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视角下的高校学生自杀研究

2020-02-25 06:20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涂尔干博士生高校学生

(上饶师范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不但大学生自杀现象增加,而且硕士生和博士生自杀人数也逐年增加。2018年,浙大博士跳江自杀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1]。中国科学院32岁的博士生张东文服致命的秋水仙素自杀;海归博士王勇受刺激自杀未遂;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6岁博士生孟懿跳楼身亡;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吴某跳楼身亡;武汉大学34岁博士生在家用电线自杀;上海交通大学一博士生从11层实验室坠楼身亡[2]。因此,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干预正在进入大学课堂[3]。目前,对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自杀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解释。一是心理健康角度的分析,这是主流的研究范式。有学者从精神障碍、人格偏差、应激压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自杀问题[4],有学者对硕士生自杀问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5],也有学者分析了博士生轻生的原因并指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6]。二是家庭教育和教育体制的角度探讨。有学者认为,性别、人格特质和父母教养方式会增加大学生自杀风险[7],也有的学者指出留守经历是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重要因素,强调高校需要提升他们的安全感,降低其自杀意念,实施危机干预[8]。还有学者指出,硕士博士生自杀的根源仍在于对生命的误解和漠视,认为对研究生群体进行生命教育至关重要[9]。三是从社会角度进行探讨。有研究者认为,就业压力是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要加强大学毕业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10]。有学者从生活压力、学业压力、社会压力和幸福感等总体性因素角度分析硕士博士生的自杀[11]。总的来看,现有研究推进了大学生和硕士博士生自杀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自杀的认识,提供了干预自杀的措施。不过,心理学是从个体角度的微观分析。社会变迁会导致自杀人群的变化,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某类人群自杀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个人的自杀则是偶然的。建立在个体心理基础上的自杀研究,对干预普遍性的自杀问题缺乏普适性的应对方案。毕竟,个体心理问题是由社会变迁导致的,单纯生命教育是空洞且抽象的,个体遇到具体的问题,空洞的教育难以发挥作用。因此,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和硕士博士生自杀问题,可以为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干预策略提供有益思路。涂尔干对自杀问题的深刻洞见作为自杀研究的丰富遗产,无疑对当今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目的就是以涂尔干自杀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高校学生自杀问题,从而为现有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文本,为有效干预高校学生自杀作出贡献。本文中高校学生是指大学生和研究生,大学生包括本专科学生,研究生指硕士生和博士生。大学生自杀案例来自笔者2006-2018年的调查,研究生自杀案例来自知名网站(搜狐)2014-2018年的新闻报道。为了对比检验,部分本专科生自杀案例来自同一网站在同一时期的新闻报道。

二、我国社会学学者对自杀现象的研究

涂尔干的《自杀论》是社会学对自杀的经典研究。其实,自杀和解决自杀问题的道德方案一以贯之地融合在涂尔干不同时期的著作之中。比如,他在第一本著作《社会分工论》中就指出,自杀现象的迅猛增加,说明当前社会存在一种混乱状态,结构的弊端可影响到整个社会有机体的普遍病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我们肯定在最大范围内收不到任何疗效[12]41。从社会结构出发,涂尔干认为,自杀是人类社会的正常现象[13]397。只是不同社会,不同时期自杀类型、自杀人群有差异。自杀不是个人事件,而与社会密切相关。自杀不是特殊的精神错乱,且以自杀动机的性质界定自杀不可取,因为所有的自杀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14]12。涂尔干特别指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轻易自杀是因为传统信仰发生了动摇[14]69。所以,那种认为教育普及或科学进步会导致自杀的观点是不对的。另外,家庭成员间交往越活跃,越频繁,家庭构成便越牢固,越能避免自杀[14]86,政治群体可通过加强集体情感来预防自杀。自杀人数和个人所在群体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成反比[14]86。预防自杀必须要有凝聚力的群体唤起共同情感,除宗教团体和家庭以外,还需要具有道德环境的职业团体或行会来尽可能地抑制自杀现象[13]415。他还认为,对付自杀,必须采取切实的行动来改变社会结构[13]430。而不能仅靠教育,因为只要决定这些思想和习惯的条件不变,这些思想和习惯就不变[13]425。总之,涂尔干认为,预防自杀是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整合社会结构、群体依恋与认同、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思想又具体体现在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之中。国内社会学学者对自杀的研究基本上也是依照涂尔干的思想路径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涂尔干《自杀论》方法论意义的讨论。有学者对《自杀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15]。有学者分析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特征[16]。有学者认为涂尔干是最早把实证和否证方法结合起来的学者,他才是“否证”方法的创始人而不是波普尔[17]。《自杀论》克服了还原论的个体主义和决定论的“社会”主义,而且涂尔干的整个著述史和理论体系都有这方面的体现[18]。涂尔干从基本概念的界定、分析单位的确立和测量指标的三个途径,实现了从个体层次到社会层次的提升,为整体研究奠定了基础[19]。结合涂尔干道德教育与原始宗教的著作,可以揭示他有关人性与社会之健康道德本原的思想;克服现代社会的病态与危机,需要通过历史性地考察现代潮流的源起和演进,在变化的现实条件下接续传统,重建人心和道德秩序[20]。

