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反转类型成因及规避的思考

2020-02-25 09:10沈勇
记者观察 2020年35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舆论受众

文 沈勇

所谓新闻反转,是指已报道的新闻事件出现与原有信息不符或完全相反的后续事实,受众立场、观点和态度随之逆转,导致已趋向集中的舆论转向对立面并成为多数意见,且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这种转向是十分迅速、明显的。

媒体抢发新闻,舆论评议是非,这本身没错,但前提是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这个底线必须遵循,否则就会跑偏。每一次让人瞠目结舌的新闻反转和大众态度的大转变,不但极大损害了舆论生态和媒体公信力,而且极可能导致大众以后对这类事件即使真实也会熟视无睹,或“一笑而过”,让正义缺失,让悲悯缺乏。媒体在反转中对新闻事件不断进行补充、纠正,使其逐步走向客观、全面、公开,在此过程中与提供信息、推进事件发展的受众进行良性互动,在舆论的演变中反思自己的错误,那么舆论反转也能带来一定的积极效应。

一、新闻反转中事件的类型

(一)信息残缺型

这类反转新闻出现频率最高,其具体来看还可细分为两类:一种是事物客观规律所致,即一件事情的发展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媒体在追求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若不注意信息的完整性,看到、听到什么新消息,还未等事件发展成熟或未倾听事件双方观点就急忙发布,造成新闻报道碎片化,就容易导致后续事件出来被“打脸”。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偷外卖”案件,由于办案人员当时介绍案情不全,考虑不周,突出当事人系知名大学本科生,正准备考研,另外他的家庭贫困,三个兄弟姐妹都辍学了,因此导致一些媒体以这个“点”纷纷报道,唤起了社会对当事人的同情,对贫富差距的质疑;但之后警方公布的调查结果,却指出当事人在某公司工作,有固定收入,且偷外卖系报复行为。这一事件的反转,让人目瞪口呆,也对媒体公信力产生了怀疑。另一种则是媒体主观隐瞒造成的,即有些媒体从业人员或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眼球、点燃受众情绪或突出报道的严重性,故意隐藏某些事件要素,从而导致舆论偏向其中一方。

(二)虚假事实型

即新闻中所报道的事件或事件中的小细节从一开始就不是真实的,而媒体并未经过核实、调查,传播之后引起社会关注,才由多方认证是虚假消息。这种类型主要是新闻事件当事者出于泄愤、想出名等原因而主观说谎,但也说明媒体在新闻的搜集、整理、报道工作中缺乏专业主义精神,没有保证好新闻的真实性。如被地方媒体报道和刷屏的6岁女童被体罚致吐血一事,后经警方核实查明,是女童母亲为扩大影响而故意编造的谎言,照片展示的衣服“血迹”实为化妆品和水,目的是为了开除涉事老师和索要赔偿。由于一些媒体偏听一方,没有深入调查核实,导致此新闻出现反转,也让媒体陷入尴尬之境。

(三)策划事实型

即当事人或媒体为了策划一篇新闻报道事先布置场景、控制流程、引导结果,它与虚假型反转新闻所不同的是,这一类新闻报道中的事件是真实存在的,但并不是自然发生,不符合客观规律,目的不纯。直播软件“快手”上的一个主播直播下乡捐钱做慈善,后被曝只是一场作秀,直播结束就把钱都收回了,这类事件从本质上看只不过是一场为了引起公众注意的“闹剧”。

(四)因果倒置型

在这类新闻事件中,网民在面对陌生信息时,往往会在某种标签化或符号化的暗示下,下意识地做出模式化判断。比如路人冷漠、老人讹诈,等等。受众在解读这类新闻时,就会把某个人群与某些特征画上等号,从而导致这类新闻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二、新闻事件反转成因探究

(一)从传播环境看,泛娱乐化促使媒体迎合受众

尼尔?波兹曼认为,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读者、观众就等同于消费者,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等同于商品,媒体为争取消费者即受众,以在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这样就不免会沾染上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的恶习,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为缺乏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一方面为了迎合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将新闻内容精简再精简,甚至只有一句话交代事件要素,而忽略了事件中其他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另一方面,还一味迎合受众不健康的视听要求,片面追求迅速、猎奇、煽情等吸睛要素。

