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于乐”的当代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美育研究

2020-02-25 07:05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美育价值观思想

宋 戈

济南大学文化和旅游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论语·泰伯篇》中记载了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理念,是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修身理念。“乐”在古时泛指美的情感,常与“礼”搭配,所谓“礼乐之道”,即强调国家治理与社会情感相统一的关系。古时先贤认为,以“乐”为代表的人的审美能力获得是人格形成和价值观完善的标志。我国自古就有“修身”的教育传统,“成于乐”[1]37是我国古时对人才的终极期望,当代审美能力是一个人气质、品味、性情等综合素养的隐性体现。古今辉映,历久弥新。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要求,“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文艺的爱国底色”[2]。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的思想性、方向性和艺术性相统一,贯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3]主旨,应该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美育的重要课题。因此,追寻新时代大学生文化风貌的时代价值,阐述高校美育的必要性,探讨高校审美认知实现途径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美育的时代价值

两千多年前的“礼乐文化”讲求“道德”和“文明”的互鉴,“文之以礼乐”的传统贯通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检索历代文人墨客,“仁义礼智信”流芳千古,“琴棋书画诗”无一不通,成就了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时至今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育人成为继承和发扬“礼乐文化”的现代表达,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价值。

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高校美育,形成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美”与“德”的模式。高校美育通过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旗帜鲜明地引导大学生“修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审美品格,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抗战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劳模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谱系”[4]。这些丰厚的精神财富,通过时代语言、青年接受、雅俗共赏的传播方式达到美育的效果,使大学生在获得审美认知的同时,从“小我”转化为“大我”,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 “德”育人传统代代相传。

二是必须守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底色,坚持高校美育原则,注重解决国家美育目标始终与国家培养人才目标相一致,善于协调美育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之间的关系、美育的实用性与基础理论的配比、突出美育转化为社会影响力和引导力等问题,推动高校美育向社会美育的延伸,促进大学生美育向公民美育的高质量转变。目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审美危机现象警示人们,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需要教育的行为示范,高校文化理应引领全社会的文化自信。高校美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大学生个人审美素质的提升,也将深刻影响周围文化环境,形成社会生态美的良性循环。

三是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创建与大学生共情的审美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美育的理论支撑,无疑是大学生审美体验和评价标准。如何让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升华自我意志水平,需要摒弃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等消极情绪和观念。在这一美育过程中,要创设与大学生共情的审美环境,逐步让大学生主观情感态度转向客观态度、从审美盲从向理智审美转变,从而达到主观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转变。高校美育作为精神食粮,不但讲求数量的增加,更应关注质量的成色。在寻求补给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审美“食粮”探索中,要通过“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手段和途径,让大学生养成具有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无疑是一项国家战略。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美育是重要一环

当代审美能力不仅是评估国际人才水平的标尺,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证明。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的育人方案都与其国家意识形态、文化传承紧密相连。“成于乐”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尤为重视培养教育对象的审美能力获取和审美认知。因而,从教育的本质角度,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于乐”以修身教育为目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二者的本质属性也是相同的,均要求教育对象的价值观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且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美育的艺术特性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当代“成于乐”的深刻内涵。因此,美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当前,大学生在享受多元文化熏陶的同时也深陷“乱花渐欲迷人眼”,趋同化、娱乐化、低俗化和盲目性的审美意识尤其让人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学生形成健康、积极、高尚的审美观。而高校美育在“以德树人”的旗帜下,探索“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5]的进程中,如果更多关注“美”的外在和时尚,忽略了“育”的思想教育功能,则不可能达到思想性、方向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育人目标。同时,高校美育环节也要防止高校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过度自由化、娱乐化的隐忧。这种校园活动虽有“全员性”,但受社会审美多元化影响,往往造成育人方式的随意性和娱乐化,缺少审美规范引导和专业指导,不应提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美育作为主基调,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思维和审美行为,在高校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融入更多导向性美育的滋润,这对于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美育研究现状

当前,高校美育在艺术课程普及、校园文化的开展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美育教学策略的深层次研究上明显不足。譬如,不少高校美育教学实施中局限在某一形式范畴,学生在被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后,不仅没有获得审美层次的提升,还可能影响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认同感,究其原因,除了校园文化活动创意水平不高外,更多的是没有与学生形成艺术共鸣[6],美育效果可想而知;也有一些高校面对一群青春期[7]的大学生,常以娱乐化方式一味迎合个别青年人的兴趣偏好,既缺乏美育的导向引领,也曲解了艺术真谛,往往使高校美育陷入被动状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美育应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社会、美学等多视角多层面考虑,注重高校美育教学策略研究,遵循美育教育规律,营造优美环境,创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美育的综合教育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美”互融中充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每一个育人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培根铸魂,树德立人。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美育教育策略

