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源头活水”,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

2020-02-23 17:23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中学
亚太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源头活水神态肖像

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中学 周 成

初中生的作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如何把人物“写活”是初中作文教学的关键。教材上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名篇名作,文笔优美,内涵丰富,极具代表性。用这样的文章来指导学生写作,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阔学生眼界,挖掘思维深度。

一、凸显特点的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展现人物整体面貌的首要描写方式,主要通过传神的语言去展现人物精神风貌。学生往往从头发写到脚趾,生怕没有写完整。殊不知,这样的肖像描写反而弱化了人物的个性特点,容易脸谱化、公式化。教材中的名家作品告诉我们,描写人物的肖像要敢于舍弃,要抓住鲜明特征,达到以“形”传“神”的目的,为下文展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打好伏笔。如阿累的《一面》中有三段非常精彩的肖像描写,这三段描写由远到近、由粗到细:“一”字的胡须、直竖的头发、黄里带白的脸色、瘦削的身形。这些特征在三次肖像描写中反复出现,重锤敲打,虽着墨不多,却将人物形象勾画得活灵活现。一个严肃、慈祥、正直、为革命事业奉献终生的革命者形象就展现在读者面前,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二、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

个性化的语言是人物描写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最高要求。所谓个性化,是指人物说出来的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经历等。学生写作文时,往往从一个乡野村夫嘴里冒出文化词,这是不合逻辑的,没有展现出人物个性。教材选文中,很多作家笔下的人物话一出,人物个性就立刻鲜活起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每次出场都引来众人的哄笑,每次说话都引来酒客的嘲讽。话虽不多,但句句透着一个穷书生的酸腐气。没有上过学的孩子抢他的茴香豆,他说的是“多乎哉?不多也!”这样的显摆读书人身份的话;与人争辩偷书时,还要对着“短衣帮”说出“君子固穷……者乎……”之类难懂的话。这样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读书人形象就近在读者眼前了。

三、细腻传神的动作描写

想要展现典型的人物性格,还要描写他们典型的动作。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细腻传神地描写具有人物特征的动作,既可以交代人物当时的处境,又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更可以使人物的性格丰满起来、立体起来。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我们应该学习教材课文,学会把连贯、具体的分解开、细化了写,配上准确的动词,才能逼真地刻画人物形象。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在听到了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拿起”粉笔,“写了”两个大字,然后“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一系列倾注了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的动作,作者将其细化、分解开来写,让读者一下子如临其境,似乎我们也跟着韩麦尔先生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跌宕多姿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揭示的是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心理起伏变化间,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好心理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把人物写真、写活,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学生作文中的心理描写,要么是成段的内心独白,要么是处处硬插。心理活动的描写,一定要抓住人物一闪而过的心理波动,将它跌宕多姿地描述出来,而且要用在关键的动作或神态上。如《皇帝的新装》中,皇帝想去看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又怕自己看不见衣料,从而被认定是不称职的愚蠢的人,挣扎间,最终决定先派个大臣去看看。这一段的心理描写可以说是入木三分。皇帝内心的急切、恐惧、贪婪与狡猾在一波三折中得到充分展现,皇帝那空虚、愚蠢的本质暴露无遗。

五、活灵活现的神态描写

人物的内心活动、情感变化往往是通过人物的神态显示出来的。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人物脸部细微的表情和神态,并用生动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就能让读者充分了解人物的心情和性格。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抓不住人物细微的神态变化,也缺乏恰当形象的词语去描绘神态变化,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有几处精彩的神态描写:父亲看到那个买牡蛎的老水手像于勒时“不安”了起来,脸色“十分苍白”;在向船长确认他就是于勒时,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这两处神态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当时内心的极度恐慌,也为下文揭露父亲虚荣、势力、自私的个性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生活中不缺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恰当而巧妙地运用各种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教材选文中的名家名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好这一“源头活水”,便能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让每个学生都能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

猜你喜欢
源头活水神态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神态描写有妙用
地毯肖像
“源头活水”——写作教学策略之课本素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