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考察
——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2020-02-25 10:42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共生产教

李 娟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是专业人才,我国高校从2004年开始设置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持续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以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互联网+”行动计划是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该行动计划目的在于促进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大数据等与制造业的深度结合,从而推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以及工业互联网等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文化产业主场地也因此迅速转移到互联网平台领域[1]。与此同时,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与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增强,社会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这些都为文化产业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与新态势。

1 地方性、“产教融合”与“共生理论”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部分地方高校基础较为薄弱,在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构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关注焦点。“产教融合”则因此成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高校所设置专业可以与行业企业等进行深度匹配,从而使产业与课程结合,人才培养及专业课程设置等与产业创新融合不断深入推进[2]。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实践。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不断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已经成为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是扩大地方就业创业以及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共生”作为生物现象,是单元间在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模式形成的一种关系。“共生理论”最早是由生物学家安通·德伯瑞在其著作《共生现象》中提出的,后被借鉴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共生理论”核心是通过合作互补与共同发展,以形成互惠共生格局。运用“共生理论”对“产教融合”模式进行研究,分析高校、企业及其政府间协同创新的共生关系与作用方式,通过共生模式分析探讨构建高校协同创新体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3]。运用“共生理论”来分析探讨“产教融合”的方法与模式,以此来确定“产教融合”中形成的主体间共生关系。其中,“产教融合”问题中高校、企业和政府间则形成了共生系统的基本条件,而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主体间之所以能够形成共生体系的主要原因,在于彼此在目标利益上存在着耦合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共生关系能否形成的关键在于“产教融合”各主体的目标是否一致,这也关系到“产教融合”的最终效果。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间的利益耦合则使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支持和依赖的合作关系,彼此能够通过“产教融合”整合资源,以最终实现共同利益。依托“产教融合”共生方面具有的目标一致与利益互补等优势,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间这种共生关系能够提升各自目标实现的最终效果与效率。作为“产教融合”的共生单元之一,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持续不断培养大量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通过开展科学与教学研究来获取新知识与新路径,最终不断引导推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企业和地方政府间通过“产教融合”形成新的共生能量,推动知识技术与资源等在主体间流动,不断增强三者间“产教融合”的稳定持久性,从而促进知识生产与技术转移,推动科技成果最终向产品化和商业化方向转化。地方本科院校应深入参与和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建设发展,逐步改革整体评价体系,增加对“产教融合”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地方等相关部分考核,不断提升共生主体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产教融合”深入持续发展。“产教融合”中更为深入的合作方式则是人才培养交流以及“产教融合”共建。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文化企业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担任兼职教师或者技术顾问,与地方高校教师共同对受教育者进行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指导。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加快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将高校教育与企业行业联合,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发展。同时完善和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及改革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支持和推动“互联网+实践教育培训”等多元化发展。

2 “能力本位”与“互联网+”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需求

“能力本位”是一种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理念,其发端于20世纪中期的世界职业教育改革。新形势下,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能力本位”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当代教育发展新理念的“能力本位”,除了关注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外,更注重受教育者的个人整体素质。“能力本位”十分关注受教育者个性的全面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整体创新发展能力,特别强调对受教育者潜能的激发以及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适应性等[4]。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要体现专业性和职业性特点,坚持以能力提升为本位,以岗位所需工作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受教育者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运用到工作之中的应用能力。而受教育者的知识建构与技能提升都必须通过个体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尽力为受教育者提供应用能力培养提升的条件和机会,让受教育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不断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缩短受教育者真正进入职业岗位的工作适应期。

“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结构重塑和创新驱动等特征。“互联网+”文化产业不断深入发展,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互联网+”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创新发展机遇,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出现了新型专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当代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根据“产教融合”共生关系,产业创新与教育创新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不断融合的整体格局。目前互联网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边界模糊,文化企业与互联网公司跨界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文化产业本身具有跨学科特征,涉及文化艺术以及人文社会等多个领域,“互联网+”文化产业不断形成新的社会生态关系,会产生更为深广的跨界融合,催生出更多的新行业与新方向。这就要求文化产业人才必须具备跨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既要掌握文化创意策划与产品设计等专业技能,同时又要具备新行业新业态所要求的新技能。“互联网+”文化产业形成产教融合共生格局,使文化创意策划、产品营销以及项目运营等文化生产经营活动与过去传统业态有很大不同,文化企业及其从业者则面临着更多来自新技术应用领域的挑战。文化产业人才要善于运用互联网逻辑来思考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在线传播、互联网金融和网络市场营销等新技能,能够运用各类网络平台进行文化产品营销推广,并能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消费者偏好信息提炼数据样本及预知市场走向,懂得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内在需求等。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随之产生了许多新行业和新业态,也创生出各种各样新的创业就业机会。根据《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移动社交应用、在线数字娱乐及网络内容生产传播等借助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领域成为我国“90后”创业者的首选方向。当下“互联网+”正改变着文化产业传统业态结构,不断催生出文化产业新业态[5]。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抓住时代发展机遇,以“互联网+”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推动文化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让受教育者能够得到适合个人职业发展的全面实践训练,使之能够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建设发展中的有用人才。

