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及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

2020-02-24 03:53施震凯诸梦婕武戈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数字新冠世界

施震凯 诸梦婕 武戈

2020年以来,作为“黑天鹅”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规模蔓延,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导致了冷战以来最严重的突发性全球危机。外部冲击及不确定性导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入研究和讨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及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应对举措,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0年10月18日,“2020年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年会暨理论研讨会”在江南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主办,江南大学商学院承办,主题为“新冠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及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来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常州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近2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会议开幕式由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秘书长黎峰研究员主持,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教授代表江南大学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远鹏研究员回顾了学会成立以来的辉煌历程,并对本次年会安排作了详细介绍。

东南大学徐康宁教授围绕《关于疫情下世界经济前景的几点思考》深入分析了疫情对世界经济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提出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思路。他指出世界经济已进入深度衰退期,发展趋势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未来世界经济增长将进一步趋缓,“平庸增长”成常态。此外,国际产业链短链化、地区化不可避免,国际生产不再完全以效率优先进行分工。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以国内需求为主、大力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国跨国公司、逐步培育自主可控的关键产业体系等中国在新阶段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思路。

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远鹏研究员作了题为《“新冠”病毒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2020/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回顾和展望》的报告。他回顾了2020年至今的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指出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巨大,并通过需求与就业、供应链和资金链等途径传导。疫情短期内强化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现阶段“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应围绕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展开。

南京财经大学张为付教授以《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趋势》为题,从多个方面对数字经济产业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认为数字经济是服务经济、融合经济、多赢经济,能够自成系统,并具有时空突破性、产业融合性、经济外部性等特征。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环境和基础设施、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巨大的市场支撑,可围绕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核心技术等多个方面展开。

常州大学姜鸿教授作了题为《“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推动中美科技“脱钩”的经济效应》的报告。他指出,疫情爆发以来,中美两国互信减弱,美国加速对华科技脱钩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他进一步通过构建产出变化对最终需求变化反向影响的估计模型,测算中美科技“脱钩”的经济效应,并分析了出口变动对产出影响的乘数效应。他模拟了美国与中国科技“脱钩”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南京财经大学杨继军教授作了题为《双重价值链嵌入与中国经济韧性》的报告,指出提升地区经济韧性要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积极构建国内价值链,实现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良性互动。他从抵抗能力、恢复能力、更新能力、再定位能力四个维度定义了“韧性”,并将其划分为“工程韧性”“生态韧性”“演化韧性”三种类型,且进一步指出了影响地区经济韧性的因素。

东南大学邵军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技术如何改变国际贸易》的报告,从数字贸易内容、关键领域、国际规则现状和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策略等方面对数字贸易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数字贸易本质上是依靠数字技术衍生出的全新贸易内容,关键在于以数据为基础的新兴产品能依托数字技术实现跨境流通,而服务贸易则真正能使数字技術发挥颠覆性影响。由于现今数字贸易还未完全发展成熟,国际上没有完整适用的规则体系,我国应积极参与到制定规则的博弈中去。

河海大学田泽教授作了题为《警惕中美经贸摩擦新变化对我省制造业造成新一轮冲击》的报告。他首先探讨了疫情背景下中美经贸摩擦的新特征,认为中美经贸摩擦有所缓和,但存在突然加速恶化的可能性,疫情成为加速推动中美经济“脱钩”的“催化剂”。他进一步分析了中美经贸摩擦对江苏制造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双重冲击下,我国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加快自主创新,加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南京农业大学林乐芬教授作了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内在一致性》的报告,分析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双循环格局的内在一致性。她指出,双循环格局是顺应“两个一百年”计划,符合我国顶层设计需要的发展结果。发展国内大循环必须通过扩大内需实现,我国应该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改善产业结构并使之与国内高需求匹配,同时通过外循环推进我国更高水平的开放。

江南大学施震凯博士作了题为《进口复杂度、产业结构与经济转型》的报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全球200个国家的经济转型指数,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进口复杂度对经济转型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进口复杂度提升不仅能对经济转型发挥直接作用,且能通过产业结构的中介作用产生积极效应。此外,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能够有效推动经济转型,但非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复杂度提升反而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型。

江苏大学杨茜副教授作了题为《“新冠”疫情下货币政策应如何调控》的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在疫情冲击下快速反应,以稳定市场情绪,熨平经济波动为短期目标,以支持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活力为中长期目标,推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商业银行表现出了较好的风险抵御能力,但由于金融周期相对经济周期的滞后性,后期商业银行系统仍可能面临较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消耗压力。

南京理工大学林大燕教授作了题为《贸易自由化对中国食物消费不平等的影响与路径研究——基于多元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的报告。她首先基于中国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测度了食物消费不平等,发现从总体上看中国存在着食物消费不平等现象,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这一现象在农村中要比城镇严重,在中西部地区中要比东部地区严重。从传导机制上看,贸易自由化可以通过价格传递、促进技术进步等方式影响中国食物消费不平等。

河海大学符磊博士作了题为《浅析世界经济的主要矛盾》的报告。他从世界经济中既得利益国家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权益的矛盾、资源环境和人口约束与全球经济增长目标的矛盾、全球物力智力资源分布严重不平衡带来的矛盾等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全球主要矛盾影响的传导逻辑。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述了对以下问题的思考:一是联合并依靠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发展权益;二是尊重当前的自然环境规制,促进技术进步,以科技发展拔高经济发展上限;三是创造性的促进各类资源在世界自由流动,改变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世界格局。

江南大学王彦芳博士作了题为“Heterogeneous Spillover Effects of OutwardFDI on Global Value Chain Participation”的报告,分析了2000年至2014年外商直接投資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她认为FDI的增加不仅促进了母国的GVC参与,且对TFP水平较低的国家的GVC参与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具有较高TFP的发达国家而言,FDI对全球价值链的深层参与有积极影响,但不影响其浅层参与。

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桑登平研究员作了题为《后疫情时代苏台产业融合如何做到再出发》的报告。他首先指出两岸经贸关系依旧保持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疫情后复工复产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需推动转型升级进程。他进一步指出,应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惠台政策的叠加效应,融入自贸区、区域一体化建设,统筹促进台资企业发展,不断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

江南大学魏昀妍博士作了题为《地区制度环境、目的国制度环境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的报告。她将国际制度环境与地区制度环境的交互效应纳入分析框架,探究了地区制度环境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她认为,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是推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动力,而制度环境交互效应明显削弱了地区制度环境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效果。

大会闭幕式由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河海大学朱智洺教授主持,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委党校祖强教授对本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本次学术年会展开的多方位研讨,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责任编辑:彭琳)

猜你喜欢
数字新冠世界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My Heroes
答数字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数字看G20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