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价值观的文化源流探析

2020-02-25 03:22钟锡进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博爱慈爱亚里士多德

钟锡进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友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早在“轴心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就已经提出了友善的道德原则,并将其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重要价值准则。不论是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资源中,还是在西方文明的理论传统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友善思想。探寻友善价值原则的东西方文化源流,对于更好地建构与践行友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文化中的友善资源探析

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一个讲求以和为贵的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是不乏关于友善的思想资源。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友”“善”的文字,其语义也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而在诸子百家学说中,儒家思想中关于友善的论述是最为丰富的,从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到忠恕之道,从和而不同到天下为公,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友善的价值内涵。

(一)友善的本义及语义演变

友善两字连用并作友好释义,最早是出现于《辞源》当中,这是据目前所能考察到的最早文献,然而作为单字出现的“友”与“善”则能从更早的文献中找到。“友”的甲骨文字形为,像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金文还有一种写法是在甲骨文基础上加,即,意为两人共同协商,互相鼓励。《说文解字》中,对“友”有着明确解释:友,同志爲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关于“友”字的释义,从古至今已经引申出多种词义,从“两人协助”到“佑助”,再到“友好”,最后发展到作为一种善的品质纳入道德范畴。

(二)“仁者爱人”的友爱伦理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孔子创立了以“仁”为主的“仁学”思想体系,后经孟子荀子及汉儒的发展,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孔子提倡的“仁”源于氏族宗族血缘关系,首先体现为亲子之爱,“爱亲之谓仁”(《国语·晋语》),对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的爱,是“仁”之本始。孟子也指出,“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把爱亲之心视为“仁”的本原。然而,仁学思想发源于爱亲之心,却不限于亲子之爱,孔子指出“仁者爱人”,把“爱人”视为“仁”的核心与方式,这里的“爱人”超出了“爱亲”的范围,它要求爱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而是扩展到血缘关系以外的其他人,这种由亲而疏由近及远的“爱人”思想集中表现为“泛爱众”的伦理要求,它是一种超越血缘之爱更加注重整体利益的道德规定。儒家的友爱伦理建立在其“仁学”基础上,同样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首先是友善对待亲人,然后推广为友善对待朋友,最后推广为友善对待所有人。友善发源于有着血缘关系的兄弟手足之爱,但又必须超越手足之爱,只有从友爱兄弟推广到友爱所有人,友善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普遍规范意义的道德原则。

“仁”的要求是“爱人”,而“爱人”则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孔子将“忠恕”原则视为行“仁之方”。“忠恕”原则从消极意义上理解,体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约束;从积极意义上去理解,则可解释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要求。“忠恕”原则强调推己及人,“能近取譬”,它以“人同此心”为前提,推知己所欲亦人所欲,己所不欲亦人所不欲。友善需要“忠恕”原则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只有将心比心,互相理解宽容,互相尊重与帮助,才能真正做到“爱人”,构建人际间的和谐关系。

仁被定义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最高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其根源也在于它对于人的肯定,以及对于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规定,这种规定就是强调要“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以爱为纽带,从血缘之爱推衍到无血缘关系的友爱。儒家的友爱伦理主张“泛爱众”,并非就是不分好恶地友爱所有人,而是要有所取舍,不能亲近不“仁”之人,孔子强调“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并告诫后人“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里仁》)

(三)“和而不同”的友善原则

儒家强调“和而不同”的思想,成为了友善的基本原则。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和”与“同”的论述,如“礼之用 , 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论语》中关于“和”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可释义为“和谐、恰当、恰到好处”“和睦、团结”,也可理解为在保持矛盾对立面存在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作为儒家的重要思想,就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时,能够看到差异,并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总体上的和谐,如果容不下差异的存在,一味追求绝对的相同与统一,则可能产生相反后果,和谐统一的目的反而难以实现。坚持友善原则,首先需要接受“和而不同”的思想,正所谓“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能执着于“同”,而应注重追求“和”,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强调“和”,它更多被解释为“人和”,正所谓“天时地利与人和”,没有人与人之间和睦合作的“人和”,天时、地利则会失去意义。“和”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和实生物”的思想,做到对相异多元事物接纳与欣赏的“和”,才能“生万物”。实现“人和”需要以“致中和”为基本原则,“中”指的是适中,讲求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通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做事分寸的适中把握,做到不偏不倚,既不过也无不及。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非常注重“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把“以和为贵”作为交往的基本原则。坚持和而不同,做到以和为贵,必须以包容为前提,只有能够做到包容差异性,甚至容许相反意见的存在,才可能真正做到和。和而不同不仅是在人际交往中发挥作用,它对文化融合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儒释道等多元文化共存融合的文化形态,这些不同的文化共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规则与信仰,它们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结构。

