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丰市东海中学 林贝源
2000多年前,孔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强调做人要有“德”。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教师应该传授知识给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这里所“传”的“道”和所“解”的“惑”,除了知识方面,还应该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方面,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应该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更积极乐观、自信勇敢地面对人生。
那么,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渗透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以达到德育目标?这是新时代、新课改中学语文所必须要探讨的问题。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文言文、古诗词,还是小说、散文等,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寄寓作者的主题思想,给学生带来的感悟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把握文章的有益成分,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例如,在教《鱼我所欲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儒家传统文化,感受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关联之前学过的《〈论语〉十二章》、《〈孟子〉三章》等,就其中的生死、仁义等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出试题时,可以选取有德育意义的试题进行检测,尤其是作文题目的制定。这样,学生在答题时,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相关的德育内容,并组织材料进行作答,从而真正深刻地了解德育内涵。
比如,半命题作文《最美的____》。“最美”没有标准答案,但它往往与真、善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联想自己的所见所闻,只要认真思考、深入挖掘,都可以写得出来。这样,在写作中,学生既可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道德品质。
课本只是浩瀚书海中的沧海一粟。作为学生,不能拘泥于课本,而应该博览群书,取众家之长,增长自身见识与智慧。
我会鼓励学生多阅读、勤思考,向他们推荐一些经典书目,比如“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鲁迅、老舍、钱钟书等名家名作,《吉檀迦利》《基督山伯爵》等世界名著,以及比较有阅读价值的报刊杂志等。也会推荐一些有德育意义的视频节目,比如《百家讲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今日说法》等。
我会以读书笔记、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督促学生落实阅读,形成阅读的好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始终相信,知识既能改变命运,也能升华灵魂。
学校每周都会开展主题教育班会,比如爱国教育、感恩教育、读书教育等。作为语文科任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融入相关教育主题,与主题教育班会相呼应。
语文课教学形式可以丰富一些,比如,结合德育内容,举办主题经典读书比赛、作文比赛、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等。我们曾举办过多次经典诗文朗诵比赛,让学生围绕中华文化和爱国精神自行选择篇目进行朗诵比赛。学生所选篇目都很不错,他们用心准备,积极参赛,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既锻炼了朗诵能力,又加深了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与感悟,还从中受到了德育的熏陶。
此外,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历史博物馆参观,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可去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访学习实践,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语文老师,除了把德育融入日常教学之外,在平时还应该提高个人素质,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比如,我上课坚持不迟到、不早退,平时认真备课、上课;工作之余尽量多阅读,课后也会跟学生们分享读书心得,并推荐一些好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素质,还带动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渗透是多方面且长期的。教师不仅要从教学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还要从日常相处、课内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语文由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具备一定的德育优势,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承担相应的德育责任,在教学中积极进行德育渗透,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