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 福建 龙岩 364400)
高考在我国又被称之为“国考”,是学生一生之中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未来人生走向。而高中阶段更是以征战高考为主要目标,备考阶段也就是征战前的高强度集中训练,备考是否有效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好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顺应和把握高考改革趋势和潮流,有效提升备考有效性已经成为各地高中校共同思考的重要问题。
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高三的备考目的性更加明确,复习目标直指高考。因此,高三的备考复习需要的不仅是明确的迎战高考的决心和信念,更是要明确规划好复习的范围、内容、重点,为高考做足准备[1]。而这一切都要先从新高考的具体考纲内容和考试说明出发,进行精准的研究,从而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备考策略,提升备考有效性。在如今,互联时代的到来为许多的信息和资源提供了传播和展示的平台,所以高三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积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搜索和汇总历年的高考相关信息,为学生复习提供更加明确清晰的方向和思路。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对高考要求和内容有足够的把握,高三学生才能真正的做足准备,备考的效率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在考前复习阶段,学生的复习方向不应该再局限于单纯提升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知识视野,这些内容都应该是以往学习中需要做的事,备考阶段时学生的知识基础已经成型,面对高考,学生和教师都应该转移重心,关注各种类型的试题的训练,当然,试题的类型和内容的选择都要从高考试题入手。因此,教师在挑选试题时,应该放宽自己的眼界,对近三年以来的高考试题进行深度研究,重点分析每一道高考题的出题意图是什么,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考验的知识与能力又是什么。通过精准研究高考命题视角,转换思考逻辑和角度,能够更加有效的增强高三复习备考的科学性,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练习中更加熟悉和把握高考题型的特点和难度,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从而提高复习备战的有效性。
不论高考的新形势、新特点如何,其考核内容和范围归根到底都是从教材出发的,万变不离其宗。因此,高考教师在重点引领学生不断练习新考题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夯实学生的教材知识基础,同时,教师也要增强教学内容与时事政治之间的联系性,时刻关注国家与世界政治热点的变化,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以学科知识角度分析事件性质与内容,增强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构建学生完整、先进的知识系统和思维逻辑。所以,教师要无时无刻的根据当下社会热点和高考实时信息对教材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新的提炼和总结[2]。高三复习阶段的来临不仅代表了高考战役的打响,也代表着高中学习阶段的结束,但是教师身为学生高考的引路人,绝对不能松懈,要无时无刻地反复研究教材知识内容,将高考可能考察的范围不断缩小,力求精确化、科学化复习,从而减少学生复习道路上的“无用功”。
想要有效提升复习备考的有效性,就要在平时注重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的、反复的熟悉教材知识内容,打牢知识基础,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只有获得足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面对各种考题时才能答出有理有据、具有重点的高分答案,为高考提供保障。同时教师也要提升学生对经典题型的熟悉度,答题做到又快又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的抓住问题重点,并且快速的在脑海中浮现出与之对应的知识内容,减少考试时间的浪费。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高考而言,学生所需要的基础不只是教材知识基础,还有对各种考题类型的把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准备三个本子,分别起到记录错题、记录好题、记录答题技巧这三个作用。“错题本”的具体作用就是对自身错误知识的归纳总结,这样的记错方式能够有效填补学生的知识漏洞,增强学生知识的薄弱方面,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能力,减少薄弱项,提高高考得分机率;“好题本”的具体作用是让学生将自己在课上、课下的考题练习中所遇到的典型试题、新型试题进行摘抄记录,以获得自身知识视野的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技巧本”的作用是让学生记录思维技巧、优秀解法以及应考技巧等各种优秀方法,完善自身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思维逻辑,增强随机应变能力,实践答题能力的突破提升[3]。正如吴晗所说的:“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要记住,一个人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
希金森曾说:“有必胜的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高考对一个学生而言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这是一个有关人生的战场,那短短的三天、薄薄的六张试卷,是对学生几年来知识能力的总结和体现,是对学生未来人生发展的铺垫。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和家长往往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看得过重,而忽视学生的状态与压力,认为学生只是在高强度的备考训练下产生疲劳,无需引导和治疗就可恢复,这样的观念显然是十分错误的。因此,家长和教师一定要承担其自身的引导作用,多多观察学生的日常情绪、性格变化和心理动态,增强自己的换位思考能力,从学生出发,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所处的境地所带来的压力。在平时生活中要注重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尽量不要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这样的交流方式具有较强的压迫感,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产生压力和距离,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反而会增强学生的自我封闭。因此在沟通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要注重公平性,谈话内容可以是平时的生活、社会趣闻甚至一些娱乐信息,中心内容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挑选,让孩子放松神经和戒备,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之后再慢慢深入,慢慢引导,让学生自主地说出自己的忧虑和困难,并且一同分析原因,寻找有效可行的解决策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复习备考之中。
结语
新教育改革的来临也带来了高考的新改革,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备考更是学生迎战高考的重要准备阶段。因此,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时刻观察和把握高考内容的动态变化,对以往的备考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学生注入耐心,深入分析和精确把握新高考内容和形式,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思路,以提升备考的有效性为首要目的,提高学生高考成绩为根本目标,牢牢顶住压力,与学生、家长共进退,一同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