(二)从传播主体看,“把关人缺位”导致舆论场混乱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新媒体的挤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建立官方网站,开通了新浪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甚至开发了新闻客户端,利用网络更新形象、引导舆论,吸引更多的受众。发声的麦克风多了,传统的“把关人”就不够用了。在权威的传统媒体来不及为海量信息监督过滤的情况下,网络舆论领袖应运而生,如知名的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大V”用户等,他们拥有固定的粉丝群和巨大的话语能量,在热点事件面前很容易集合观点形成舆论,然而由于缺乏专业媒体人的职业素养和话语水平,或是受自身认知基模的影响,看问题难免片面,更容易将观点带向偏激的一面,造成更大的反转。

(三)从传播内容看,碎片化传播模式导致新闻要素不全

首先,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抢发新闻,将来源单一的信息当成新闻来报道。不完整的信息源容易导致受众偏听偏信,或误以为所知道的内容是事件全貌,发表不客观的判断与议论。

其次,标题党泛滥,挑拨公众情绪。如“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十年”的标题,隐去该鸟类是国家保护动物的事实,用一个轻松的“掏”字将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淡化为一种再寻常不过的娱乐活动,营造出一个“被冤枉的大学生”形象。

(四)从传播受众看,“新闻易感人群”易激动

曹林描述了一种“新闻易感人群”,他们“轻易感动轻易激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热血沸腾,轻易被诱导,又轻易地遗忘健忘,沉浸到新的热点中容易被只是个案的新闻热点触发感慨。”他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键盘侠”。他们不去了解事件全过程,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只会盲从他人观点;或借助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发泄心中不满,尽管该事件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媒体深知什么样的措辞能让这类人在看到标题后或悲从中来,或怒火中烧,而对内容是否真实、公正、客观不管不顾。

三、新闻反转事件的有效规避

真实性始终是新闻的生命,当“反转剧”回归事实真相,对媒体、当事人甚至社会都会造成消极影响。一次又一次地消费受众信任度、好感度,最终将会导致受众对媒体的不信任。

新闻反转现象如何得到有效规避,确保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营造健康的舆论生态,这是媒体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黄河说,“近些年,新闻报道反转太多了,这里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最初信源是否具有专业性,出于什么目的向外发布消息;其次,媒体有没有发挥专业精神、秉持职业操守进行报道;再次,自媒体有没有通过制作耸人听闻的标题,断章取义发布信息来进行炒作;最后,公众的媒介素养够不够,批判能力强不强。”因此,有效规避新闻反转事件的出现,媒体可以从如下方面来努力:

(一)信息核实要有专业精神

媒体从业者要有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秉持信息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这一原则,要对每条信息进行核实,慎之又慎。既要对信息真假进行核实,也要对信息的来龙去脉、盘根错节进行调查,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即使是权威的官方信源,也不能照单全收,要尽到媒体的调查核实义务,确保事实的准确。

(二)新闻报道要有严谨态度

如实反映事实,是媒体的属性所在。这就决定了媒体在报道新闻时,除了确保事实真实,还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夹杂个人感情,不能搞选择性、倾向性的报道;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搞“标题党”,哗众取宠。在调查核实信息真实后,严谨、科学、理性地进行报道,这是确保不出现新闻反转的关键。

(三)舆情应对要有及时作风

新闻反转报道虽然会给媒体带来损害,但坦诚面对,及时纠错,也还算“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一旦对新闻报道和事件有质疑声音,媒体要立即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第一时间发布调查核实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舆情迅速得到平复。发声及时、回应及时、公布及时,应该是挽回新闻反转负面影响的有力举措。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舆论受众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哈里梅根活得这么欢脱 却以一己之力引发英美两国舆论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曲艺受众分析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论党报的新闻温度*——以《云南日报》新闻报道的“温暖”转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