阳节深受唐皇室的重视,在其倡导引领之下,形成了全民同庆重阳的热闹场面。唐代的重阳节俗活动颇为隆重,史书、诗文作品等诸多资料中的相关记载浩如烟海。如果把唐诗比作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大百科书,那么‘重阳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辞条[12]。据一些学者考查,仅在《全唐诗》中就收录关于重阳节的诗歌350余首[11]6。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等诸多重阳佳作,至今为人们所时时吟诵。

唐朝皇帝在重阳节这天经常赐百官射箭,尤以太宗、玄宗为甚。“有一则故事称,唐初萧瑀不会射箭,重阳节赐射,他射出的箭甚至够不到箭垛,欧阳询嘲讽说‘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乃应是宋公。’”[13]除了重阳赐射,唐朝皇帝还经常重阳赐宴百官于曲江,由此形成的侍宴诗十分可观。曲江附近风景秀丽,地势起伏,既有高岗密树,也有低洼河池,鸟语花香,楼台亭阁若隐若现,吸引着众多游人前往。宋代程大昌的《雍录》卷六载:“唐曲江……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即此祓禊,帟幕云布,车马填塞,词人乐饮歌诗。”[14]重阳节这天曲江附近的盛况可见一斑。

宋代对重阳节的重视不亚于唐代。宋人在这天,赏菊、登高宴饮、吃重阳糕,好不热闹。据《东京梦华录》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15]159宋代过重阳的盛况跃然纸上。此外《武林旧事》《梦梁录》等书中亦有重阳节的相关记载。宋词中对重阳节俗的描写也屡见不鲜,据相关学者统计,有270余首,仅次于元宵词[16]。《全宋词》中晏殊的《少年游·重阳过后》、苏轼的《定风波·重阳》、秦观的《满庭芳·碧水惊秋》等都是重阳词中的精品。

元明清时期重阳节延续不绝,其世俗性颇为突出,重阳节的多功能特点明显。各类史书、诗文别集、小说笔记、全国性地理总志、省通志、府州县志中关于各地重阳节俗的记载更是不计其数。从文学角度来看,重阳节由诗词入小说,众多世俗性颇强的小说中就有不少关于重阳节俗的描述。以四大名著为例,四部小说中均有关于重阳节俗的描写,如《水浒传》第七十一回谈及宋江安排众兄弟一起在重阳赏菊、宴饮。“再说宋江自盟誓之后,……重阳节近。宋江便叫宋清安排大筵席,会众兄弟同赏菊花。唤做菊花之会。”[17]465宋江一时兴起,还作《满江红》一首。“喜遇重阳,……鬓边不可无黄菊……”[17]466展现了重阳簪菊、宴饮的场景。《红楼梦》中的重阳节过得细致温婉、丰富多彩。第三十八回,红楼诸女子在重阳节吃完螃蟹后,作重阳“菊花诗”十二题,题题精彩,各有千秋[18]。

重阳节在两千多年的时光里悄然演变,层累叠加的节俗内涵日益丰富,登高宴饮、菊花、茱萸、重阳糕等重阳经典节俗符号通过不同的形式不断地重复着,加强了国民对重阳节的文化认同。重阳节俗最终固定为登高宴饮,娱心健体;采菊佩茱,避厄消灾;食糕祭祀,求福祈寿等三组核心内涵。另外在不同的区域还保留着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重阳节俗,这些重阳节俗与三组核心节俗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以娱心健体、避厄消灾、尊老祈寿为核心内涵的重阳节俗,呈现出以三组核心习俗为主,辅之以地方特色节俗的“3+多”节俗模式。随着时代发展,重阳节俗被赋予新的内涵。

二、重阳节俗的历史检视

过好传统节日是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其中的节俗活动是一个节日的重要载体与呈现方式。通过这些节俗活动,群众的身心得以解放,集体的认同得以加强,社会的治理得以有效实行,在张弛有度的日常生活中,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得以建构,而这些节俗活动也作为中华文化的基因深深地植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一)登高宴饮:从求仙避恶到娱心健体