二是结合涂尔干对自杀分析的学术理路对中国自杀现象进行考察。有学者认为,《自杀论》在今天仍然对人们观察社会结构的方式和社会对人的影响方面具有方法论意义[21]。有学者通过对《自杀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梳理,探讨了我国社会产生自杀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心理[22]。还有学者认为,《自杀论》体现的是人心和社会精神方面的病态,而个人与社会又密不可分,所以,道德教育的两个要素,即对群体的依恋和纪律精神是统一的,个体心理方面的病态,同时也是某种社会潮流的表现,这对人们理解现代社会道德问题及其他社会问题有助益[23]。

三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变迁视角分析各类人群的自杀。有学者出版了《自杀研究》,研究了自杀行为的历史,中国女性、中国青少年和老年自杀问题,自杀行为的生物医学及历史文化因素研究[24]。对农村自杀的研究最具中国特色。有学者对农民自杀进行了分类,认为社会整合和社会规范的强弱与农民选择自杀的类型高度相关[25]。面子竞争的异化造成的生活压力是农民自杀的深层原因,价值观变迁中本体性价值的丧失是老年人自杀的根源,本体性价值丧失所导致的社会性价值的异化,是年轻人自杀的根源[26]。农村社会制度与文化变迁,丧失了可以获得的支持与权威,个人困扰与社会支持缺位是农村老人选择自杀的重要原因[27]。吴飞通过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田野研究,在现实语境中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中“生命”和“正义”的问题,从家之礼、人之义、国之法几个层次理解现代中国人的幸福与尊严[28],揭示了自杀现象背后深层的中国文化逻辑,以及西方观念对传统逻辑的冲击力量,进一步寻求现代中国文化中家庭新伦理的建立路径[29]。

就高校学生自杀问题而言,涂尔干提出的建立职业群体预防自杀的对策并没有针对性,国内社会学学者从传统文化变迁视角分析自杀,本质上仍是涂尔干的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视角。但对大学生特别是硕士博士生自杀的研究非常少,不过,涂尔干指出的道德秩序重建和道德三要素可以为分析中国大学生自杀问题提供理论资源。本文试图超越既有研究的分析视角,从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挖掘养分,分析高校学生自杀问题,为自杀研究做出理论与实践贡献。

三、不同学历层次的高校学生自杀的特征

经过调查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因为学历不同,高校学生自杀呈现不同的特点。

大学生(本专科学生)以情感性,特别是恋爱情感受挫自杀的类型为主,工作压力类的自杀较少。笔者收集了一所本科院校在2006-2018年大学生自杀数据和案例,在2006-2018年该高校学生自杀人数为11人。其中,有9位大学生属于情感性自杀。2015年一位女生因家庭矛盾(并非父母干预其婚恋),与母亲吵架选择自杀。其他8个自杀案例均与恋爱有关。有的是因不愿意分手跳河自杀;有的是自己移情别恋,因为对方不愿意分手,被迫跳河自杀;有的是毕业后想和男女朋友在一起并结婚,因双方家庭地区相隔较远遭到父母反对,最终选择跳河自杀。只有两人是非情感性原因自杀。2006年,因补考课程太多无法按期毕业,一位男生在家乡跳崖身亡。此学生在宿舍留下的遗书上表示,因不能毕业,愧对家长,并明确说明,辅导员在每学期都做了大量工作,甚至把他从网吧拉回学校,请家长不要找学校和辅导员的麻烦。2017年9月,有一名新生在入学后不久就自残,第二学期开学后,这名学生在校服药自杀。从网络报道来看,这个调查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都是因为情感问题而选择自杀,另外还有少数是因为借了高利贷受到逼迫而选择自杀。

