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晨 吴汉华
(山西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日益重视和相关方针政策的逐步推行,许多重大的文化工程得以落地,基层文化服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支柱——社区图书馆,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在1999年之前,对社区图书馆的研究还寥寥无几,2000年之后社区图书馆的相关研究成果才开始逐渐增多,但核心期刊收录的相关论文数量仍然很少,有关社区图书馆的研究成果较为零散,大多数研究从社区图书馆定义、地位、作用入手探讨其宏观发展问题,而忽视社区图书馆管理机制、用户需求、社区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等微观的具体问题,这表明了社区图书馆的研究停留的层次仍然较低[1]。中国知网可检索到的相关的硕博士论文数量较少,是系统性高档次的研究成果匮乏的表现。这既不能有效地改变社区图书馆发展不全面不均衡的格局,也无法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龚蛟腾、王凤姣、方雯灿所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简称《研究》)一书已由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客观地阐述了社区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强调了建设社区图书馆的战略价值,并为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制定了相关的战略模式。本书旨在为社区图书馆发展提供可执行性策略,填补其理论研究的不足,指导建设满足公众需求的高质量的社区图书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基于多年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积累,结合收集的众多案例信息,对相关政策进行深度解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构建出了系统而又清晰的逻辑框架,使得本书浅显易懂,层次分明,可行性强,极富权威性,是社区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不可多得的力作。
自国家注重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大力发展基层文化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和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部分[2]。作为向基层提供服务的重要服务机构——社区图书馆,又该怎样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呢?《研究》一书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出发,在第二章中深度剖析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界定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诠释,结合已有研究,指出公共文化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性文化知识。表明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仅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作者对社区文化追本溯源,明确提出社区文化是一种整体性的社区氛围,是在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的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社区文化是社区发展的精神纽带与内在灵魂,社区图书馆则是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征”便是作者对社区文化深刻理解的表征和总结[3]。
作者以公共文化和社区文化为出发点,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详细阐明社区图书馆的概念和演变趋向,《研究》基于此提出社区图书馆的三个战略价值: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二是,学习型社区稳步推进;三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化。作者由此三个价值,结合当前现状,深入分析得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四个条件:一是,社区图书馆的社会环境;二是,社区图书馆的理论基础;三是,社区图书馆的文化政策;四是,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根基。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基础设施、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文化服务、战略管理等五个方面规划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战略,符合实际,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并由此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上升到模式高度,给出具体的发展举措,脉络清晰、论证深刻、观点鲜明。这从现实角度将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探索新时代下的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现实价值。
社区图书馆不仅是公共图书馆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寻求社区图书馆的长足发展,就必须寻找出社区图书馆的内在发展规律,探索城乡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模式[4]。《研究》一书综合时下所有图书馆创办模式,最终挑选出能涵盖所有模式的五个模式:依附模式、分馆模式、协作模式、民办模式、网络模式,并在第五章中详细介绍了每种模式的发展概况,对不同的模式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为读者清楚地展现了不同模式的利与弊,针对模式的不足,《研究》一书立足于实践,深入浅出,做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社区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出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社区图书馆的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源保障和组织保障四个主要方面的措施,针对这四个方面,《研究》一书又开展详细描述,如在资源保障、社区图书馆馆舍设施、文化资源、管理人员和办馆经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使读者可以轻松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作者以缜密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分析案例,采用多向对比的方法实现了不同主题之间的巧妙衔接,不仅使得全书的内容饱满、丰富,更增加了全书的可读性,各论点之间相互支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对于实际办馆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社区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最直接的前沿阵地,还是社会民众获取知识(信息)最主要的公益组织[5]。社区图书馆以走进读者身边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文化空间来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活动,满足了广大社会民众的文化需求。因此社区图书馆建设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定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将对保障基层民众的文化权益产生重要的影响[6]。
《研究》中的案例丰富、紧紧围绕社区图书馆这一主题,运用实证分析法通过案例之间的相互比较,将复杂的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清晰形象地将所表达的结论展示在读者面前,增强了著作的说服力。在《研究》一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制表绘图的方式笔者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引言部分,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篇名包含“社区图书馆”的1316篇文献进行文献统计分析后得出社区图书馆的研究现状。《研究》指出,当前虽然关于社区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已经处于上升阶段,但是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东西部地区研究水平差异较大且当前研究缺乏针对性较强的可行性战略。
