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道作为知识型新闻的问题和对策——以热点议题科学报道为例

2020-02-25 09:10杨频萍
记者观察 2020年35期
关键词:量子框架受众

文 杨频萍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兴起和我国科教强国战略的贯彻实施,科技领域的新闻热点日趋增多,科学成果越来越多地走入公众视野。相对一般性社会新闻,科技报道由于较高的专业门槛,往往存在吸引力不强、可读性不高、参与度较低、传播力较弱等问题。

托马斯·帕特森(Thomas Patterson)提出,知识型新闻应该提供深度的知识信息,致力于长期的社会的效果。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科技新闻要更好地引导公众认知,达到更好的公众参与效果,必须探索和突破科技新闻的现有框架和范式,在新媒体背景下扩大科技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真正发挥其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笔者拟从新闻框架理论的视角,探讨科技新闻作为知识型新闻的问题、对策和创新,对我国科技报道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持续关注的科技议题需要知识传播

随着科技的发展,公众对于科技议题的关注有持续性,新兴科技议题从兴起到成为大众焦点,公众对其了解有渐进的过程。以2019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为例,量子密钥分发、基因编辑、5G等近年来正持续引发公众关注。

笔者在中国知网的“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搜索了人工智能、5G、量子通信、基因编辑、北斗等公众熟悉的科技热点,可以发现热点科技议题的关注度有一定的累积性和周期性,从进入人们视野开始,到某个重磅科研成果发布或者重大科技事件发生形成新闻报道的密集高峰。

图1: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关于“人工智能”主题文献搜索的可视化分析

图2: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关于“5G”主题文献搜索的可视化分析

图3: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关于“量子通信”主题文献搜索的可视化分析

尽管从本世纪初,人工智能陆续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但真正引起广泛关注是2017年,“阿尔法”狗击败人类最强围棋手。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爆发年引发报道数量的剧增。(如图1)从2007年至今,人工智能热度持续不减。

与人工智能在技术上的双生关系类似,5G的报道趋势也与人工智能相似,2018年5G跨出商用第一步,12个城市开启5G试点,2019年被称为“5G商用元年”,报道的关注度达到最高峰。(如图2)

量子通信的报道量则经历了一个关注度从高位回归的过程。(如图3)报道的密集期在2016年,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2017年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京沪干线”正式开通,此后的报道关注度有所下降。

新闻的本质求新,独立、个别的成果、事件很容易掀起报道热潮,但同时也很容易被遗忘,零碎的知识更难以串联。事实上,5G、量子通信等相关热点议题数量很多,但大多数公众对于其科技内核的了解还相当有限。在公众视野中,高科技元素热,但科技素养还不够仍然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知识型新闻,科技新闻必然包含新鲜的科学知识,也是其信息价值的体现。以5G和人工智能的新闻来看,要求高,难度大,在众多新闻报道中,很多是会议新闻,内容大多为专家和企业方的发言,外行很难提起兴趣,更难了解真正的知识。然而,科技报道最基本的责任是向大众进行基础科普,增强公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展现其真正的知识属性,有效扩大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是科技报道质量提升的重要课题。

二、传统框架下科技报道的知识传播困境

(一)报道框架注重宣传科技成就,相对雷同

根据新闻框架理论,新闻框架结构包括报道素材的选择和组合。笔者梳理发现,人工智能、5G等重要科技议题的媒体报道,框架都较为固定。科技类的消息来源主要是国家相关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团体。注重自上而下地向受众传递信息,主旨是宣传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突出政策导向,突出科技的专业性,强调正面价值。

以量子通信主题为例,《科技日报》2017年3月11日的《量子通信:2030年织就星地一体网》,一方面展现量子通信技术的高精尖,成果的分量。另一方面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以5G主题为例,新华社2019年9月22日《“5G元年”迎风启幕,未来场景不可限量》展望未来场景和中国企业的亮眼角色。《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2日《2019世界5G大会开幕》从会议参与者视角谈5G的技术应用和影响力。科技新闻的典型报道框架在宣传我国科学创新的成果和力量,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新闻报道中,这样宏观立意的报道框架非常普遍、雷同性较高——简单介绍成果的突破和意义,凸显国家创新实力、展望未来的发展,在该框架下科学知识的渐进性普及却很难达到。

