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关系的力量:社区工作领域中的志愿服务研究

2020-02-24 07:07陈艺华
社会与公益 2020年1期

摘要:社区志愿服务多在熟人之外的弱关系领域开展,遵循着“弱关系假设”,这种由社区志愿服务促成的弱关系群体可以更好地发挥群体之间的异质性优势,对社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弱关系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和无序性,也会对志愿服务产生不利影响。社区工作者可以从保持高度的专业嗅觉、培养志愿领袖以及加强制度创新来克服弱关系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劣势,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关键词:社区工作;社区志愿服务;弱关系

社区工作,是指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为解决居民问题、满足居民需求,动员社区资源而提供的助人的、利他的服务。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在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增进社区福利等方面发挥着实质性作用。其中,促进社区资源整合、完善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络、发展志愿服务力量作为社区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成为该领域研究学者所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成为社区工作者致力的重要工作领域。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指社区内志愿者利用自身资源,参与社会各项服务、公益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参与社会上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社会提供公益性、非营种利服务[1],已在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建设中发挥实质作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但当前人们仍在很大程度上将社区志愿服务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其相关研究尚缺乏深层次的理论解读,不利于社区工作者科学地推进社区志愿服务。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镶嵌于社会互动和社会网络之中。随着社会向社区制转型,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成员也转变成以彼此联系不是很紧密且不熟悉的人为主,这种人际关系即为弱关系。弱关系与强关系对应,是社会网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弱关系这一维度引入当前社区工作领域中的志愿服务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社区志愿服务的内涵,以探索在我国社区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社区志愿服务的独特意义。

一、文献综述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弱关系假设”开创了社会学中关于“关系网络”研究的全新领域。他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中通过对波士顿300名白领求职者的实证研究后发现,相较于关系紧密的人而言,一般的陌生人更能带来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对求职有很大的帮助,这一有趣的社会现象也被格兰诺威特解释为“弱关系的力量”[2]。强关系是群体内部相互连接的纽带,而弱关系则存在于群体之间,在群体间信息重复性较低的情况下,弱关系便扮演着群体间信息桥的角色,求职者通过弱关系找到满意的工作便是基于这一理论假设,这也被称为“弱关系假设”。

格兰诺威特提出的“弱关系”理论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如林南等人[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认为不同阶层的人们因其所拥有的资源相似性较低,互相之间往往处于弱关系状态,可以为人们链接更高层的社会资源。纵观研究不难发现,当前关于弱关系理论的研究多停留在职业流动的领域,有的学者研究证实了弱关系在职业流动中的重要作用[4],还有一些学者,如边燕杰等[5]则站在对立面,认为在我国现如今的国情下强关系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志愿服务内人际关系也呈现出明显的弱关系特征,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且不多。学者刘威[6]曾将志愿服务行动置于社会关系网络的理论视域中进行研究,但这种研究主要局限于理论层面,推动社区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社区工作的视角探讨弱关系理论对社区志愿服务的作用更具研究价值。因此,本文将从社区工作的视角来探究弱关系的力量,解读志愿服务行动,通过分析弱关系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优劣势,从理论延伸到实践,为新时期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提供建议。

二、弱关系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优势

由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现在意义上的社区主要由彼此并不熟识的陌生人构成,社区志愿服务也主要发生在密切关系网络之外的弱关系群体中。由弱关系群体组成的社区志愿服务群作为一个特殊的联合机制,在资源、情感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使志愿服务成为不同群体间信息传播与情感交流的重要纽带,由志愿行动促成的弱关系群体具体优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链接广泛的社会资源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是在亲戚好友圈之外进行的,遵循“弱关系假设”,所能交换的异质性社会资源更多,对于个体甚至社区而言可以链接更广泛的社会资源,达到个人强关系圈所达不到的效果。而在强关系群体中,个体之间具有同质性特征,因而社会资源也具有较高的重复性,长期以来所能使用的社会资源达到了最大效应。社区志愿服务可以搭建起陌生人之间互动交换的平台,为个体链接到超越个体强关系圈的社区资源,甚至是社会资源。

