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维娜 刘 丽
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设计采取的是实践作品与创作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实践作品包括纸质图书、纸质杂志、数字交互出版物。不论出版物属于何种类型,出版物的编校质量都不容忽视,都应该恪守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底线”,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笔者以河北传媒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2019届和2020届本科生的毕业作品为考查对象,就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
1.扉页必要信息缺失。扉页是指衬纸下面印有书名、出版者名、作者名的单张页,因此图书的扉页必须印有书名、出版者名和作者名。如果有译者,还需要加上译者名。如果是国外作者或者译者应当加国名,我国古代作者则应该加朝代名,如[日]东野圭吾、[汉]刘向。但是仍有些学生在扉页只印书名,或者印了作者名,但古代作者不加朝代名。
2.版权页安排在正扉页之前。按照国家标准,版权页一般安排在正扉页的反面,或者正文后面的空白页反面。在实际操作中,关于版权页存在下列错误:一是有学生将版权页印在了衬页的反面,正扉页置于其后;二是有学生将版权页置于封底。
3.版权页汉语拼音书名拼写差错。汉语拼音书名至少应在封面、扉页、版权页一处加注①。笔者发现,在加注拼音书名时有如下差错:一是以字为单位拼写,二是整个书名连写无间空,三是全部大写或者全部小写。
4.版权页中载体形态记录一项信息缺失。其中最常见的差错为不注明字数和开本,或者印数不留千位空。
知识性差错多见于学生选择的文学类、历史类、地理类选题中,少儿类选题中该类差错较为少见。
1.古诗词、对联差错。如引苏轼《水龙吟》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错为“春分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引五贤祠的题字中,“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杲真”错为“忠以捐躯颜皋真”;西安钟楼的对联“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历史古今名城”,错为“八百里秦川文武圣地,五千年历史中外名城”。
2.历史差错。一是历史名人的生卒年搞错。如王祥生卒年为公元184年—公元268年,错为公元184年—公元269年;“算圣”刘洪生卒年为公元129年—公元210年,错为公元140年—公元206年。二是历史文物的专业名称搞错,如“明黄缎绣八团双凤捧金寿字纹袷袍”错为“明代缎绣八团双凤捧金寿字纹袍”。
3.地图差错。一是所用地图不是最新版的地图;二是图与图片说明不对应,如图中所示的是江苏省南部8个地市,图片说明却为“江苏省苏州市地图”。
文字性差错是学生毕业作品中最普遍的一类差错,其错误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地得”的错误,如“炖的烂”“努力的治疗”;有衍字,有丢字,有颠倒,还有其他讹误,如“一副作品”“源源流长”“带口罩”“亦或”。
这类差错有些是没有遵照常用标准,有些纯粹是技术问题。前者有前后内容不一致,或者目录标注页码与正文页码不一致,或者目录与正文标题不一致等情况;书眉标题与目录不对应,或者书眉没有遵循“双高单低”的原则,即双页码的级别比单页码高,如双页码是章名,单页码是节名。后者有段落重复、串行,在前文出现的段落,在后文其他段落又整行整行出现,造成语义表达割裂。
造成学生毕业作品差错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这里研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寻找其中的某些规律,以反思教学,提高毕业生毕业作品的质量,进而为社会输出合格的编辑出版人才。
1.理论基础不扎实,缺乏实践。学生毕业作品中出现的辅文差错,说明学生对《书籍装帧设计》中图书结构部件的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所以才会出现辅文的位置不明、排序混乱等差错,这是其一;其二,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训练,也没有相关的出版社实习经验,毕业设计中对图书部件的位置安排多参照手头的图书,而在参照过程中又出现了各种疏失。
2.学生编校合一,角色转化困难。学生完成毕业作品,需要经历选题策划、组稿、编辑、校对、装帧设计、印刷等整个图书制作流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是编辑又是校对,同时还是装帧设计师,一个人扮演着多重角色,直接导致了精力的分散。而在从编辑向校对进行角色转化时,又难以精准到位,总存在着偏差,因此其自校往往留错率较高。
3.重视程度不够,未三审三校。不少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②,这是造成毕业作品差错众多的最大主观因素。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是一个毕业流程,因此从思想上懈怠,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作品制作七拼八凑,稿件质量不高。同时,正是由于思想上不重视,所以其往往忽视校对环节,只是自己草草通读一遍,缺乏正规图书出版流程中的“三审三校”和“三校一读”环节。
教师指导不到位、把关不严也是造成毕业作品质量不佳的一个原因。教师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致力于科研,还有繁杂的日常性事务需要处理,导致指导毕业设计的精力不足,这是其一;其二,有些青年教师缺乏相关的出版社实践经验,也尚不具备讲师职称,无法单独承担指导工作。
教学环节缺乏有效的实践训练。由学生毕业作品中凸出的各种问题反观教学,发现在教学环节缺乏实践相关的设置,多数学生制作毕业作品时是第一次将一个选题方案付诸行动,第一次制作一本实物图书。没有相关的经验积累,自然无法熟能生巧,所以制作作品时才会捉襟见肘,漏洞百出。
教师在学生选择编辑出版专业之后,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循序渐进地贯彻“毕业设计关乎毕业”“好的毕业作品有利于就业”等思想,从根本上引起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在具体操作上,一是可以将毕业年级毕设作品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和低年级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二是可以举办优秀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展,组织低年级学生参观,并向其介绍毕业生的就业事迹,激励其认真对待毕业设计。
毕设作品的高质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层层把关。要提高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积极性,首先要及时发放指导费,让指导教师切实感觉到付出和收获成正比;其次,学校在每年评定优秀毕业作品的同时,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如作为职务评聘的参考条件。
在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加大实践部分的比重,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果能从课堂教学就着眼于学生毕业设计,以及其今后的职业技能,那么将有效避免教与学“两张皮”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上,首先,小学期的实践设置应更为系统全面,如大二年级组织学生去出版单位实习校对,大三年级实习排版设计;其次,在课程考核方式设置上采取多元化策略,少考试多考查,比如在课程结课考核中就可以布置作品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图书制作的相关流程,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注释:
①刘涌泉.图书质检中常见编校差错浅析[J].科技资讯,2016(04):108-109.
②高琪,李位星.本科毕业设计中群组指导模式的实证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38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