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自我注射者皮下脂肪增生现状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2020-02-24 04:53韦肖荣莫轶曾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皮下脂肪针头病程

韦肖荣 莫轶 曾伟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6%,近年来增长迅速,一般以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注射治疗为主,但若注射方法错误,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本研究探讨胰岛素自我注射者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的危险因素,以利于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皮下脂肪增生发生风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门诊自我注射胰岛素发生皮下脂肪增生患者100例作为发生组,随机选择同期100例未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的自我胰岛素注射患者100例作为未发生组。发生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35~70岁,平均(64.45±4.3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56例,大专以上44例;平均体质量指数(25.83±3.56)kg/m2;病程1~20年,平均(11.31±2.57)年。未发生组:男51例,女49例;年龄34~71岁,平均(53.31±3.24)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60例,大专以上40例;平均体质量指数(21.15±2.17)kg/m2;病程1~18年,平均(6.23±2.04)年。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均需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且为门诊患者;可独立完成胰岛素注射;无精神异常以及严重肝肾功不全,可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2]。排除标准:排除存在其他不稳定内分泌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排除中途退出者或无法完成问卷调查者[3]。本次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本研究调查问卷均由专业医务人员出题,由糖尿病学会分会审查批准后确定“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现状以及危险因素调查问卷”。患者匿名填写,内容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时间、胰岛素注射每日用量、同一针头应用次数、胰岛素注射规范情况:注射前胰岛素是否混匀、皮肤有无消毒、注射时有无隔着衣物、是否进行部位定期大轮换以及同一部位规律小轮换、是否在增生部位注射、有无检查注射部位频次、注射后有无及时更换针头等[4]。由医护人员标记测量皮下脂肪增生情况,告知注意事项,演示注射过程,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各种疑问[5]。

皮下脂肪增生检查方法:嘱患者取平卧位,暴露注射皮肤,在自然光照下对注射部位进行观察,右手指腹于注射部位由外逐渐向内触诊,扪及脂肪增生时,给予标记包块边界,并对其直径进行测量[6],按增生个数与直径分为3级:增生个数1个,直径<10 mm为轻度;增生个数2个,直径为10~19 mm为中度;增生个数≥3个,直径≥20 mm为重度[7]。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胰岛素自我注射患者皮下脂肪增生的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性别、文化程度均不是皮下脂肪增生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而年龄、胰岛素注射规范与否、糖尿病病程、胰岛素应用时间、体质量指数、每日胰岛素注射量、同一针头应用次数均是胰岛素自我注射患者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1。

表1 胰岛素自我注射患者皮下脂肪增生发生单因素分析

注:1)为χ2值,2)为t值。

2.2 变量赋值表(表2)

表2 变量赋值表

2.3 胰岛素自我注射患者皮下脂肪增生的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 年龄>60岁(OR=2.443)、胰岛素注射不规范(OR=1.266)、糖尿病病程>10年(OR=5.334)、胰岛素应用时间≥3年(OR=4.553)、同一针头应用次数>10次(OR=3.402)、胰岛素注射用量(OR=4.500)均是皮下脂肪增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3 讨 论

3.1 胰岛素自我注射者皮下脂肪增生的状况 糖尿病致病因素较多,其中遗传与所处环境最为主要。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胰岛素血糖、蛋白质以及水盐平衡失调,造成血糖增高,关于糖尿病治疗包括定期健康知识教育、作息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的调整、适当户外运动和定时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注射,目前皮下胰岛素注射最为常用,但由于部分患者对胰岛素的错误注射方式,导致出现皮下脂肪增生等并发症[8],皮下脂肪增生目前并无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自行恢复也需要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因此对于皮下脂肪增生的预防十分重要,了解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是预防的关键[9]。

3.2 胰岛素注射不规范 胰岛素注射规范化对于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预防十分重要,注射前胰岛素是否混匀、皮肤有无消毒、注射时有无隔着衣物、是否进行部位定期大轮换以及同一部位规律小轮换、是否在增生部位注射、有无检查注射部位频次、注射后有无及时更换针头等,需全面、细致地做好胰岛素注射技能指导与相关知识教育,注意患者反馈,提问以及患者复述、模拟操作等方法验收教育效果,针对不达标或者环节薄弱患者一对一演练,从而帮助患者注射规范化,加强自我管理[10]。如发现皮下脂肪增生,注射时应更换部位,对增生部位给予中药热敷、理疗、硫酸镁湿热敷等,促进组织有效修复。由于增生会降低痛感,因此大部分患者更喜欢在增生部位进针,告知患者这会使皮下脂肪增生风险增大,同时导致胰岛素吸收不稳定或者速度减慢,血糖控制不佳,从而了解规律轮换注射部位的重要性[11]。

3.3 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10年、胰岛素应用时间≥3年 高龄患者对于胰岛素注射知识与技能掌握较难,能力不足、同时记忆力衰退造成胰岛素注射操作不规范,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对于门诊高龄自我胰岛素注射患者需要耐心讲解相关知识,演示正确注射方法,避免注射不良事件,预防皮下脂肪增生[12],而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以及胰岛素应用时间的延长,患者皮下脂肪增生风险逐渐提高,这与皮下脂肪增生发生机制有一定关系,因为长期反复进行皮下注射造成损伤与胰岛素自身促生长的特性相关,患者皮下脂肪细胞出现异常增大会入侵邻近网状真皮层将脂滴吞噬,出现增殖或者其他的代谢活化特征[13]。

3.4 同一针头应用次数>10次、胰岛素用量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一针头应用次数>10次、胰岛素用量等均是糖尿病胰岛素自我注射患者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因此可告知患者,针头重复应用不仅会导致皮下组织微型创伤,还会对组织产生刺激,释放局部生长因子,对皮下脂肪增生起促进作用,嘱患者打消针头重复应用的念头,从而控制皮下脂肪增生发生风险,从而稳定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14-15]。

糖尿病胰岛素自我注射皮下脂肪增生,是治疗中较为常见的局部并发症,而其发生与患者年龄、病程以及胰岛素自我注射规范性、胰岛素用量、针头重复应用次数等密切相关,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目前临床对其尚未有快速解决方法,需要患者自行恢复数月甚至数年,因此预防十分重要,护理人员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对减少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十分关键。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针头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高频超声在皮下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对皮下脂肪层较厚产妇不缝合剖宫产腹部横切口皮下脂肪层的效果
阳光帮你减减肥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