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宁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濮阳 457001)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田”)于1975年被发现,1979年投入开发,现有青年人才1480人,占用工总量的11.4%。油田处级干部中“60后”占64.8%,科级干部中“60后”占64.1%;油田首席专家、油田高级专家和单位首席专家中“60后”占68.8%,专业技术人员中“60后”占58.2%,“盖层”问题比较突出。中国石化要求“到2020年末,各企业青年人才要达到1/4”,按此标准,中原油田处级干部中40岁以下的应达到95人。中原油田目前没有40岁以下的处级干部,45岁以下副处级干部仅有55人,40岁以下油田首席专家、油田高级专家和单位首席专家仅有2人,40岁以下正科级干部有111人,35岁以下副科级干部有168人,30岁以下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有300人,后备人才出现严重“断层”。要破解人才结构问题,必须采取革命化措施,探索青年人才高效培养方法、途径,构建“目标导向、进阶培养、大胆使用、从严保障”培养新模式,为“建成千万吨级一流油气田”战略部署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人才是油田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培养青年人才须坚持整体筹划,以企业发展目标为牵引,以队伍梯次配备为抓手,以人才成长需求为依据,明确青年人才培养方向,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机制。
聚焦油田“两个三年、两个十年”战略规划和“2+5”行动方案,盘点人才队伍现状,对标先进企业人才配置,测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厘清一时之需和长远之计的关系,制定青年人才培养总体“路线图”。着眼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原头雁”,强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双优化”行动,打造政治坚强、本领高强、意志顽强“三强”干部队伍;着眼建设技术精湛、业务精深、素质精良“中原英才”,强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十百千万”行动,培育十名战略科技领军人才、百名高层次专家人才、千名青年骨干人才、万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着眼建设高品质有特色“中原品牌”,强力推进“五大专项”人才培养行动,建设高含硫气田开发管理、油气技术服务、公共服务、企业文化、党务政工等五支一流人才队伍。
老油田业务构成比较复杂,除勘探开发、生产运行等主体专业,还有水电气暖信等专业化业务,人才分布情况比较复杂,个别专业如钻井设计监督、物探测试分析等后继无人,各领域间人才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比较突出。按照业务领域细分青年人才群体,在专业线条内梳理人才梯次配备情况,找出人才链条弱点,做到把短板补上,把长板加长。油气生产是油田的核心业务,更是油田发展和存在的基础,在青年人才培养中处于关键环节,应匹配核心业务和关键岗位,选拔业务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较高的青年人才,综合评估其发展潜力,结合人才成长通道职位序列,明确培养方向。对业务管理能力强、善于沟通协调的青年人才,重点向经营管理方向培养;对科研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青年人才,重点向科技方向培养;对生产协调水平高、善于发现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青年人才,重点向生产一线培养;对外语水平高、开拓意识强,具有一定涉外工作经验的青年人才,重点向涉外方向培养。增强各业务人才链条强度,解好解活各领域、各专业人才配置的难题。
青年人才的特长禀赋、职业追求各不相同,企业要了解并掌握青年人才个人的职业构想,对青年人才做出职业评价,指导青年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设计,细化青年人才发展目标。按照分层分类标准,每两年为一个成长周期,确定阶梯性目标,制定培养措施,加强跟踪管理和阶段性考核,达到培养目标者进入下一阶段继续培养,未达到培养目标者及时查找原因,修正发展方向,改进培养措施。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督导和服务体系,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相结合,普遍指导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确保培养对象沿着规划方向健康发展。
培养目标和方向确定后,就要围绕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标准,按照强思想、长才干、增本领的总体要求,打造课堂、现场、岗位“三位一体”进阶培养机制。
把政治思想教育作为“必修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常态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引导青年人才爱国敬业奋斗,建功立业新时代。把菜单模块教育作为“选学课”。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过硬”“八种本领”要求,围绕油田阶段性目标任务,设计不同的模块专题,组织青年人才选学培训。铸魂模块围绕加强青年人才理想信念、党性锤炼、政治训练等方面设计课程,确保青年人才始终站得稳、靠得住、信得过;增智模块围绕油田经营管理新理念、新方法,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新形势、新任务设计课程,帮助青年人才树立大格局、提升大境界;赋能模块围绕增强科学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管党治党能力等设计课程,培育青年人才引领改革发展的过硬本领;立身模块围绕文化修养、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廉洁自律等方面设计课程,确保青年人才始终当好标杆、做好表率。
