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宇
“互联网+”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一个崭新的时代概念,是我国最新理论成果和政府纲领性指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所提出的重要思想。“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传统行业中来,是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深度有机结合。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链接不同产业的工具和手段,将原先看似分离的传统行业紧密联系起来,建立起类似于供应链一般的合作关系。比如网络媒体、电子商务平台、共享经济等新兴概念都是“互联网+”在经济生活中的具象化体现。由于海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互联网+”的技术能够对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研究,从而实现精准化、具体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能力,这也就极大地推动了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概念首先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会场上提出,认为“互联网+”已经是新时代的风口浪尖,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实现民族的腾飞。
李克强总理对于“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也使得“互联网+”的概念从此深入人心。近年来,“互联网+”已经真正随处可见,完全融入到了我国国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无论是网络的迅速普及,还是企业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程度,还是电商、共享经济等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的互联网商业都实实在在地说明这这一点。只有对“互联网+”进行不断的深化落实,才能够不断增强企业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互联网+”大背景下,会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已经获得了时效性、准确性方面的极大提升,因此,单一拘泥于传统核算的财务工作已经也那种落后于现实,这也就为财务会计管理化的发展趋势提供了理论导向和实现前提。
通过“互联网+”的导向,企业必须对已有数据进行进一步整合,不然就会落后于时代潮流,失去市场竞争力。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在这方面的缺陷仍然较为明显,尤其是大部分企业中财务会计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会计核算仍是大部分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导致财务人员使用效率低下,已经逐步难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另外财务会计与业务部门结合也不紧密,难以对企业业务发展起到指导作用。通过对新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包括对大数据的分析,云上服务等一系列抓门手段,能够强化会计信息的收集效率,从而加快传统工作的速度,缩短流程耗费的时间,从而为财务管理提供便利。总而言之,为了适应“互联网+”大背景的变革,会计必须强化自身的管理职能,扩宽思维领域,引入先进思想,实现对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
会计信息的多样化建设与改变是“互联网+”环境下会计工作所显示出的一大特点。它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以及会计信息种类的多样化。
由于现阶段企业与互联网的关系越加紧密,一些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年报等经营相关数据已经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网络获取,这就加大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一些原本缺乏精力或是能力去获取着这部分信息的小投资人或者客户等,现在也有了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对企业经营状况、自身的投资决策等造成影响,这也就反过来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改善。
另外,由于互联网形态下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和提升,对于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时更加需要谨慎。现阶段传统行业已经受到了新兴领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企业的强大冲击,市场不断萎缩,风险也日益增大。为了适应这一情况,企业就必须依据更加丰富的管理信息,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突破传统模式,不能够单单提供三大表等基础财务信息,而应当在详实数据的前提下,实现多维度,多元化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模式,提供有利于管理的,能够预测市场态势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经营分析数据。在内容上,应当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数据,而应当综合考虑法务、销售、物流等多方业务,努力使相关建议和决策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在时间上,必须突破原先的月度甚至季度报告的形式,动态化呈现财务数据,做到实时化的财务数据分析系统。这也是信息化时代数据时效性和有效性的直接要求,只有对当前的市场具备动态把控的能力,企业才能够对自身的经营模式和情况作出合理充分的评估,从而适应日益便化的市场大环境,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的提供速度要求更加及时,有实时性;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管理要求更加合理性,对成本的把控也越加严格,对信息质量的要求需要更加精确;企业的管理者要求把握全局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对于信息范围的要求更加全面。
会计业务操作模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远程性,因为信息化软件平台的应用,从业人员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突破地域的限制进行办公,这就为财务工作的远程操作提供了可能、第二是多维度性,由于原本的财务数据通过手工汇总采集产生,其维度通常局限于既有的财务报告格式以及“三大表”,很难直接看出企业经营管理的状况。而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以数据仓库的形式对原有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重组,从而从业务、销售、生产等层次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从而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加多元,更加有效的财务分析数据。
“互联网+”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对传统行业提出需求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系列巨大商机,因此,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互联网+”实际也是传统财会工作进行变革的一大机遇。具体来看,包括了对会计工作信息化的推进,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以及行业整体发展等方面。
会计信息化,也就是利用IT系统、软件等实现会计信息的无纸化和在线化,淘汰落后过时的手工账务,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财会人员要想从原本繁复的纯财务核算中解脱出来,走向管理的地位,就必须充分应用先进的软件和系统,实现对既有财务数据的高效利用,增加数据分析的维度,减少低级错误。会计信息化对财务工作和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有目共睹,但是,由于我国会计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信息化水平相对不足,所以财会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也较为缓慢,尤其是一些传统国资企业对于手工做账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对信息化设备的投入较少,或者是虽然购买了一批财会软件、系统等,但因为人员素质不足、关注度不足等原因未能进行有效应用。而通过“互联网+”的推进,能够通过相关技术和软硬件革新的方式,宣传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在社会层面上掀起一股财务工作信息化的风潮,有效带动落后企业对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推动和改进。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推进也能够带来一批熟悉信息化系统操作的,掌握先进互联网理念的会计人才,从而实现财会工作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
“互联网+”对财务会计转型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背景对于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传统会计核算的方法已经严重落伍,不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财务信息,因此财务机器人、信息化设备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也就得到了长足进步,这么一来就反过来淘汰了相当一部分的传统核算人员。这部分人员为了自身职业发展,避免失业,就必须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提升,向管理方面进行转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新技术不断推出,企业的经营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许多传统行业由于缺乏新型管控手段,已经逐渐落后于时代潮流。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企业不能够再像过去一样完全依赖于单纯的财务数据,因此必须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从已有的数据出发,将单一的财务数据应用到企业的管控方面,更多的关注企业决策、预测、财务筹划等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从而起到更好地节本降支,加强企业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目的。新型财会人员应当避免过去单一注重过去经济活动的核算准则,将重点转移到日常的控制中来,实现动态控制和全面控制。
互联网技术不但对会计行业本身有着显著影响和推动,对于财会领域的衍生领域也会造成相关推动。从传统眼光上看,会计工作是一种相对割裂的体系,它是以每个单位为基础,各自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工作范畴。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迅猛,导致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已经从原先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拓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除了实体企业之外,还可能存在线上虚拟企业,而会计资源也不在局限于线下,有很多来自于线上,由资源的独立走到资源共享。这一现状同时也就衍生出了更多的虚拟产业,如:网络代理记账、在线财务管理咨询、云会计、云审计等。在这个基础上也促进了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相关技术产业的扩张和发展。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在新时代的结晶,引领着未来的时代发展潮流,正在逐渐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财会工作产生影响。由于传统的会计工作在信息化背景下存在着信息获取能力差、时效性低下、成本无法缩减等问题,正在受到“互联网+”趋势的严峻挑战,但与此同时也应当抓住机遇,促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推动管理会计转型、促进财会相关领域发展,为此可以借鉴共享中心、财务云计算等新型信息化手段,其中中兴通讯的财务共享中心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信息化技术能够极大推动财务工作的效率,从而使得会计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实现企业效益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