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爱国主义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路径探析

2020-02-25 10:30韩静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大学生

韩静文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民族、家园及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思潮多元化、网络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相互交融、交汇,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意识形态斗争加剧、价值观念冲突加深、国家主权安全风险加大等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基础”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亦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融入“基础”课需把握的核心内容

基于“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同时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基础”课需要把握以下核心内容。

(一)解析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基础”课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有些大学生认为,“不爱社会主义并不一定不爱国”,或者“爱国并不一定非要爱社会主义”,这其实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真正关系,将二者关系错位。自20世纪初到今天的中国,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有着内在关联,并且逐步达到了深度融合。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并非是抽象的。第一,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救亡图存和强国强民之路的历史已经并且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二,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早已融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苏联解体的历史为我们敲响警钟,那些反对社会主义的人瞄准的是社会主义,但是破碎的却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爱国本身包含着对这个国家国体、政体的热爱。第三,从现实与未来的维度看,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新时代使命也必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旗帜。第四,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关系看,一方面,爱国的价值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实现需要依靠社会主义这一有力支撑予以实现,而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亦需要爱国主义为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关于二者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曾做过这样的论述:“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每一个公民,每一个青年,我们的要求当然要更高一些。”[2]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已经成为衡量人们是否真正爱国的标准,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注意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引导,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升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政治认同,从而理解并拥护我们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二)解析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

经济全球化时代应当旗帜鲜明地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首先,这一时代仍然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共存的时代,竞争无国界,财富有归属,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诚然,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其次,这一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它在促进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控制别国,窃取他国利益提供了土壤。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仍然是维护本国本民族利益,与大国控制与掠夺相抗衡的最具权威与合法性的力量,是凝聚全民族整体意志,代表本民族整体利益的主体。因此,经济全球化时代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意义重大,正当其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进来,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3]一方面,立足现实,引导学生运用好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面向世界,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和全球化、系统性的思维促进世界各个文明交流互鉴,博采众长。

(三)解析爱国主义的行动归宿问题

爱国主义的行动归宿问题也就是爱国主义“知”与“行”的统一问题,这是衡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爱国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而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爱国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积淀于内心的恒久情感和品质,爱国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转化为踏实的行为,生出显著的效果。教师要在“基础”课中引导学生明确爱国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从爱国主义的内在规定性看,爱国主义会经历爱国情感到爱国思想再到爱国行为三种层次、相互递进的发展阶段,这既体现了我们所熟知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有我们所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三者相统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大学生要力求实现这种“上升与结合”,坚持依法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尤其将爱国热情化为学习的动力,结合新时代特点,重新审视自身与国家的关系,学会看待新时代复杂多变的形势,学会立足于更加广博的视野,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将小我与大我相融合,实现认识的升华,找到爱国的归宿。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融入“基础”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基础”课教学的有效路径,理直气壮开好“基础”课,有助于增强教学实效性,真正使大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相统一。

(一)力求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教材体系是构建教学体系的基础和根据[4],“基础课”教材逻辑严谨、层次清晰、章节均衡、理论性强,其呈现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纲”、是“本”。“基础”课课堂上的爱国主义教学是对教材之“纲”的丰富,是对教材之“本”的运用[5]。“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这是教师运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体系再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进行带有个人风格塑造的过程。具体来说,实现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要注意以下三点。

1.转变教学话语体系。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建设是促进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之举[6]。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是以教师理论灌输式的教学讲授和教学独白为主,书面性语言过多,缺乏口语化语言,部分教师缺乏运用语言的艺术,学生被动地接受枯燥的理论文本灌输,以至于“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学陷入失语、失效的境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有距离感的教材式话语转化成接地气的教学话语,将庄重严肃的政治话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如教师不能简单结论式地灌输“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体一致性”,而是可以结合丰富真实的生活实践让学生体会二者的一致性,以此解答学生的疑问和难题。如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在最短的时间有效控制疫情,而这和某些西方国家的控制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教师以这一重大事件为契机,这恰恰可以让学生体悟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实现对这一问题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认同,以此增强学生获得感,增强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时尚的、积极向上的“网言网语”,一定程度上拉近师生距离,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2.以科研支撑教学。钱伟长院士说:“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思政课教师要想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站稳讲台,启迪心智、荡涤灵魂,承担好时代责任,除了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之外,还需要站在理论发展前沿,有所思考,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练就扎实的科研功底,创新思维,以新视角、新理念应对新问题、新情况,更好掌握学生。“基础”课教师要善于对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的相关主题有自己的研究思考,不只局限于教材、参考书等,同时将自己的相关理论研究充实到教学中,以最新学术成果回应现实问题,则会更好地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使教学更加深入浅出,以理论的伟力、思维的魅力、逻辑的力量感染学生,使学生更能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的内涵,澄清相关认识误区,拨开学生思想认识的迷雾,回应学生对于解决困惑的期待。如教师若对当代社会思潮、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等问题有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无疑会增强教学的学理性,更加有理论底气,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来自某些社会思潮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有更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以此深化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论认知,明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利益差别依旧存在。