坚持多种形式培养,深入推进“千人计划”,实施青年人才梯次培养,对初层级青年人才重点培养独立解决一般性专业技术问题能力;对中层级青年人才重点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难题、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对高层级青年人才重点培养独立承担重要攻关项目、解决生产科研技术难题、编写重大项目技术方案、制定重大工程技术措施、组织开展重大活动能力。办好“中原学院”,把青年人才这个知识“需方”和专家队伍这个知识“供方”连接在一起,打造专家发挥作用阵地,一方面邀请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名师名家,另一方面把油田现有专家、博士后以及处级干部纳入学院教师库,建立规模合理、专业广泛、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创新优势。强化业务部门牵头作用,结合青年人才专业领域等个性需求,探索建立学术研讨、技术交流、技能比武等多种互动互促平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完善青年人才培养配套制度,强化岗位培养锻炼,促进青年人才尽快成长成才。突出岗位锻炼,每年从青年人才储备库中选拔见习副职,按照1~3年的见习周期,安排到重要台阶和关键岗位,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突出“一把手”重点培养,把看得准、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及时放到关键、吃劲岗位和正职岗位锻炼;突出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培养,安排不少于60%的新入职大学生到基层工作2年以上,新提拔青年人才60%具备基层一线岗位连续工作2年以上,形成重基层重实绩的用人格局。强化专家引领作用,组建专家工作室、博士后科研团队、不同专业领域兴趣小组,通过线上交流、线下碰撞等形式,引导青年人才攻关技术难题,探索推动油田发展的管理举措。采取导师带徒培养,选聘高层次人才作为培养导师,采用自主互选、动态调配、实战练兵的“传帮带”模式,着力提升培养对象的技术能力。
使用是对人才最好的培养,统筹油田整体资源,搭建多样化实战平台,让青年人才在磨炼中经风雨、长见识、受洗礼,是青年人才培养最关键的环节。
统筹推进管理、专业和技术三支人才队伍纵向畅通、横向贯通成长通道,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开辟多通道、快车道。精简管理序列,综合队伍规模、工作能力、业绩贡献等要素,将管理和专业技术序列职位职数分开设置。在新增的专业序列中,构建起层级明晰的成长路径,设置高级主管、主管等岗位,与科级干部横向对应,开辟青年专家专项通道,让从事业务管理的青年人才,不再去挤行政岗位独木桥,拓展青年人才成长空间。针对青年人才特点,持续开展35岁以下年轻科级干部定向选拔,完善见习班子副职制度,同时将青年人才纳入挂职锻炼、优秀人才评选范围,让青年人才感到事业有干头、前途有奔头、工作有劲头。开展“千人计划·中原杯”业务竞赛,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采取网络答题+理论考试+现场答辩的方式组织,营造人人学业务、人人钻技术、竞比赶超的浓厚氛围。
“及时发现、大胆启用各类优秀人才,让他们在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干劲最足的黄金时期充分施展才干。”对优秀年轻干部,要采取非常规手段,加长板凳定向选,做到“四个优先”,拓宽“上”的通道,班子换届时,优先选配年轻干部;职位空缺时,优先充实年轻干部;班子调整时,优先配备年轻干部;机构改革时,优先安排年轻干部。按照高素质专业化要求,打破层级限制,提拔一批科级及以下优秀年轻干部,组织开展35岁以下年轻科级干部定向选拔。拓宽选人视野,对于通用性、专业性强的部分处、科级岗位,有针对性地面向年轻干部开展竞争上岗。对35岁及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副科级、一般干部,按勘探开发、油气工程、公用工程、管理支持、党建政工等进行分布排查,按照“突出主业、接替需要”的基本原则,统筹考虑年轻干部选配目标任务。
注重青年人才储备,开展“80后”后备干部专项推荐,分层级、分领域建立青年人才储备库,初步建立一支涵盖不同专业、不同业务板块青年人才的后备队伍。立足油田长远发展,积极争取政策,增加毕业生引进指标,优化引进方向和学历层级,以勘探开发、油气工程、仪器仪表、油田化学和油气储运本科生为主,缓解青年人才“断层”问题。加强与院校的联系协作,畅通与毕业生的联系渠道。在招聘引进环节,采取报销路费、包吃包住等关爱政策,提高毕业生引进率。建立新分毕业生补贴政策,提高薪酬待遇水平。营造留人环境,实施暖心行动,在典型选树、选拔任用、培养锻炼方面给予倾斜,在拴心留人上出实招、硬招,建立单身无房大学生公寓,定期开展婚恋等联谊活动,增强归属感、荣誉感、成就感。
健全体制机制是青年人才培养的最大保障,是管大局、管全面、管运行的大事要事,油田层面应强化顶层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齐抓共管、多向发力的人才培养生动局面。
盘活基础资源,坚持专业协调、开放共享的原则,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教育资源“自有他养、他有我用”的共享平台,提高教育培训资源利用效率。盘活培训资源,充分发挥青年成长论坛、青年成长在线网站作用,综合运用办班教学、信息技术、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手段,采用“专家讲学+现场考察+互动交流”的培训新模式,广泛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情景式、体验式、答疑式等培训方法,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用好“指挥棒”,按照精准化、差异化的要求,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青年人才分别设立考核指标,准确评价青年人才的绩效表现。把好“方向盘”,坚持正向激励,建立涵盖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多维度的激励体系,让敢担当、善作为的青年人才得实惠。打造“助推器”,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青年人才撑腰鼓劲,让优秀青年人才放开手脚大胆闯、大胆试,形成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误的良好环境。
青年人才所在单位是培养主体,应牢固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观念,压实责任,抓牢措施,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承担培养任务的导师、专家,需要把培养人当成分内职责。当代青年伴随着互联网成长,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一代,自我意识强,个性明显,职业稳定性不强。在培养他们时要不怕麻烦,言传身教,从严要求。青年人才个人是决定培养成败的内因,个人成才意愿强烈,才能抓住培养成长的机会,刻苦学、努力干,不怕吃苦,加速成才成长。同时,要处理好培养青年人才与激励“老”人才的关系,既要重视年轻一代成长,又要稳定“老”人才的思想,避免顾此失彼,着力打造出老中青三代结合的优秀人才队伍,为油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