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2-24 07:14刘旻
健康大视野 2020年3期
关键词:硝苯地平缬沙坦临床疗效

刘旻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方法,收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得到了控制,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比单一药物治疗具有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安全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缬沙坦;硝苯地平;高血压;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071-01

高血压是指动脉内血液压力过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全身血管性疾病,中老年人、肥胖的人、常期饮酒的人易患。临床中根据能否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头晕、头胀、失眠、健忘、,耳鸣、乏力、多梦等症状,并且可导致患者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引起失眠、健忘、耳鸣等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采用饮食、降压药物、运动等综合治疗治疗原则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但对临床研究资料的分析,发现单一用药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但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本研究就是为了讨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要求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或其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60.86±4.28)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1岁,平均年龄(60.37±4.42)岁。选入标准:①无相关严重并发症;②病历资料齐全;③均有我院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④治疗前15天内均为服用任何降压药物。排除标准:①精神病患者;②意识不清醒;③有继发性高血压病史者;④不同意、不配合本次实验者。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即对患者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日一次,1次30mg,口服);

研究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使用缬沙坦胶囊(每日一次,1次80mg,口服)[2]。

注意:患者因遵医嘱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随意加减药物剂量,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治疗效果:我院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显效:SBP(收缩压)下降30mmHg及以上,DBP(舒张压)下降10mmHg及以上或下降至90mmHg之内;有效:SBP下降10mmHg~30mmHg,DBP下降10mmHg~19mmHg或下降至90mmHg之内;无效:SBP下降10mmHg以内,DBP下降10mmHg内或在90mmHg以上。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选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得到了控制,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對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头痛、3例出现下肢水肿;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头痛、7例出现下肢水肿,3例出现恶心现象。两组不良反应数据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③精神因素;④吸烟;⑤体重;⑥睡眠质量。此病具有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达十多年至数十年,初期很少有症状等特点。医学治疗中采用的治疗方针是在降低血压本身的基础上,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能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对心脑肾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通过作用AT1受体亚型,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并且药效作用时间长对心率无影响。硝苯地平是一种抗高血压、防治心绞痛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血压波动大的特点,由于具有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导致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较大[3]。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使得其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的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比单一药物治疗具有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安全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邬梅芳.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5):165-167.

[2] 万书平,陈礼学,汪凛,等.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13(60):34.

[3] 刘汉清.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9,03(21):112-114.

猜你喜欢
硝苯地平缬沙坦临床疗效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