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介对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2020-02-24 07:31毛世姣
视听 2020年4期
关键词:亲代子代代际

□ 毛世姣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到:“任何媒介施加的最强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人的关系与活动,使其形态、规模和速度发生改变。”①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化浪潮不仅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及人类交往模式,也将我们的个人生活裹挟入这股湍急的洪流中。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日趋成熟的新媒体技术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新媒介对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的影响更是不能忽略。家庭成员中的子代和亲代在媒介选择、媒介使用和信息获取等方面产生了差异,形成了数字代沟,进而必然出现程度不一的数字反哺现象。本文试图从家庭场域的虚拟化表现、家庭关系的重新建构进行分析,并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家庭代际关系的相关思考。

一、家庭场域的虚拟化

家庭场域主要是指家庭成员的所在及相互之间的相处模式、互动氛围所形成的场域。在通过新媒介交流之前,家庭成员仅限于语言沟通和面对面交流,存在频率高、反馈及时、信息传达平衡等特点,而如今通过社交媒体微信进行交流沟通,使得家庭场域出现虚拟化的特征。

(一)日常化的虚拟场景

互联网时代,新媒介的出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场景日益出现媒介化趋势。而微信更是家庭代际沟通的绝对渠道,通过微信进行的虚拟化交流也就成为日常化的一部分,成为当今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场景。莱文森认为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是说话和走路,手机完美地将说话与移动两个功能整合,他将手机描述为第一个流动家园②。

手机媒介成为亲代和子代之间交流的平台,给了人们自由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从空间看,家庭代际之间由原来物理性的家庭转到了虚拟化的家庭场域中,亲子交流不再受制于必然在场这个先天条件,依然能进行交流沟通。从时间上来看,手机媒介或者说是微信,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交流的特点,手机的便携性和即时性特点,使得亲子交流实现不在场又无处不在的可能性。由此,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介使得亲子之间日常的生活趋于虚拟化。

(二)多元化的交流方式

过去,人们之间的交流多是面对面的交流,具有实时性的特点,但现在的社交媒介具有新的特点,例如,微信能够实时再现声音及画面,具有保存性特点。家庭成员因为很多不可抗阻因素不会每时每刻都在同一个家庭环境中,而社交媒介此时就扮演着连接者的角色。以笔者自身情况来说,因求学需要与父母分隔两地,但是每天都会通过微信交流。微信的视频通话、语音通话、文字、语音等功能让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了解日常生活状况,有利于代际关系的维护。新媒体环境下,我们的父母容易轻信一些转发文章的时候,就需要子代去纠正。笔者父母经常会转发一些类似《鸡蛋不能这样吃》《大蒜竟然还有这种作用》的文章,此时就需要作为子代的笔者去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笔者同样会通过转发文章的方式告诉他们其中的真伪。多元化的交流方式有利于家庭代际关系。

(三)碎片化的信息传递

碎片化是手机媒介传递信息的主要特征。碎片化信息的传递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但过于碎片化的信息本质上就是不持续的对话过程,导致对话意义缺失。碎片化信息过多也容易使信息获取不及时,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家庭代际关系。

二、家庭关系的重新建构

现今媒介化社会出现两大矛盾的趋势:老龄化人口越来越老,而媒介形态越来越新。90 后的父母大多是70后或60 后,他们对新媒介的发展的态度大部分是观望或者是接触初期,作为数字移民的亲代自然而然在媒介的选择、使用等方面需要听取建议。而90 后作为数字原生代的代表,对于新媒体的相关技能比较熟练,此时便出现了文化代沟,而文化反哺便体现在家庭场域的方方面面。“文化反哺”概念在国内首次出现,源于1988年南京大学周晓红的研究,他在《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中提出文化反哺是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③,反哺内容是新的器物、知识或观念。

(一)亲代——被反哺者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媒介形态更新换代,亲代在学习使用新媒介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向子代寻求帮助,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在媒介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亲代用自身仅有的媒介素养难以应付冗杂的信息,此时需要子代进行相应的反哺,以纠正一些错误的刻板印象。而在这个过程中,过去的父辈权威受到一定的挑战后被弱化,亲代不断转变自身的态度,主动积极地适应新媒体环境,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二)子代——反哺者

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中强调:“电子媒介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这种影响不在于信息的改变,而是由于人们交往的社会环境被重新组合,物理意义上的地点与社会地点的联系遭到削弱。已经有研究证实,社会环境在群体身份、角色变化和等级地位中是一个关键因素。”④子代在接触社会后,与亲代有了一定程度的疏远,这种疏远并不是情感类的疏远,而是自身角色的转变。过去在家庭中,子代永远充当着一个孩子;在社会中,子代更是一个学生、员工、朋友等相关社会角色,更需要完成这些角色的相关转变。因此,子代在与亲代的交流中有可能会出现“缺场”。并且,子代在家庭场域下塑造的角色并不是完全的自己,都会形成一个中区形象,这个中区形象便是父母希望看到的形象。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手机媒介一方面通过文化反哺这一过程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是由于社会化的转变,亲代和子代之间依然出现了疏远。

三、新媒体环境下关于家庭代际关系的思考

(一)家庭层面:加强沟通,促进家庭和谐

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场域是发生亲代和子代文化反哺的重要场所,亲代和子代在进行文化反哺的过程中,有利于增强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家庭的和谐。由于媒介素养的缺失,亲代在子代主导指导下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使得亲代在新媒介环境下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从另一方面来看,父辈的绝对权威在数字化时代下有了一定的弱化,而子代的话语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亲代和子代趋于平等的话语权,更加有利于家庭的和谐。

(二)社会层面:缩小代沟,缓解社会压力

从社会层面来看,老年化人口越来越多。信息化时代下,亲代的媒介素养需要提升,他们对媒介新环境感到陌生又好奇,而子代对新媒介环境的熟悉程度远远大于亲代。文化代沟的出现让我们的亲代充分地认识到提升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此时文化反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子代主动给亲代普及知识,提升素养,缩小数字代沟,亲代可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这种由家庭内部下操作的文化反哺更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压力,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结语

家庭场域下的数字代沟和文化反哺现象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话题,笔者主要从家庭层面分析媒介的日常化和亲子关系的重新建构,从而探讨家庭代际关系。但本文缺少一定的量化分析。并且,在文化反哺的过程中,尽管媒介只是工具,但人类需要保持理性,如何正确地利用媒介塑造更好的家庭代际关系,还有待我们深入探讨。

注释: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②[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③周晓红.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研究,1988(11):22-26.

④[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彩响[M].肖志军 译.北京:淸华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亲代子代代际
乡土社会中家庭权力的转移
3亿年前,“妈妈”把“孩子”圈起来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妊娠期糖尿病SD大鼠对子代糖脂代谢的影响
“望子成龙”不如“望己成龙”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观察母乳喂养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子代儿童期超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