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动力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寒冬”与“新春”

2020-02-24 02:48
视听 2020年2期
关键词:寒冬资本融资

□ 纪 君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具体表现为电影产量持续增长、类型更加丰富多样、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一路走高、全国影院和银幕数量不断增加等。2011—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总规模一度保持在40%左右的高增长率,市场总量稳居世界第二①。2016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的这种上升势头逐渐放缓,2016—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分别为457 亿元、559 亿元和609.76 亿元,2018年增长率仅为9.06%,增速一路走低。与此同时,全国影院整体盈利总额下降,具体表现为银幕和影院增幅放缓,单银幕票房产出逐渐缩小,2016—2018年连续三年负增长,降幅分别为14.1%、8%和8.3%;影院平均上座率从2015年的17.37%下降至2018年的12.49%,单座收益从0.96 万元降至0.67 万元②。这样的市场遇冷在2019年表现得越发明显,2019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158 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190 亿下降了16.8%;1—5月的中国电影分账票房累计249.41亿元,同比下降6.35%,出现了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时观影人数仅为6.89 亿人次,相比2018年同期减少了约1 亿人次③。这说明,此前中国电影高歌猛进的绚烂光景正在退却,电影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期。这一前所未有的产业低谷表现为电影票房的缓增和逆增,资本撤退和融资困境,行业内部税务和诚信危机,以及产业机制陈疾暴露等等。

中国电影之所以遭遇寒冬,资本变动的影响最大。电影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开发创制、传播推广、价值实现等环节都离不开资本的推动和支撑,投融资的数量规模变化,密切牵动着产业发展的一经一脉。资本和电影的这一“联姻”,让中国电影产业在20年的发展时光里逐渐实现规模的扩充、体量的增大和行业的升级。可以说,电影产业的发展对资本变动的敏感程度最高,而资本是中国产业发展最为核心的动力。然而从2018年开始,中国电影迎来一波资本大退潮,行业内上市公司的市值大幅衰退,较2016年市值高峰下跌约72%,剩余不足三成。这一缩水现象与政府收紧的行业规范、票补政策的取消、网生内容的分流等密切相关。同时,中国电影产业化程度不够深入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批量化生产程序尚不成熟,本身的内容质量不稳定,导致生产和投资过程风险重重,这也使其更容易受到政策调整、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的波及。

一、迎面寒冬:电影产业融资困境之因

2018年以来,电影产业的融资困境重重。融资问题直接导致了影视公司市值的下滑和行业整体发展速度的放缓,产业整体呈现焦虑状态,令人担忧。

中国电影产业出现这种焦虑现象,首先是因为盈利模式的单一和不完善。中国电影产业尚未形成如美国漫威系列、迪士尼系列等强大而健全的IP 产业模式。以美国漫威系列电影为例,其票房收入其实只占电影收入的40%左右,更大的市场收益来自手办、3C 数码、日用品等电影衍生品的全球热销,这些联名和授权产品带来的每年近10 亿美元的巨额收入,直接反哺电影产业④,也使品牌的价值内涵更加丰富。反观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仍处于觉醒阶段,制作、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还非常不成熟,IP 潜力尚未被挖掘,长期依赖电影票房收入盈利,没有实现电影作品思维向产品思维的突破。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也降低了资本注入的信心,增加了资金周转的难度。

其次是融资体系的不健全。一方面,中小型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缺乏运转资金,而大型电影公司可以获得大量的注册资金,马太效应明显。这使得中小型企业难以为继,资金链的断裂严重限制了它们的创作活力,使之更难创作出高质量的电影作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另一方面,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使得诸多投资者在风险的考量下想投而不敢投,只得采取观望自保的态度。由于我国缺少对电影公司进行咨询评估和投资咨询的金融中介,在目前电影产业整体发展不佳的形势下,大多数投资者不敢将大量资金“赌”在前途未卜的电影项目上,而是更倾向于收益稳定可控的投资。这也是目前中国电影融资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二、走向“新春”:政策、需求、资本缺一不可

