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对象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2020-02-24 22:04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资本论资本主义经济学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一、《资本论》的贡献和影响

通过对《资本论》的学习,让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资本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马克思在对旧世界的深刻批判中看见了未来世界的曙光,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的指路明灯。

(一)《资本论》的贡献

《资本论》的贡献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资本论》中创造了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的,是《资本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商品价值关系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形成价值的劳动的特殊的社会性,证明了形成商品的劳动具有的二重性,这不仅是马克思对于社会劳动的重要理论研究,还解决了古典经济学的矛盾,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使经济学有了牢固的价值论基础。第二,《资本论》还形成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他自己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将劳动和劳动力进行了区分,发现了劳动力商品这一特殊范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是在作为生产资料的资本和雇佣劳动力相结合这一特殊的生产方式上进行的,从而抽象出了剩余价值这个一般经济学范畴,并说明了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利润、利息和地租仅仅是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由此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在于追求剩余价值。正是这一动因,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这一矛盾日益恶化,最后得出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的结论。第三,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马克思对重农学派以及古典经济学在此问题上的研究作出了肯定和批判,并且第一次真正的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作出了完整和创造性的分析。他首先区分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确定了社会总资本是研究对象,确立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依据的基本前提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客观规律,给出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须遵循的条件。

(二)《资本论》的价值

《资本论》的影响及现代价值,虽然在《资本论》发表后的一百多年中,遭到了资产阶级的攻击或是歪曲,但是至今,连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不得不承认它的伟大理论价值。首先,被认为是哈罗德对凯恩斯理论动态化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其真正创立者是前苏联经济学家费尔德曼,而费尔德曼是根据《资本论》的第二卷第三篇建立了经济增长模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提出的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分析的理论,是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投入产出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对两部门的图示分析是现代的投入产出矩阵原始模式,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平衡表方法由此受到启发,此后又得到里昂惕夫的发展。其次,卡莱茨基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将不完全竞争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在凯恩斯之前创造了有微观基础的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宏观运行分析的宏微观相统一的动态经济学,被称作预见了“凯恩斯革命”。卡莱茨基的微观基础和动态分析方法以及体系都要胜于凯恩斯的《通论》。

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我们知道在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时,他的研究对象的侧重点确实是生产关系,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揭示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本质,以及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但是《资本论》中所讲的“生产方式”的概念,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它是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生产,可以是生产的技术方式,也可以是生产的社会方式。《资本论》中,有时候仅仅是从技术方面来讲“生产方式”,有时候却是从社会方式方面来讲的。而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用法。从整个ㄍ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来看,马克思在序言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与一定的所有制相联系的资本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关系的基础是所有制,这在某种意义上正确。但是马克思并没有简单地仅仅讲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而是特别重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把所有制同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方式统一起来,把它作为决定社会经济形态的基础。《资本论》的任务是给无产阶级提供理论武器,而不是给资本家提供经济发展的方案,所以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

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现实意义,我们现在是建设社会主义,要发展马克思的理论,要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怎样更好地增长,怎样更好地发展,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应该研究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规律,研究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而不能仅仅限于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对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对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识。

三、《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也有全面的论述,作为广义的研究方法是包括叙述方法在内的。因为叙述的完善是研究深入的标志。叙述的不清楚是研究不深入和研究没有完成任务的表现。作为狭义的研究方法,则是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这种观点一直是学术界的传统观点。但是,近几年来,对此传统观点提出了疑义,认为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才是深入研究事物的方法,因为从实在和具体开始是错误的。而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则是一种远离事物的方法。虽然,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多,但是,它启发人们去思考: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究竟是从事物的具体整体开始的呢,还是从事物的抽象的要素开始的。《资本论》的逻辑分析摆脱了这种历史的形式以及起干扰作用的偶然性,反映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从而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深入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揭示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因此,逻辑方法并非是历史方法,它们从整体来说是一致的,但这种一致并不是等同。而对于《资本论》研究方法的深入学习,可以为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改革带来无穷活力。

猜你喜欢
资本论资本主义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简明经济学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
经济学的优雅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