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汇反向迁移分类及成因

2020-02-23 10:04:12赵华威
英语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缩略词音译意译

胡 可 赵华威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外语教学和文化交流领域所关注的研究课题。奥德林(Odlin 1989)提出的迁移定义经常被引用:迁移是指目的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既有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也有目的语对母语的迁移。前者被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后者被称为反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或逆迁移(Negative Transfer)(李柏令 200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在经济、文化及互联网通信等方面的交往和交流频繁,英语交流的方式及场合变得多样化,这使得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也随之激增,英语对汉语的反向迁移现象日渐显现,甚至某些英语词汇通过各种媒介已经融入汉语词汇系统。这种迁移现象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还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问题。长期以来,关于母语对目的语迁移的研究较多,而关于目的语对母语迁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反向迁移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语义、句法、语用等。本文单就词汇层面的反向迁移现象的分类及成因展开分析和阐述。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和最敏感的部分,能间接或直接反映语言的变化。近年受到英语交流和使用的影响,汉语词汇在以下四个方面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一、英语音译词的反向迁移

(一)英语音译词

英语音译词是以英语词汇作为创造汉语词汇的依据,并进而直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来记录英语单词读音的词汇。这种用于音译的汉字只保留其近似的语音,而不再具备英语原词的意义(周丽敏 2010)。英语音译词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纯音译词

一个英语音节对应一个汉字,逐个音节翻译而成的汉语词就是纯音译词。这些词汇大多在地名、人名、单位名称、化学名称、生物学名称或日常用语等中应用,如:伦敦(London)、巴黎(Paris)、肯德基(Kentucky)、谷歌(Google)、克 隆(clone)、基因(gene)等。

2.音译加注词的音译词

这类词由纯音译词外加表示词义类别的注词构成。一般情况下,前半部分是音译,后半部分是汉语表类别的语素,实际使用时如果表类别的语素省略或丢失不会太影响词义表达。如:艾滋病(AIDS)【AI(爱)+DS(滋),加上语素“病”,说明是一种疾病。AIDS 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缩写,而缩写后的单词aids恰好是“aid”(帮助,救助)的复数形式,表示艾滋病人需要大家的救助,使人印象深刻。】、芭蕾舞(ballet)【bal(芭)+let(蕾),加上语素“舞”,人们便知道这是一种舞蹈。】、沙丁鱼(sardine)【sar(沙)+dine(丁),加上表类别的语素“鱼”,人们便知道“沙丁”是一种鱼。】等。这类音译词后面加的语素主要用来补充说明音译词的意思,使音译部分的语义更加明确。类似的这些音译词已被大家熟知并融入汉语词汇系统。其中,《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已收录艾滋病、沙丁鱼等42个同类词(王宏远 2013)。

(二)英语音译词反向迁移的成因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外来事物、概念涌入国门,有些英语词汇在汉语中找不出与其意义相对应的语言成分。为了能尽快使用,第一种办法就是采用音译这种最快捷、最简便的借词手段。第二种办法就是先音译某个单词,在音译成分后加上表类别的语素,一方面是为了便于理解,另一方面是为了凑足双音节,更加符合汉语词汇习惯。英语音译词明显受到英语语音的影响并遵循语音翻译规律,不用考虑词义的对应,音译对策主要适用于人名、地名、单位名称、生物学名称,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应词的情况。英语音译词不仅较好地传达了英语的意义,还较完美地保留了英语的异国情调,做到了语言表达的兼收并蓄。

二、英语意译词的反向迁移

(一)英语意译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同时还要把外语单词的意义移植过来的词。英语意译词主要有纯意译词和音意兼译词两种。

1.纯意译词

纯意译词是把英语词词义用汉语构词材料和组成规则创立的新词。汉语中的英语意译词又可分为三种:一种为经过先音译后意译演变过程的词(郭晶萍 2011),如science从“赛因斯”演变到“科学”,bank从“版克”演变到“银行”;第二种为仿译词,即按照英语语素的顺序用汉语表达出来的词,这类词基本上保留了英语的句法结构、概念意义及附着在其上的联想意义(贡贵训 2018),如感官(sense organ)、白领(white collar)、代沟(generation gap)、篮球(basketball)等,这类词保留了英语原词的整体意义,且语义透明,即词的整体意义很容易从汉字组成上推导出来;第三种为不拘泥于英语语素顺序,用汉字和汉语组成规则将英语单词的整个词义翻译过来的新词,如计算机(computer)、学校(school)、皮肤(skin)、争论(argument)等,这种意译词数量最多。

2.音意兼译词

因为意译词不易被二语习得者理解和记忆,所以另一种音意兼顾的音意兼译词产生了。音意兼译词同时具有表音和表意的功能,即兼顾外来词的读音和词义,使之既在语音上与原词贴切,又能通过汉字具有的联想意义体现原词词义。音意兼译词主要有以下两种:

(1)音译加意译词

音译加意译词的特点通常是“前音后意”,即由发音与英语近似的音译字加上意义与英语词义近似的汉字两部分构成,达到音意兼顾的效果。这类词较易融入汉语词汇系统。如拓扑学(topology)【前半部分topo音译为“拓扑”,后半部分-logy是“学科”的意译】、因特网(internet)【inter音译为“因特”,后半部分net是“网”的意译】、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前半部分Disney音译为“迪斯尼”,后半部分land意译为“乐园”】。这类词在实际使用中数量并不少,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只收录了其中4个。

(2)音译加表意词(也叫谐音加表意词)

