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 350007)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1]。当前,早期音乐启蒙教育正在实现从知识技能教育向音乐美育的全面转型,而学前儿童音乐美育的关键在于音乐教育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审美情趣,培育幼儿的审美素养,建构其审美心理。学前阶段是审美心理发生的敏感期,幼儿审美心理结构正处于初步萌芽与建构时期,对美好事物特征开始产生审美感兴与审美体验,并有初步的审美偏好和选择美好事物的审美标准。这是儿童最初审美心理结构的雏形,此阶段进行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早期熏陶,不仅能潜移默化地萌发儿童对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亲切感与认同感,还能丰富儿童的审美经验,陶冶审美素养与审美情操,让蕴含着富有生命活力的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甘泉真正滋养幼儿。
审美心理主要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与理解以及审美情感等要素,这些要素是帮助个体形成审美经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动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2]52。审美素养的培育过程是复杂的,包含着感觉、知觉、思维、情感等系列多样化统一的精神活动[3]16。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素养的培育需要经历“观察—欣赏—体验—发现—想象—理解—表现—创造”这一由外至内、再由内至外的外在感受、内化沉淀及外化表达等系列审美心理历程,而审美感知则是这一审美历程中最重要的开端。
从审美心理学角度分析,审美感知是审美感觉与审美知觉的的统称。审美感觉是对审美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是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也是整个审美心理结构所依靠的基础[4]50。审美知觉指各种审美感觉的审美综合和协调活动。在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中,审美感觉和知觉是紧密相连互成整体的。审美感知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与把握[5]。儿童的音乐审美感知素养主要是在对声音的基本要素,如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的听辨力和对音乐元素的综合感受中产生与发展的。一般来说,儿童对上述声音要素很少进行单一的感知,更多是对声音与音乐的这些审美形式要素进行整体性的感知。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直接影响儿童对声音与音乐的整体感知,这意味着儿童的审美感知素养不仅依靠单纯的音乐听觉训练,而且要通过全面审美经验的积累而获得,也包括丰富生活感受的积淀。一般而言,学前儿童音乐审美感知呈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儿童很早就对倾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动听的乐音具有天然的吸引力。音乐中如有乐器模拟滴滴答答的雨水声、哗哗的流水声、动物的鸣叫声以及各种有趣好听的音效,幼儿就会专心致志地倾听、情不自禁地联想。
学前儿童的兴趣与情绪十分感性与直接,他们的联觉反应与情绪状态间的关联性特别强,儿童对音乐的审美感知需要注意、情感与能力等的积极参与,“听音乐”的耳朵与心灵才能有效培育。实践证明,活泼有趣的游戏情境与教师积极正向的情绪感染是焕发儿童音乐审美注意与期待的有效方式,而良好的审美感知习惯与技能是儿童审美感知持续坚持的长效保障。
学前儿童带着原始性的整体心智系统,以一种整体感知的方式建构与外界的联系,并实现自我与外界的联合[6]。因此,学前儿童在倾听音乐、观赏表演时,常常是把音乐作品作为整体进行反应,感受音乐与表演的整体情绪特征与内容。当然,他们也对音高、音色、音质、旋律线条、服装等特别强烈的音乐元素或者经常重复的某些要素特别关注。如,在倾听中国民乐《春节序曲》时儿童对其中由锣鼓钹演奏发出的强音感知非常深刻,在倾听中国古典民乐《春江花月夜》时对其中多次重复的表现江面碧波荡漾的流水声格外关注。