在较长的时间线上,对相关主题的报道如果一直延用类似的框架,公众往往更多地记住概念,相关的科学内核往往难以靠近。这一方面囿于记者的专业背景,素材受制于个别受访专家,也囿于固化的报道思路。涉及该成果的科技知识背景、技术深层认知、科学事件的进展和延续性,对科学的深层次思考甚少提及。在新媒体时代,一成不变的科技报道框架和范式,不再适应科技和传播的迅速发展,不能满足社会民众对科学知识的真正需求。

(二)专业精神欠缺,较少考虑受众的能动性

报道框架的固化,使得科学和新闻本身存在的矛盾更加突出。新闻报道追求确定性和社会影响,实用动机主导着科技新闻报道的角度,而科学具有探索性,是不断地假设和论证的循环过程,通过假设、实验、排除的过程来探索物质世界的机理,推广验证规律的普遍性,科学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负面影响等客观存在。

基于传统框架下的科技报道,往往忽视了知识的片面传播对受众的潜在影响。比如相关热点科技报道中频频可见“首次”“填补空白”“重大突破”等词语,但缺乏对科学成果的背景、应用范围等关键问题的解释。在记者自身对相关技术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笼统地定性为5G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等,其实是重视报道套路、轻视受众的结果,科技报道的专业精神缺乏。

受众过往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包括当下的情境和心理,导致在处理新闻信息上有不同的解读。这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比如新技术误导大众判断,带来盲目的投资。当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科技成果发布之后,双黄连、金银花等药品一时脱销,这都是科技成果报道没有考虑受众心理而导致的负面作用。

(三)单向传播,与生活关联度不高

科技新闻的专业性比较强,与老百姓的生活关联度比较差,“曲高和寡”缺乏与受众有意义的交流,往往成为单向传播,内行不感兴趣,外行看不懂。

科技新闻稿中经常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抽象的科学原理,比如“量子纠缠分发”“高集成滤波”等,专业词语堆砌且缺乏解释,这些对基本科学事实“是什么”的忽视,导致科技知识的细节大量缺失。

在5G、人工智能等热点新闻中,尽管大多数报道都关注了技术应用前景,但采写都偏于宏观而宽泛,5G、人工智能为行业赋能,涉及智慧生活、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方方面面,面面俱到却浅谈则止。“泛在化”“融合化”“场景化”等抽象词语让技术应用缺乏立体感和亲切感。

一方面公众对科学原理的理解缺乏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报道与公众生活又缺乏现实关联,从阅读习惯而言,大多数读者都会选择跳过障碍,因此,一些科技热点新闻尽管高频率出现在媒体上,但受众对相关技术成果的技术认知仍然不得不停留在表层,这与知识型新闻强调受众的参与互动,建构知识型网络还有较大差距。

三、知识型科技报道模式和路径的创新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新闻承载着帮助受众获取新鲜的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科技观念等重要功能,除了有力引导科学创新的舆论外,科技报道要超越传统报道框架,满足人们对科技报道的现实需求和多样化的期待,以受众为立足点确定报道视角,使老百姓真正了解科技、喜欢科技报道,进而达到认同、理解和自觉应用,推动科学知识的社会化,真正实现科技报道自身的知识价值。

(一)科学报道要展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辨

科技报道需避免报道框架的封闭和固化,多侧面、动态地展现科学成果,比如可以回溯科技成果、科学发现的产生过程,从过程中展现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辨、科学的精神。

比如最近一则关于“金星发现生命迹象”的新闻,《科技日报》9月21日题为《金星上存在生命?磷化氢还算不上实锤》的报道,没有仅仅针对科学发现的结果谈意义和价值,而是根据探测数据,观测结果,微生物反应等推敲金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展现了科学假设、推理、求证的过程。

秉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方式报道科学,能引导人们对于科学正确、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式。《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4日《走近“颠覆性技术”:量子通信能否取代传统通信?》用四个问题组成文章结构,最后一问“能否取代传统通信”实事求是地讲述了量子通信本身是为了让传统的数字通信变得更安全,并不能独立存在。

