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秀丽
(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十九大更是提升到“千年大计”。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自衍生以来,就生存于生态系统链上,其馆舍、空间、人等物理生态要素和氛围、需求、管理制度等人文生态要素相互影响,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共同影响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建设。将生态文明融入图书馆建设,就是要在这个系统中既要始终保持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又要保持图书馆动态平衡,在传承和创新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融合。
有关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目前可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大都是从图书馆的硬环境或围绕经济发展领域、为文化和文明建设提供资源信息角度出发,而涉及到图书馆生态系统本身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和谐发展、并结合人文或哲学研究的为数极少,屈指可数的几篇,如《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途径探析》、《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功能及对策研究》、《论信息生态文明与图书馆服务》、《发挥图书馆的德育教育职能,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俄罗斯图书馆经验及启示》等,也只是从服务社会或高校层面文化文明建设角度,在资源整理和信息提供上做了相关探索。
本文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重点从人文关怀等软环境解读生态文明与图书馆发展的关系,指出了当前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图书馆发展策略。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旨在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维护,以确保人类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促进和共处共融,反映的是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和谐状态。因此,和谐是构成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生态文化是支撑生态文明的根基[1]。而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天人相统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尊重、和谐共生、全面发展,“万物并行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图书馆文化是确保图书馆正常运行的所有图书馆元素的总和,包括馆藏、规章制度、服务内容、馆员素质、读者感受等,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图书馆特有的文化体系,并通过信息意识、藏用模式以及服务手段等元素,共同打造图书馆的整体形象。
图书馆馆员所从事的工作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综合劳动。而在提供智力劳动的过程中,图书馆工作往往会因为环境、心境、身体以及用户等各种因素,绝大部分都在提供情绪劳务。因为读者在消费心理上总是会要求馆员,按照他们的内心需求给予最佳的的情绪状态,否则就会觉得不受尊重[2]。也就是说,读者在接受服务过程中,不仅仅要得到所需要的服务,更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因此,让读者满意,让馆员快乐,可谓是图书馆在服务上的最大成功。只有馆员快乐,才能真正把“用户至上,读者第一”落到实处,才能将亲和、融洽的精神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之中,把微笑服务进行到底,才能让读者满意,形成馆藏、馆员和读者的良性互动,形成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和图书馆特有的文化特质。
而将生态文明建设引入图书馆,建立和谐的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各项服务和活动中充分体现科学化和人文关怀,不但能促进馆员与读者共融共进,实现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更是时代和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是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高度和谐与良性互动。图书馆环境的建设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注重生态文明。而目前备受关注和推崇的是经费保障和社会效益,对环境维度考虑甚少,尤其是馆藏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数字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即图书馆运行和服务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以新馆建设为例,目前,图书馆界尚未清楚认识到其盲目新建、改扩建、工作模式更新、新设备不当引进等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贪大求多,资源消耗过大,依然游离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外[3]。
而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也是屡见不鲜。就高校来说,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和信息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理应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一部分而受到尊重。而现实是,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图书馆看成是教辅部门,有些人甚至认为图书馆是收养闲人的地方,更有甚者,个别领导也对图书馆工作不屑,相当一部分读者也瞧不起图书馆员。馆员得不到尊重,某些人的偏见更使得馆员难以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成就感和荣誉感,在服务中难免情绪低落。
意识决定态度和行动。由于生态文明意识尚未在图书馆界形成共识,部分馆员包括领导在内,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对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模式和基本流程并不十分清晰,很难从图书馆运行全局出发全面平衡、和谐共进,极易顾此失彼。目前比较突出的,有些馆过于重视技术、设备和资源建设,而对人文环境、服务水平以及与读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缺乏全面客观的认知;有的只顾眼前,缺乏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造成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还有的宏观管理理念意识不强,对文明环境的管理与维护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规范,致使某些不文明、不和谐现象在文明之地、文化殿堂频发,有碍观瞻、有辱斯文,长此以往,若任由泛滥,将严重影响图书馆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给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留下隐患。
