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视角浅析“同人CP文化”如何从小众娱乐走向全民狂欢

2020-02-24 07:31杨芜萌
视听 2020年4期
关键词:同人媒介群体

□ 杨芜萌

一、从二次元走向三次元的“同人CP文化”

“同人”一词来源于日语“どうじん”(doujin),其最早是出现在日本的动漫领域,原意是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同好。该词于二十世纪初期引入中国,其后,大众在保留“同人”一词原意的基础上,又对其注入了新的含义——主要用以指具有相同爱好的人们在原作或者原型的基础上,对作品或人物进行的再次创造活动及其产物。“CP”一词(Coupling)则来源于日本的 ACGN(英文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的合并缩写。同人圈,最初是用以指动画、小说等作品中存在情侣关系的角色配对,其主要用于二次元世界。当“同人CP文化”逐渐走向三次元,其含义也愈加丰富,现在的“同人CP文化”泛指一切人物配对关系。

20世纪90年代末期,日本动漫与同人文化逐渐在中国流行,因此受众对于“CP 同人”作品主题的创作范围也变得愈加宽泛,除了在动漫领域以外,小说、影视剧领域也开始试水“同人CP 模式”,网络文学网站成为了“同人CP文化”的主要输出地。例如,由晋江文学城小说《魔道祖师》改编的仙侠剧《陈情令》,便打破了仙侠剧以往的“言情”套路,在剧情中植入了“同人CP文化”。随着文化传播环境的不断发展,女性群体作为推动“同人CP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使得“同人CP文化”这一外来的、新兴的文化现象逐渐从小众娱乐发展成为全民狂欢的文化。

“同人CP文化”还与粉丝型生产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粉丝型生产者”指的是在粉丝群体中对自身喜爱的现实人物或者角色人物进行二次创作的粉丝型受众。在新媒体环境变化影响下,简易化的视频剪辑、图片制作等软件的普及,为粉丝型生产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平台。例如,在国内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Bilibili(哔哩哔哩动画)上,就有许多up 主(投稿人)制作带有“CP”倾向的视频作品;在图片文字分享网站Lofter(一款由网易公司推出的轻博客产品)上,也有许多同人写手或者画手分享自己编写绘制的同人文或同人画作,而这些写手或者画手也多以女性为主,她们在“为爱发电”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以及同好者对于其所喜爱“CP”之间的情谊幻想。因此,这些高产量低成本的相关同人作品的出现,也在为“同人CP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女性群体促进“同人CP文化”发展

(一)消费文化背景下女性群体对“同人CP”的现实需求

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尼尔·波兹曼将印刷媒介主导的年代称为“阐释时代”,而电子媒介的出现,又将人们带领进了“娱乐时代”。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媒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更是改变了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受众不再只是单纯的媒介信息接受者,他们也在为信息内容的生产助力。在互联网这一互动媒介影响下,使得包括原创人物与现实原型人物在内的“原始文本资料”成为了一种为社会大众共享的公共文化资源。而在“同人CP文化”中,粉丝型生产者正是这类“公共文化资源”的主要占有者,他们兼具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制作出票夹、应援周边等各类文化衍生品。以女性居多的粉丝型生产者,凭借饱满的同人文化创作热情,在丰富了“同人CP文化”内容的同时,也推动社会文化产业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消费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商品被消费,当“同人CP文化”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其商业价值也逐渐被发掘,“CP 经济”应运而生。“同人CP文化”自身带有的娱乐性色彩,也成为电视综艺制作吸引观众眼球的看点。2015年以来,以《我们相爱吧》《心动的信号》等为代表的“假想CP”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节目中所涉及到的恋爱、婚姻等情感类话题,正迎合了时下女性群体对于理想浪漫爱情的向往之情。除了综艺节目以外,在影视剧中对于男人之间亲密关系的兄弟情义的表现,也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女性观众。影视剧制作方在创作时,会在剧情设置上有意地为观众留有一定的空白,给她们以想象的空间。这样的留白设计,不仅可以调动观众观看剧集时的想象力,还能让观众收获为自己喜欢的剧中男性角色配对组CP的乐趣,满足观众对于剧中情节的无限幻想,可谓一举两得。比如《琅琊榜》中的“靖苏CP”、《陈情令》中的“博君一肖CP”等,这些高颜值的配对CP,都为女性观众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这些男性“CP”之间美好兄弟情谊的想象增添了趣味。

