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建构与运用”实践路径探析

2020-02-24 01:14张洪安
语文天地 2020年28期
关键词:语言建构与运用银匠品味

张洪安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所谓“丰富的语言实践”,意味着要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如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从而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获得能力的提升与素养的发展。

一、品味语言,在阅读与鉴赏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语文教育名家李海林曾言:“学生读一篇文学作品时可能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读不懂’,一种是读得懂但‘不喜欢’。从根本上来说,文学作品教学就是做两件事,一是解决学生‘读不懂’的问题,可称之为‘解读’;二是解决学生‘不喜欢’的问题,可称之为‘鉴赏’。”无论是“解读”还是“鉴赏”,都离不开对文学语言的反复品味。在一节课里面,能让学生多少次与教科书的语言发生新鲜的接触,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事,很有必要返回到教科书中去,一节课中若干次反复地阅读。

汪曾祺主张:“逢人只说三分话。”“小说不宜点题。”对小说克制性的语言需要揣摩,字斟句酌。短篇小说《侯银匠》中的主角侯银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侯银匠之所以是侯银匠,而不是李银匠或张银匠,定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侯银匠中年丧妻,只有一个女儿,他这个女儿很能干。”这句是交待之笔,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意味深长。有学生蜻蜓点水,轻意地滑过此句;而有学生细读深读,从此句中读出侯银匠内隐的情感:侯银匠中年丧妻,怕女儿受罪,有经济条件但未曾续弦;侯银匠怕侯菊委屈下嫁,未按当地风俗把女儿留在家里招婿,宁可断了香火,自己忍受寂寞。这就品味出我们民族性中父爱深层的一面,也看出这句“融奇崛于平淡”,对该篇小说情节而言是最有力的支撑。

那么如何来品味文本的语言呢?“品味”,顾名思义,首先要品读。上海特级教师黄玉峰讲授鲁迅的小说《药》时,整堂课采用朗读法,通过朗读不断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用心读,再三读,可以让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逐渐浮现出来、清晰起来,情不自禁地进入由文字构建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与意义世界中去。

“品味”,更要重视玩味,要用心去揣摩。叶圣陶先生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教师要引导学生玩味那些“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说白了,一是读不懂的语句,一是意蕴丰厚的语句。当然读不懂的语句,也有可能是意蕴丰厚的语句。杨绛的散文《老王》结尾这样写道:“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愧怍”?“一个幸运的人”指谁?为什么说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些疑问都需要学生用心揣摩。

二、畅所欲言,在表达与交流中习得语言的运用

表达与交流,分口头与书面两种。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阵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议可发,做到“畅所欲言”。所谓“畅所欲言”,“欲言”首先强调要有内容,有真情实感,其次要有表达交流的欲望;“畅”强调表达的自由,不受束缚;也强调表达与交流的质量,语言能准确流畅地表达意义,不存在言不及义的现象,更不存在“语言的痛苦”。

“畅所欲言”,首先得在“欲言”上动动脑筋,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写作内容上不要过多地束缚学生,让学生有写作的自由畅快感。江苏省盱眙中学特级教师赵道夫,多年来一直倡导随笔教学,开展随笔生态写作的实践研究,成果颇丰,成效显著。所谓“随笔”,就是倡导学生自由练笔,从生活和读书中寻找话题,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手中的笔自由地倾诉在纸上。电影《归来》刚刚热播,盱眙中学就组织学生观看,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写成观后感或影评,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产生了不少学生佳作。

三、归纳反思,在梳理与探究中积淀语言的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古典诗词往往通过选择典型意象,构成意境,寄寓一定的情感,景物描写自然必不可少。高中学生有思维定式,看到写景句,以前只知道答“借景抒情”。通过提问、分类、比较、讨论、归纳等一系列梳理活动,发现景物描写放在诗歌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除了其本质作用借景抒情外,还会产生附加值,其表达效果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能借景抒情?在学生对“借景抒情”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原因,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景和人之间要有联结点,只有外在的景和内在的情具有一定的共性,让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有时不仅仅是借景抒情,还会运用隐喻手法,物我化一,以景物来自况。

探究这一学习活动,应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探究的意义与价值。有些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往往会记流水帐,小学怎么样,初中怎么样,高中怎么样……泛泛而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组织学生探讨。有学生建议,应如何永康教授所言:“时间跨度不能大,不可一写就是几个月、几年,应当尽能地把‘时间流程’压缩到最短最短。空间转换不能多,不可在一篇800多字的短文中写许多生活场面,应当尽可能地把人和事集中到一两个场面之中。人物不能多,主要人物一个就够了,辅助性的人物有一至两个即可。”但有一学生提出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从某一时间或空间点切入,采用嵌套式结构,运用插叙或联想、想象的手法,类似电影中的“蒙太奇”,勾连不同的生活场景。“我不由得想起童年时候……”,如此一写,既使场景转换自然,又丰富了文章内容。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唯一或主要属于语文的核心素养,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个性;其他的素养(如思维、审美、文化)是相关学科都有的,即跨学科的素养,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共性。“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与内核,建构与运用语言的能力不能通过知识的硬性灌输来获得,它必须也只能在扎扎实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与习得。

猜你喜欢
语言建构与运用银匠品味
品味年画
银匠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肖氏银匠百年传承 经典再现火爆招商
如何更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取精用弘:“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有效路径
把握“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性
银匠和铁匠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