硕士博士生以学业受挫型自杀为主,工作和生活压力型自杀为辅。笔者选择了几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自杀案例作为样本。为了便于比较,邀请了省内一所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211高校的同仁配合调查,他统计了2006-2018年硕士生和博士生自杀数量和类型。他的调查结果可以佐证笔者对新闻媒体报道的硕士博士生自杀典型调查的可靠性。学业受挫型的自杀引人关注的有:2015年,中南大学研三学生姜东身跳楼身亡,他在遗书中称论文答辩遭导师为难;2016年,因实习不顺,毕业论文未能通过,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孙腾霄跳楼身亡[30]; 2017年,兰州大学一名研究生不幸坠亡,主要原因是论文压力太大而选择自杀;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不堪导师重压跳楼身亡[31]。另外,有一例是师生关系变异导致的自杀。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硕博连读生杨宝德跳河自杀,出国进修不顺利是主因。最后,一起受到广泛关注的自杀事件与工作压力有关。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因求职受挫和学校阻止其母亲进入学生宿舍而在宿舍自杀。她在遗书中感叹“知识难改变命运”。

四、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视角下的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分析

(一)传统与现代的教育理念冲突

中国人的教育理念主要来自儒家,儒家教育是以培养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立志建功立业的人为目标;教育内容是儒家的仁义道德;教师是知识与道德的权威,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育活动重灌输轻互动[32]。许多小孩在尚不知什么是仁义礼智时,就已经知道用这类言词来博得许多大人的喝彩与关爱[33]。中国传统社会读书人求知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或一种工具,以达到个人做官和谋财的目标[34]。从古至今,这种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观念代代流传,成为读书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每个家族培养后代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行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制度,大学生成了天之骄子,研究生更是罕有,都能在体制内分配到较好的单位。改革开放后的1970年代和1980年代,因为人才匮乏,文凭成了衡量个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更是鼓励了人们追求高文凭高学历。1996年,国家宣布取消大学生毕业包分配制度。但是,现在很多部门仍给硕士生、博士生、“985”和“211”高校的本科生各种行政待遇,如博士生享受副处级待遇,硕士生享受正科级待遇,本科生享受副科级待遇。学而优则仕,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拿高文凭,毕业后进入体制内工作从而获得一官半职,仍是很多人读书的目的并承载着他们家庭的同样期待。某段时期高校批发博士帽成了十分流行的现象,很多在职官员去拿高学历高文凭,作为晋升的垫脚石。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这些情况已大有好转,正逐渐由文凭社会变为能力社会,但人们仍以不断读书拿高文凭高学历以进入体制内单位为目标,以能否高官厚禄作为读书有用无用的标准,乃至作为人生成功的唯一通道。

现代教育理念是,在孩子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把他当作一个人来看待,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为孩子们提供面对这个世界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终极态度”正是个人成就道德自由的基本前提,是通过教育成为的那个“人”[35]。现代教育的目标偏重文明修养,培养学生兴趣、独立的判断能力等,是权利平等下的学生自主。而且注重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保证学生权益,着重教师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教师声称规范是值得尊重的,自己也尊重规范[36]123。只有这样,教师才有权威,规范才有权威。教育无论是针对富人教育,还是穷人的教育,无论是为职业作准备的教育,还是为行业职能做准备的教育,它们的目标都是在我们的心中确立一整套有关人的本性、权利与义务、社会、个人、进步、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观念,这恰恰是民族精神的基础[36]234。现代社会,人们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然成长,评判成功的标准越来越多元化,不会出现人们为一个目标而去做违背人个性的事情。正如涂尔干所言,我们越来越相信,不要把所有小孩子都限死在统一文化中,好像他们将来注定要过同一种生活似的,而要因材施教,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道德意识的强制性应该采取各为其用,各尽所能的形式[12]5,而不是违背个人意愿、兴趣和才能,去追求与自己不适合的高学历高文凭,更不能仅仅把教育当作谋取高官厚禄的唯一目标。否则,在传统社会转变成现代社会过程中,人们就很容易出现行为失范,即要么越轨,要么自杀。