(二)媒介为女性群体建构起“同人CP文化”理想蓝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同人CP文化”以轻松、浪漫的特质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在娱乐至上的当下,“同人CP文化”自身所带有的娱乐色彩,使其能够在互联网时代轻松传播。而“同人CP文化”通过媒介为女性群体建构起来的理想爱情蓝图,也满足了不少女性观众对自己理想爱情生活的向往。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所有为社会大众所见的、媒体所提供的一切内容都可以作为社会大众娱乐和消费的产品。在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大众可以通过点赞、留言、转发等形式在网络这一“拟态环境”中进行消费。由于社交媒体自身具备虚拟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大众可以自由地关注、讨论“同人CP文化”内容。“CP”的同台、一个眼神的交流、合影的发布等,都能够在粉丝群体当中引发蝴蝶效应,“CP 粉丝”凭借其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够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万篇同人文,这也正是“同人CP文化”的精髓所在——“正主同框即发糖”。“CP粉丝”在已有的信息基础上,对“CP”的关系进行自由解读、建构,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再创作,将想象力发挥到极致。虚拟的网络空间为“同人CP文化”建构起了群聚空间,在这个虚拟的空间内,“CP 粉丝”进行自由互动与交流,使得“同人CP文化”能够在媒介营造的这个“拟态环境”中实现“病毒式”传播。

(三)女性主义的发展推动“同人CP文化”传播

“同人CP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女性的崛起,无论是此前从耽改剧《镇魂》中走出的“巍澜CP”,还是2019年夏天凭借着《陈情令》迅速走红的“博君一肖CP”,他们都拥有着大量的粉丝,这些粉丝以80 后、90 后甚至00后的女性为主。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女性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加上女性自身在经济、政治上越来越独立,女性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她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看者”,也成为了看的“主体”。

近年来,女性受众对于“男男CP”的关注度明显高于“男女CP”,以目前新浪微博超级话题“CP 榜”排名前100 名的 CP 为例,“男男 CP”共有 79 对;其中排行榜前10 名中,共有 9 对为“男男CP”。“男男CP”的出现大多是为女性受众服务,当“CP 粉丝”在同人文或者同人画作中幻想两个男性的性爱时,就已经跨越了传统意义上男女不平等的障碍。这样的设定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当然,传媒文化制造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以及迎合女性受众的权力需求,会在拍摄或者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加入英俊帅气的男性CP 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女性消费提供了文本内容。当女性观众看到男性CP 之间的亲密互动时,会感到激动不已。此前《陈情令》的一段长达九分钟的“小学生式吵架”的剧组拍摄花絮视频,就被剧迷们拿来反复解读,并且在网上进行疯狂“安利”。因此,女性群体也就成为了推动“同人CP文化”传播的重要群体。

三、对“同人CP文化”的批评与反思

(一)日益模糊的“同人CP文化”边界

互联网时代,“CP 粉丝”在网络空间内的在线互动与交流以及自媒体平台的推波助澜,都让“同人CP文化”得以迅速、轻松地传播。但是当传媒文化制作者一味地为了迎合女性权力需求以及迫切地想要获取经济效益时,“同人CP文化”的边界也变得愈加模糊。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何吸引受众注意、增加节目看点,成为了节目制作方需要时刻考虑的问题。但是在迎合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例如,有的综艺节目为了增加节目看点,在制作后期或者前期宣传的时候,会故意提及一些“心动”“互撩”等暗示性的词汇,而偏离了节目本身想要传达正能量的初衷,使“同人CP文化”内容变得低俗不堪。因此,这就要求大众传媒在追求经济利益、迎合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要看清伦理边界,做好“把关”任务,把握好道德伦理的底线。否则,一味地迎合女性权力需求并且将“同人CP文化”过于商业化,只会将受众的热情消耗殆尽。

(二)“同人CP文化”边界模糊化的责任反思

诚然,嗑“CP”本质上还是出于娱乐需求,可是媒体对于“同人CP文化”的传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受众对于理想式情谊的幻想需求,但是其根本还是为追求市场经济利益。因此,为了寻求受众的关注,媒体也会利用一些刺激的内容在最大限度上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多数节目也会通过炒作“CP”来增加话题讨论量与节目收视率,可是当传媒把“同人CP文化”推向流行的同时,也掩盖了节目本身所要宣扬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在“泛CP文化”时代,媒体不可以过分地迎合受众需求,采用粗制滥造的方式来生产“同人CP文化”内容。媒介对于大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人CP文化”从小众娱乐走向全民狂欢离不开媒介的助力与女性群体的推动,媒体的社会责任更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是应该看到“同人CP文化”的本质,把握好伦理道德的底线,引导“同人CP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作为推动“同人CP文化”发展主力军的女性群体,也应该做好监督工作,对于那些低俗、肤浅、平庸的“同人CP文化”内容,应该坚决抵制,这样才能推动“同人CP文化”朝着一个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同人媒介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网络同人创作:缘起、模式与困境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同人周边项目概述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次元之壁的缝隙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