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园琴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第二中学 353500)
微实验主要指的是通过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恰当引用来避免化学试剂的浪费,运用更新颖的教学形式来强化学生操作技巧训练,以此来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化学知识与实验经验.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节与成果.
首先,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对教材内容进行板书讲解,学生则处于较为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不仅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也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全面激发.而通过微实验的恰当引用,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的激发,也能够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与所学化学知识产生透彻理解.
其次,能够显著提升化学实验安全性.初中生思维还不够成熟,还比较活泼好动,在课堂上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但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化学的研究重点就是各种物质之间的一系列反应现象,所以很多化学实验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在引用一些有毒药品,或者是易燃易爆的物质来开展实验时,极易给学生身体健康、实验室安全带来一些威胁.因此,在研学后教理念的科学指导下,应注重微实验的恰当引用.相比于传统化学实验来讲,微实验着重突显的就是“微”这个字,且还不需要引用过多的化学物质,相应的实验装置也较为简单.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克服对化学实验的恐惧、抵触,也能够为学生健康、实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有助于学生良好环保意识的培养.微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巧妙引用也是绿色化学理念的直接体现.微实验在具体开展中,既可以满足学生细致观察各种化学反应的各项要求,也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有效减少实验中产生的废水、废弃与废渣等一系列污染物.这类实验的有效开展,既有助于学生绿色化学思想的树立,也能够给学生的未来学习、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1.制定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
微实验各方面的安全性虽然比较高,学生的操作难度也相对较低,但为了确保各项实验可以安全、顺利且高效完成,在实际授课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更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这样既可以为学生良好化学实验操作习惯的形成创造条件,学生在规范操作中也能够对其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进行透彻理解,对各个实验环节产生深刻印象,符合研学后教理念.
比如:针对“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的相关实验,因为实验室涉及到的仪器相对较多,尤其是与二氧化碳性质相关的实验,对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也有一定要求.所以,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准确 、完全的掌握实验内容,教师要联系具体要求,提前为学生制定出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将本次实验步骤以及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详细的介绍给学生.且还要着重强调一下实验中涉及到的难点,以及易错易混点.在具体实验中,也要对学生是否轻拿轻放烧杯、玻璃导管,液体药品的取用、添加顺序是否正确,还有对试管刷的使用是否正确、相关装置之间的链接气密性是否良好做出细致观察.然后,结合这些标准来对学生的实验水平提供客观、全面的评价指导.
2.基于社会生活热点创建微实验
在研学后教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结合社会生活热点与基础知识来进行微实验教学情景的创设,既有助于拉近初中化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能够进一步丰富、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与环节.同时,社会生活热点话题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且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化学素材.如实验材料或者是历史资料等等,以此来为微实验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引用提供有力支持.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自然情况来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设计,也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强化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对自然现象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分析,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对化学知识、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产生新的认识,为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真正做到研学后教,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显著增强.
例如:在讲解“自然界的水”的相关知识点时,针对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在介绍水质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联系现代社会热点问题来讲解.如水资源被污染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以此来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丰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水资源的搜集,然后开展沉降实验.这样学生既可以对水资源被污染之后,可能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做出深入了解,也能够形成良好的节约用水意识与习惯.
3.有机整合实验内容与教材知识
在研学后教理念的科学指导下,为了确保微实验的优势特点能够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要重视实验内容与教材知识的有机融合.初中化学的学习时间虽然比较短,但其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则是相对较广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再加上其知识基本都是理论性的科学原理、公式、定律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理解和应用中极易遇到各种困难.所以,为了确保微实验在具体引用中可以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一定要把握好实验与教材之间的关系,不能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在实际授课中,要确保教材知识可以在微实验得到更好的体现.
比如:某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关于“氧气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化学实验时,除了要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加热高锰酸钾,或者是混合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的实际化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对实验中是否会产生氧气做出仔细观察之外.还要将其与教材中“我们周围的空气”的相关知识点密切联系,让学生将其实验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来.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对氧气的性质有更准确的理解,也能够对教材中讲解的相关知识点产生深刻印象,促进其化学学习效果的显著增强,也能够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成效提供有力保障,能够真正实现研学后教.
4.化学试剂的引用要契合绿色化学理念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除了要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还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做出恰当调整,引用微型仪器,或者是用生活废品来替代一些仪器,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实验成本,尽可能减少药品用量,对废气、废液排放做出合理控制.相比于传统实验来讲,这类微实验不仅更加安全,也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比如:针对环境与化学的拓展实验教学活动来讲,某教师就组织学生模拟酸雨的形成与危害,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锥形瓶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透明容器、单孔胶塞以及小试管也可以是小塑料管等仪器来构建密封环境.之后在环境中利用胶头滴管挤压稀硫酸于小试管中的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使其与水模拟形成酸雨环境.在此背景下,使用叶片来对绿色植被进行模拟,运用大理石等材料来模拟建筑,对这些材料被酸雨腐蚀的情况做出细致观察.这一微实验的开展是在密封体系中,对酸雨的危害进行模拟.这样既可以避免二氧化硫给环境带来污染,也能够对酸雨可能给绿色植被、建筑与金属材料等方面带来的危害做出细致观察.这样在全面激发、增强学生化学学习、探究兴趣的基础上,学生也能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正确性、可行性产生深刻体会.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逐渐养成引用所学化学知识去了解自然界与周围环境,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习惯.
综上所述,微实验具有装置简洁、污染较少、节省空间以及缩短时间等优势特点,其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恰当引用,不仅有助于实验教学环节的进一步优化,也能够给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能够从不同角度来激发、保持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让其在实践操作训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累更丰富的实验经验与方法,为之后的化学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