3 地方应用型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我国各地方高校发展的共同目标。新时期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地方高校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为培养地方性应用型创新人才创造各种可能条件。在数字技术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对专业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文化产业的学科教育目的是为文化产业行业输送专门人才,文化产业人才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主要从事文化创意及宣传策划等工作。但是,在实际专业教学中,部分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并不符合文化产业链的实际需求。整体上看,主要表现在不重视对受教育者实际管理策划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能力要求偏低。部分地方院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偏离市场实际发展需求,学科定位与专业建设存在着一定偏差,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理论教学远远超过实践教学,从而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衡,这些是目前部分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新技术时代,文化产业各个领域都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和渗透,“互联网+”从内容创作到产品生产应用等方面可以与文化产业链各环节发生交互融合。2020年最新文化产业人才就业调查数据显示,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受教育者选择毕业后到网络文化公司及数字营销公司等文化企业工作的人数比例逐年增高,说明文化产业整体就业市场热点已经转向与互联网相关联的新行业和新领域。但是,目前文化产业受教育者在新行业中普遍存在着网络新技术应用能力欠缺的问题,这折射出当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固守传统学科,对文化创新领域关注不足的实际情况。文化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行业,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课程体系中,传统基础类课程比例较高,而与行业前沿以及数据营销等新领域对接的课程缺乏系统性,与之配套的专业教材理论性过强且内容老化,专业教师整体知识体系也有待更新。实用性则是文化产业在宏观层面上对专业人才的共性需求,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要关注受教育者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加大实训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强化专业教育的实际应用性。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部分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课外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组织指导,整体课堂实践比重不足,普遍与业界和企业缺乏深度合作,受教育者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和规范化的实践训练。因为文化产业专业实践教学缺乏合理设计,关门办学难以对接业界发展,最终导致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的需求脱钩。

因此,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在新形势下要逐步解决专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明确专业学科定位与建设目标,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出适应时代需求又具有专业特色的发展道路。与传统学科本位教育模式不同,“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课程体系建构上注重加强受教育者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6]。“互联网+”文化产业课程体系建构,要围绕“能力本位”教学体系,增加跨学科选修课比例,提高受教育者适应就业岗位的各种能力。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推动“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构建“互联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专业教学体系,这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结合专业特色与行业市场需求,开设“互联网+”文化产业相关的实训课程,鼓励受教育者依托课程参加各种类型的学科技能大赛等。加强理论教育规范化,实践教学标准化,有效为受教育者提供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制定专业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的制度和规范,开展“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横向课题研究,参与到企业运营管理之中,建立企业行业到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长效机制,培育实习和论文写作的双导师制度和模式。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分析“互联网+”文化产业人才能力的主体要素,以及“互联网+”文化产业建设需要的人才类别。依据文化产业行业对智能文创人才需求,通过调研分析确定人才需求包含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从而制订可行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以“互联网+”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强化实训室建设及其相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组建专兼职结合的“互联网+”文化产业教学师资团队,实施专职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践教学双导师制度以及受教育者助教制度和专职培训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根据学校学科优势及生源实际状况,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与之配套的实习实训场所。因为自身具有跨学科等特性,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行业面比较广泛,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地方应用型高校应依托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及学科建设优势,合理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差异化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人才,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7]。

4 新时代“互联网+”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的冷思考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处在动态开放发展中。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创新要求在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及其保证体系间建立协调机制,在人才培养与实践需求间建立沟通机制,以便于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使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适应性。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强调实践技能培养,从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到最终质量评价,始终贯穿着实践训练教育因素。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包括学校、学生、教师及市场等多个主体,各主体间交织互动从而形成关系网络,从而确保信息等要素的互动沟通,最终实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提升。“二元空间驱动”则成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的内驱力。“二元空间驱动”包括课堂理论空间驱动和课外实践空间驱动等两部分[8]。“二元空间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丰富教学资源为人才质量提供保障,目的是打造人才培养核心要素与智力资本。以滚动发展人才实践需求为驱动力,及时更新专业人才素质标准。以多元化教学手段助推人才成长,促进知识转化为专业核心能力。在“二元空间驱动”复合型人才培养系统中,各系统与子系统联系密切又相互独立,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发展。其中,课堂理论空间能够盘活和优化教学资源,从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多学科知识模块与跨学科教育整合重组。而课外实践空间则以满足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市场需求与产业经营思路,使文化产业最终能够有效服务社会。与此同时,课外实践空间还能够打造受教育者成长平台,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为其提供锻炼和就业机会。总之,“二元空间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将课堂理论空间与课外实践空间结合,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大文化视野和大管理格局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新时代“互联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手段现代化和机制灵活化。同时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材建设实用化,课程设置合理化,教师队伍构建复合化。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创造多学科知识平台,通过比赛竞赛和双导师制等途径,为受教育者创造各种实践平台,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各种实践能力。“互联网+”引发的行业交叉以及产业融合趋势,使得文化产业专业发展不再局限于狭义文科学科方向,其专业建构应是在以理工文管基础学科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主导方向及多学科融合基础上,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备,文理兼容以及文化与技术并重。不同地方应用型高校可根据自身定位与区域资源情况,选择各自不同途径方式,逐步增设强化“互联网+”教学内容,开设整合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的全新专业,依托课堂内外的实践训练,提高受教育者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协调整合并不断提高创新教学内容比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注重文理兼容和文化技术并重特点,让受教育者熟悉和掌握职业活动中常见的应用技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优化文化产业专业师资队伍。根据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应用能力,地方单位可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配备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将特色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块引入到地方高校教育教学之中,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以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需要。

5 结 语

概而言之,“互联网+”文化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融合形态。“互联网+”为文化产业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方向,也使之面临着新的专业技术挑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抓住“互联网+”与文化融合的新契机,积极探索培养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与区域文化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打造“互联网+”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与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文化企业的合作共生关系,从而形成互动双赢的发展格局,最终推动“互联网+”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9]。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综合性交叉学科,其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是与我国当代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相呼应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重视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根据“互联网+”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需求找准学科定位,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力度,强化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训练,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受教育者的核心竞争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共生产教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