(二)创建和谐的社区氛围

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不仅使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转变成了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社区制”[7],还加快了城市邻里从“强关系群体”到“弱关系群体”转变的速度。社区内部居民之间彼此互不熟识,感情淡漠的现象变得十分普遍。和谐的社区氛围不应该只是亲朋好友之间感情较好的表现,更应该上升为整个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通过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可以促进弱关系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创建和谐的社区氛围。

(三)建构社区支持网络

近年来,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的速度呈现出放缓趋势[8],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交流变得更加困难。社区志愿服务可以链接不同阶层的弱关系群体,搭建人们之间互动的平台,用多姿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引起彼此内心的共鸣,找到不同阶层之间的社會交汇点,从而推动不同阶层之间由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变。如此一来,可以扩大个体的人际互动范围,在亲朋好友之外建构更广泛的社区支持网络,增强阶层流动。

三、弱关系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劣势

尽管“弱关系”在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弱关系在社区志愿服务中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劣势,主要源于弱关系的以下两个特征。

(一)脆弱性

志愿服务作为弱关系群体之间的实践活动,脆弱性是其重要障碍,具体表现为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太大而难以融合、陌生人之间的不信任等。弱关系群体内部常由不同阶层构成,在接触交流时难免会出现隔阂而导致合作难以为继。由于弱关系群体内部的认同感以及相互之间的纽带联系不强,人际关系具有脆弱性特征,以至于社区志愿服务缺乏持续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故弱关系的脆弱性不利于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

(二)无序性

社区志愿服务不同于学校或单位体制内开展的志愿服务,弱关系的无序性特征也常成为社区志愿服务进行的障碍。由于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转型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阶段,对以社区志愿服务促成的弱关系群体尚未形成明确的约束机制。尽管当前居委会、社会组织乃至社区工作者都在探索如何建立弱关系群体志愿服务的规章制度,以使得社区志愿服务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但普遍来看效果甚微,仍未探索出一条适宜的道路,这也成为社区工作者的难题以及重要工作内容。

四、结论与启示

弱关系群体构成了我国当前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弱关系力量”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弱关系”本身的特征也使其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存在一定的劣勢。因此,在社区建设的大环境下,社区工作者应该注重发扬“弱关系群体”在志愿服务中的优势力量,努力弥补其劣势。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人手。

(一)社区工作者应保持高度的专业嗅觉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不同于个案、小组,所要接触和服务的对象更多、更杂,因此需要社区工作者保持高度的专业嗅觉。社区工作者应适时在社区志愿服务开展前举办一些破冰活动,以增强弱关系群体间的了解与信任,对有需求的对象及时介入,提供专业服务,防止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创建良好的社区氛围。

(二)培养社区志愿领袖

社区工作者应该借鉴地区发展模式,注意培养社区志愿服务领袖,运用领袖的力量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由下而上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很多社区工作者利用社区内部社团力量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由社团团长承担领袖职责,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弱关系”群体间脆弱性和无序性的问题。

(三)加强制度创新

由于社区志愿服务主要发生在弱关系群体之间,因而更加需要制度的约束。社区工作者应该结合社区具体情况,加强制度创新,引入激励机制[9],以此为动力促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走向良性发展,切实发挥好“弱关系力量”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在进行制度创新时,社区工作者还应该处理好补偿与激励机制的问题,并恰当地建立一定的考核标准,以明确、稳定合理的制度规范社区志愿服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勤,武志芳社会管理创新中社区志愿服务利益表达的有效性[J].理论探讨,2012(6):17-21

[2]GranovetterM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6):1360-1380

[3]Lin N Social Networks and Status Attainment[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99( 25):467-487

[4]徐晓军,张华.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弱关系运用:强关系失效下的替代选择[J].社会保障研究,2010(2):103-1

[5]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

[6]刘威.弱关系的力量——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视域中的志愿服务行动[J].学习与探索,2015 (9):41-46

[7]夏建中.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 (5):14-19

[8]杨柳.社会阶层固化:应积极应对的严峻挑战[J].理论探索,2012( 5):50-52

[9]娄季春.基于农村社会治理视角的“两委”干部激励探析——以H县为例[J].管理学刊,2017( 6):52-59

作者简介:陈艺华( 1995- ),女,山东青岛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