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梦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其内在要求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新尚质。随着工匠精神传播至多个领域,成为社会热点,工匠精神的培养也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面对时代需求,我们应积极探索学校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着眼职业教育的属性,让工匠精神走进职业教育,思考其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和培养,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最终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社会所需人才。并且,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职业院校要在工匠精神引领下高质量办学,创新举措,强化对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和培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以敬畏、专注的姿态投入到学习实训中,成为具有工匠精神、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求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等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而具备“工匠精神”这一核心职业素养的学生无疑备受企业青睐。这对培养符合现代工业需要的“匠人”,实现职业院校生的人生梦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中国要想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发展,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不仅如此,企业发展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型人才。要想更好地培养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人才队伍,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在职业教育中倡导工匠精神是必然选择。将工匠精神置于职业教育,是把握职业人才培养规律,培养适应职业要求的应用性人才的行之有效的手段。现如今,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的紧缺,要求职业教育有所作为。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工人才的重要阵地,应承担起人才培养之责,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任务,其任务不再局限于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普通技工,而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要想实现此目标,职业教育就必须坚守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实现教育改革和升级。工匠精神所包含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新尚质的特质为职业教育提供了精神动力,促使院校提高站位,不断提升教师教育能力和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以实现被社会赞誉的更高发展目标。职业教育特色鲜明,应以工匠精神深究发展定位、服务面向、人才培养,走出特色发展道路。可以说,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的必备品质,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就从业者而言,具备工匠精神的人能够促使其在企业站稳脚跟,谋求更高的职业发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国家需要是人才队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企业需求是前提条件,个人发展则是内在动力,工匠精神是这三者共同的要求。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成为满足新形势下发展职业人才的需要,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也为职业人才队伍培养提供了目标指引和新的思路。
随着国家对工匠精神的倡导,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关注和研究逐步深入。我们在探求职业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时,一些问题尚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以完善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创新应用性人才。
在国家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背景下,工匠精神得到普遍关注和推崇,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成为诸多院校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需思考,工匠精神的培养不是简单的移植和机械的叠加,需要准确把握其内在要求。因此,职业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探究工匠精神的特质,努力实现工匠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其中,职业教育需认清自身定位,明确培养什么人才、教授什么知识、达到什么目的,而非停留在浅层次的概念传授和机械的技能教学。
在培养工匠精神过程中,实践教育是提升学生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的关键。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职业教育要避免内容空洞、陈旧、形式固化的教育方式,要切实做到以实际需要为重点,使需求与教育在同一轨道,对实践教育的内容给予科学谋划。同时,职业教育更需明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是工匠精神走向深入的保证,获取职业技能固然重要,更应铸就精神堡垒。职业教育要努力使院校教育具有前瞻性和前沿性,让师生同到行业最前线,了解行业人才建设需要和实际问题,依此深化教学改革,从而给工匠精神更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要重视以企业需要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还需重视其他领域,诸如发挥学校的科研功能。企业发展中问题的解决、工作方式的创新、产品质量的提升等,需要科研的支持。学校可在这一环节上多做文章,因为向前沿领域的探索是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方面。科研成果最终转化为效力,也是工匠精神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职业教育要努力链接科研活动和未来技术需求,为工匠精神发挥作用提供宽领域、高平台。
面对新的人才需求,培养工匠精神已成为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应深刻认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人才培养规律;总结人才培养上的经验和优势,准确抓住工匠精神的内核,找准切入点,积极探求培养工匠精神的可行路径。
