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巧玲 马燕 邓巧妹
(1.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广东 湛江 524048; 2.重庆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1331;3.仰恩大学 教务部,福建 泉州 362014)
我国高等教育按专业划分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为便于管理一般将同专业的学生安排至同一宿舍,若不能够跳出学生固有的专业领域,不仅限制其思维的多维发展,更影响到学生知识面的拓展。通识教育由英文“general education”而来,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并与“liberal education”相联系,译为“通才教育”“博雅教育”“自由教育”[1]。其开设正是为了让学生跳出自身专业的固有思维方式,旨在促进大学生知识的多维发展和学生多元智能的形成,从而对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起到促进与推动的作用,并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在传统教学中,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即运用视听媒体(幻灯片、录音录像)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师单一讲授方式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方式相结合;等等[2]。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课堂教学与各种技术教育应用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之下,混合教学模式有了全新内涵。混合教学模式“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混合教学模式内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在技术的影响下,教师为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通过充分利用在线学习(On-line)与面对面学习(Face to Face)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的必然趋势。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4]。当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却存在诸如学生个体差异大、理念上的不重视、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教学模式单一、课程选择偏向性强的问题,使得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和预期大相径庭。
第一,学生基础水平差异性大,教学重难点的制定难度大。通识教育课堂上的学生来自全校不同的学院下的不同专业,其知识背景、思维方式、能力水平均不相同,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若将教学内容的难度制定得过高,那么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进度上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调;若将教学内容制定得过于容易,则对于学生来说知识内容不具挑战性,容易造成课堂教学的沉闷和学生“吃不饱”的状态。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既能让有相应知识背景的学生“吃饱”,同时又能够让没有基础的学生能够“跟得上”,这是摆在每个通识教育课程任课教师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理念上的不重视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由于通识教育课程大部分不是通过考试来考核,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到选课的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均缺乏足够的重视。学校管理层面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方面的设计还不够合理、缺少课程规划,系统性不够、随意性比较强,对任课教师的教学缺乏一定力度的监督,从而导致课程质量没有保障。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分析,通识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很大部分是为了达到评职称的课时指标,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凑够工作量,教师对课堂教学应付了事,在学生层面体现出来的就是作业少、课堂管理松、课程绩点高,利于学生顺利获取学分,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水课”。
第三,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在创“双一流”背景之下,高校引进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但专业课程的总量并没有因此相应地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成为解决其课时量要求的选择。同时为了增加学生自主选课的灵活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到自己心怡的课程,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大幅度地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课时进行了缩减,甚至压缩到了半学期讲授一门通识课程的程度。在如此被压缩的课时下,如何让学生既掌握一门课程的精华的同时又能完成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四,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没有课堂参与感。很多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授课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不顾学生的个人感受,进行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缺少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在这种课堂上缺乏课堂参与感,从而觉得教师讲课不生动、无聊。学生通过课前的线上学习对知识点进行预习,也即提前让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从而让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更好的把握,在课堂中则能围绕重难点展开话题探讨、案例讨论、问题式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而学生往往对这些环节热情比较高,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5]。
第五,课程选择具有很强的偏向性。在碎片化知识获取的时代下,学生对于知识获取的实用主义观念深入人心。学生不喜欢选择学科基础课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社会科学类这些理论性和抽象性强的课程,而相反比较喜欢选择工具及其他拓展类、艺术类的课程。这对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形成是相当不利的,理论类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特别是技能的学习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高原现象”,也就是技能的拾得速度是非常快的,可是当把所有的操作学会之后,则会出现一个暂时停顿的现象[6],想要再往上升就异常艰难,此时就应该从理论的学习来突破这种停顿的状态。