尽管由于知识门槛,科技报道的受访者相对受限,我们同样要秉持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注意多角度呈现,尽量采用多方信源。在一些争议性的科技报道中,新媒体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关于量子通信,很多科学家、科技爱好者能从各自的角度,陈述量子通信在保密和效率之间的权衡,现实情况与未来发展的冲突,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科普传播的作用。

当代科学的发展,与生活方式、价值、社会伦理等紧密相连。只有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示科技事件过程,在一些大的科技成果发布时,一些媒体会采用集成式的专题报道,以信息组合的方式,多渠道立体化地展现科学成果的全貌,让读者获得的信息更具有立体感和系统性,科技报道也更具有知识的厚度和张力。

(二)体现受众视角,激活受众对科技新闻的真正兴趣

在科技报道中,仅仅有科学知识的呈现是不够的,社会背景、社会心理都是作为知识型的科技新闻所需要考量的因素。比如在此次疫情的科技成果的报道中,我们要考虑受众的心理和理解,必须防止公众将探索中的短期的实验结果当作确切的成果。

记者在提供科学性解决方案的同时,要熟悉受众的社会文化背景、其所处的政治环境、受众的基本价值观,才能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提供适宜的报道框架、实现恰当的传播效果。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大主题的科技新闻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从受众着眼,可以多从小话题入手,将读者置于生活空间中感受科学。比如新媒体上,“果壳”制作的“5G基站晚上‘被迫’关机?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针对洛阳联通闲时关闭部分5G基站降低电费成本的社会新闻,对5G的应用进行科普,5G费电是世界性的问题,通过各国的尝试策略,讲清了“按需休眠”降低功耗的原理,释清社会对5G技术应用的一项疑惑。

创新叙事模式。“果壳”《5G除了能快点,到底还有什么用?》针对的就是普遍对5G的刻板印象,5G就是提速,在组织报道内容时,采用受众的视角,对于游戏geek、博士馆爱好者、演唱会积极分子等带来新接口,把5G赋能描绘得更加具象和立体。

给大众呈现立体的科技发展,技术也存在不足。《AI被一件T恤蒙蔽“双眼”见识不够是根本原因》,《科技日报》通过介绍美国研究机构的一个特别图案的设计,能骗过AI“眼睛”的真实个案,说清楚背后的原理,引出AI视觉系统识别的技术瓶颈,理论创新难点以及目前产业应用的局限性,提醒人们未来对AI技术安全构建还需要做的努力,去营造更加全面和成熟的科技创新环境。

(三)拓展表现手法,在通俗性和科学性中找到平衡点

每个科学成果的背后是某个领域的前进,新闻报道可以合理展现某一个科学事件或成果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减少过于繁复精密的数据,增加专业术语的科普力度。在消化理解专业术语之后,可以采用打比方、举例子等方式,尽可能帮助读者跨过阅读障碍,获得科学知识,体现科技报道专业主义的内涵。

比如量子通信主题中,量子纠缠源很难解释。央视新闻客户端在《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今成功发射》对“墨子号”的三大绝技、三大装备进行了名词通俗化的解释。比如量子是能量等物理量的最小的单元,把量子纠缠状态想象成互相吸引的磁铁,不同之处是相隔万里也能心灵相通。量子纠缠源就是制造出一对对处于纠缠状态的光量子。

我们借助新媒体技术比如动画、小视频、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丰富科技报道的形式,直观演绎科学过程,甚至制作跟科学有关的网络游戏,增强科学报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果壳网《墨子号成功上天!关于量子通讯卫星,你必须知道这五件事》同样对具体名词有细致的解释,比如“量子纠缠”,以图形和小视频的方式,用薛定谔的两只猫的状态和关系做图,用两个穿上相反颜色衣服的小伙伴做反方向的动作的视频,比喻量子纠缠、量子密钥的原理。以给Shelton发送密码的事件,说明量子通讯的原理。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壮大,科学传播的主体、模式都发生了一些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和团体参与到科技新闻的信息生产,科技报道要在通俗性和科学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科学机构、科学家本人等参与科学传播的主体越来越多,科技报道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助力媒体提供更多的数据和资源,在该背景下,网络媒体平台和平面媒体可以有更多的合作和互动,是未来科技报道的可选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量子框架受众
框架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九章”,神秘量子界的中国先机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量子纠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曲艺受众分析
新型量子位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