在该书的第三章中,作者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对时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战略条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比较分析。在调查案例的选取上,作者不但选取了国内东西部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城市与乡村社区馆进行数据分析,同样也对社区馆发展较为成功的其他国家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美国、丹麦、芬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对选取的一系列案例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了当前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根基,作者认为当前国内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较之于国外整体水平处于滞后状态;从国内来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好于中西部区域,而城市水平又高于乡村。
在第三章中,作者还选取了大量案例对社区图书馆的文化政策进行分析,这些文化政策既包括国际公约也包含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措施。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当前,社区图书馆积贫积弱的现象急需根本改变,因而其政策、规范、措施等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7]。”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社区馆的发展对满足社会民众逐渐提升的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有关社区馆的制度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在该书中,基于案例的分析与论证并不局限于此,在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战略规划、发展战略模式等部分,作者都以最真实的案例给读者以最直观的感受,这样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增强了著作的说服力。
社区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各地基层社区都进行了探索性的建设。但由于长期缺乏宏观战略的引导,业界对于社区图书馆的认识不够全面,规划较为盲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出于对此问题的重视,《研究》聚焦战略,旨在为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勾画蓝图,指明道路。作者围绕社区图书馆战略价值、发展战略条件、发展战略规划、发展战略模式,发展战略措施五个‘战略’相关方面对建设什么样的社区图书馆,如何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详尽的研究和阐述。
从战略价值角度来看,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的载体,旨在为每一位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满足居民的精神文明需求;社区图书馆又为居民的自我提升提供了便利的场所,它肩负着传递社区文化、提供文献资料、开展社会教育推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使命[8];社区图书馆的发展相应地也为图书馆事业添砖加瓦。作者指出了社区图书馆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进学习型社区,促进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化的三大战略价值,战略价值凸显了作者研究的重大意义,使得作者在研究过程更加的具有使命感,为使社区图书馆的价值得以充分彰显,迫切需要构建出科学的发展战略来加以指导,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不言自明。
从发展战略条件来看,作者从社区图书馆的社会环境、理论基础、文化政策与发展根基等四个方面深入研究,从四个角度全面涵盖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条件。发展条件是社区图书馆能否发展的重要基石,作者对其分析极为严谨,收集众多文献资料,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对政策进行详尽解读。通过对本国不同地区间对比及同国外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在建设社区图书馆工作中的长处和短板,在全面了解到各地具有的发展优势与实际建设中的困难后,为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可行性策略打下基础。
从发展战略规划角度来看,作者从馆舍设施、馆藏资源、人员队伍、服务活动、管理机制等五个方面展开,并把每个方面以明确定位,树立目标,进行优化的逻辑顺序进行阐述。作者全面考虑社区图书馆发展所需要的配套资源,以达到统筹兼顾,符合实际,不缺不漏。
从发展战略模式角度来看,作者强调“我们必须从纷繁芜杂的现象中找出社区图书馆的内在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城乡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模式[9]”。《研究》总结出了依附模式、分馆模式、协作模式、民办模式与网络模式五种主要模式,并详细分析利弊提出了可行的优化途径。多模式及多途径极大地增强了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和灵活性,避免了僵化等实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五种主要模式及其他衍生模式,为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多样方案,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中根据条件匹配适合的模式。灵活与变通是作者给本书注入的强大灵魂。
最后,作者从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源保障与组织保障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发展战略措施作为结尾,总结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战略。全书紧扣战略,为社区图书馆建设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
作者从理论层面详细论述了社区图书馆战略规划,作为统领全局的根本方略,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在实践探索中该战略能否平衡现有的严重的地区差距,真正指导建设城乡社区图书馆,进而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仍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作者对国内的研究现状写得比较详尽,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叙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对于海外的有关研究着墨不多。同样,在最后的发展战略中虽提到了要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然而对这一部分的描述也比较模糊。国外民众较为注重社区生活,有着丰富的社区建设及管理的实践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关的优秀经验也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随着公共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区图书馆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柱力量,其发展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在此时代背景下,该书以独到的视角和思路对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展开了探讨,是一本值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学者和相关人士阅读的著作。该书在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方面可圈可点,但是在一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完善空间,如社区图书馆相关战略及措施的落实情况仍需实证检验。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发现著作中的不足之处对后来研究者从中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开辟新的思路也具有积极影响。最后,希望广大读者一起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社区图书馆的研究加薪添火,为新时代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与壮大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