二、友善思想的西方文化源流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同样孕育着丰富的友善思想,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便在其《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专门论述了何谓友爱以及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友爱。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与其幸福论以及城邦正义论密切相关,对西方文化影响深远。而启蒙思想中的博爱道德主张同样,对西方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友爱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一)亚里士多德友爱观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是建立在其伦理学基础上的,他的友爱论是与其幸福论联系在一起的,友爱是通往幸福的途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活动目的即是为了追求幸福,他将幸福划分为几种层次,而其中最大的幸福即是与朋友一起过沉思的生活,在友爱中享受最高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友爱首先是一种自爱,自爱的目的即是对自身德性完满的追求,因为通过对德性的追求,才能找到合乎德性的友爱,而只有这种性质的友爱,才是善的友爱。善的友爱是持久的,是因为彼此的善或者优点而相互吸引,这种友爱关系是因对方自身的原因而确立的,而不是因为对方能带来快乐或者便利才确立。亚里士多德把这种善的友爱称作为完善的友爱,这种完善的友爱是很难求得的,它只会产生在两个有德性的人之间,并且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共同生活,相互了解以及形成了共同道德以后才可能产生。

亚里士多德把最完美的友爱称为善的友爱,也即德性的友爱,但这种友爱是难以追求得到的,更多的是较低层次的友爱,比如有用的友爱与快乐的友爱,这种友爱都不是为了友爱本身,也不是为了朋友自身,而是为了对方能带给自身快乐或者有用处。较低层次的这种友爱是功利的,交往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根据康德的理解,这种友爱,其实是把他人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这种友爱关系是脆弱的,它建立在自利基础上,人们很难在这种友爱关系中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德性的友爱,只有在德性的友爱中,人才能实现自爱与爱他人的统一。“由于善良人对自身都是这个样子,他对待朋友也正如对待自身(因为朋友就是另一个自身),而在朋友那方面也是如此,这一切也就是作为朋友所应真实具有的。”[1]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论述了友爱与公正的关系,论证了友爱对于促进城邦团结与公正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城邦这个政治生活共同体中,总会存在利益纷争,要实现城邦共同体的团结,仅仅依靠公正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友爱,只有在城邦公民之间建立良好的友爱关系,这个城邦才是稳固的,因此亚里士多德强调在城邦中应该做到让友爱与公正并存。

(二)启蒙思想中的博爱精神

在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下,法国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确立了世俗化的博爱精神。在启蒙思想中,“人生而平等”,打破了身份特权的不平等,也打破了基督教的平等观,人们不再必须信仰上帝才能获得平等,人们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平等,由此也决定了更具普世意义的博爱精神。这种博爱精神不同于中世纪神学博爱,它是针对所有人而适用的人道主义精神。世俗化的博爱精神要求人们去友爱他人,而不需要管他们是什么民族以及信仰何种神。这种博爱精神是超越了阶级和阶层差别、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友爱观,它要求人应该平面化均等化对待他人,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与平等权利,建立起对所有人无差别无等级的爱。

文艺复兴带来了人的觉醒,人们不再寄希望于神的救赎,而是更加注重人本身的自我解放,正是这种对人的关注,近代博爱精神才能超越了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并作为一个革命口号从私德领域进入到公德范畴。近代博爱思想一直影响至现代,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普遍接受的道德原则,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伦理基础。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应该善待所有人,而每一个人也应该受到所有人的善待,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类真正实现和平共处,携手合作共同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博爱不仅是一种友爱他人的情感,更是一种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原则,体现了公共意志对公共利益的追求。

三、宗教文化中的友善思想源流

在东西方文明中,宗教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宗教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文明以佛教道教为主,而西方文明则以基督教为主流宗教。宗教具有慰藉人心劝人向善的功能,宗教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友善思想,追溯友善的文化源流,需要发掘宗教文化中的友善思想资源。

(一)佛教“六和敬”中的友善精神

在佛教文化中,“六和敬”是非常重要的律法,而在“六和敬”精神中,蕴含了丰富的友善内涵。在佛教教义中,“六和敬”律法为释迦牟尼佛所创,“诸有诤事,若已起,若未起,悉令息灭已,同修六和敬法”,时至今日,“六和敬”依然是处理佛教僧团之间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佛教团体成员和谐共处,以及维护佛教团体与世俗社会团体组织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原则。

