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承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创新
——以“南京白局”艺术传承为例

2020-02-25 05:59毕清波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南京文化遗产物质

毕清波 岳 鹏 薛 淳

(南京工业大学数理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在注重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同时更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1]。 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璀璨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一个地域时代文化的背景,是一个社会群体记忆的沉淀。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非遗”保护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开始关心过去街头随处可见而现在逐渐消逝的民间习俗和手工技艺。 就目前来看,有的“非遗”项目开始焕发第二春,它们不仅在国内轰轰烈烈,而且在走出国门后,成为了世界遗产。 有的却举步维艰、踽踽独行,例如以口授等方式传承的将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且因保护受限及关注度不足等原因,它们始终面临尴尬境地。

当代大学生拥有广泛的文化知识面和较强的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再加上大学校园文化资源丰富,所以,对于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当代大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群体优势。 大学生们积极主动投身到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不仅能够促进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事业,而且能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扩充大学生们的文化知识面,这也符合当代高校培养优质大学生的教育理念[2]。

一、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局”的现状

“南京白局”是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种,它始自明代至今已经有600 多年的历史。 关于“南京白局”的形成主要有三种说法,分别是“机房生成说”、“织工擅唱说”和“青曲别种说”。 “南京白局”曲目近百个,内容大多是编自当地的新闻趣事,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 随着织锦业的发展,“南京白局”一度也达到了鼎盛时期。 1949年后,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白局老演员为骨干的专业剧团——“南京白局”剧团来抢救这个濒临灭绝的剧种。2000年以后,“南京白局”中最古老的唱腔“南京调”的唱词首次被发现,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京白局”是过去南京文化的“活化石”,也是老南京的“方言仓库”,对研究南京语言的历史流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现如今南京白局这一戏曲体系经过老艺人们的精心整理挖掘后,得到了系统化的完善。 可是要真正传承白局还是得靠专业的艺人,而现在业余的白局艺人却占大部分,其中真正能够领悟到白局精髓并且想要传承白局的艺人却微乎其微[3]。 所以,要想让这门艺术不至于消亡就要让人们了解到它的历史文化, 了解到它独特的内涵,进而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它,从而让这门宝贵的传统艺术得以传承。

二、大学生传承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

南京白局这门传统艺术有着鲜明的时代和地域印记, 这一特性主要源于其历史发展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性使得“南京白局”在传承上受到了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地域的限制。 毕竟,这一艺术形式的兴起与南京纺织业的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过去繁荣的人工纺织在工业机械化的进程中,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伴随着的白局也开始没落。 南京白局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南京当地方言说唱,则在这一点上大大限制了其受众群体,同时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现如今,南京的外来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再加上普通话的普及,韵味十足的南京当地方言遭到严重的冲击,甚至现在大多南京本地的80 后90 后都不会说南京话,更不必说表演白局所用到的老城南方言了[4]。 而随着社会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化的发展也进入多元化时期,作为传统文化的南京白局受到来自当下各种新型文化的冲击是无可避免的。 然而,白局的艺术表演内容一般都是取材于南京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涉及一些家长里短、流于市井的琐事,使得内容上略显粗俗,并且往往充斥着“土气”,难登大雅之堂。 因此,想要当下沉浸在新文化浪潮中的年青一代们接受这一传统艺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青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而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艺术瑰宝,当代大学生作为优秀的文化继承人, 有义务有责任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些蕴含着民族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 而在传承和弘扬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务必结合当下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途径。

三、大学生传承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践行举措

我们以“大学生传承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与创新——以‘南京白局’为例”为调研项目,考察这一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受众对白局的认知并感受白局的魅力;了解白局发展现状以及白局在传承道路上的困境。 后期将实践活动的调研结果,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努力加强对南京白局的推广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白局,学习白局,并将白局传承下去。

第一步,制作调查问卷,准备前期资料和设计路线安排。 前往市中心地区,向路人说明我们的调研意图,发放调查问卷表,调查市民对南京白局的认知情况及对其传承形式的建议,收集数据,统计结果,得出有效反馈信息。