(二)教育手段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传统教育理念表现在行为方面就是教育的手段化。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社会,从理念到制度设计,再到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浑然一体。人人都以有较高的行政级别而自豪,整个社会也以行政级别高低判别一个单位的好坏。对行政级别不同的单位或个人,人们的态度迥然不同。因此,非政府部门非要套一个行政级别;教授在一个科长面前点头哈腰,搞技术的不如当官的;十几位教授竞聘一个副处级岗位;人们考公务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等。这些现象都说明教育纯粹是个人改变社会身份的手段,也是家庭改变命运的工具。如果读了大学和博士从事快递工作将会被认为有病[37]。清华毕业生卖肉被认为是不正常,大学生工资比农民工低成了人们的笑谈。因此,读大学,读研究生成了个人及其家庭的期望,成了进入更高阶层的工具——虽然教育有实现社会流动的功能,但那是建立在人与人平等基础上的价值实现,而不仅仅是获得高官厚禄并成为人上人的工具。教育变成了科举制式的应试教育,社会用人唯成绩论、唯学历论,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能力和锻造人的品格等。实际上,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违背个人兴趣的读书,片面追求高学历高文凭的读书,对提高个人能力没有帮助。这是错误地理解了教育的含义及本质,是传统教育理念的不良影响。

即使个人凭兴趣选择本科教育以外的渠道,如职业教育等中国人看来不能成为上层人和从政的途径,也会遭到家庭的反对。一般而言,中国家庭和家族常常以出了大官为荣,极少以出能工巧匠为荣,即使以此为荣也要比前者少很多。这关涉到一个家族和家庭的面子,如果一个人做的事业符合家族的期待,那么他不但自己感到非常荣耀,他的家人也会为他感到骄傲。在中国社会,因为面子文化的存在,许多事情不是个人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家人想不想他做以及他做了后为家人带来什么后果的问题[38]。人们有时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追求不适合自己的高学历高文凭,特别是需要花费大量心血的研究性学习的硕士博士生,结果路越走越艰难。最后,在巨大学业压力面前选择自杀,同时觉得对不起家人,辜负了家庭的期望。

(三)群体性依恋感缺乏

在谈到对社会群体的依恋时,涂尔干指出,人们必须有一种能把自身与社会连结起来的兴趣。倘若社会只是某种与个人不同的东西,倘若社会与我们完全不同,以至于格格不入,那么这样一种依恋将是不可理解的[36]51。除非个人投入社会之中,否则他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无法完全认识他的本性[36]52。中国高校学生的自杀恰恰在于对社会群体依恋的缺失,从浙大自杀的那位博士的遗书来看,很多人自杀都认为自己很孤独,似乎离开这个世界是种解脱。他们没有走入社会就体会到了社会个体原子化式的孤独,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但是,这种孤独的产生,对群体依恋的缺失是来自学校教育,确切地说,来自于传统理念下的应试教育。因为教育是入仕,是成为人上人的关键,应试教育的目标必然一元化,必然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学生很难发挥个体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途径,从而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应试教育的制度设计就是从小学到高中每次考试都要排名,而且还要公诸于众。大学的各类奖学金、入党等也是以考分为主。各阶段的学生就是在这些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的,同学之间缺少现代合作性学习和多元目标的选择性学习所产生的温情。个人对班级的感情淡薄,学生一旦遇到学习困扰,很可能就被老师和同学“遗弃”,最终选择自我放弃而自杀。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这些情况并不鲜见。所以,近年也出现了自杀低龄化、小学化等现象。

