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丽梅
新闻语态是新闻报道的话语方式,即采用什么语气、态度和形式来报道①。新闻语态决定着传播效果,也决定着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飞越广东》大型融媒直播节目的23期节目在新闻语态上大胆创新、勇于尝试,为融媒体直播节目提供了一个范本。
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的服务对象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沉默的大多数”,而是互联网时代拥有更多选择权、主动权和话语权的“清晰的个体”②。只有转变话语方式,放弃“我说你听”的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适应新媒体的需求,打造符合新媒体用户接受习惯的新媒体产品,主流媒体才可能在新媒体的夹击中生存下来,真正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作为一档融媒体直播节目,《飞越广东》在全方面优化主播语态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做这档节目的时候,总导演团队多次强调要摒弃传统的“联播体”,说人话。具体来说,就是要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要说融媒体时代的受众能听懂的话,做他们喜欢看的节目。这一点在《飞越广东》一系列的节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播在播报的时候不是“字正腔圆”,而是用说话的方式在和受众“对话”。配合节目的需要,两位主播可以在演播室里“卖萌”,和受众一起唱“海藻、海藻……”(《飞越广东》肇庆篇)。在介绍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时候,也没有高谈阔论,而是用了一句“出门逛个街,抬头就能遇到一座文物保护单位”。看到我们的片子中出现的美食,主播是用受众的视角接过话来,“这一碟芥兰牛肉看得我是饥肠辘辘,接下来是不是该上菜了……”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接地气、平和、热诚,一下子就拉近了节目和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距离。
这其实和央视《主播说联播》的新媒体产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主播说联播》通过生动的语言,接地气的话语,最广泛流传的网络语言,一下子就把高大上的《新闻联播》变成了网友喜闻乐见的网红产品。例如,海霞用“日韩互删好友,拉黑了对方”形容日韩关系,康辉提醒国泰航空“No zuo no die”,刚强使用饭圈常用的应援语言评价网友及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对待乱港分子的行为:“有他们在,‘阿中哥’一定会成为这世界上最靓的仔!”这种轻松、幽默、年轻化的语态,为《主播说联播》赢得了无数粉丝,每一期节目的点击量都超过10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取得了哪些成就,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主题很容易被做得高大上,成为空洞的宣传报道,出现报道方式陈旧、语言老套、数据枯燥等问题。但值得庆幸的是,《飞越广东》避免了类似的尴尬。
23期节目,不约而同都用到了“自述体”,增强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以小见大。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深耕田间地头、守护祖国大好河山,或者担负城市建设、经营小本生意的普通百姓,他们用最生动亲切的话语,讲述和见证了祖国的发展。片子没有大段的解说词,几乎都是人物的同期声和现场声。但通过这一个个小故事,我们看到的是天更蓝水更清,是城市的巨变和人民红红火火的生活。
例如,《飞越广东》潮州篇讲潮州古城的微改造,人居环境改善,人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记者用了一个巧妙的设计,让祖孙两代潮州人从各自的视角出发,通过自述说变化和穿插剪辑的方式,展现了千年古城微改造的成效。《飞越广东》湛江篇讲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讲述了大桥为红树林绕道的曲折历程。没有华丽的语言,却让人感受到了国家保护环境的决心,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佳诠释。
正是从老百姓的视角反映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折射国家发展的成就,从微观角度表达宏大主题,才能取得如此良好的传播效果。
2019年,随着短视频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的消失,vlog作为新的视频形式进入大众的视野。Vlog字面意思就是Video Blog,简单来说就是视频博客,用视频代替图文,记录自己生活的小日常。目前,vlog显然是最受欢迎的传播模式。无论是自媒体还是社交平台,或者是传统媒体都已经将vlog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而且vlog带来的传播效果也足以证明其“江湖地位”。