信息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在信息社会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人与信息资源的和谐发展。良好的信息生态文明环境,应该是人类遵循信息资源本身的客观规律,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人、信息资源、信息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社会信息生态的动态平衡,促进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而信息生态文明环境的现状是,普遍存在信息超载、虚假信息和垃圾文化等现象,导致的结果是,人们一方面在享受着信息社会、数字化和网络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却又深受冗余垃圾信息之扰,而在共享信息资源上的贫富差距更是表现在各个层面。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7月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4]。而网民在年龄、职业、学历、城乡、收入等方面也呈现很大差异。越来越多的人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息焦虑和信息超载现象。而网络环境下,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导致的人们在信息占有上的贫富不均更是司空见惯,至于那些挥之不去的虚假信息、充斥于网络的垃圾文化,不但严重污染了网络生态文明环境,而且淹没了真正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信息。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信息资源——信息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社会信息生态的动态平衡。
从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这些问题的产生貌似正常,但也得需要图书馆及时解决。然而,如果单从技术和法律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症结并寻求解决办法的话,无从下手,而从清新信息生态文明的角度去把握相对却比较容易。
现代生态学是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以解决环境、资源和发展的问题,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也是图书馆的追求。
图书馆的服务环境作用于图书馆的整体服务系统而存在,同时,又对其他的相关活动产生一系列影响。目前,随着新馆建设的加快,图书馆的硬环境,诸如馆舍、外观设计、书库布置、网络设施、清洁卫生、绿色环保等基本能满足读者需求,而文化氛围、文明程度、馆风馆貌、服务队伍、人员素质、技术条件等软环境,并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尤其是学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远没有达到读者所要求的层次和深度。比如网络不稳定影响读者利用电子资源;比如读者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而产生的信息超载问题不能及时得指导、帮助和解决;比如图书馆空间的有限性制约了部分读者共享图书馆资源;再比如95%以上高校图书馆不对社会开放[5],违背了“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6]的基本原则。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生态文明服务形象。因而,图书馆服务能力与读者满意度之间的差距,已经成为当前制约图书馆发展的瓶颈。
即便是从高校图书馆内部看,实际服务也未能达到应有的平衡和平等,比如图书馆服务与学校专业设置不对应,专业读者信息和服务需求有时无法得到满足,与特色服务不吻合,为高端学科服务的能力不足;丰富的资源与开发利用效益之间的不平衡,如资源整合不到位给读者利用带来的困惑和不便;图书馆服务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平衡,比如没能为地方的政治、经济建设做贡献;数字化鸿沟导致的图书馆生态圈的分层[7]等等,所有这些,都跟生态文明服务的规律要求脱节。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是文献的宝藏,它通过系统收集、保存和组织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是人们通向知识、探索未知之门。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当代图书馆承担着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8]。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服务是图书馆的最高宗旨。将生态文明融入图书馆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平等服务,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体现人文关怀,在温馨和谐的环境里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建设美丽中国,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首先要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九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不只是“美在山川”,而是将生态文明融入“五位一体”全过程,在人类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倡导 “生态文明”理念,而不是单纯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还要“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9]。努力追求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妥善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与环境、生态文明的关系,关心民生,增强民众幸福感,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图书馆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通过提供知识和信息获取机会,帮助人们参与到信息社会生活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图书馆之所以在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而且成为一种文明的象征,其根本原因在于她维系了社会系统理性、和谐和有序的运行[10]。“以人为本”落实到建设中,就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和谐为目标,以读者为中心,深入研究其内外部生态系统及系统内馆员、读者个体心理以及生理等各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整合所有资源,发挥各方优势,营造和谐温馨的服务环境,以最经济的投入达到最佳状态。
图书馆建设要遵循生态文明原则,既包括生态原则、又包括整体与局部有效结合的原则、美学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生态原是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生态原则,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图书馆建设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效,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张,高校图书馆建设存在众多人为因素和众多与有违生态文明原则和自然规律的情况,如过度追求大而全,不注重内涵式发展,却过分追求外观美,讲排场,搞形式主义,从而导致图书馆发展困难重重,如运行成本过高,不实用,有些甚至成为一种摆设,而应该提高水平和优化的服务反而因为各种因素跟不上。因此,图书馆建设之前,应该首先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综合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遵循生态原则,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整体与局部有机结合的原则强调整体与局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但首先强调的整体对局部的关键和决定作用,同时,在某些条件下,局部对整体的影响和支配作用也有可能举足轻重。目前,一些图书馆整体服务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其原因既有整体的,也有局部的。但是,在图书馆建设中,要首先反思整体的原因,把组成图书馆各个因子看成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个节点,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依赖各个因子的存在而存在,并形成一定的相关性和动态效应,通过各项规章制度和科学举措,协调各个要素的整体平衡和发展,从而保证整个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美学原则就是要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图书馆的设计要根据美学要求,建筑设计要考虑环境与生态效应,合理规划图书馆的层高、周边布局及外观。比如高校图书馆要有机融入校园景观建设,要注意结合生态系统的美学、艺术、教育、精神及科学价值等文化服务设施,还要配置创客、智造、研讨及休闲娱乐设施,在满足学生学习的基础上,也为其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以生态为目标的图书馆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图书馆的自然生态平衡,建筑材料要环保,环境要优雅,空间要宽敞,采光要充分,确保图书馆生态系统绿色、环保、健康。只有保证图书馆生态系统健康,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因此,生态文明图书馆建设要实事求是,从规划、设计开始就应该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注重眼前利益。