儿童在对声音与音乐进行感知时,总是依据自己个体的生活与审美经验进行理解与判断。如,听到《春节序曲》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自己在节日里快乐生活与游戏的情景,体验到过节时的开心情绪;欣赏《金蛇狂舞》音乐时,有在生活中、电视里看过舞狮舞龙表演的儿童,能够从音乐中感知出来的内容要比缺乏相关经验的儿童丰富生动得多。
音乐审美感知活动是由多种心理活动交织而成的,一种感觉常常会激活与之相关的多种感觉,并引发系列联想及想象活动,从而建构其审美经验。研究发现,在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听觉,还需要借助于听觉—视觉、听觉—动觉等联觉反应,其中听觉—动觉的联觉反应占有重要地位[7]。因此,对音乐的审美感知不仅是心灵、情感的意向性建构过程,还需要借助于身体借助于视、听、动联觉效应进行建构。联觉描述了一种感觉模式中的刺激同步引发的另一种模式中自动体验的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由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是不由自主的、自动化的,同感觉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是基本稳定的。因此,在以听觉感知为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借助真实可感的视觉、动觉、语言觉等多种感知觉通道,增强审美感受,丰富审美体验。
“场”最早源于物理学领域,是一个以时空为变数的物理量,具体可以分为标量场、矢量场和张量场等。因此,在物理学上,场域指某种力量所覆盖的空间范围。
受物理磁场的启发,勒温、布迪厄、阿恩海姆等学者相继将场域引入心理学、社会学与美学领域,创造性地拓展了场域理论。其中,勒温趋向于将场域看做一种从心理学出发的研究方法,提出场域是“特定时间,决定个体行为与心理活动的所有事实,是一个个体的主观因素、客观环境及被主观化了的客观环境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8]。为此,他主要提出了心理场、行为场的概念。布迪厄则从更加宏观的视角看待场域,他认为,场域不仅是事物存在的空间,还是一种有力量、有生气的关系系统[9],他认为社会空间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场域,如教育场域、美学场域、文化场域等多种场域。借鉴上述理论,本文所指的场域,既包含物理学意义上的场域空间,也包含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多种多样的社会空间。
在美学领域,格式塔心理学着重探讨了“场”的美学价值。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阿恩海姆主要从视觉艺术的角度,诠释了审美场的性质以及审美场效应产生的机制。他认为,审美场的构成源于审美对象给予审美者一种牵引或诱导,而这种牵引诱导的前提在于物理——生理——心理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型的对应关系,即物理上的力会在生理上引起类似的感觉,进而在心理上引起某种相应的反应[10]。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主要依靠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特性,通过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结构形式等表现手段,描述外部世界,表达思想情感。在学前儿童中华优秀音乐审美活动中,充满着多种多样力的要素,如物理之力、生理之力、心理之力、行为之力、文化之力,等等。只有基于学前儿童音乐审美感知的特点,合理建构支持儿童感受体验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情绪场、物理场、文化场与心理场等多元审美场域,巧妙将各种力有机作用于儿童的审美活动之中,各种场域的审美力才能共在共融并相互创生,积极诱导学前儿童进入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审美之中。
借鉴上述理论,基于学前儿童音乐审美感知的特点,教师应积极建构儿童体验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多元场域,增强自内而外的张力与活力,培养学前儿童对中华优秀音乐及其文化的审美感知素养。