第二步,前往湖南路狮子楼,现场观看南京白局表演,亲身领略该艺术特有的风情。 采访白局观众,根据南京白局的表演的受欢迎程度和观众的评价,结合调查问卷,初步分析白局现状。

第三步,走进南京老城南甘熙故居南京民俗博物馆,参观南京地区民俗技艺展示区;参观南京云锦研究所,探索南京白局历史。

第四步,采访“南京白局”传人——徐春华老师,徐春华老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局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走访夫子庙永熙茶楼的徐春华白局传承社,通过采访白局传承老师了解白局的现状及其在传承道路上的困境并探讨解决方法。

第五步,对此行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将南京白局的发展现状和传承困境等调查结果系统的呈现在实践报告中。

四、大学生传承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路径

(一)以当代青年大学生为首要目标,开启校园宣传通道

当今的青年学生才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兴旺发达。 而学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和弘扬的主阵地,有效传承与创新传统优秀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里面,关于传统的文化通识教育,学校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比如通过组织相关学生社团活动,或者开展课程教学将其编入课程内容,从而一步一步的实现大学生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另外,教师这一角色在强化传统非遗文化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为此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传统非遗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指导。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感悟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实现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5]。

(二)拓展社会公共宣传平台,加强传承与创新宣传力度

非遗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同样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依赖着社会的“反作用力”。 所以,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对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工作的支持与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从学校到政府再到整个社会群体,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力量。 例如,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主导,文化传承与普及当从娃娃抓起,这需要南京白局的工作人员整合相关教育资源,依托于中小学的特色教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从而有效发挥青少年这一群体在传承非遗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并且南京市对“南京白局”的保护传承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包括成立“南京白局”研究会、组建白局演出队、逐步收集和整理“南京白局”的文史资料。 政府需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调控学校、企业以及“南京白局”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大力支持“南京白局”组织的相关演出,并建立健全关于“南京白局”传承与保护相关系统组织结构。 另外,政府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校、企业以及一些公共场所组织关于“南京白局”宣传和演出活动,同时还应避免一些企业文化下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情形出现。

虽然传承和创新地方性传统非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义不容辞,但是中国优秀传统非遗文化源远流长离不开社会各方力量的学习与践行。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历史赋予了我们承担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 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民族文化责任意识相结合,形成中华民族地方性传统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实现校内外联动,时刻做好传承和创新地方性传统非遗文化的准备,莫让“传承与创新”只是作为口号。

(三)强化当代大学生责任使命感,在传承中创新

“南京白局”艺术在从20 世纪50年被发掘拯救到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期间,地位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民间说唱艺术到地方性艺术,再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的还有白局的艺术制式和艺术生产秩序。 在得到政府的支持与肯定后,白局的艺术制式和艺术生产秩序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不再是混迹于民间的那种边缘而又封闭、开放而又多元,仅游离在知识精英视野之外、流散于街坊乡村之间的“小打小闹”[6],而是真正地拥有了专业的舞台表演,其地方身份获得了重新建构——“南京白局”。 此时的“南京白局”不再仅仅作为一门民间曲艺,更是一门兼具地方性、艺术性与专业性的传统文化艺术。 然而,虽然其地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更迭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往往应接不暇,所以,人们很难停下脚步,驻足。 而大多数人更乐于盲目地消费各种满足于一时的快餐文化。 所以,传统文化在与新文化的碰撞中,一开始总会被破坏的“体无完肤”,继而在无声无息中走向灭亡。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结合当下新文化迎合大众群体兴趣的特点,将传统文化与之相融合,让新文化的特点寓于传统文化之中, 让传统文化穿上新文化的外衣,就可以既满足于受众群体的即时即乐的消费观念,又达到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的目的。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传统经典的文化艺术,还是伴随新时代兴起的新文化,想要一直保持着新鲜活力,就必须要有“新”东西,这就意味着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结 语

大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让同学们在了解“南京白局”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地方性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浓厚的民族精神和人文气息,从而激发他们尊重和探索地方性非遗文化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同时够唤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民族使命感[7]。 地方性非遗文化本身寓于当地的人民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并随着其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扬弃,不断地完善,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的传统非遗文化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基因不被淡化和取代。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在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 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南京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南京不会忘记”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活态文化
南京·九间堂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