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文化育人路径的探索与构建
——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

2020-02-24 22:27王方国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育人学校文化

王方国

(西华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部,四川 南充63700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润物无声直抵人心的力量。文化育人因其本身具有的普遍性、特殊性,其方式、路径等也多种多样,其成效既有赖于传统的弘扬,更离不开特色的彰显。西华师范大学地处川北重镇南充,是典型的地方师范院校,在文化育人实践中,除了共享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以外,还有着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优质地域文化资源。办学70余年来,西华师范大学紧盯培养优秀人民教师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任务,确立了“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的育人理念,始终把文化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传承创新,文化育人工作呈现出“基础牢、平台好、品牌优、内涵深、效果好”的生动局面,逐渐形成了路径清晰、体系健全的文化育人模式,即以“文化育人”为着力点,以开设专门文化课程和系列文化讲座为基础、以学生“三心”素养培育为重点、以打造校园“四节”为载体、以弘扬地方“五化”为支撑,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服务四川乃至西部地区高水平的基层教育和基础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新时期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提供了现实的范本和有益的参考。

一、文化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始终,浸染学生朴实厚重的人文品格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1]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人民教师的重大使命,事关教育事业成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正因如此,师范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理应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还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的培养,都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教师不仅要启迪人的智慧,还要塑造人的生命和灵魂,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师范技能的同时,师范生更加突出强调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所有这些,都有赖于文化的浸润和滋养,都需要通过文化对大学生施以深刻、潜在和持久的影响,这也是师范院校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的内因之一。[2]

西华师范大学在7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聚焦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扎根文化沃土,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贯穿人才培养始终,体现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方方面面,运用文化的力量武装大学生头脑、塑造大学生品格、引导大学生成长,通过文化的浸染将学校“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的育人理念和目标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环节、各要素、各方面。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坚持,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文化育人举措,借助文化育人的各种内容、方式、载体,学校把教育理想、师者品质、传统美德和人性光辉沁入到了大学生的灵魂深处,春风化雨般练就学生“崇德、求真、务实、向上、感恩、奉献”等优良品格,养成学生心系教育和未来的使命感,筑牢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砥砺道德追求、理想抱负,使学生呈现出“基础教育用得上、贫困地区留得住、敢于担当干得好”的特有品性。与此同时,经过文化育人的不断传承、发展,学校的校园文化也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与特色,而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气质滋养着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成为学校建设、发展的力量之源,成为三十余万学子“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善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3]的精神之源。

二、强化文化课堂建设,夯实学生人文根基

加强文化育人课程建设,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育人合力,是体现文化育人水平和提升文化育人成效的重要途径。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专门课程,系统阐释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在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特别是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把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讲深、讲透、讲好;举办专门的文化讲堂、论坛、讲座,都是文化育人的重要举措,这既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现实需要,更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充分体现。通过对文化的系统阐释、深入讲解和生动展示,赋予了文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体现了文化在人才培养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能。通过建立健全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将文化渗透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了专业成长与文化提升的有机融合。[4]

西华师范大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育人功能,切实加强文化育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夯实文化育人基础。[5]学校每四年修订一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文化育人实际调整并适时增加相应课程学分。以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国家级精品视频开放课《中国传统文化纵论》《国学》《中国风雅文化导学》等文化类通识课程,以及亚卓、尔雅网络课程资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打造高质量的文化育人课堂,提升学生文化品格和文学素养。学校还专门针对文化育人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要略》《中国历史文选》《艺术的幽思-琴棋书画》等教材三十余部,作为全校国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为课程育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学校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讲座,使大学生在情趣高雅、氛围浓厚、形式多样的文化大餐中汲取成长的养分。为深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专门成立了国学院,依托这一平台,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系统开展“蒙学培训”“国学讲师培训”“国学讲坛”“国学经典吟诵”等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学校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经史百家”“诗词歌赋”“岁时风俗”“琴棋书画”等网络论坛,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认同。除日常定期举办的各类文化讲座外,学校还特别注重在各类专业讲座中的文化渗透。近年来,学校还依托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活动,以艺术的手法将前沿的思想、优秀的文化、感人的事迹传播给全校学生,使广大学生深受教育和启发。

三、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三心”人文素养

文化育人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以文化人要坚持并注重目的性、预见性原则。[6]无论是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都在历史积淀和办学实践的过程中,赋予了特定的育人内涵,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一定意义上讲,大学里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行,都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并有形无形地影响和指引着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地方师范院校,西华师范大学坚持把培养高素质的基层教育和基础教育工作者作为立校之本,致力于培养扎根基层、奉献教育的人民教师。遵循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着眼为人师者的特殊使命,学校通过以文化人的教育实践,使大学生在“责任、奉献、担当、敬业、务实、勤奋”等价值指向感染下呈现鲜明的个性特征。具体来讲,在文化育人实践中,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长期聚焦培育学生“感恩之心、奋进之心和奉献之心”,不断涵养学生的从教品质和职业素养。

