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批互评促自改,作文素养巧提升

2020-02-23 13:25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评语习作文章

作文批改包括“批”和“改”两部分。目前情况下,作文批改方面出现一些不足,诸如比较注重“改”,批语相对比较简洁;注重教师独立批改,忽略其它批改方式等。这些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作文批改方面,教师可以灵活批改,在激发写趣、教授改法上下功夫;力求引导学生乐意自改,有法自改,形成自改习惯。师生协作探求一条由教师面批到引导自改,最终能自主批改文章的作文教学之路,逐步提升学生自主批改作文的素养。

一、教师示范批改,激发学生自主批改兴趣

教师独立批改似乎一直是作文批改的重要方式,这块阵地教师应巧妙地抓牢。以改激趣,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以改促写,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法。教师批改的重点在“批”,不在“改”;批改形式重在做好批注,下好评语。

具体到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确定并遵循激励性原则,让“批”作文具有评价性和激励性。要注意合理进行评论,善用激励性批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批注性批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写作兴趣,真正发挥批语的激励作用,提高教师独立批改作文的效果。

1.用激励赞美性批语。作文大多凝聚了学生创作的心血,学生付出了心血当然渴望获得读者认可,至少也想获取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形象的句子,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该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激发写作动力,为写作的持续性打下基础。

2.用幽默风趣的批语。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的调味剂。德国著名学者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为人接受。”批注、评语就应该如此。一句幽默的话,不仅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产生一种“笑过之后又令人深思的效果”。我们的评语变得幽默丰富、多滋多味,可以启发学生创作的智慧,促使学生妙笔生花,与评语相映成趣。

3.用大胆创新的批语。语文教师写评语的数量多了,很容易形成程式化的毛病,久而久之会令学生生厌。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突破思维定势,在评语中大胆创新。可以用对联、诗句评价,也可以用格言评价。无论是评语的内容还是评语的形式,都有很多可以不断推陈出新的地方。

好的作文评语应该具有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义,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它是评价者眼光和见识的展示,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从而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学生学会自改,提高作文写作技能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多方式地批改作文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改。多年来,我们一直遵循着教师批改这一模式来批改作文。教师千辛万苦、想方设法地给学生批改作文,最终都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记,在明白行动规则的条件下再要求学生去做。这就是说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

1.激发兴趣,形成自改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要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一些举措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教师可以以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慕之情,学生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形成对那门学科的兴趣。为了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教师可以在每次习作中同学生一道写作,写下水文,并把它拿出来和学生一起分享、品评。长此以往,教师的写作水平将会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力,使学生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燃起改作兴趣。

其次,应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除了身体力行,教师还可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要反复修改,这样不但能使文章渐趋完善,真正光芒四射,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而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应靠学生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来吸引学生自身。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因教师的教育得法而愈加强烈,也可因教师的不得法而消亡。一个懂得教学的教师,教学中总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总能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在教师的这一番诱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成功会令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

2.传授方法,培养自改能力。对于自改作文,学生最大的障碍就是不知道怎么入手去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给修改方法。但要注意,教师教给学生的修改方法要在多次的作文修改中才能形成能力,因为人们认识事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同时,由于受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制约,教师在教给修改方法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首先,应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作文修改方法,包括“删、增、调、换”。“删”,指删去多余的字、词、句、段,将罗嗦的语句修改得简洁明了,将与中心无关或重复或多余的材料删去,力求做到语言畅通,用语简洁、精当。“增”,指增添必要的字、词、句甚至段落。对语句衔接不当,文义不够贯通,意思不够准确的地方适当增添,使文章通顺、明白、充实、生动。“调”,指调动词、句、段的次序。作文中常有词序、句序、段意错乱的情况,调整其次序,可使文章衔接更紧,文字更富有表现力。“换”,指更换词、句、段,使文句更确切,更生动。

在掌握基本修改方法的基础上要进行作文自改,教师主要做好以下几种方法的点拨:

⑴指导改什么。修改的视点覆盖文章的各个方面。内容上,一要看思想观点是否需要订正;二要考虑材料是否需要改动,是否需要删减,详略安排是否得当。表达上,一要看结构是否严谨,需要不需要变动;二要看语言是否需要加工,要修改不通的语句,删繁就简,力避唠叨,锤炼语意。

⑵指导怎样改。修改作文的方法很多,以下介绍经常使用的几种。

一是朗读,凭借语感修改。老舍说:“念一念,那些不恰当的字句,不顺口的地方,就显露出来了,才可以一一修改。文章叫人念着舒服顺口,要花很多心思和功夫。”

二是冷处理,写完放一放,事过境迁再修改。鲁迅就是这样做的:“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

三是征求别人意见。每当一首新诗写完,白居易就把它读给老婆婆听听,问她懂不懂。懂了,就抄录下来完稿,不懂,拿回去改,一直改到老婆婆能够听懂为止。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不过,记住了以上的方法还只是开始,一种方法的习得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为此,要对学生加强训练,比如,有许多学生在作文中不善于细节描写,因此文章显得空洞。可以设置一个文段作为情景,有意识地把文段中的细节部分删掉,换成一个总结性的语段。然后请学生作比较,学生通过具体文段的分析、比较,对细节描写的的长处就会十分明了,对自己习作中的毛病也就会有所察觉。因而能理解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个性的重要性。类似的一些训练,教师如能坚持并做好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改能力将会日益得到提升。

3.激励保持,养成自改习惯。我们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最终目标就是要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习惯,并固化为一种自改习作的好行为。而中学生由于自身的个性特点,往往不太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动,要想使他们形成自改能力,必须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并反复训练,持之以恒。

简单说要养成以下习惯:

⑴自写自改习惯。要打消学生依赖老师批改的思想,唤起学生自主修改的意识,让其懂得“修改是作者份内的事”。其实,最原始的修改权应属于作者本人,只写不改是不负责任的,要让学生习惯于先自主修改。

⑵先写后改习惯。即训练学生先写后改,先打好底稿,拿起笔来一挥而就,一气呵成,不拘泥于文字,然后再回过头来句句斟酌,修改结构,整改素材,润色语言等。

⑶边读边改习惯。指学生在文章写完后,站在读者的角度上从头到尾读文章。读到有不明白的地方,马上审核,修订。这就是有的教师经常说的靠语感来修改作文。

⑷推敲反思习惯。修改作文要多问自己一些为什么,不仅要推敲字、词、句、段,还要琢磨文题、中心、结构等,越全面越好。

⑸反复修改的习惯。修改是无止境的,修改作文要改到自己认为无可挑剔,才算尽到了责任。可以即写即改,改掉习作中的硬伤,润色文句语言;可以缓日思考,修改写作素材,斟酌写作方法,甚至改动写作思路。

作文教学地位重要,任务繁重。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一味地大包大揽作文批改工作,不仅要承受难以想象的作业之重,而且容易让学生形成依赖性无法深入思考和修改自己的习作,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质量。相反,语文教师如果把作文全部交给学生自改,自己放任不管,那么,学生就会成为游兵散卒,作文批改就会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同样不会好。

较合理的做法已经过实践证实:教师以激励为原则,为学生做好示范性面批,激发学生的自改兴趣。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教师身体力行,再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有兴趣、有方法地主动学习,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评语习作文章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周克芹语录及诸家评语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教师评语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