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师壮胆的“教师惩戒权’”有哪些管理启示?

2020-02-24 07:07庄文静
中外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奖惩惩戒规则

庄文静

为什么

有些惩戒办法

是无效的管理者该如何

实施惩戒

管理无处不在。而近年来在中国最奇特的一道管理“风景”,却是很多老师不敢管学生了!

近年来,一系列“校闹”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学生一旦在学校被惩戒,就有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进校大闹,甚至诉诸上级教育部门和其他渠道,打压涉事教师,让许多本来有心管教的教师为之寒心,或者索性对学生成长中的不良倾向和问题干脆不闻不问。如今,老师不敢管学生的时代即将过去了。

2019年12月22日,是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的意见征集截止日,据了解2020年将出台正式规则。从点名批评、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到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面壁反省、暂扣学生用以违反纪律的物品,乃至课后留校教导等,一系列教师可以“合规惩戒”学生的方式将被规定下来。

事实上,教育惩戒权早就有,任何一对管理关系也不可能只有表扬,没有惩戒。但教师惩戒权却一直存在缺乏细则、空转、失控等深层次问题。

那么,教师惩戒规则的酝酿出台,对管理理念有哪些启示?在这个强调“人性化管理”的时代,如何平衡鼓励与惩罚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本期《中外管理》专访了资深人力资源从业者爱空间科技副总裁李海燕。

惩戒缺少了共识和标准,就成了麻烦的开始

《中外管理》:教师惩戒权早就有,但必须出台细则才能落地。此次教师惩戒规则的出台,您直接看到在中国的现实社会中,教师与学生这对管理关系存在哪些问题?

李海燕:我部门有一个同事,她儿子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和另外几个小孩子被老师轻轻地打了屁股。她儿子觉得这很正常,回家也没说。但被打的小孩中有一个回家就哭,那么家长就要联合其他挨打的同学去找学校理论。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第一,家长的角色定位有巨大问题。中国家长将孩子视为私有财产,必须要把他保护好,不能让他受一点儿伤害。学校则只有教育的责任,甚至一些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或老师,但他们没有处分孩子的权利。

第二,对老师的期许特别高。家长希望老师能通过各种有效、有价值的方式把孩子教育好,而一定不能对孩子施以不良言行。

其实,社会、学校和家长这三方对老师惩戒方式的要求,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清晰的共识和标准,是根本问题。

比如:如果是名牌学校,即使老师实施了惩戒,大家似乎也不觉得是个问题,好学校什么行为都是对的。反之,哪怕是一个并不过分的惩戒,家长都会觉得是老师和学校的问题。这就是对惩戒没有清晰的共识和标准。

这就导致了家长和老师对于惩戒都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并且,孩子的接受度也不一样,有的知错就改,有的只知委屈哭闹。另外,也反映出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这就像每家企业对员工都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一样,使人们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不同,所传递出的信息也不同。

我们不要指望靠人心、人性去裁判很多管理问题,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会使老师不敢放开手脚去做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这表象上看是老师的问题,但深层次看是管理机制的问题。就像很多企业一样,如果没有规则、没有文化、没有用人的标准、没有奖惩的办法、没有考核机制,那么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时,就没有工具和指挥棒。同时,管理者在做事时也会随着自己的认知、心性、以及揣摩员工和老板的想法去做,管理就变成了随心所欲。

而《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如果正式出台,对于我国教育体制走向法制化、制度化会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

谁说90后“爱罚就罚,我不在乎”?

《中外管理》:企业管理虽然讲求赏罚分明,然而.对于“90后”或“95后”员工,他们很可能不吃这一套。在媒体报道中,他们被描绘成了罚得让他们不服,他们会干脆辞职或者公开挑战制度,再或者就是“爱罚就罚,我不在乎”的群体形象。面对“被管理者”的这种群体状态,组织该如何更好地实施惩戒?

李海燕:首先,大家对“90后”或“95后”有些误:读。他们跟“70后”“80后”比较大的区别是,心里不认同,嘴上就要说出来,或行动上要表现出来,要明确他的认知和想法。而“70后”员工是即使心里不认同也能忍住不说,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服从命令听指挥”,认为这是一个员工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做到的基本标准。

很多时候,员工的行为是“相由心生”,就是说外在的行为表现,其实跟内心的思想活动有很强的关联。只是“90后”不认同就要表达出来,甚至采取更过激的行为。但“70后”的不認同反映出来的结果可能是消极息工,或者是有祥林嫂、“苦菜花”心态,其实都是“不认同”的表现。