审美情绪场是一种能给儿童带来情绪感染与情感呼唤,进而产生动机与需要的环境因素。学前儿童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情绪性,他们对中华优秀音乐审美感知的启动需要审美兴趣、注意力与期待的积极参与。尽管喜爱音乐是儿童的天赋本能,但如果缺乏有趣的情境与教师富有感情的诱导,儿童继承的“原始遗产”也难以显现与正常发展。因此,教师要理解儿童的兴趣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音乐作品、故事情境以及动画片角色与情节等主题作为线索,用有趣的“游戏外衣”引发他们的审美注意与期待,诱导其进入有趣的音乐之旅。例如,教师发现儿童对经典电影《西游记》的故事与音乐特别兴趣,对电影的主题音乐、孙悟空腾云驾雾、大闹水晶宫中的配曲印象深刻,孩子们一听到其中的音乐片段,就会情不自禁地随乐而动,把自己想象成孙大圣,挥舞着金箍棒腾云驾雾,降妖捉怪。基于幼儿的兴趣,教师设计了“大圣归来”的游戏主题,把幼儿装扮成孙大圣,听着脍炙人口的《西游记》主题曲入场。随后,教师出示了一张唐僧被绑在礁石上的图片,引导幼儿联想唐僧被妖怪抓走的情境,强烈激发了幼儿寻找妖怪洞穴、营救师傅的强烈愿望。教师用一句“到底妖怪把师傅关在哪里呢?我们该怎样去救出师傅呢?请小朋友认真听音乐,音乐会告诉大家。”的引导语,一下子就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倾听音乐的活动之中,幼儿满心期待地认真倾听音乐,仔细感受音乐中的细节变化,并通过交流讨论发现音乐所表现的场景意象,最后用孙大圣七十二变的本领,变出相应的海底生物随音乐游去营救师傅,并随音乐与妖怪搏斗开启了有趣的音乐审美之旅。
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的魅力,创设与音乐相适宜的情感环境与心理氛围,增强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审美牵引力。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幼儿唤起以往的审美经验,搭起先行经验与教育目标之间的桥梁,让幼儿尽早进入对审美突破点的注意与期望状态[11]。如,为了帮助大班儿童更深入感受中国经典民乐《春节序曲》的音乐情绪及其所描绘的中国传统春节的节日文化,音乐活动前,教师采取了系列活动了解并引导孩子们的先行经验:请孩子们与家长共同采集了幼儿在春节时与爸爸妈妈共同张贴春联、放焰火、包饺子、拜年等珍贵照片,贴在班级的照片墙上;组织了“春节故事”的谈话活动,让孩子们轮流上台讲述自己春节中遇到的有趣故事;组织绘画活动“快乐春节”,让孩子们用各种美术形式,记录自己在春节里看到、听到、吃到的内容,等等。孩子们除了讲述自己家里过春节的各种情形外,还十分关注自己在社区里看到的春节踩街活动的内容。有了这些先行经验,孩子们一听到《春节序曲》时,就感到十分亲切与期待。同时,在欣赏《春节序曲》过程中,教师把孩子们提供的各种照片与美术作品等,以《春节序曲》为音乐背景,加上教师的配音,制作成微电影《快乐的春节》。教师的配音既与音乐相辅相成,又饱含着浓厚的情感与喜悦的情绪,有效唤起儿童春节时的愉快体验与生活经验,成功地激发他们对欣赏音乐的审美期待,对音乐中其乐融融的中国年味文化元素的感知也更为深刻,对于音乐中需要孩子们细微感受的审美突破点,孩子们也能水到渠成地细致感知与自我发现。
审美物理场指给儿童带来艺术美感的场域。音乐之“美”主要包括音乐美、动作美、环境美、氛围美等,美好的音乐视听环境取决于音乐作品本身、乐器和音响质量以及教师示范表现等多种因素,蕴含着各种物理之力。教师应尽量以多种方式呈现音乐,构建符合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物理场,使得音乐的上述审美要素变得更加感性、更富有吸引力,所产生的引力场能有效吸引幼儿主动充分地倾听与体验,全方位感知中华优秀音乐之美,促使音乐产生审美物理场,最直接、最迅速地作用于幼儿的心灵,与幼儿的情感发生共振,牵引出生理、心理以及文化之力,引发儿童对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共鸣。
首先,精心选择或营造与所欣赏的中华音乐审美意蕴紧密关联的空间环境,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积极互动中,直观感受音乐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有时,选择给幼儿欣赏什么样的中华音乐需要应时应景,如在春节临近时,幼儿园以及班级活动室里处处张灯结彩,悬挂的红灯笼、张贴的红春联、剪纸等物品,能把幼儿带进充满“中国红”的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之中,这时欣赏《春节序曲》就特别适宜,幼儿的情绪容易与音乐产生审美共振,更能体会音乐的快乐意境。同时,教师要努力创设能帮助幼儿感知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及细微区别的生活环境。幼儿特别喜欢各种有趣的音响音效,幼儿园里的饲养角里经常饲养着小鸟、青蛙等,如果教师能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倾听与感知各种鸟儿、青蛙等鸣叫时音高、音色与节奏的区别,则能有效积累幼儿相关的音乐经验,培养审美感知的敏锐性。