“感恩之心”培育,旨在打好学生的人生底色。作为“入校第一课”,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知恩感恩品质的培养,坚持引导学生开展关于生命意义的价值追问,牢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培育和铸就他们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使他们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在育人实践中,学校形成了三项以感恩为主题的文化育人活动:即以感恩老师为主题的“红烛精神”教育活动、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一封家书”教育活动、以感恩时代为主题的“我的中国梦”教育活动。感恩教育的持续开展,为学生成长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奋进之心”培育旨在练就学生的过硬本领。作为学校文化和精神的集中表现,“勤奋、求实、敬业、创新”以校训的外在形式和师生躬耕践行的内在自觉体现在学校育人的各个方面,凝聚成学生追求卓越、砥砺奋进的可贵品质。学校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注重目标层次设定,不断挖掘、激发学生潜能。学校始终重视学风、校风建设,坚持通过从严从紧抓学风、促校风,既从宏观上给予制度保障和资源倾斜,又在举措上落细落小,长期坚持的早操制度、早晚自习等,为学生营造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氛围,将勤学报国的情怀渗入了学生的志向,把勤学爱学的种子播撒在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奉献之心”培育旨在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是老师最为重要的品质。长期以来,学校在选树学习标兵的同时,注重对道德模范的嘉奖和宣传,通过典型人物特别是朋辈榜样的先进事迹弘扬和传递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生命价值观。学校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定期组织学生深入街道社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等地开展志愿服务、理论宣讲、义务支教、社会调查等奉献活动,关爱空巢老人、残疾孩子和留守儿童,建设“留守学生互爱之家”“乡村图书馆”,培育并强化学生责任之心、奉献之心。

四、蓬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四节”育人载体

高校以文化人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载体。[7]在文化育人实践中,需要协同多个文化育人主体综合施力,使文化育人在系统推进、充分衔接、有效融合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价值追求。[8]基于此,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借助不同的载体和平台,从多个视角对学生施以文化影响和引导,是确保文化育人成效的关键。从育人实践来看,开展贴近学生成长发展实际、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要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达成文化育人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西华师范大学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新生文化节、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节为主要形式,通过系统打造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作为学校最具特色与影响的校园文化盛会,“校园文化艺术节”自1989年以来,坚持每年举办,经过不断发展,已涵盖了师范技能大赛、辩论赛、十佳歌手赛、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会等数十项文化艺术活动,营造了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学校各二级学院依托校园文化艺术节,充分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均打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文化节,如文学院“读书文化节”、外国语学院“中外文化交流节”、数学与信息学院“数学文化节”、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科技文化节”等,形成了“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学生主动”的文化育人网络,扩展了文化育人的覆盖面,提高了文化育人的有效性。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已连续举办24届“社团文化艺术节”,成为学生展示风采、提升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学校坚持走精品路线建设学生社团,致力于通过学生社团引领学生思想、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生社团文化的集中展示,社团文化节以开放包容、形式多样、交流互鉴的特有姿态,受到学生的广泛参与。近年来,学校对社团文化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通过对全校学生社团200余项文化活动进行整合,打造形成“社团嘉年华”,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社团在文化育人中的突出作用。

自2007年起,学校坚持每年九月至十二月举办“新生文化节”,旨在面向大一新生组织开展以适应性教育和立志成才教育为主题的思想引领教育活动。新生文化节主要强调爱党爱国、追梦圆梦、立志担当的情感激发,通过系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专业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纪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我的大学”迎新文艺汇演、新生演讲比赛、新生书法摄影绘画比赛等文化赛事,引导促进大一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矢志奋斗成长成才。新生文化节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以朋辈榜样的优秀品质、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激励新生苦练本领、追求卓越。

2015年以来,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学校借助文化育人的传统和优势,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五届。创新创业文化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政策宣讲、创客沙龙、项目路演、典型寻访等活动,在全校学生中大兴创新创造之风,助推学生先后在“互联网+”“中国创翼”“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尤其注重与专业教育的衔接、融合,将创新创业素养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着力发挥专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满足学生多元期待和个性需求。