所以,尽管“90后”和“70后”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对事情的认同与否很可能是一致的,只是外显出来的表现形式不同。

其实,在一个组织里有奖有惩是很正常的事情。组织要对行为有明确的要求,让所有人知道对错的标准,什么是组织倡导的,什么是组织反对的,这是必须要明确的。

但一定要注意一点:制度是冰冷的,人是有温度的。当实施奖惩时,要让员工明白,为什么组织会这样要求?为什么其行为不符合组织要求?很多时候知道为什么,比要求怎么做更重要。处罚不能只停留在事的层面上,而是要让人从内心去理解和认同。

实施惩戒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杠杆和手段,为的是传达一个规则和标准,也要让员工意识到“做错了就应该勇于承认和接受处罚”。但是现在组织里有不少人有“巨婴心态”,这就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更多地去培养员工的成年人心态,培养人成熟的心智,这是重要的核心。

惩戒本身也是有温度的!

《中外管理》:如果“90后”或者“95后”对制度本身不认同,是不是应该让他们参与到制度的制定中来?

李海燕:可以做,但一定要记住:员工很多时候很难站在组织的维度去看待奖惩这件事。

其实企业里的奖惩规则,是站在组织整体的维度上去做的。如果跟员工沟通奖惩办法,由于员工的角度不同,他们的建议很可能是无效的。

通常,我们会在制定了制度以后,再跟员工做规则沟通。而不一定要在制定之前。但制定之后,要充分沟通,让员工知道奖惩规则对整个组织的意义,让员工从更高的维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中外管理》:现在很多企业在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许多奖惩都是在线上完成。奖惩可以这么做吗?

李海燕:在我们企业里有一句话叫做“不教而诛之”,如果惩戒只是通过App进行传达和反馈,那管理就太简单了就是管理者的过错。

“制度是筛子,人心是水”,制度织得再完善、再细密,但如果人心跟组织不在一起、不认可这些事情的话,即使再细的筛子,“水”也可以漏下去。

奖罚分明的底层基础是:我们跟员工之间要有明确的“二级反馈”,也就是员工不仅要知道管理者对自己的评价结果,更要知道具体好或坏在哪里,要把奖惩的具体事实阐述清晰,所谓“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但有时很多企业是“零级反馈”——不管你做得好还是不好,管理者都不吭声,他只是心里知道你做得好还是不好。或者是“一级反馈”——只让被管理者知道好或不好,但没有具体评价和阐述。

而组织对于好的行为,要在公开场合不断地去说、去强化,让所有人知道公司倡导的价值观,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塑造过程。在优秀的组织里,其实大都奖大于惩,他们能更多地看到组织和员工好的一面,更多的是在讲这些正向的信息一我希望你成为什么,我就要不断的给你心理暗示,告诉你这是对的。

酒驾新规是最佳惩戒案例

《中外管理》:请举个你印象最深刻、惩罚最有效的案例。

李海燕:我认为,“酒驾新规”是特别好的案例。所有人都知道酒驾很危险,但以前还有人存在侥幸心理,虽然被抓也会受罚,但力度很小。然而,为什么这次酒驾新规如此有力?

首先,制度规则清晰。经过长期的渗透,“喝酒不开车”的意识已经渐渐深人人心。这种渗透做好了,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立一个大规矩——喝酒开车会被吊销驾照,甚至可能判刑。组织里定制度、定奖惩的目的,一定不是希望你遭到惩罚,而是希望你敬畏制度、敬畏规则,绝不能越雷池一步。所以,在组织里做惩罚制度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清晰、严格,并且执行到位。

其次,要有机制保障。“酒驾新规”的保障机制就是代驾市场的发展。毕竟,中国人聚在一起喝酒是很正常的。有了代驾,就是有了有效的疏通机制。

《中外管理》:那么,对员工实施惩戒的有哪些很艺术的方式?

李海燕:所有事情的核心,都是你这件事情的初心或发心是什么?

其实管理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因此,你的发心是要做人性化管理还是制度化管理,是做体系化管理还是科学管理,其实并不重要。员工关心的是,你的内心是不是想对他好、对组织好?管理不可能完全通过工具、科学管理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体,他有很强的情感性、不确定性。

再有,一个组织管理过程中,除了制度流程體系以外,更底层的是文化。其实,通常不在于制度定得有多好,而在于大家是不是达成了共识和真正地愿意去执行。

责任编辑:李靖

猜你喜欢
奖惩惩戒规则
忘却歌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的奖惩系统*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也谈“教育惩戒权”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让规则不规则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