生态文明下的图书馆服务既要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也要实现社会信息的动态平衡,体现以人为本、信息自由、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核心精神。
2008年,中国图书馆界第一个《图书馆服务宣言》,确立了“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宣言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天职,一切为了读者,平等服务,让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均等地享有图书馆服务,并充分享受人文关怀,实现资源共建共享[11]。图书馆系统的生态环境是内部生态环境和外部生态环境矛盾的统一体[12]。要实现上述目标,图书馆必须从内到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就图书馆的外部环境而言,主要是图书馆的地理位置要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图书馆是文化建筑,为读者提供文化信息服务需要一个安静良好的环境,因此要避开噪音干扰和各种污染源;同时还要考虑方便读者就近使用,比如公共图书馆要建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中心地带;在外观设计上要考虑生态因素,突出图书馆的文化特色,吸引更多读者走进知识的殿堂,促进全民阅读,高校图书馆要体现其学术氛围等。
就内部环境来说,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要坚持“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对读者而言,所谓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一是指在地域上不论城乡、不论远近;二是指在服务模式上,不论实体读者还是虚拟网民,图书馆都要一视同仁。
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对公共图书馆来说几乎不是问题。而对高校或科研院所系统的图书馆来说,要做好并非轻而易举。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校总数为1800余所,其中大学或是本科制的学院只有700多所。在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共图书馆三大系统中,高校资源占社会总量约为61%以上,总藏书量超过6.6亿册,部属院校藏书90%以上生均超过100册。而公共系统图书馆人均藏书占有量仅为0.5册,2个人占有一册图书,平均50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科研系统图书馆藏书总量近3亿册[13]。然而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只有45%[14],半数以上的资源被搁置。而公共图书馆的信息供给却严重不足。因此,高校图书馆顺应公众要求对社会开放,是高校图书馆履行其社会教育职能的唯一途径,也是实现全民平等的最佳措施。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200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要求,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根据自己的条件,面向社会读者开放。2005年,也倡议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应在满足本校读者需求的前提下,努力向社会开放,真正实现校内外读者对大学校园文化与信息资源的最大限度与最广泛共享[15]。然而,时过近40年,目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虽然广受关注,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在不断增加和提高,但现实情况是,真正落地的实践活动不但数量少之又少,而且速度相当缓慢。据统计,95%以上的高校馆,由于种种因素,仍然只是也只愿意为本校师生提供信息服务,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大门基本紧紧关闭[16]。因此,相对于所有社会公众来说,共享信息资源与图书馆的平等服务,尚需图书馆人、高校、社会乃至政府有关部门相当长时间和相当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至于对实体读者和虚拟网民的平等服务,图书馆要做的应该是珍视网络这一新的教育阵地,并借此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的人文素质、培育人的人文精神;同时,图书馆要借助技术手段努力消除数字化本身给读者带来的问题和困惑,诸如信息超载、信息占有贫富不均、虚假信息和垃圾文化等,给读者提供健康、便捷的信息生态文明服务。
馆员是图书馆服务的践行者,其生态意识和和能力决定着图书馆服务的方向和水平。意识决定行动,方向决定方法。实现馆员与服务的生态和谐和永续发展,要从树立馆员的生态文明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服务素质和能力做起。具体来说就是要用生态文明理论和和谐互动的原理增强馆员的服务意识,从而带动和影响馆员的生态文明行为,借助文化生态的熏陶作用提高馆员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馆员具有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热情服务的态度,与自然、读者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服务素养和行为能力。唯如此,良好的生态文明服务环境和优质的信息文明服务,才能得以有效构建并健康运行。
图书馆和读者,是图书馆生态型服务的主要利益关联者,只有在优质的生态文明环境中,才能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而符合生态文明规律的服务,是图书馆可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读者通过图书馆提供知识和信息获取机会参与社会生活,体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图书馆通过其提供的服务被读者的利用和认可体现其存在价值,两者互为依托,并作为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共同发展并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因此,图书馆要按照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积极合作的原则去分析、认识和管理服务中的各种活动与现象,严格遵循和谐共生原则,处理好与各方的关系,来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从而促进自身发展。公共图书馆要想法设法加强跟主管机构的沟通,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丰富自己的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扩大对社会服务的开放程度,跟公共图书馆或其他文献信息机构加强合作,共享资源,真正实现平等服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是图书馆建设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图书馆有义务和责任让读者学会正确认识和开发自己,从而构建自己的生态人生。因此,图书馆既要满足读者需求,又要为读者可持续发展打基础,还要尊重读者需求的发展规律,更多地顺其“自然天性”。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图书馆建设全过程,遵循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温馨和谐的图书馆生态文明整体环境,在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里,让馆员快乐工作,让读者快乐获取,二者互相依托,和谐共进,应该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