重阳登高宴饮是重阳节俗中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是重阳节俗的核心呈现。作为古代重数节日之一,上巳节往往伴随着春游,而重阳节则与秋游如影随形。在重阳节俗形成的早期,受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气的影响,民间信仰与登高节俗关系密切,这是道教神仙思想与避恶意识的节俗体现。在古人的观念中,山岳崇拜历史悠久。古人认为高山亦或高的建筑是离天最近的地方,离天越近就越能靠近神仙,得到神仙的庇佑,能够远离病疫,长生不老甚至得道成仙。加之,道教道士及贤达、隐士的渲染提倡,人们自然趋之若鹜。此外,高山等高地本身形体巨大,给人一种宏伟崇高之感,山上远离人们的生活区,自然环境优良,还有仙草神药、甘泉密林等让人心驰神往的宝物,所以重阳登高深得民心。

古代的岁时节俗与自然物候的变化密切相关,重阳处寒露和霜降两大节气之间,是暮秋天气转凉的时候,这时昼夜温差大,寒风乍起,草木摇落,是流感等换季疾病多发的时节,所以古人便“以外出登高野游的方式,脱离有可能发生灾祸的日常时空”[19]。而这正是费长房、桓景故事的核心内涵。有学者认为,重阳登高节俗是民众登山健身文化的滥觞[20]。

古人登高的场所既有自然形成的高山高地,也有人工建造的楼观台榭。前者作为登高地的历史更为悠久,后者多选择在风景秀丽的高山或高地修建,所以登高之处往往将二者融为一体。高处视野开阔,人们置身于宽广无垠的空间之中,将无尽的秋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寺观建于名山,楼台修于佳处。近古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很多庙会也与重阳节重合,为重阳节俗增添了色彩。庙会上商贾云集,摊贩林立,成为附近居民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庙会上还多有戏班演戏,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特定文化空间。如明清山西诸多地方志中便有相关记载。民国《灵石县志》载:“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家家食糕,以代登高。时会,文昌阁演剧,居民或携酒馔,登翠峰绝顶,酣歌终日,岁岁为常。”[21]此时的登高节俗已经拥有了更为丰富的节日内涵,其娱乐性、世俗性特点更为突出。

重阳的宴饮往往与登高紧密相随。既有国家组织的国宴,也有民间组织的“民宴”。国家组织的国宴,比较有名的有唐代的曲江赐宴、宋代的太清楼赐宴、清代的千叟宴等。唐代的重阳赐宴风俗尤甚,唐太宗、唐玄宗、唐德宗等皇帝经常在重阳节这一天大宴群臣,赏赐财物,与民同乐,笼络人心。国家组织的国宴是礼仪的象征,相比之下,民间的宴饮则比较随意。三五朋友可以携带酒食在登高之处宴饮狂欢,也可以在小饭店相聚痛饮,重阳节的世俗性日益突出。

狂欢理论的首创者巴赫金曾谈道:“节日成了既有的、获胜的、占统治地位的真理的庆祝仪式,这种真理是以永恒的、不变的和不可违背的真理姿态出现的。”[22]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古人在重阳节的狂欢中放松了身心,协调了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君臣之间的关系,传统的伦理道德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得以彰显,文化的认同得以巩固,社会的凝聚力得以增强。

(二)采菊佩萸:从避厄消灾到怀乡思亲

谈到重阳,两种植物必不可少。一是菊花,雅号“长寿翁”;再是茱萸,雅号“辟邪翁”,“二翁”已成为重阳的经典符号。其文化内涵也从最初简单的避恶消灾到世俗娱乐、怀乡思亲,逐渐充盈。

重阳节前后,天气转凉、干燥,是各类换季病疫高发的时期。古人对菊花、茱萸的使用,是古代公共卫生活动的有益尝试。古代诸多医书中有关于重阳节使用菊花、茱萸的风俗的记载。据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载:“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菊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23]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周处《风土记》云,俗尚九月九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24]菊花、茱萸均可入药,都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对其药性做了比较深入的介绍。