围绕高校美育的思想性、方向性和艺术性教学目标,突出高校美育审美认知和审美思辨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审美?什么是“美”?怎样审美?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学会历史的、辩证的、客观的掌握审美方法,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教学效果。因此,教育策略是美育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美育教育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高校美育要“德育”与“美育”的“显”“隐”协同并进。应采用课上和课下互为补充、继承和发展统一、校内和校外言行一致的原则。高校是人文精神的聚集地,从师资到环境都有条件和能力为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搭建最为广阔的平台和最具前瞻性的机遇。要实现“德育”和“美育”的珠联璧合,首先,要从“学生需要什么”的初衷出发,“知”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困。可充分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经典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原创,传播新时代校园新风尚,用艺术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认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要探索高雅艺术的人文性与高校原创文艺活动的通俗性、多样性相衔接,增强大学生参与高雅艺术活动的兴趣;再次,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创意水平。让大学生在美育活动的氛围中切实感受爱国、爱党、爱家乡、爱生活、爱学习、爱奋斗、爱自己、爱他人的思想内涵和信仰力量。从而使美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润物无声”,由“我让你做”到“我需要做”的转变。

二是高校美育要突出审美认知和审美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审美品质的根本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葆文化自信的基石。目前,在多元文化弥漫的背景下,需要厘清两种观念:一方面,美育≠娱乐。艺术功能的任何一种阐述,都明确将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区别开来,前者是让被教育者获得知识和启迪;后者是让接受对象感受到身心愉悦。而当下,活跃在大学校园中的审美认知偏重“娱”,弱化“育”,美育混同娱乐的现象若长期固化,大学生审美能力将逐渐丧失,大学生素养教育也将无所适从。人的价值观是由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有机组成。审美对象与影响价值观形成的所有客观事物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人对外界客观事物进行感知筛选的过程中,受到中枢神经的调控,会产生意识、联系、想象等认知体验,进而生成主观情绪上的愉悦感、舒适感,这就是对美的感知力。个体对美的感知力需要愈强烈,就会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兴趣,有进一步参与审美体验的动机,这种动机持续愈久、意念愈强烈,就会生成审美意志。从审美意志上升到审美价值观,再转化成核心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外部作用。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强调,“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8]。高校美育的核心是以“铸魂”为根本,教导学生认识美、了解美、辨别美。大学生在高等教育的环境中获得“小我”的审美认知,在经历“本我”的审美引导后,养成具有爱国主义、道德价值、社会共识的“大我”审美品质。另一方面,高校要提高美育活动的创意水平。高校美育应将学生个体的审美经历、审美环境、审美兴趣、审美期待等主观因素导向更高层次、国家利益、社会化和集体性的客观展现。近年来,不少高校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讲坛等引进美育活动因高度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受到师生的欢迎,但普及程度不高。同时,不少高校自身组织的校园各类文化艺术节、节日纪念日活动、学生社团原创美育活动等,则因活动策划立意不高、艺术格局低俗等原因,虽赢得部分师生一时的狂欢,但难以达到高校美育“铸魂”的教育目标。因此,提高高校校园文化艺术创意水平,提升大学生审美辨别能力是破解当前高校美育现状的重要课题。

三是营造高校美育的思想引领环境。创新高校美育的教学方法,其根本任务是落实高校育人全面发展,为实现伟大梦想培育更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美育的思想引领要贯穿在课上和课下、线上和线下、校内和校外三个环节上,缺一不可。第一,要充分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平台。如《形势与政策课》《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发展指导课》等,在解读国家大政方针、生涯规划方法的同时,自觉地将美育贯穿在教学各环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育人环节的“行为示范性”,为学生的思想成长创设审美环境。特别要研究如何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有效“化学反应”。正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的“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2],让大学生在中国式审美中感受到公民责任意识和民族文化担当。第二,要统筹高校校园原创文化活动场所和资源。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校广播站、节庆和纪念日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党日团日、主题班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作用,增设爱国主义、民族艺术、文化自信等内容,善于把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中的美学精神纳入美育之中。第三,要充分利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进行美育。将“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各类艺术作品和节目,广泛传播、浸润师生,矫正娱乐化审美习惯,不断提升审美修养。第四,要广泛利用大学生生活的各类场所,如教室、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校园广场等,举办各类弘扬民族文化经典和世界文明成果的展览,播放经典音乐,使高校校园处处洋溢美的甘醇,让大学生抬手投足之间体味高素养人文情怀。

5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美育在探索中前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1]53。踏上新时代的伟大征程,高校美育的理想旨在“立德树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坚持思想性、方向性和艺术性相统一,既要以史为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育基因,更要关注时代、关注学生、关注未来,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底色,讲好“中国美德故事”,努力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美育的实现途径,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责任和历史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美育价值观思想
论公民美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思想与“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