其次,将中华优秀音乐以最美的方式呈现给孩子,引发儿童的审美共鸣。教师需充分考虑细节,如播放的音质、音量等都要与音乐的情绪相吻合,让幼儿能瞬间被吸引,产生审美感动。此外,教师的表演、体态、声音等也要富有美感,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利于渲染音乐的氛围,带给儿童整体的美感。当教师身穿淡雅飘逸的浅绿色衣裙,优雅地弹奏着古琴,用优美的声音演唱由中国古诗词《春夜喜雨》改编的歌曲时,幼儿容易被音乐清新优雅之美所打动。而在欣赏《春节序曲》时,教师的服饰应尽可能地喜气红艳,引导与表演时的语言也要热情活泼,随乐表演放鞭炮、踩高跷等动作时要开心轻快。
再次,营造“峡谷”式的教育环境,引发幼儿产生自主的审美共鸣。中华优秀音乐中蕴含的美感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需要儿童通过反复倾听体验来自主感受与领悟。幼儿要获得与音乐的审美共鸣,需要对音乐形成自己独特而不是一致统一的审美体验与认识。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峡谷”式的教育环境[12],以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倾听音乐,主动与音乐对话,自主感悟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力量与文化内涵,使得幼儿对中华优秀音乐的感知体验与表现,能够沿着教师指导性的价值体系与幼儿自主的感知行为体系的峡谷中,以最小的能量耗费流向既定的目标,从而切实达到实现自我、体验快乐的目标。在大班《春夜喜雨》的歌唱活动中,某教师通过播放图文并茂的诗词朗诵、意境优美的配乐插图以及4次不同形式的范唱,通过“你来听听看这首歌说了些什么?”“你觉得这首歌曲美在哪里?”等指导性引导语,引导幼儿通过认真倾听,自主感受中国古诗词说唱歌曲的意境与韵味,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发现歌曲的节奏及词曲结合的规律,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音乐以及春雨的感受。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始终尊重儿童,对于每个儿童独特的体验与表达,教师都是饱含热情地予以肯定与鼓励,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参与倾听、交流与表现的愿望与积极性。
需要指出的是,从物理学的角度,物体产生共振必须有一定的频率,两个频率相近的音叉靠近时才会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创设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物理场时,一定要注意其力度与频率要靠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频率,才能有效引发儿童对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共鸣。
音乐是一种抽象、非语义的音响艺术,学前儿童要真正感受体验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内涵之美,需要有机融合听觉、视觉、运动觉、语言觉等多种感知觉通道,构建整体融合、多通道参与且具有联觉效应的审美教育场,将中华优秀音乐与身体动作、视觉形象、语言材料等进行有机同构,实现相互间力的沟通与渗透,全方位、多层面地感受与体验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特点与内在意蕴。
身体动作指的是符合所选音乐的性质,并能基本反映音乐的节奏、结构、旋律、内容与思想感情的身体节奏动作、舞蹈动作以及夸张滑稽的动作等。这些动作不宜太难,应是大多数幼儿能自然表现的。此外,动作不必追求过于具体与统一,应有助于幼儿独立选择与自主表现。如,在欣赏《春节序曲》时,教师可引导幼儿随音乐自主表现自己熟悉并感兴趣的拜年、放鞭炮、走高跷及舞狮舞龙等动作;在让幼儿边听着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边凿石头、挖土快以及有节奏地传递“土块”的搬运游戏中,帮助幼儿直观体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愚公及其子孙们的艰苦卓绝的劳动、坚持不懈的毅力以及积极乐观的精神。音乐中乐音运动的情绪变化明显反映在儿童的身体动作中,使得儿童的身体动作真正参与在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过程中。