当前的教育教学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环境已经达到了深度融合。教育部颁布的“停课不停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的一次检验。我国前几十年奠定的在线教学成果正式也是首次以全覆盖的形式投入实践,但是线上教学教师对学习过程缺乏有效控制,在线教育取代不了课堂教学,将网络的丰富资源与学习工具和课堂的有效控制结合起来才是最符合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7]。
单纯的线上学习缺乏必要的教学监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环境中迷失方面,不知道自己当前所在位置,接下来该去哪里,以及如何到达那里,造成信息迷航[8]。线下教学也即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9],若能将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也即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则能互补线上缺监控,线下缺资源与少课时之所短;发挥线上资源丰富、实时追踪,线下师生面对面方便交流互动之所长。
针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尝试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相结合,加强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形成一套较为科学和规范的课程评价体系,使得课程规范化。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笔者在课外时间综合运用微信、QQ群以及学校的SPOC课程平台的线上教学,用于及时接收学生的学习评价与反馈、传送课外的学习资源、分享教学微视频、发送与批改作业。课内则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节省出来围绕重难点,运用案例讨论、话题探讨、学生担任“小老师”、问题式学习等方式,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混合式教学拆除了教室的“围墙”,让学生不仅学到了教材上的知识,更能够看到围墙之外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第一,创建微信公众号,实现移动学习和课外拓展。微信公众号支持功能扩展,可实现群发推送、自动回复、订阅推送相关教学材料[10]。教师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教师将整理教学的心得体会、教学资源对关注公众号的学生进行推送,这不仅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解决了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的情况,给需要进行课外拓展的同学开开“小灶”,方便这类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拓展。学生将花在刷微博、看小说上的时间挪动出来进行同样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碎片化学习,从而让任何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够在联网的校园网内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这对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帮助很大,而这正是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之一。
第二,运用QQ群实现知识共享。QQ群是指相识或不相识的QQ用户通过某一牵头人以网络形式集结而成的一个友好松散型的群体[11]。运用QQ群建立一个小型的学习社区,让学生在相对放松的环境中大胆发言,通过QQ群的聊天功能,生生间及师生间可就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QQ群的文件共享功能对于学习社区的营造帮助很大,教师和学生均可上传与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源,同时共享文件以带上传人名称的列表形式进行呈现,方便学生进行文件的下载与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在遇到问题时直接通过“@”功能提醒上传人,让上传人进行解答。
第三,运用SPOC课程平台,实现课堂的翻转。当前的很多教学平台诸如BlackBoard、雨课堂、智慧树等功能强大,集高校教学支持、学习者参与、资源管理和评价与统计于一体。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一般都是大班教学,动辄几百人一个班,这些SPOC教学平台将通识教育课堂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采用更为科学的生生互评方式,自动将学生提交的作业以匿名的方式随机分配给几名学生进行批改,去除最高分与最低分后取平均值形成学生的作业成绩。线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则可根据教学平台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量化统计分析,突破原本通识教育课程重口难调、水平不一、难以把控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僵局。教师通过平台的后台数据,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课程评价更具公平性、合理性、科学性。
第四,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实例化、直观化、视觉化,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抽象的理论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是有难度的,此时应该将此部分的教学内容实例化、直观化、视觉化,给学生搭知识的脚手架,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让学生多表达,从而帮助他们进行知识建构。教师要懂得观察学生的目光注视、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语言表达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比如在讲授课程过程中,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目光看向自己的手机或书本时,那么说明教师传送的知识过于抽象,大部分学生难以进行知识建构,此时应该将教学内容实例化、直观化和视觉化。
所谓实例化,就是改变传授知识的方式,通过社会上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事物,把课堂变成生动有趣的课堂,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沉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不仅学有所得,而且乐在其中,也就是实现乐学,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理性思维能力,也能增加对社会现象的了解;所谓直观化、视觉化,就是改变课堂知识传授的方法。把课堂中要传达给学生的抽象性知识,转换为一系列直观化的视频或者实物进行呈现,把晦涩难懂、抽象空洞的理论实例化、直观化、视觉化。教师所教的知识要取自教材、还需跳出教材。所谓的跳出教材并非改变知识本身,而是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寻找能够让学生更好进行知识建构的“引子”。比如语言类课程,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会用,将教材上的文章段落读得流利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学会了这个语言,这类课程的教师应根据每一章节的话题,设置生活中合理出现的对话,多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言的交流,而非让学生纠结于语法、句型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具体、形象中找到“爬向”抽象理解的“引子”,而这个“引子”恰恰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寻找的知识“脚手架”。把学生的学习从普通课堂中复杂地学变成简单地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