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类节目的转型思路
——以《黄石记忆》栏目为例

2020-02-23 15:11王智锋
视听 2020年9期
关键词:栏目组黄石类节目

□ 王智锋 叶 丹

《黄石记忆》栏目是黄石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一档展示黄石文化风貌的文化专题节目,一直秉持“城市媒体应该成为历史记录者”的理念,在当地观众中口碑很好。依据《黄石记忆》栏目的成功经验,本文总结了五个方面的改革思路,以期为文化类节目向“叫好”又“叫座”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一、灵活运用史料背景,发挥电视所长,让文化类节目更好看

电视媒体最大的长处在于展现现在进行时,而文化类节目的表达大多为过去时,展现难度大,这也是制作文化类节目投入人力、物力大,而收视效果却不太明显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矛盾,《黄石记忆》巧妙地将搜集来的史料,包括电话、电影、时代背景音乐、文字、图片等化整为零,穿插到记者的现场探访和感受中,或作对比,或作陪衬,或用于画龙点睛。这就好像散文中的夹叙夹议,现在时的记者之“议”是为了引导观众更深刻地去理解过去时的史料之“叙”。不过,作品中的“议”也不是大发主观议论,而是有的放矢地运用文化史料类背景来帮助分析,坚持着历史叙事的冷静清醒,从而使节目在展示历史人文的基础上突出纪实性、思辨性,探讨古今,对比中外,给予观众以精神引导。比如对石头爱好者、古玩收藏者以及档案馆退休干部的生活进行跟踪和采访,大段的独白配合记者的实地寻访验证,在形形色色的原生态当事人的找寻和记录中,让一些久远的人物和即将消失的物产又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勾起他们的家乡情怀。基于以上经验,在做文化类节目时可多采用体验式探访方式,将史料穿插在记者的探访中,这种新旧对比式的时空叙事结构,让观众看得懂,也喜欢看。

二、借专家之“脑”,让文化类节目更有厚重感

在题材的选择上,《黄石记忆》栏目组特别善于借助当地专家的智慧,每次开选题会,栏目组都会请相关专家,如地方志编纂者、档案馆馆长、民间摄影家、收藏家等一起来探讨报道角度,选择典型人物采访。选题上主要侧重三个方向:一是已经尘封的记忆,比如黄石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大冶兵暴、黄石建市、毛泽东视察黄石、98抗洪等;二是正在消失的记忆,如塞山古钱窑的发掘、铜绿山古矿遗址的发现与保护等;三是与黄石有关的特色人物,如吴运铎、冼星海、王平、马龙、穆铁柱、程菲以及当今黄石各条战线上的知名人物等。这些立场和角度的选取,都和选题会上专家的指导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做文化类节目时需要建立一个专家库,这样在策划选题遇到思路难明、资料难寻时,可以借助专家智库,将文化类节目打造得更有深度和厚度。

三、争做“家乡通”,让节目更有情怀

在《黄石记忆》栏目组,有一支精神执着、勇于担当的创作团队,整个栏目只有四位年轻编导,表面上每人只需一个月出一期节目,但他们对节目的品质严格追求非同一般。在策划选题之前,他们一定会挖深挖透才开始摄制。一位80后编导在做《黄石矿业文明之光》时,阅读了大量史料,采访老专家前,他把该专家出版的文集通读了一遍,才开始拟定采访提纲,成文后还会反复修改和推敲,以求找到最合适的角度,把最生动、恰当、精华的东西展现给观众,这样的案头工作在《黄石记忆》栏目组中已经成为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这些年轻人奔忙在白天和黑夜,行走在市井和乡村,个中辛苦和快乐浸润在每个画面中,令观众同频共振、感同身受。因此,地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制作,必须立足于创作者对所生活的城市文化的特别了解和特殊情感之上,才能做深做透做生动。对此,可以考虑在制作文化类节目时,同步建立一个关于城市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特征、经济文化变迁的资料库,号召记者、编辑争做“家乡通”。在平时的采访中,应善用文化的视角,用感性的语言去解读、延展,让节目产生浓浓的家乡情怀。

四、寻找典型事件和细节,让人物“活”起来

在表达故人乡情方面,《黄石记忆》极善于选择与该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件,将人物性格刻画负载其上。这里的典型事件指的是节目中重点采访对象亲力亲为的事件,让主角在现场讲述,而不是随意选择某棵树下静态地回答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让矛盾冲突可以在现场集中展现出来,比如他们在典型事件中所面临的困惑、抉择、感受、感悟,随着出镜记者的引导一同展现给观众。如《守望》中解散后的汉剧团职工,尽管有的生活拮据,有的远在外地,但是为了圆大家心中的那份对汉剧的热爱,他们都纷纷自掏腰包,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为一次没有观众喝彩的表演共同努力,一丝不苟地准备着。节目中传递出来的典型故事以情动人,这群老老少少们的情怀和执着让人感叹。

此外,要善于捕捉典型细节。因为人物需要几个富有个性的神韵,才能增强文化类节目的感染力,创作者应该坚决摒弃“履历表”和“鉴定书”式的写法,要学会在现场捕捉人物表情、语言以及行为等心理活动外化形式的变化,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等。如《缘定三生》中米寿之年的吴惠英老人已基本处于神志不清的状态,连自己的儿子媳妇都认不清了,但当徒弟来看她时,那句“汉琼,我念你”,还有片尾处她口齿清晰地演唱《刀劈三关》,仍旧令人惊艳,那是刻在心底的思恋,是融入生命的唱腔。

五、善于“抖包袱”,让讲述生动起来

怎样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讲好一个故事,来吸引观众呢?观众中既有富有学问的文化人,也有忙于生计的市井百姓,故事要让大家都爱看,就涉及到表述方式问题。在拍摄《土地,还是这片土地——宴庄村土地流转纪事》时,栏目组曾尝试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写作方式,有以时间为主线的,有以地理空间为顺序的,可是这样一来,虽然史料明晰,但缺乏可视性,太像教科书,讲述上显得呆板。最终,栏目组以农村土地弃耕严重的现象为起点,追问其问题所在,以柯老汉的无奈和再入合作社的事件为依托,以不同地点和空间的实地探访为主线,通过现场找寻和采访设置话题,比如“如何使农业走向集约化”“农村如何走向城镇化”“如何让农民过上小康生活”等,环环相扣,层层设问,不断抽丝剥茧,生动地介绍了宴庄村实现“土地流转”中的经验。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好,许多观众通过这期节目深刻了解到我们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开的,透视出广大农民朋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观念,从中也可以看到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扬弃。其实,层层设问的讲述方式就是抖包袱,《纪录》《档案》《传奇》等栏目大都采用了这种叙事方式,取得非常不错的收视效果。

总体来说,做好文化类节目要求我们大量搜集和阅读史料,做个“家乡通”,并充分灵活地运用电视元素和新颖的报道方式来讲故事,动静结合,深入浅出,才能达到既传承地域文化又保证收视率的“双赢”效果。

猜你喜欢
栏目组黄石类节目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拯救大山里的水蜜桃
黄石高速公路改造项目中互联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
春晖社区《生活大参考》栏目组走进社区送美食
新电视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与应对策略
“小喇叭”栏目组儿童广播剧团概况简述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