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 生活性 时效性
——借力新媒介积累写作素材的三种指向

2020-02-25 09:45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材料

(古田县实验小学,福建 古田 352200)

材料的获得是作文的先决条件,要获得材料必须善于积累。平时的所见、所闻、所获,阅读文章所得,都是可供积累的好素材。传统的一纸一笔地写日记、做摘抄,依然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积累方式。步入5G时代,基于人工智能、优质资源共享、机器人技术、互联网思维等新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未来学生学习的新助力,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发生变革。[1]网络媒介的兴起,让新一代学生的素材积累具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广阔的空间。利用新媒介积累写作素材,可围绕主题性、生活性、时效性三个指向。

一、班级群共享,围绕主题性积累素材

选材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选择材料必须紧扣中心。文章的主题或抒发情感、表达志向,或讴歌生活、赞美人性。凡是符合表现主题的材料就保留待用,不符合的就大胆舍弃。学生习作的一大毛病是不舍弃不符合主题的材料,而有限的课堂时间又无法充分让所有学生展示自己的材料,从而进行筛选。采用班级QQ 群共享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初试身手”,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判断筛选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所选的材料后,确定了“闲不住的奶奶”这个主题。明确中心为“闲不住”后,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素材用列提纲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分享到班级QQ群中。学生互相阅读上传的素材,充分讨论,判断哪些素材能为中心服务,哪些素材与中心无关。在学生互评互改、教师总结点评后,把不符合主题的素材大胆舍弃,认真修改,重新上传。经过二次、三次反复点评修改,直至定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学生上传的材料,在阅读、讨论、互评互改中潜移默化地入了心,入了脑。选材不恰当的学生,在修改与被修改中积累了大量符合主题的素材;选材恰当的学生,也在点评与被点评中得到积累和提升。

“同伴教育理论”认为,同龄人的相互影响大于任何一种说教,最高级的教法是学生教学生。Q 群分享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利用同伴资源来解决学生习作中的症结,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使学生能够更高效、更便捷地获得大量经过判断、筛选过的紧扣中心的材料。

二、利用智能手机,围绕生活性积累素材

(一)拍摄照片,捕捉真实素材

叶圣陶说:“作文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真实就是要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辞,也不杜撰臆想、凭空套袭。一次考试的作文主题为“美好的心灵”,一个班居然有十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地写了“公交车让座”这个多年不变的“小雷锋行为”;而“诚实”这个话题,出现了多篇“老师少扣分,纠结后选择诚实,失去了第一,收获了诚实”这个新时期“小列宁思想”。写“美好的心灵”就想到让座,写“诚实”就集中地写“少扣两分得了第一名”,作文素材的真实性大打折扣。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写文章实事求是,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人物、事件、直至细枝末节都是实有的,才令人感到真实可信。为了定格这些故事、瞬间,拍摄照片无疑是上好的选择。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是每个家庭的常用品,让学生在平时与家长外出旅游、家庭聚会、社会活动等过程中,随时拍摄自己见到的、听到的、经历的温馨、感动、钦佩、不屑等引发各种情感的画面,存留在手机相册中。习作时翻看这些相片,必定会思如泉涌,做到真有其事、真有其人、真有其感。

(二)语音随录,记录熟悉素材

写作文时,只有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才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因此,要引导学生写他们熟悉的生活内容(如学校、家庭、读书、升学、考试、亲人等)和熟悉的知识内容(读过的文章、学过的知识),从中体会人生意味,树立写作信心。[3]智能手机里的录音软件能够发挥随时随地记录的功效。比如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场所,家庭成员的面貌、兴趣、爱好不尽相同,每天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层出不穷。有的内向拘谨,不苟言笑;有的活泼开朗,善于言辞;爸爸在下棋看书,妈妈在舞蹈手工;哥哥乖巧懂事,妹妹哭闹耍赖……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录音保存。在这个过程中,随时掌握了解情况,反映表达情况,积累熟悉素材,训练遣词造句的能力。

(三)视频录像,留存典型素材

所谓典型材料,就是有代表性的、最能说明文章主题的材料。一篇文章不能所有的材料都用上,必须积累有代表性的例子。最能表现主题的例子,往往能说明本质的东西,给读者的印象也清楚明白、突出而深刻。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二“多彩的活动”,要求“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其中,同样是写“‘我和我的祖国’国庆朗诵比赛”这个主题,写完整个场景后,一学生把每个同学的表现一一罗列出来,无详略之分;另一学生选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同学,重点突出,效果较好。在这类活动开展时,教师经常会用DV 或者手机进行录像,可把视频发送给家长,引导学生回看全程。可以自主选择观看捣乱淘气的,或乖巧听话的;成绩优异的,或水平一般的;领读的,齐诵的……选取各种类型的学生共二到三名,反复观看,反复揣摩。这一方式巧妙地解决了在学校观看时间不够,不能兼顾每个学生的观察点,学生看不清楚也写不明白的问题,避免写起来面面俱到的现象。再如,写“春节的火车站”,现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的旅客非常多,如何描写众生百态?布置学生带上DV 或手机,选择录下席地而坐保护行李的一家人,或是忙碌指挥的乘警,或是辛苦劳动的清洁工……让这些典型素材存留在素材库中,习作时就能以少胜多,以质胜量。

三、关注网络资源,围绕时效性积累素材

网络信息不但包罗万象,而且新鲜、新颖,涵盖了学生关心的所有话题,有利于学生了解生活,使作文充满时代性。[4]新颖就是独到的、别致的、有创造性的;能想他人未想,言他人未言的;能打开思路,避免人云亦云的。在信息时代,新事物、新话题层见叠出,要引导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多方媒介,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要闻,关心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

例如,2020 年春节前,学校组织《辉煌七十年 奋进新时代》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征文。1998 年的抗洪英雄是爱国,2003 年“非典”的叶欣们是爱国,而2020 年“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中一个个“美丽的小光头”,一批批“逆行者”,同样也是爱国。“国有难,召必回”,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诠释着“爱国”这个话题,所以才有了辉煌和奋进的新时代。“新冠肺炎”疫情让全民禁足,学生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可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介,收集到第一手资料来体现爱国主题。

与时俱进的同时,还要学会把旧材料加入新元素,旧话题说出新意义,让已有的素材库常用常新。例如,苏教版第八册习作四:“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请围绕最近发生的这类事情,相互之间谈谈看法,再写下来。”其中,同样是发表对“减负”的看法,往年积累的材料,可能是假期各种培训班的话题;而2020 年这个春节,要关注的是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对“学而思”“猿辅导”“作业帮”等各种铺天盖地的网课的看法。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