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燕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之一,承担着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的重任[1]。这一重任的实现取决于“基础”课实效性的增强,而“基础”课实效性的增强则离不开其亲和力的提升,因此,探讨“基础”课亲和力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要提升“基础”课亲和力,首先要明确何谓“基础”课亲和力。亲和力原本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物质之间相互发生化合反应的作用力[2],后来这一概念被引入社会科学领域,经过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与教育学等学科多向衍生,发展成为一种关注人的需要和感受的指示性范畴,用以表示各学科使人产生亲近感的力量。这一范畴应用到不同学科中会形成具有不同学科特色的涵义。所谓“基础”课亲和力,就是“基础”课教师基于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协调各种要素所开展的“基础”课教学活动,对大学生产生的一种具有感染、吸引和凝聚作用的合力,使其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亲近、认同和接受“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从而推进“基础”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实现。“基础”课亲和力作为一种正向合力的存在,并不是自发的、随机的,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格局,即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感受性有机统一。
合规律性是“基础”课亲和力存在的首要前提,也是“基础”课亲和力作用的方向保障。“基础”课亲和力在本质上是一种正向合力,有着明确的作用方向,但这一作用方向不是主观臆断的,而是由“基础”课亲和力的合规律性确定的。事实上,“基础”课亲和力只有真正地合规律性,才能够确定其正确的作用方向,实现其存在价值,否则就会偏离其方向,陷入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困境。“基础”课亲和力的合规律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尊重教学内容的真理性。教学内容是“基础”课亲和力的重要基础。“基础”课亲和力不仅要致力于教学内容的传播,更要厚植教学内容的魅力,而这一切都是以尊重教学内容的真理性为前提的。唯有如此,“基础”课亲和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其说服力,使大学生自觉地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二是遵循教学规律的客观性。教学规律是“基础”课亲和力的重要作用依据。“基础”课亲和力虽然需要调动大学生的兴趣,但它从来不是任意迎合,而是在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基础”课教书育人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等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因此,遵循教学规律的客观性成为“基础”课亲和力的基本要求。三是关注教学活动的现实性。教学活动是“基础”课亲和力的重要载体。作为承载“基础”课亲和力的载体,教学活动需要“接地气”,而要做到“接地气”就需要了解并适应时代的发展、“基础”课的变革、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等现实情况,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关注教学活动的现实性。
合目的性是“基础”课亲和力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基础”课亲和力提升的价值指向。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3]“基础”课亲和力作为人的自觉活动的产物,无疑有着明显的合目的性。事实上,这一特性贯穿于“基础”课亲和力作用的整个过程,它不仅有机地衔接着“基础”课亲和力的各个要素,促使其汇聚成最大合力,而且还指引着“基础”课亲和力的发展方向,促使其存在价值不断提升。“基础”课亲和力的合目的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具有合理的目标指向,这是合目的性的重要标识。“基础”课亲和力在生成之初,就已被人们赋予了鲜明的目标指向,即推动“基础”课的有效开展。这一目标指向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为中华民族培养担当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又符合个体发展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成长成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由此证明,“基础”课亲和力是具有合理的目标指向的。二是积极引导目标实现,这是合目的性的意义所在。“基础”课亲和力的确具有合理的目标指向,但只有将其转化为现实才具有实际意义,可是这一转化不是自动完成的,而是需要在“基础”课教学活动中通过感染、吸引和凝聚等积极作用来引导实现的。
合感受性是“基础”课亲和力存在的基本要求,也是“基础”课亲和力作用的内在驱动。“基础”课的育人本性要求“基础”课亲和力必须要能够浸润心田,而浸润心田不可能通过强制性手段来实现,只能由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这决定了“基础”课亲和力需要具有合感受性。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事实上,“基础”课亲和力生成的每一环节、每一要素都在塑造着一种契合大学生主观感受的积极情景,以促使其对“基础”课教学活动持续产生正向性情感体验,如:亲近感、愉悦感、新奇感等,并通过这些情感体验引发其共鸣,催发其求知、明德、践行的行为动机,从而使其能够更加主动亲近、愿意认同和乐于接受“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从这一过程来看,“基础”课亲和力的合感受性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是正向的情感体验,第二层是引发情感和心灵共鸣,第三层是催发行为动机。当然,不是所有的正向情感体验都能引发情感共鸣、催发行为动机,但要催发出行为动机,正向情感体验则是必要条件。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4]伴随合感受性层次的深化,“基础”课亲和力的作用也会愈发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此后提升“基础”课亲和力得到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广泛响应,而且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部分“基础”课教师对其内在逻辑理解或把握不到位,导致其在教学实践中异化出了一些新问题,需要警醒和反思。
不可否认,“基础”课是一种情感互动的课程,情感体验在“基础”课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感体验不仅可以判断“基础”课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大学生的需要,还可以催发大学生对“基础”课教学活动选择与否的行为动机。如果符合,它就表现为正向情感体验,如:亲近感、愉悦感等,促使大学生接受“基础”课的影响;反之,则会表现为负面情感体验,如:厌恶感、倦怠感等,导致大学生抗拒“基础”课的影响。显然,提升“基础”课亲和力需要在正向情感体验上下功夫。不过,由于情感体验具有易变性、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等特征,提升“基础”课亲和力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还需要通过理性的思辨和沉淀所进行的思想启发来引导。唯有如此,才能将“基础”课的影响变得更稳定更持久也更有效果。遗憾的是,在提升“基础”课亲和力的过程中,有的教师由于偏重情感体验而忽略了理性的思辨和沉淀,结果导致情感体验和思想启发的衔接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这一问题的出现使得“基础”课教学效果要么情过无痕,随着时间流逝而变成空洞的口号,要么感情用事,演变成一种容易被误导的非理性因子,无论哪种效果最终都无益于“基础”课有效性的提高。
