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2020-02-24 02:38:5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蜡烛教学活动化学

汪 静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 221700)

传统模式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为教师在讲台上讲述教学知识,学生则认真记录并死记硬背,以提高考试成绩作为重要学习目的,学生自身想法在此教育模式下被压制,对学生思维发展形成限制.针对此现象,教师需对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予以足够重视,并积极改进现有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机会.本文即围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策略展开探讨.

一、初中展开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分析可知,实验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并在推动学生化学知识掌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阶段所展开的化学学科学习活动则将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为重点,此阶段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中所产生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将会对学生今后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而言即为,若学生在此阶段便凭借死记硬背方式完成化学知识的获取,则学生在今后学习活动中也会以此方式获取知识,无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限制,此外,若学生仅凭借单纯的记忆获取知识,则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将会大幅减少,长此以往,学生实践能力发展遭受束缚,针对学生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也同现代教育中所提倡的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背离.现阶段,伴随社会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日渐升高,若学生不具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基础能力,则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较为薄弱,将会逐渐被社会淘汰,对社会发展形成阻碍,并违背素质教育宗旨.初中阶段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展开,针对学生知识探索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培养均可产生重要意义.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1.创新硬件配置

针对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而言,提高课堂硬件条件为一项重要内容.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针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予以足够重视,并不断加大人才建设投资力度,大量教育资金、教育设备投入一线教学活动中.因此,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需注重教育设备及教育资金的合理应用,确保教育资金均可应用于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如化学实验硬件设置的更新中,以此可为化学实验活动的创造良好条件.实验硬件设施更新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项高新科技,在教学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教师展开演示化学实验教学时,因化学实验自身具备一定危险性或复杂性,导致教师难以顺利完成化学实验,此时,便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危险或难以顺利实施的化学实验的展示,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可将实验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在此过程中,可为学生展开详细讲解,还可对学生反应加以观察,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存在的疑惑之处及时解答,以“氢气的性质及制法”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氢气制取”化学实验为例,在收集氢气时应选择采取排水法.因此,教师在此实验展开过程中便可向学生提出问题:“氢气收集时为什么要选择排水法?除此之外,还可选取哪些方法完成氢气的收集?”“实验过程中,氢气与氧气应如何区分?”“还可选用哪种方式完成氢气的制取?”此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完成实验的演示,并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加以思考,以此保证实验操作同课堂理论知识相联系.与此同时,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中,对学生实践操作过程加以录制,并在获取学生同意后,将录制过程在班级中播放,组织班级学生对此名学生的实验过程加以探讨,针对实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可取之处组织学生共同展开探究式学习活动,以此对课堂中所学知识点加以巩固,促使学生以更为认真的态度展开实验操作,推动学生科学实验习惯的形成.

2.创新实验过程

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需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作为重点,并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备饱满的参与热情,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为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需以教学内容为参考,并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同时考虑教学内容需求、实验教学进度设计实验教学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强实验教学趣味性.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设计游戏、竞赛及生活情境等多种方式实施教学活动,对实验教学的生动性、有序性加以保证,还可有助于学生针对实验内容展开更有效的把握,并对实验操作流程的正确性加以保障,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加以深入了解.以“酸碱中和反应”教学内容为例,教学活动中,教师以“魔术”完成实验的导入.教师在课堂教学实验展开前,用碱性液体、酸性液体在白纸上写“中和反应”,纸片干透后再展开具体教学活动,两张纸片在石蕊液体喷洒后分别呈现蓝色、红色字体,随后再以稀盐酸、氢氧化钠继续喷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喷洒相应的液体,两张纸为什么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教师将此种教学应用至课堂教学活动中,可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还可深化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记忆.同时,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对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操作目标等加以分层次讲解,并注重实验注意事项、相关器材的讲解,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收获快乐的学习体验.实验教学活动中,确保实验安全的条件下,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步骤的共同制定,并以分组方式展开实验活动,以此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以锻炼,还可推动学生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强化.

3.创新教学观念

化学教师受应试教育长期影响,在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多会以课本流程按部就班的组织化学教学活动,致使学生在化学实验参与过程中,个人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因此,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需注重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确保化学实验得以顺利展开的同时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以健全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体系,还可有助于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获取更多感悟,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伴随现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多数学生在具体实验展开前利用网络技术对化学实验相关操作要求及相关知识加以收集,形成初步认知.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展开前,可同学生针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展开共同总结,以此保证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进一步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化学实验后,还可组织学生积极利用自制道具展开实验,教师可组织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鸡蛋、盐、醋、汽水等应用至化学实验中,借此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外,还可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生活两者间所存在的关联形成进一步认知.如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应用至化学实验中,如蜡烛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因此,教师可围绕蜡烛,并结合教学内容展开相关实验设计.如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为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可引导学生利用澄清石灰水、水、火柴、烧杯、蜡烛等物品展开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先对石蜡的物理性质加以观察,引导学生展开实验流程设计,为实验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教师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教学内容为参考,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燃烧时蜡烛产生哪些变化?”“燃烧时蜡烛生成什么物质?”随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围绕所提出问题展开探究,如探讨蜡烛生成物时,学生多猜测生成物为二氧化碳,为验证假设,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准备的器材展开探究,有学生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物,发现澄清石灰水便浑浊,由此证明假设正确,而也有学生将干燥的烧杯置于蜡烛上方,此时发现杯壁内产生水雾,由此获得结论“蜡烛燃烧生成物为水”.教师针对学生实验活动应予以纠正、补充,随后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内容加以学习,促使学生可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入了解.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在学生化学素养培养及综合素质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学生个性能力发展还可产生一定推动作用,为此,要求教师需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创新,如可利用创新硬件配置及创新实验过程等方式,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蜡烛教学活动化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浇不灭的蜡烛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神奇蜡烛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