古人对菊花和茱萸的使用,有很多种方式,归结起来主要可分为外饰和内用两大类。古人借用其浓郁的香气及药理驱除厄运,追求健康。外饰者或直接采摘插戴,如采菊,采茱萸,簪菊,插茱萸等。唐诗中许多诗句就有插茱萸的描写,如孟浩然的“茱萸正可配,折取寄情亲”[25]763,王昌龄的“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25]666。或制作香囊盛放,如制成茱萸囊,佩戴在身上,如李颀的“火烷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25]622,司空曙的“雪发羞垂倭堕鬟,绣囊畏并茱萸结”[25]1505。内用者即食用菊花、茱萸,食用的方式也很多样,可直接食用菊花,可酿造菊花酒、茱萸酒饮用,也可将其阴干制成花茶泡水饮用,还可以将其制成糕点食用。古人通过直接采食或加工食用菊花及茱萸,可以降火驱邪,以达到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保健身体的作用。此外,古人还在这天赏各种各样的菊花和山上的野茱萸,在五彩缤纷的收获季节,与亲朋一道游乐,呼吸花香四溢的空气,舒畅心情。

菊花、茱萸不仅是一种药物,更是一种情感的符号。“在长期的传统民俗的熏陶下,民众普遍具有浓浓的家园意识,在节日来临的时刻,渴望团聚的心理也就愈发强烈,对于滞留在外不能还乡的人们来说,每一个节日都是一次情感的郁积与喷发的过程,这在唐代的重阳诗中也有很强烈的体现。”[11]23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流露出了感人肺腑的兄弟亲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5]602独在长安的王维,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听闻诸位兄弟插茱萸登高,却偏偏少自己一人,思乡怀亲之情涌上心头。他的同胞兄弟王缙也有一首关于重阳的诗歌《九日作》:“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25]604满是孤独寂寥之感。卢照邻道:“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25]246孟浩然高唱:“茱萸正可配,折取寄情亲。”[25]763朱庆馀在《旅中过重阳》中言:“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故乡篱畔菊,今日为谁黄?”[25]2667

(三)食糕祭祀:取吉祈寿与礼俗互动

重阳糕是又一个标志性的重阳符号,它不仅是古人味蕾的调剂,更因“糕”和“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成为吉祥的预兆。早在晋代,已经有食重阳糕的习俗,当时的重阳糕叫蓬饵。《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宴会,……食(蓬)饵。”[2]65晋人“将鲜嫩的白蓬煮烂捣细,掺和米粉和白糖蒸食,带有御乱辟邪的用意”[26]。古人物质生活匮乏,很少能吃到甜食,重阳糕的出现,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份难得的甜蜜。

历代对重阳糕颇为重视,唐宋时期为盛,重阳糕的种类日益丰富。《唐六典》载:“九月九日麻葛糕。”[27]《文昌杂录》卷三载:“九月九日则有……菊花酒糕。”[28]人们登高宴饮时,重阳糕是他们随身携带的重要小吃。重阳糕还是祭祀神仙的重要祭品,“是人们节日当天敬神的食物,唐人用丰收的产品敬神,有企盼来年丰收的意味”[29]。宋代《东京梦华录》载:“九月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15]159

明清时期,食糕风俗依旧兴盛,有些地方甚至称重阳节为糕节。明代谢肇淛的《五杂组·天部》曰:“九日作糕,自是古制,今江、浙以北尚沿之。”“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30]这一时期的重阳糕有面糕、花糕、菊花糕、茱萸糕、枣糕、五色花糕等多种。清同治《苏州府志》载:“重阳日蒸五色糕相饷,谓之重阳糕。”[31]不同区域制作重阳糕的食材不同,以山西为例,就有小麦糕和糯米糕(包括糯黄米)两大类。小麦糕多称面糕,或嵌红枣,或嵌栗子,艳丽如花。康熙《黎城县志》、乾隆《潞安府志》、道光《壶关县志》皆载:“造面为节糕。”[32]610-614乾隆《翼城县志》载:“以面夹枣、肉蒸为糕,如小硙状。”[32]648交城县则用白面蒸制花糕,共三层,每层之间夹以红枣,代表层层向上,步步登高[32]597。山西特产杂粮,用糯米面制的重阳糕称为黄米糕,糕中加入枣、粟、肉等。还有油炸食用的油糕,至今仍受山西人民的喜爱。同治《河曲县志》载:“以黍米作糕食之。”[32]566民国《沁源县志》载:“蒸糯米面为糕而食。”[32]627足见重阳糕种类之丰富多样。