当下中国电影产业若要突破困境、走出寒冬,除了资本因素的调整外,政策的推动作用以及需求的驱动力同样不容忽视。近年来收紧的政策规章,实则是对行业乱象的“管”,对产业升级“扶”;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电影类型丰富、观影平台拓宽和受众群加大等有益趋势,更是直接促进着电影产业的转型和增收;融资模式的多元化、产业链的延伸也使得中国电影产业的融资模式和盈利体系更加成熟完善。

(一)政策扶持推动——规约与扶持

资本是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拉动力,但放管结合、张弛结合的政策规章对释放产业活力、调整行业动向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一方面,政策作为产业的“保护伞”,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支持着国产电影的生产运转。这些政策支持地方电影的发展,如2016年2月出台的《中央级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法》提出对中西部地区新建影院给予资助,扶持重点制片基地的建设发展;对优秀影片进行财税支持,如2016年3月出台的《关于奖励优秀国产影片海外推广工作的通知》规定,给予海外票房收入100 万元以上的国产电影一定的奖励;2017年12月出台的《关于奖励放映国产影片成绩突出影院的通知》决定对全年放映国产影片票房收入达票房总收入55%以上的影院给予奖励;等等。2016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电影产业促进法》,这是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它对电影的创制、发行、支持保阵等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为我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撑,也正在引导着中国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电影市场。

随着近年来产业内部天价片酬、偷税漏税、票房造假等乱象的频发,监督和规范成为当下政策的大趋势,控制演员片酬,限制境外电影的引进、境外人员的聘用,整顿税收秩序、出台税收细则等政策陆续出台。2018年,收紧的监管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电影产业的发展,然而这确实以“有形的手”清算了行业乱象,纠正发展轨迹的产业“整形期”,在如今资本的寒冬期下,影视公司面临更重的运转负担和融资困境。通过政策工具净化投机滥造的产业不正之风,清除行业“毒瘤”,实际上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升级机遇和空间,是对产业健康发展的良性推动。

(二)需求增量——扩充观影规模

中国电影拥有庞大的观影市场。21世纪以来,中国观影人次一直处于递增态势,随着电影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城镇影院在政策支持下的建设完善,中国电影的观影人群将会开启更大的观影空间。电影产业需求的增量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为电影产业拓宽了市场需求,也带来了全新的驱动力。

1.网络大电影开启全新市场

网络大电影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这一概念在2014年由爱奇艺首次提出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2015年全网上线650 余部网络电影,2016年上线数量更是翻番四倍以上,且票房一路攀升。2014—2018年,网络电影年度最高票房已从63.4 万元增长至5078 万元。网络大电影依托互联网优势,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市场。在如今电影的“寒冬季”,网络大电影被称为“最抗冻”电影类型,原因就在于其投资规模和风险均较小,生产周期较短。一般来说,一部网络电影的拍摄可在百万元内完成,500 万元即可拿到网络平台最高评级,并得到平台头部标配资源。如果预算加到800万—1000 万元⑤,则已是行业顶配,与院线电影动辄上亿元的拍摄成本形成鲜明对比。随着更多传统电影专业团队的加盟,网络电影的内容和品质愈发升级,创意不断,竖屏式、互动式电影已在探索。在如今电影产业资金周转失灵的困境下,网络电影或许是一条新出路。

2.互联网带来宣发平台

视频网站为电影提供了全新的宣发领域。以爱奇艺为例,2019年第一季度,其会员体量达到9680 万,比上年增长800 余万⑥,受众群体以及付费模式发展增速。许多电影依托于互联网进行前期的宣传,甚至开始缩减院线登录的时间,以最快速度转移到网站首播,吸引会员通过新媒体观影。除了网站付费会员,许多热门电影还需要单片付费、用券观看等等。随着这些“花样”线上收费方式的成熟,各主要视频网站付费渗透率逐年升高,从2016年到2018年9月,爱奇艺付费渗透率从8.2%升至14.8%,腾讯视频从12.2 到15.2%,芒果TV从2.7%到7.8%⑦。互联网给传统电影在影院、播放器等之外,增添了新的网络播出平台,其产生的互联网版权更给片方增加了获取新收入的可能性。如今传统电影在互联网上的收益大有反哺片方、影院之势,这其中,互联网的力量不容小觑。