明代智旭把“六和敬”表述为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2]所谓见和同解,指的是在见解上的一致性,这里的见解主要是指对于佛教教义的信仰,对所有佛教徒来说,大家同是佛陀弟子,因此应该对于佛陀教义的认同是一致的,在消除世俗与真谛之见解的差别后,大家便成为同修之友。见和同解实质上是指出了友善的前提,所谓志同才能道合,佛教中讲友善需要以认同佛教教义为前提。戒和同修讲的则是修行中应修持戒律,遵守住佛教的各种戒律才能做到共同修行,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人与人之间才能实现友好共处。身和同住则指出了个人修为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它强调人应该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健康与洁净,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喜欢与尊敬。口和无诤要求的是不要去做无谓的争辩,在言语上约束自己,并做到和善,管束好自己的言语,做到不争不辩,就是一种修行,更是一种智慧。意和同悦指的是在精神上要意业清净,在思想上保持一致,实现修行上的意和,有意和才能共事,意和也就是共识的形成,这是合作的基础。利和同均则主要指共同修行的人应共享佛法之法露,根据佛教教义,佛法是为度化众生而立,因此,利和同均的深层含义是要求修行之人分享佛法,弘扬佛法,从而让更多的人享受佛法的利益。“六和敬”是佛教精神的重要体现,它虽然是佛教内部的清规戒律,但对世俗社会友善观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借鉴“六和敬”精神的思想内核,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际和谐与社会稳定。

(二)道教“慈爱”中的友善观

道教主张“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将慈爱作为道家弟子重要的修行法门,“慈爱”起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有“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3]在老子所说的三宝中,“慈”是首位重要的品德,它要求统治者应该秉持慈爱之心,也教导普通百姓也应以慈爱之心待人,慈爱是天道,人需要效法自然,才能得到慈爱的卫护,如果舍弃慈爱而去追求勇武,则是背道而驰,必不能至。因此,在老子看来,“慈”是立国之本,慈爱不仅是统治天下的手段,也是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准则,慈爱百姓才能长治久安,慈爱他人才能避免争权夺利,实现和平共处。老子的慈爱思想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慈发源于天道,慈爱之德是统治者必须遵守的天道,老子由此确立了慈爱所具有的超越性地位,也决定了老子慈爱观的丰富内涵。老子的慈爱观与“损有余而补不足”联系在一起,慈爱是按照天之道的要求扶危济困,以消除人之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负面影响,它要求统治者顺应天道,做到让百姓享有其应得的利益,在各享其分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

道教具有强烈的济世情怀,它提出“以慈爱为百行之源,以众善为资身之本”,就是强调要以悲天悯人的慈爱心怀,广度世间苦海轮转之人,将道门的善心善行推广到大千世界,拯救苍生,无量度人,从而实现众经之首《度人经》中所描述的“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理想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有人像亲人一样互相爱护,没有纷争与苦难,人人都能享受太平丰裕的生活。道教的慈爱观蕴含了丰富的友善思想,慈爱不仅是道门中人的修行戒律与道德信仰,也是处理世俗生活中各种纷争冲突的伦理原则。

(三)基督教“爱人如己”中的友善思想

基督教对爱的诠释首先是从爱上帝出发的,在基督教义中,上帝对人的爱是天然而神圣的,而作为对上帝之爱的回应,人类必须敬爱上帝,这是信奉基督教的第一要义。由对上帝之爱又衍生出对爱人的教义,爱人是爱上帝的体现,因为上帝爱世人,同时还要求人们互相关爱,“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4]

在强调以爱的普遍性为核心的博爱以外,基督教文化中蕴含了一种平等观,基督教教义规定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4]在教会内部,人们都是以兄弟姊妹相称,只要信奉基督教,人就获得了灵魂上的平等,在成为了上帝的选民以后,便不再受现实生活中不同身份的约束,人们有了共同的天父,都成为了上帝的儿女,拥有了宗教意义上的平等地位。人人拥有宗教的平等地位还体现在人人都能同等享受上帝无私普遍绝对的爱;特别是基督教义要求教徒无条件地去爱他人,在这种博爱思想中,每个被爱的对象都是平等的,是没有差别没有等级的,因此每个人都能得到同等的爱。基督教文化的博爱思想与平等观念,对于促进人与人的友爱和谐关系产生了重要作用,它们都强调顺从、互助与关爱他人,这些宗教思想能够有效地缓和社会矛盾,融洽世俗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从而推动现实世界中友善观念的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价值原则,友善价值观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同时,友善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的价值原则,它是在充分吸收了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成果。友善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人类历史文明中友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其本身也将成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猜你喜欢
博爱慈爱亚里士多德
慈爱的妈妈
灯 塔
互动体验营“博爱星” 周键文
慈祥和慈爱
博爱之歌
中盛博爱 蓄势直销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最慈爱的爸爸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