重阳节还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重要节日,重阳糕是其中的重要祭品之一。古人往往在家设祭,供桌上摆放好重阳糕、瓜果、菜肴等丰富祭品,焚香叩首,追思祖先,祈求祖先的庇佑。重阳这一天还是轩辕黄帝成龙升天之日,陕西黄帝陵在重阳节这天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纪念人文初祖。九月九又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我国沿海地区在重阳节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纪念天后,祈求平安。重阳节俗在与传统礼乐文化的互动中升华,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阳节除了上述全国各地基本相同的三组核心节俗外,在一些特定区域还有着地方色彩鲜明的独特风俗习惯。如陕西户县重阳节有送柿子的习俗;北方一些地区重阳节有放风筝送厄运的传统;北方少数民族还保留有骑射的风俗,应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阳马射习俗的遗存;山西不少地方重阳节还有逆女追节、隆师占卜等风俗;南方一些地区又有重阳节祭祀水神的传统,如贵州茅台镇的祭水大典等。这些地域色彩鲜明的重阳节俗与三组核心重阳节俗共同构成了重阳节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固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历史呈现,在强调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价值颇高。

三、重阳节俗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传统文化时,曾提出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3]。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同年5月7日,两办再次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的第八条“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些都为我们保护与发展重阳节俗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岁时节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节日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是节日的经典符号,也是中华文化空间中的独特标识。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重阳节俗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内涵与价值。重阳节俗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政治价值四个方面。

(一)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1.文化传承的载体。“民俗节庆中留存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因子,而随着时代变迁,在节庆观念趋淡、节日原义渐失的今天,重新开发节庆功能,事实上是在进行文化重建的工作。但是,任何文化重建,都不可能是向空杜撰、闭门造车,而应重视挖掘已有的资源,重阳节的重建工作也应如是。”[34]文化的传承需要借助一系列物质的载体,以重阳节为代表的传统节俗活动在每年固定的节期开展,周期性地不断重复出现,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途径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记忆。登高宴饮、眺望远方、聆听秋风鸟鸣,是人们亲近自然、求仙访道、远离病疫烦恼、追求健康快乐的途径。黄色的菊花和鲜红的茱萸是人们躲避灾厄、祈求长寿、思念家乡、寄情亲友、把酒言欢的见证者。吃香甜色艳的重阳糕表达了人们期望步步登高的美好心愿,祭祖拜神则是人们不忘初心、不忘本源、敬天敬祖传统美德的流露。

除了节俗活动,文字是节俗文化传承的又一大法宝。古代典籍、诗词中的重阳民俗书写,向我们呈现了古人过重阳节的盛况,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为我们了解和传承重阳文化奠定了基础。这些丰富多彩的节俗形式协调着古人的人际关系,调剂着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承载着中国古人顺应自然、敬天敬祖的伦理道德,彰显着包含重阳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此外,文化传承还需要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现在,重阳节俗在乡间依旧流传广泛,丰富多彩的重阳节俗活动是我们记住乡愁的重要手段。这些节俗活动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的重要抓手。

2.文化自信的源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赖。”“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即‘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和更深厚的自信’。”[35]213在当今的中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文化自信来自何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35]215重阳节俗蕴含着的诸多优秀文化内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中国人的骨髓之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NA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得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35]215。节俗活动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文化,能够让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底气足起来、自信心强起来。当然,在当代,要把重阳节在内的传统节日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思维和新技术有机融合,用新的传承形式为继承发展重阳文化注入新的血液。“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35]215重阳节俗中祈求平安、追求健康、顺应自然、尊老敬老等文化内核是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正能量的重要依托,重阳节俗的传承对增强国民的文化获得感,提振国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

1.助推传统产业的发展。当前,经济与文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呈现出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发展趋势。各类产品的消费说到底还是文化的消费。如何将深厚的文化内涵转化为文化创意并与产业相结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深入挖掘节俗文化的内涵,发展节庆经济,对助力传统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能将民俗文化与餐饮业、食品加工业、现代农业、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深度融合,打好民俗品牌,将助力这些传统行业的升级发展。

在传承重阳节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相关产业经济,将取得文化与经济双丰收。重阳节的宴饮节俗为餐饮业产品的研发、生产提供了灵感。重阳糕种类繁多、营养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将其与现代糕点制作相结合将为糕点行业添加新的品种。菊花、茱萸用途广泛,既可用于观赏,发展花卉养殖与旅游观光;也可以入药,炮制中药;还可以制作相关特色食品,如菊花酒、菊花糕、菊花茶。通过高新技术及现代化管理模式的介入,延伸重阳产业链条,助力现代农业的发展。传承重阳节俗可以为发展大健康产业提供文化创意,登高节俗赋予当代户外出行、全民健身活动以文化内涵,通过对茱萸、菊花的深入研发,可以研发新型保健品、药品,等等。