工匠精神古来有之,它不仅是尚巧、求精的技艺追求,更是敬业、求新的精神境界,体现出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承载着“敬业”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础,是学生追求更高目标的根本。然而,我们必须正视,在校园中有学生只重眼前利益,选择经济利益显著的技能和专业,而忽视更高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存在其中。这种只讲实惠好处,不讲精神追求的价值观必须得到纠正,否则工匠精神在教育中只能流于形式。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把握树人这一前提,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职业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使工匠精神走进学生内心,从而指导其行为。正如学者张捷树所说,“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工匠精神引领学生”。思想指引行动,所以说,唯有将“人”树好,构建起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环境,方能使工匠精神开花结果。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职业能力教育是其鲜明的导向,专业建设则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培养具有工匠精神,满足国家、企业需要的人才,关键在于建设适应人才发展需要专业教育。在此过程中,要坚持国家有所需,教育就有所应、教师有所教、专业有所立的教育发展理念,以工匠精神发掘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突出专业建设,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职业教育要想培育工匠精神,应立足职业需求和人才需要,强化专业教育,在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有所突破,工匠精神的培养才能落到教育全过程。院校可设立调研机制、企业进校机制、毕业生反馈机制,分析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是否契合。同时,充分与主管、企业等相关部门沟通,深入研究招生计划和专业建设方向,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人才需求,由此工匠精神与专业和实际更为紧贴,教育成果得以转化。教师要以工匠精神深入研究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精益求精,对细节一丝不苟,这种教书育人的态度正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言传身教。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工匠精神的重要方面就是追求高超技艺,两者的最终指向都是具体实践。所以说,应遵循院校教育、社会能力实践和院校再教育的培养过程。职业教育既是主体,也是联系社会和学生的纽带。为促进工匠精神发挥更大价值,应提倡实践指导教学,从业务能力需要出发,改革教学模式。工匠精神谋求发展活力,应在人才培养中充分参考相关单位的意见和人才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实践教学就尤为重要,这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实际职业技能,转化所学知识。现阶段,很多院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已经看到工匠精神的培养要靠长期工作实践积累,还要靠企业文化的熏陶。对学生而言,可增加学生实践时间,学校教师和单位人员负责指导,并严格考核制度。同时,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工匠精神得以传授的关键。教学方法、内容是否适应行业需要值得反思和构建。因此,院校可以聘请有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来校开展职业教育,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内容、精品课件等,突出校教育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培养的工匠精神,最终是要转为教学成果和实际价值。因此,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得以发展,重要条件是各方看到工匠精神带来的利益,实现院校、学生、单位的共赢。除了靠毕业生直接转化教学成果外,职业教育可依托自身优势,诸如师资优势,在主动服务中转化教学成果,如校企合作、技术攻关。在原来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院校可主动与相关单位寻求更深层的合作,如承担项目开发和技术攻关,创新合作模式。在此过程中,学生更直接地参与其中,从事技术研究。工匠精神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将更为明显,这种方式更能使各方看到工匠精神的实际运用和巨大作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必须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终身敬业、乐业和精业的强烈责任感,培养他们专业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境界。职业院校要不断创新举措推进校企融合、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以顶岗实习为锻炼提升的渠道,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课程与教学方式,提高合作实效,帮助学生实现从认知、技能到素养、精神的高度融合,真正落实工匠精神的培育。
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学生将来能否成为合格的工匠。中职校要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为抓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密切互动、共同成长的平台。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今后的职业和工作的认知与态度。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要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组织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特别是企业文化,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加强兼职教师的引进,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聘请行业企业“技能大师”“能工巧匠”来校任教,他们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会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情感和温暖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自尊,用品德激发学生尊师之情和对行业企业岗位的向往之情。此外,可以组织各种专业技能大赛团队训练,磨炼师生工匠精神;组织全校师生技能大比武,注入工匠精神培育;遴选优秀毕业生和身边践行工匠精神的成功典型,学习宣传,引领师生学习、践行工匠精神;面向社会开展各级各类人员技能培训,使工匠精神成为他们学习必修课。
综上所述,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需求量增大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在不断地提升,在这样的基础下,职业院校的工匠精神培养,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意义就更加凸显,所以说,在今后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工匠精神的渗透与开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而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为社会和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