政治属性是“基础”课的根本性质,这一性质要求提升“基础”课亲和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可是,在提升“基础”课亲和力的过程中,部分“基础”课教师认为“基础”课内容抽象、枯燥、有距离感,不易被大学生喜欢和理解,因此,淡化或者空泛化了其意识形态性,取而代之的是盲目迎合大学生无知和荒诞的“喜好”。这种迎合看似是“尊重”大学生张扬的主体性,实质上却背离了“基础”课的政治属性。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主体意识凸显但又不够成熟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在这一时期不能自觉地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倘若“基础”课不能承担起从外部灌输意识形态的重任,大学生就会在多元的价值观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彻底失去意识形态的防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个人主义等)很容易趁虚而入,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时代新人的培养、民族复兴大业等都可能造成严重冲击。由此看来,提升“基础”课亲和力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需要,但不能背离“基础”课的政治属性,毫无原则的迎合放任。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和手段,其恰当与否是提升“基础”课亲和力的重要标准。由于教学方法的改进、选择与运用都取决于“基础”课教师,因此,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恰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与教师能力是否匹配。只有教学方法与教师能力良好匹配,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二者的亲和属性,从而提升“基础”课的亲和力。由于“基础”课教师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匹配情况,导致不同的作用效果。只要这些作用效果与教学任务具有一致性,就有助于提升“基础”课亲和力。但是,在“基础”课亲和力提升的过程中,部分“基础”课教师却因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过于自信,对于教学方法的认识又不足,出现了简单复制、一味求新等情况,结果导致形式化、庸俗化或者娱乐化,严重偏离了“基础”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这显然不符合提升“基础”课亲和力的初衷。
“基础”课亲和力是依托“基础”课各要素优化而形成的合力,它不可能离开这些要素而单独存在,亦不可能仅凭某个要素而独立支撑。因此,提升“基础”课亲和力需要在坚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感受性有机统一的前提下,从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能力等要素着手改进,协同发力。
“基础”课亲和力最深层的根基来自于“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所汇聚而成的说服力。当前,增强“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说服力,首先,要坚持“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毛泽东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5]“基础”课教学内容要具有政治性,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其基本原理、立场和观点相符合;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体现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理念。其次,要强化“基础”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基础”课教学内容需要“彻底”才能说服人,而要“彻底”则需要不断强化其理论性,不仅要保证“基础”课教学内容是科学的,能够揭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中国精神、社会道德等内容的本质特征,还要保证“基础”课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能够经得起推敲,“逻辑严密,思维清晰,才能讲明白,讲透彻,只有理论讲解透彻了,教育对象才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才会亲近理论及其教育。”[6]最后,要凸显“基础”课教学内容的现实性,这需要其能够拥抱时代,反映时代发展趋势,回应时代问题;也要能够走近社会,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能够亲近大学生,关注大学生的内心需要,解决大学生面对的困惑和问题,如恋爱问题、择业问题、人生问题等。
过河首先要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提升“基础”课亲和力同样也要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而且它不仅要解决“桥或船”有没有的问题,更要解决“桥或船”好不好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实质上就是要增强“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感染力。首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需要传统和现代结合,创新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事实上,长期以来,“基础”课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之下,这些传统方法的局限暴露得异常明显。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摒弃传统方法的有效之处,也不能忽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以互联网+“基础”课、自媒体+“基础”课、大数据+“基础”课等方式改造传统方法,发展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方法,无疑是最佳方案。其次,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需要增加教学方法的互动性、艺术性和针对性。增加教学方法的互动性,是要拓展互动交流的渠道和途径,使大学生能参与到“基础”课教学活动中,与“基础”课教师同频共振;增加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是要强调“基础”课教学活动的情境性,使“基础”课教学资源能物善其用、有机融合,形成“有意思”的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是强调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教师是“基础”课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提升“基础”课亲和力的关键要素。因此,提升“基础”课亲和力,需要不断增强“基础”课教师的感召力。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7]何以“鼓舞和推动”?首先,在思想上,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基础”课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才能认真倾听大学生的心声,诚挚关照大学生的困惑,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大学生的个性,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其次,在能力上,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基础”课教师需要不断地拓宽理论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以保障其能准确而透彻地析事论理;也需要不断地练好教学基本功,掌握好教学方法,运用好教学载体,整合好各种资源,以保障其能有效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第三,在自我个性上,提升人格魅力,做到言传身教。“基础”课教师一方面需要塑造可亲的性格,拉近师生的关系,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需要提升自我修养,涵养道德,锤炼品格,真正地做到德配其位,言行如一,以身作则,身正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