五、汲取优质地域文化资源,打造“五化”育人精品

两千多年来,在滔滔嘉陵江水的滋养下,南充孕育了丰富多彩而独具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民俗文化和嘉陵江文化。地域文化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将其广泛运用于大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大学精神、提升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9]西华师范大学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优秀地域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民俗文化、嘉陵江文化融入文化育人全过程,丰富了育人内容,延伸了育人手段,形成了一批文化育人精品。

一是传承红色文化,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学校紧紧抓住所在地南充是开国元帅朱德、民主革命人士张澜、开国大将罗瑞卿等的诞生地,以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扎实设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精心编排以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文艺作品,大力开展革命传统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讨论活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观赏与交流活动和“我心中的朱总司令”征文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党之情、报国之心和成才之志。同时,学校定期召集学生清扫校园内的胡耀邦同志办公旧址,组织学生参观邓小平、朱德、张澜故居,定期组织学生赴南充市西山烈士陵园扫墓,坚持开展重走革命路、寻访老红军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观考察中学习英烈事迹、了解革命史实、增强民族认同、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10]

二是阐释三国文化,锤炼学生忠义品质。学校所在地南充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出生地,有“三国文化源头”之誉。学校积极利用三国文化加强学生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教育,造就学生“工作踏实、作风朴实、为人诚实”的优良品质,涵养学生立身养德的精神品格。学校不断加强对三国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涉及三国文献、三国迹遗、三国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先后出版《三国文化历史走向》《关羽崇拜研究》《三国伦理研究》《三国志研究》等专著,培养出一批求真务实、勤学上进从事三国文化研究的优秀学生。同时,学校将大学文化与三国文化巧妙融合,以创作历史剧本并集中展演的方式,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经典品牌,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学校充分汲取三国文化的养分,成功创作了《忆·翼德》《阆中旖梦》等文艺作品。

三是研习丝绸文化,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学校着眼师范生培养要素,积极发挥千年绸都丝绸文化的育人功能,将春蚕的无私奉献和老师的辛勤耕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丝绸文化的浸染中铸就乐于关爱、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学校注重将丝绸文化的教育元素融入小品、舞蹈、歌曲等文艺作品之中,以讴歌教师精心创作编排的《红烛》《师魂礼赞》等,成为校园文化的精品力作,让学生在艺术享受中感受南充丝绸文化魅力的同时,习得燃烧自己、成就他人的奉献精神,树立服务基层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人生志向。[11]以传承弘扬丝绸文化编排的舞蹈《蜀绣》,以唯美的舞姿、特有的韵味和高超的艺术手法,成为展现四川丝绸文化的经典文艺作品。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专门的“丝绸文化”调查团,定期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南充各地发掘丝绸文化史料、开展丝绸文化调研宣讲活动,让古老的丝绸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四是立足民俗文化,涵养学生立身品格。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南充民间民俗文化蕴含的特有品质,将仁义、孝悌、诚信、贞廉等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或赛事,增强学生人文底蕴。学校积极构建“校地合作”文化育人机制,先后与阆中古城、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南充市川剧民间研究会等单位共建民间文化教育、实践和研究基地,使学生通过实地走访和切身体验,感悟民俗文化的魅力和风采。学校先后多次拍摄巴山背二歌、地方川剧和南充蛴蟆节等题材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纪录片,用镜头传承和发展南充民间文化,激发了不少学生的兴趣。学校创作编排反映川北民俗文化的舞蹈《川北民坊》《川北凉粉》《俏花旦》等生动展现了川北人民的质朴和勤劳,使学生在耳渲目染中受到精神洗礼。

五是弘扬嘉陵江文化,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嘉陵江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雅砻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孕育形成了特有的嘉陵江文化。学校地处嘉陵江畔,坚持汲取嘉陵江文化之精髓,大力培育学生爱国爱家情怀,激发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学校既积极参与地方组织的“嘉陵江灯戏艺术节”“嘉陵江合唱艺术节”等文化赛事,又长期组织开展“嘉陵江旅游文化艺术节”“嘉陵江文艺作品比赛”等文化活动。与此同时,为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学校在嘉陵江沿线建立了环保监测志愿服务站,定期组织学生到嘉陵江开展环保知识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起到了良好的育人作用和社会影响。

高校师生是大学文化的创立者和建设者,大学文化是师生成长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所在。大学校园文化以鲜明的价值导向、特有的精神基因,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新时代铸魂育人工作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文化育人本身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既需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也需要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作为支撑;既需要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也需要对育人载体的开拓创新;既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经过不断地探索、发展、丰富,西华师范大学文化育人工作的路径更为清晰、体系更为健全、成效更为显著,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文化育人品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之中,增强了文化内涵,提高了人文修养,锻造了过硬品质,提升了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育人学校文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学校推介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