此外,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一些地区的以重阳节俗为代表的节俗文化资源,努力将这种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形成“重阳文化+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2.丰富文化产业的内涵。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重阳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阳节俗包孕着的中华文化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化,为文化遗产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提供了途径。”[36]从节日系列丛书的出版,到相关题材的影视剧的创作,重阳文化开始由资源向资本转化。重阳民俗活动的表演,不仅向观众展现了独特的重阳节俗,更让他们在互动体验式的活动中重温民族文化记忆,获得文化的认同。以一些经典重阳符号为标识,进行重阳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也是发展相关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这是实现重阳节在现代语境下节日重建的重要途径。重阳节俗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AR技术、VR技术、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平台的运用,也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三)社会风气与社会治理

1.引领社会风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一些地方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积极引导人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1989年,我国政府正式将农历九月初九确定为“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俗的原始文化内涵在新时期得以大放异彩。“敬老孝亲诉求的凸显,是重阳节发展史上的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对重阳节的再次命名关系密切,也紧紧关联着重阳节命运的当代逆转。”[37]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曾经谈及“教化权力”这一概念,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38]。一个社会尊崇什么,普通民众也会尊崇什么,一个社会唾弃什么,普通民众也会唾弃什么。可见,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具有十分明显的重要作用。

当然,重阳节俗中不仅包含尊老敬老的内涵,还有追求健康、顺应自然的合理文化因子,这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健康理念及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将重阳节俗中的登高宴饮、采菊佩萸等活动与倡导健康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让这些理念更有现实意义,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促进社会治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的和谐对社会的和谐意义重大,美满的家庭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和定海神针,有利于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利于推动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当前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调节亲子关系,实现代际和谐显得十分重要。“和谐的代际关系,既有利于人们保持愉悦的心情、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又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打下代际和谐的基础。”[39]而重阳节则为这种代际和谐提供了特定的文化时空,一家老少在这一天可以一起登高宴饮,品茶食糕,在和谐愉快的氛围里享受家庭的温馨。

重阳节俗中的尊老敬老内涵对当前养老问题的解决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家庭养老特别是子女养老对中国1亿老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起着社会养老不可替代的作用。”[40]可以通过挖掘重阳节俗中的尊老敬老内涵,重视孝亲敬长的老人节,以引领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节约社会治理成本,缓解社会保障压力,敬老养老于家,并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三者相结合,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四)祖国统一与中国方案

古代历朝多以孝治天下,通过移孝作忠的方式巩固统治。“在传统中国社会,孝不仅是子女对父母的敬奉行为,而且通过‘内推’与‘外衍’,它还被扩大为尊老爱幼的社会道德,并以此为基础上升为忠君爱国的政治性伦理,最终成为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范畴之一。”[41]古代统治者借助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在礼俗互动中实现社会治理,维护国内政治的稳定,进而巩固自身的统治。在当代社会治理中,节日的重要性也十分突出,节俗活动是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一种外化表现形式,国家在节俗互动中实现社会治理。

1.祖国统一的认同纽带。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纽带。重阳节是祭祀黄帝、祭祀妈祖的日子。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天后妈祖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乃至东南亚共同朝拜的海神。这一天,海峡两岸、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或朝拜黄帝,或祭祀妈祖,抑或二者兼拜,在祭祀仪式与时代潮流的兼容中唤醒了共同的历史回忆,获得民族的认同。更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经典成为每一位在外游子牵挂故乡时必吟的诗句。这些无疑对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意义。

2.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当今世界还不太平,不少国家或面临外部战争动乱,或有着内部治理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念能够提供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这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及稳定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重阳节为代表的中华传统节俗中包孕着的中国智慧能够对当前世界上存在的环境污染、民族纷争、宗教冲突、代际矛盾、历史虚无等诸多问题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茱萸重阳节重阳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话说重阳
写在重阳(外三首)
重阳节
——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佩茱萸囊 饮菊花酒 健康益寿度重阳
爱在重阳
重阳话“高”
重阳节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