(四)教育中自主性缺失

涂尔干并不赞同康德的说法,认为理性不是一种超验的能力,它是本性的一个组成部分[36]84,道德良知所需要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主性[36]85,道德的教授既不是布道,也不是灌输,而是解释[36]89。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会自己理性判断,独立思考,这是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中道德三要素(纪律精神、对群体的依恋和自主性)中最重要的要素。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目标的一元化和手段化是必然的。应试教育无疑是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设计,灌输式教育方法又是人们在应试教育下的理性选择。这样,在我国不同学历的学生中,大多数缺乏自主性,不但表现在生活上的依赖性,而且表现为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或者说缺少批判精神。从表面看,现在大学生自杀是以感情自杀类型为主,硕士博士生以学业为主,二者相差较大,但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缺少自主性。虽然现在大学生是以感情自杀类型居多,但在毕业分配制度时学业自杀是占多数的,一是大学禁止恋爱,恋爱人数少;二是如果拿不到毕业证,分配工作将被延迟或不能分配工作。改革开放40多年,大学生不包分配也过了十几年,大学教育已经普及化、大众化,由于大学精英教育已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人们逐渐接受了以能力为标准的社会的到来,就像户口的含金量下降一样,人们对大学毕业能找到好单位进入政府部门的期待在同步降低。现在大学的自由度在增加,一方面大学生恋爱比例在提高,另一方面,恋爱伤害问题凸显。书本上的处事原则或老师教育的知识常常因缺少学生自主性而失效,因为学生从小就接受灌输式教育和教条式教育,没遇到问题时谈解决办法头头是道,遇到问题则手足无措,从而选择自杀。

硕士博士生虽然也会遇到感情问题,但能否顺利毕业并进入好单位则是重中之重。如果学生考硕士博士不是为了兴趣,而只是为了拿文凭并期望凭借高学历进入体制内单位,那么他们的学业压力肯定非常大,能力提升也非常有限。那些只希望通过考硕士博士改变命运或仅为实现家庭成员的希望而读硕士博士的学生并不适合搞研究或进入研究性学习阶段,遇到学业困难机率更高,更易因学业困难而自杀。这是缺少自主性的另一种表现。所以,大学生和研究生自杀类型虽然不同,但相同的一面不容忽视且更重要。

五、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对干预高校学生自杀的启示

综上所述,高校中本专科生与硕士博士生自杀类型不同,本专科生以情感型自杀为主,硕士博士生以学业型自杀为主。虽然类型有差异,但本质上都是传统教育理念在目的、手段上的不同表现。在社会分化与变革进程中,涂尔干尤其重视道德、信仰、价值体系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指导作用,强调的几个核心概念是集体情感、集体表象、社会团结,贯穿的一个主题就是,社会需要共同的道德为基础。即使是讨论自杀问题,涂尔干也是从道德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涂尔干特别强调社会仅靠教育遏制自杀是无效的,道德气质的变化证明,我们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清除一种变化,就必须消除别一种变化[13]426。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对干预高校学生自杀的启示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改变教育理念。传统社会同质性高,成功标准一元化,教育具有教条性、教化性或驯化性特点,缺乏自主性教育。现代社会异质性高,成功标准多元化,个人主义占主体地位,人们更强调个人的权利和存在意义,以及权利平等和职业平等。要防止大学生和研究生自杀,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回归教育的本质,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办学体系。教育仍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社会阶层地位,但不是靠获得权力成为有特权的人上人,而是强调经济、声望、权力上的某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建立在权利平等基础上,而不是成为传统社会中“官禄德”三位一体的优势。从竞争式教育变为合作式教育,灌输式教育变为启发式教育。在教育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所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成为一个现代公民。

其次,增强高校学生的群体依恋感。现代性教育必须是一种合作式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对群体的依恋,从而降低自杀率。涂尔干在《自杀论》中认为,宗教、家庭和政治团体能预防自杀,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团体,现代社会宗教、家庭作用式微,更多的要依靠职业群体产生凝聚力来抑制自杀[13]415。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而言,因为他们还没有职业群体可以加入,可以让他们参加各类社团,让社团真正成为他们自主的群体,从而获得对群体的依恋。

最后,培育高校学生的自主性。需要在学校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注重理性精神的培育。因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塑造人,培养独立自主的个人,这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也是其他德性赖以滋生的根。道德教育如只是教人应该如何是没有用的,必须培养他们自作决断的能力,这就需要不时地把他引入实际的情境中[36]92。让他们有机会实习,才能锻炼出他的道德能力[39]。在社会情境中,学生只有有了自主性才能去真正遵守和运用道德规范,个体只有依靠自主、理性去应对日常社会生活事件,追求一个完美的自我,发现自我价值,才能实现一个美好的社会。如果具有了自主性,大学生和研究生乃至各阶段的学生就不会盲目地或在家庭压力违背自己兴趣去追求不适合自己的高学历高文凭,从而真正把教育当作实现人生的终极态度的途径。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应该如此。

猜你喜欢
涂尔干博士生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留给我们什么?——社会学家马塞尔·福尼耶访谈录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涂尔干思想中的发展社会学观点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及其启示
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