Vlog的应用,正是《飞越广东》融媒体新语态的一个突出表现。《飞越广东》潮州篇讲述古城变迁时,以祖孙两代人的幸福感为故事的主线,运用的正是vlog的手法。孙子的自述和奶奶的自述,经过对剪,有代入感、现场感,受众仿佛跟着祖孙两人逛起了古城……《飞越广东》韶关篇中,vlog《来点小清新:小姐姐带你打卡韶关网红书房》单在触电新闻APP上的点击量就超过了4万。同时,这条vlog还登上了《广东新闻联播》和学习强国APP,可见主流媒体对vlog的喜爱,以及由此做出的大胆尝试。
Rap的使用也是2019新媒体传播的一大特色。这一年的Rap是随着暑假的一个说唱综艺火起来的,随后在央视、新华社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中被广泛使用。Rap在《飞越广东》肇庆篇和湛江篇中都有出色的表现。湛江篇是把美食唱给你听,一条50秒的视频为一个小时的电视直播节目起到了调节节奏的作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后更是成为网络传播的爆款。《飞越广东》肇庆篇中,“谁说果蒸不是粽,果蒸就是粽……”,一段说唱成为全篇的亮点,受众在看的同时,也会不约而同地跟着哼唱起来,传播效果非常好。
2019年,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微信公众号也都有不少Rap视频内容的传播。比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传递这一段视频!中国人唱给美国的魔性Rap》,还有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的《这是一首唱给香港青年的Rap》。两篇推送的点击量都在10万以上,而推文的留言也非常多,互动效果极好。形式新颖、创意鲜明,加上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就能把爱国情感传递到广大青年网民的心中。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互联网是当下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而年轻人正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他们是新语态最大的创造群体和使用群体。在2018年中国网络论坛上,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王海就提出,想要彰显主流价值,我们要认真了解、解读1亿青年的动向和需求,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展现优秀文化。在笔者看来,聚焦年轻人,用年轻人喜欢的网络语言与他们对话,是这个时代对媒体工作提出的要求。2020CCTV网络春晚就是把焦点聚集在年轻人身上,打造“青春嘉年华”,构建起主流平台和年轻人沟通的桥梁。年轻人喜欢的vlog、短视频、电商直播等都被创新融入节目中,与互联网年轻语态无缝衔接。
创作出符合当前受众需求的新闻作品,不能依靠拼拼凑凑,或者简单的后期处理来完成。融媒体产品需要记者在拍摄前就对自己的采访对象有足够的了解,包括场景、内容、事件的发展等等。有了了解,才可能运用新媒体的拍摄方式去进行报道。而这一切和传统拍摄手法有着极大的不同。比如,《飞越广东》中山篇《小镇蜡像馆》的vlog就足见记者的功夫。整条片子,巧妙的镜头设计和场景转换、有趣的现场,牢牢地引领着受众,一步步去探究那一座有趣的蜡像馆。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和摄像都要有互联网思维,要熟悉年轻人的玩法,懂得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如今,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在向融媒体转型,都深知必须用融媒体产品去挽留住宝贵的受众,或者开辟新的领域。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部分主流媒体的部分产品变成了“四不像”。有的融媒体产品为了点击量,忘记了主流媒体该坚守的原则;有的内容为了卖萌而卖萌,活泼得有些莫名其妙。这就要求我们要在“软”与“硬”中寻找平衡,不能因“软”而失了主流媒体的权威地位。
《飞越广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活泼之余也在积极寻求着两者之间的平衡。特设的板块“权威访谈”“数说广东”“小强观察”“超级访问”等就做到了适度卖萌和把握主旋律。“权威访谈”“小强观察”谈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是对过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而形式上有动画、追踪字幕和记者上天入地的现场……这一切都是宣传主旋律和适度“卖萌”的有机结合。
总之,在融媒体时代,创新才能创造生命力,创新意味着变化万千,创新意味着推陈出新③。只有创新传播手段,创新话语方式,主流媒体才能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生产出更为优质的内容,牢牢把握住舆论的主导权。《飞越广东》经过半年时间的细细打磨,为受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也为融媒体传播提供了一个范本。未来还有更多的探索和尝试,等着中国媒体去探寻。
注释:
①张诗婷.社交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语态的新发展[J].青年记者,2018(32):68-69.
②传统媒体要适应互联网时代传播新语态[N].人民政协报,2015-05-11(004).
③栾轶玫.融媒体时代的纸媒创新:打通与共融是关键[N].中国青年报,200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