3.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期待。“教学接受本质上是由某种符号所表达的思想文化的接受。”[7]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也就是满足大学生这一接受主体的成长期待。在此,大学生接受的主要是教师提供的间接经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关注并了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知识结构、思想困惑,满足与回应他们的成长需求。一方面要关注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当代“0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爱好新鲜事物,但辨别能力不强,作为“数字土著”喜欢徜徉于网络的海洋,但是娱乐化明显,同时易在意识形态领域左右摇摆。当下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在社会与网络生活中见缝插针散播,同时网络的泛娱乐化使大学生在感官快乐中消解思考,使其形成表层化、碎片化、感性化的知识版图和思维习惯,这很容易削弱爱国主义的理性基础。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针对此种现象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爱国主义是全民教育,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过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讲爱国主义教育,若还是像中小学阶段侧重结论式解释、立场式解读,则容易让大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在大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处理好大中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衔接与提升,遵循认知规律,侧重以理服人,以逻辑、思辨、理论的力量满足学生对热点社会问题解读的期待,引导大学生形成高度的价值认同,把爱国主义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动统一起来。

(二)力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协同共进

实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基础”课教学,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形成合力来开展教学,优化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1.问题式教学法。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8]问题式教学法是将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疑惑点关注点及社会的重大热点问题相结合,在组织教学时,提炼出有效的教学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问题意识。具体到“基础”课,思政课教师在讲授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内容之前,可以通过课代表和小组长收集同学们关于爱国主义这一命题的疑惑点,教师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社会热点和教学重难点,将相关问题梳理总结。笔者曾将收集的问题概括为以下五个:新时代的大学生为什么要爱国?爱祖国,但是不爱社会主义,行得通吗?到底该不该抵制洋货?出国留学、出国旅游、用外国化妆品是不是不爱国?大学生应该怎样爱国?随后请大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最后归纳总结。问题的设计注意要实现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兴趣点、疑惑点的结合,这样将学生引入相关问题场域中,激发其探索兴趣,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讨论,以讨论促思考,防止理论教学空洞化,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增强“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提升学生“基础”课的获得感。

2.案例式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展开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讲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9]。在这里,思政课教师注意区分举例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的异同,二者的教学重点有区别。从教学重点看,前者的重点仍然是单纯讲授知识,例子只是佐证,而后者的重点不仅在于获取知识,还在于如何获取知识以及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体验,重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逻辑推演和对理论内容的阐发。具体到“基础课”,教师要积极开发优质案例资源,结合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科学选取兼具真实性、实效性和典型性的教学案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如在讲授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时,选取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誓言无声、初心永恒的案例,引导大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何为爱国主义,又是如何为国家奉献一生的。运用案例教学,要以案论理,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特别注意在利用案例式教学法的过程中,切忌将案例简单堆砌,忽视逻辑推演,减弱理论魅力。

3.情景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是教师基于互动的理念,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目标,通过创设特定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感受教学内容的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10]。教师首先要进行情景教学准备,设置情景,接着进行情景实施,激活学生情感体验,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情景体验。教师可以将具体的历史事实回归至具体的情境,讲清具体的背景,使学生从小我角度想问题升华为从大我、从更宏大的角度想问题。如在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讲解中,设置情景,请大学生思考如果你大学毕业后国家安排你从事某一项研发工作,但没有一点现成的技术资料,甚至它长什么样,你和你的研发团队都没有见过,你会选择吗?如果你因为从事一项事业,三十年不能回家,父母与你的联系方式只有一个邮箱号码,而且你的领导告诉你你从事的这项事业要求你时刻严守国家机密,不能泄露工作单位和任务,一辈子当隐姓埋名,无名英雄,进入这个领域就准备干一辈子,就算犯错误了,也只能留在单位里打扫卫生……你怎么办?如果说有一项事业因为你的努力,让中国在这个领域不再受制于人,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话语权和国防实力,你觉得自己应该获得多少奖励?……以此将大学生代入情景中,体验抉择的艰难,深刻体悟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家国情怀,推动学生将爱国主义的内涵入脑入心,更深刻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4.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即在思政课课堂上增强教学双方平等交流和探讨,实现信息的交互联通,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实现教学相长,进而增强课堂活跃度和吸引力,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的一种教学方式。《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1]互动式教学法分为传统的师生直接互动的教学方式和现代的以新媒体为媒介的师生互动方式。前者基于传统课堂中师生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师生相互交流探讨,更加具有亲和力和实效性,教师更具有对课堂的主控性和把握力,更能统筹课堂全局。后者是借助新媒体技术这个中介,使互动能够覆盖的学生范围更广泛,尤其在现有的“基础”课大班教学中,更能提升互动的效率,拓宽互动范围,便于展现互动的统计结果。如利用“超星学习通”“课堂派”等新兴媒介,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到课率的总体掌握,而且能利用这些媒介就某一问题进行师生、生生互动,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课堂参与度,达到思政课应有的效果。“基础”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这两种方式相结合。但是要明确,互动并非是为了追求课堂热热闹闹,而是一方面要增强教育客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教学双方达到相互联动,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另一方面要在互动中增强“基础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在互动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理论认同,在互动中循循善诱,促进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爱国意志,践履爱国之行。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大学生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爱国主义教育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