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勇
(江苏省盐城市步凤中学 224000)
由于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自然学科,其中的实验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以往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单一、僵化,很难突出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特征,更难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基于这种现象,教师必须要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进行探索,找寻更加科学适宜的动手能力培养方式.
在初中阶段,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学习动力大多是来源于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培养,首先必须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教师要以合理的手段诱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尤其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蕴含了许多有趣的实验现象,实验形式也非常丰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学会利用实验教学的优势,实现物理教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浮力》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上与浮力有关的有趣故事,如“曹冲称象”.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比较著名的死海中发生的有趣现象.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相关现象进行充分的思考.包括为什么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中也不会沉入水底?为什么利用船只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利用有趣的现场实验展示,使学生积极地展开思考.可以利用小乒乓球和小铁球,来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对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产生全面的认识和充分的理解.改正学生在以往认知过程中形成的错误认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设计了许多验证物理基础知识的实验,这些实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通过开展实验实践活动,对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复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物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的途径,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对物理知识的来源和相关物理现象的原理进行全面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实践活动进行设计,使学生不断对自身的动手能力进行提升.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压强》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与压强有关的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展开思考,探究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此引出压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询问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都体现在哪些方面?产生这种作用效果是由于哪些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接下来再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根据教材中给出的实验步骤,开展“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让学生对可能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猜想,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猜想方向.通过观察方桌陷入沙中的深度来判定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通过这种小实验探究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新课进行讲解,还是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演示实验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另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演示实验,能够使物理教学由抽象化特点向具体化、形象化的特征转变.使学生找到理解抽象物理知识的方法,对相关知识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形成长久的记忆,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也应利用好物理演示实验,对其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摆脱以往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固有教学方式,突破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使物理教学更加具有开放性、多样性.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演示环节中,进而推动实验演示向表演进行转变.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反射》中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一些与生活关联性较大的开放性问题.也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并让学生充分加入到演示实验中来.例如,可以用两个透明的小药瓶,其中一个装上led灯代替蜡烛;或者将一张白纸对折后,玻璃板放在折痕处,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物和象的位置在白纸上进行标记,最后将白纸再次对折,看标记点是否重合.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有较高的参与度,同时也使其通过亲身实践操作对光的反射定律有了深刻印象,锻炼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不仅与学科特点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同时也是当前教育发展对物理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要对物理教学实验的优势进行利用,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亲身实践,使学生能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获得动手能力的锻炼,进而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