视觉材料主要指能形象反映音乐的内容、节奏特点与结构等的可视材料,可以是图片、幻灯、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这些视觉材料在线条、构图、造型、色彩、氛围等方面需与音乐的情绪、内容相吻合,其画面变化的力度与节奏应与音乐变化的力度与节奏相辅相成,有助于幼儿感受、理解中华优秀音乐的意境与形象,达到艺术沟通的效果。此外,教师应注意适度留白,不能过于具体以免限制幼儿的思维,要留给幼儿更多遐想的空间。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教师通过随乐唯美的水墨视频、现场随乐沙画、配乐朗诵等方式,勾勒出由春、江、花、月、夜等景色构成的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良辰美景,让幼儿在唯美的视觉、听觉、语言觉等共同构建的联觉效应中,直观体验音乐所呈现的旖旎风光与静谧美好的氛围,享受中国古典音乐如诗如画、清新淡雅的意境美。
语言材料主要指那些与中华优秀音乐意境相贴切的故事、诗歌、散文以及富有诗意的对话等内容。由于语言具有较强的指向性,辅以动作、视觉材料等方式,可以有效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引领幼儿走进中华音乐所呈现的世界之中。如,教师在引导幼儿倾听《春夜喜雨》歌曲旋律、观看随乐制作的视频时,有感情地随乐吟诵古诗《春夜喜雨》,并辅以手势动作表现出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有效地丰富幼儿对于该诗词内在意蕴的感受。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出“春雨滴答,桃花红;春雨滴答,梨花白;春雨滴答,草儿绿;春雨滴答,春来啦!”等诗歌,进一步强化了幼儿对于古诗词的体验与理解。
审美文化场不仅是一个充满中华优秀音乐的听觉场域,还应是一个充盈着中华文化元素,让幼儿能全身心浸润其中的文化场域;这个场域不仅弥漫在幼儿园的教育空间里,还应进一步延伸至儿童的家庭与社区空间,拓展儿童对中华优秀音乐的审美感知广度。一个听力正常的学前儿童,很小就对倾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儿童早期的音乐记忆会持续影响儿童一生的审美爱好与情趣,一个襁褓中的婴孩听到熟悉的声音如动物鸣叫声、妈妈的歌声以及好听的音乐时,会努力用视线寻找声源,并产生亲切感与愉悦感。要让儿童对中华优秀音乐文化感到熟悉、亲切与认同,需要建设浸润式的审美文化场,尽早在生活中进行中华优秀音乐潜移默化的渗透式培育。
首先,充分利用幼儿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如在幼儿来离园、用餐、吃点心、午睡前后、散步、阅读等环节播放优美动听的中华优秀音乐,为儿童创设充满中华优秀音乐的浸润式环境,让幼儿在无意识的倾听与感受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中华优秀音乐的熏陶与浸润。
其次,创设充满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艺术区角,让儿童在愉悦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优秀音乐及其文化的魅力。如,设置茶艺区,让儿童在古韵悠悠、清新悦耳的中国古典音乐伴随下开展茶艺游戏,感受中国茶文化的艺术美;设置水墨画区,让儿童倾听绵长悠远、如诗如画的中国丝竹音乐,一边想象音乐的意境一边玩水墨画;设置听赏区,如在音乐区、音乐长廊中,布置笛子、葫芦丝、唢呐、古筝等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图片,幼儿自主点击下面的按钮,就可以播放该乐器的简要介绍以及典型的演奏乐段,帮助幼儿直观感受不同民乐音色、音高、音质的区别,体验中华音乐的情绪风格与表现内容。
最后,家长在家里经常播放各种风格的中华优秀音乐作品,并经常带领幼儿参观民俗博物馆、民间艺术馆、茶艺馆、龙舟赛、踩街、舞狮子等各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等,或带领幼儿观看各种艺术活动,如民乐演奏会、古诗词朗诵、民间童谣表演及拍胸舞、闽剧、高甲戏等本土民间艺术与民俗活动,让幼儿感受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气息,积淀文化内储,增强对中国优秀艺术审美感知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