(三)资本拓宽——打通融资渠道

电影产业要实现持续有效的发展,最终绕不开资本这一话题。而若要保持资本稳定且有效的推动作用,就要丰富融资模式,打通融资渠道,给资本注入创造更多途径和保障。

第一,融资模式逐渐走向多元,表现为更多电影产业资本被吸纳以及全方位的资本参与。首先,近两年我国开始采用电影私募股权融资的方式。这一融资方式一来不受制于银行贷款的诸多限制,二来对电影项目的制作、财政等方面有了更精确的规范,能够最大程度地平衡投资风险。其次,专业化金融机构也正在进入电影资本市场,并在前期的风险评估、中期的推动监管、后期的交易保障方面发挥着作用,有序地导入和规范着电影资本的持续运转。此外,社会资金也被更多地纳入电影制作中。2013年,电影《十万个冷笑话》作为中国首个电影众筹项目,获资137 万元,最终取得了1.19 亿元票房;电影《大鱼海棠》获得了158 万元众筹资金,上映后以5.6 亿元票房收官⑧,可以算是我国电影众筹项目成功试水的典型。众筹电影的个人投资金额一般较少,这样不仅降低了公众参与电影投资的准入门槛,调动了全民参与热情,也间接提升了电影的影响力,融资与宣发可谓一箭双雕。但目前中国电影的众筹融资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大多集中于网络大电影和微电影领域,电影众筹模式的探索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二,电影产业链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电影行业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加大对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能极大地缓解如今我国电影产业盈利空间不足的困境。目前我国对电影版权和周边市场的开发极不完善,电影衍生品、版权交易等只占电影收益的一小部分,因此延伸电影产业链、加强电影周边产业的发展是目前中国电影行业提高盈利水平的关键。一方面,要在政策的扶持下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另一方面,除了争取票房,还应对音像制品、形象公仔、商业广告、电竞游戏、主题乐园等周边市场全产业链进行开发,提高中国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影片对接产品,整合电影产业上下游,打造中国特色的电影品牌和电影标签,提高电影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吸引更多优质的资金进入电影市场,从而为中国电影产业融资的成熟发展打下基础。

三、结语

当下中国电影所面临的寒冬其实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调整和升级阶段。由于电影产业对资本的天然依赖及其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属性,健全资本运营模式和融资体系仍然是目前我国电影产业摆脱困境的关键。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产业发展就是资本的“单枪匹马”式作战,政策的规约和扶持能及时纠正产业乱象,营造健康、生态的产业环境,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需求的拓宽能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盈利空间和运营思路。在“有形”政策规范和“无形”市场需求的合力推动下,电影产业的融资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作为核心推动力的资本也得以方向明确、道路准确地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贡献力量。只有三者协力作用,中国电影才能在“寒冬”的反思和调整后继续前行,迎接其发展的“新春”。

注释:

①②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201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

③资料来源:猫眼专业版:http://piaofang.maoyan.com/show.

④资料来源:搜狐网http://www.sohu.com/a/234185801_565158.

⑤资料来源:DoNews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607042801271380&wfr=spider&for=pc.

⑥资料来源:搜狐网第一财经http://m.sohu.com/a/322480858_114986.

⑦资料来源:艺恩网http://www.entgroup.cn.

⑧资料来源:新浪网https://news.sina.com.cn/m/2014-11-07/101231109810.shtml.

猜你喜欢
寒冬资本融资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融资
融资
资本策局变
7月重要融资事件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