这类词主要是在音译的基础上挑选与原词意义有关的汉字材料来表达音译词的内涵意义或联想意义,即“借用与英语相似的语音形式和汉字谐音的方式,其语素往往带有一定的联想意义”(赖彦2008)。所以,这样的词可以做到音译的同时照顾到其词义,即兼有表意的功能,达到了音中有义、音义结合的效果。根据英语原词与译词意义上的紧密程度,这类词可分为:同音同义词,如费(fee)、宝贝(baby);新增联想词,如奔驰(Benz)、万维网(World Wide Web)、托福(TOEFL)等;转换联想词,如黑客(hacker),家乐福(Carrefour)。这些词语很好地利用了英语元音、辅音音素、单词重音等方面与汉语拼音的韵母、声母、声调方面的相似之处。

(二)英语意译词反向迁移的成因

英语单词大多数是多音节的,如果采用音译,用词冗长,读起来拗口,理解和记忆吃力,采用意译就简单多了。所以,汉语对英语词汇的翻译大多采用意译。意译的中文词汇多选用常用的熟悉汉字。纯意译词可以不考虑语音问题,只根据词义翻译即可。音意兼译词要兼顾语音和词义两方面,既要考虑译词与英语单词语音相近,又要力求做到即使对该词所描述的事物全然不理解,但一看到其翻译过来的汉语词就可知其大概意思。这类词不仅满足了人们望文生义的底层心理需求,取得了读音朗朗上口、形式言简意赅的效果,还符合汉语言的语音语义习惯。如media(媒体)的“媒”不仅利用了类似“中介”的含义,还充分表达出了“媒”的语义特点;不但具有提示功能,方便使用者融会贯通,而且使汉语的表意化优势非常巧妙地表现出来。这类词均有形神兼备的特点,往往让人误认为它们是地道的汉语词汇。所以,有理由认为英语意译词更能够体现出汉语的语言特征。这一方面说明语言的影响是相互的,另一方面也说明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反向迁移是逐步和多方位的。

三、英语缩略词的反向迁移

(一)英语缩略词

英语缩略词是在不改变英语词汇意义的基础上,把原来较长、较复杂的词加以省略或简化而产生的词。常见的英语缩略词有以下两种(张京鱼、薛常明 2006):

1.首字母缩略词

首字母缩略词是取原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新词。如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这种词最大的特点是不可以拼读,但可以用字母代表整个词。

2.首字母拼音词

首字母拼音词是取一个复合词中的各个词的首字母组成的新词。如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首字母拼音词有它自己独立的发音规则,可以构成一个能拼读的新词,即当作一个普通的英语单词进行拼读,这是与首字母缩略词最大的不同。

另外,曹炜(2010)指出,还存在一种半字母半意译英语缩略词,即原样使用外语字母加上对字母以外的部分进行意译处置的缩略词,如T恤、B超。

(二)英语缩略词反向迁移的成因

汉语属于表意文字,基本没有字母词。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才首次收录字母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已经收录“AI”等239个以外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其中来源于英语的字母词共有197个,比例为82.4%,其中大多数为英语缩略词,从中可以看出英语缩略词对汉语的影响程度。缩略词具有简易性的特点,多用于科技用语和一些复杂冗长的国际组织名称。我国使用英语缩略词的原因主要有:(1)有些英语单词在汉语中没有对应词汇,这些英语缩略词无法翻译或还没有翻译成相对应的汉语之前,就直接引用,主要用于一些专业性强的词汇。(2)某些英语缩略词在西方为方便书写和口述早已约定俗成,这些英语词汇虽可翻译成汉语,但由于翻译出来的汉语词汇过于难懂和难记或者过长,为更准确地保留英语原词的意义,人们就习惯使用原英语缩略词。这类词体现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尽量用较少的语言表达较完整的意思。同时还体现了术语国际化的需求。(3)人们主动选择的结果。

四、语码转换的反向迁移

(一)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是指在使用母语过程中,把一个或多个目的语的语言、方言词汇混在母语中一起使用的现象(赵华威 2014;丁婷、王令坤 2018)。日常生活中英语词汇夹杂在汉语中使用的现象比较常见。如“你这件衣服不fashion了。”“你能不能hold住?”“她是我的girlfriend”等。

(二)语码转换反向迁移的成因

由于不同民族和种族的思维和文化的差异,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表达存在着某些不可译性。当说话人无法用汉语准确表达英语中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时,为了避免翻译失误带来的语义偏差或错误,说话人就可以采用语码转换策略,直接引用一个英语词汇,这样不仅能省去翻译的麻烦,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英语原文的风格。另外,语码转换不仅弥补了母语语言空缺(黄瑞 2011),还消除了尴尬,缓和了语气,拉近了交际双方的情感距离,达到了精确表达的目的,更容易被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接受和使用。

结语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也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5)。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的演化和发展包括旧词的消失、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演变,经过新陈代谢,词汇系统也越来越丰富。了解文本与对话中出现的反向迁移现象对学习语言有很大帮助。通过观察分析,应该明确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英汉词汇的反向迁移现象已经刺激了汉语词汇自身的演变和发展,对此,我们既不能排斥,又不能滥用,如果加以规范,将会使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加默契、更加顺畅。由于笔者的研究水平和研读的材料有限,英汉词汇反向迁移的类型及成因的分析还有待今后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缩略词音译意译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2022年11期)2022-11-10 03:36:42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2022年10期)2022-10-13 12:42:40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2022年4期)2022-04-01 01:42:24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西夏学(2017年1期)2017-10-24 05:31:38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18:09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含能材料(2016年9期)2016-05-08 13:19:08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英汉音译规律探微*